建安十九年,雒城城牆之下。


    龐統親自領兵率眾攻城,麵對城牆之上如瓢潑大雨般宣泄而下的無數冰冷箭支。


    龐統對此視若無物,並不將此等危險放在眼裏。


    隻是因為,如今他的雙眼之中沒有一絲光亮,看起來他早已經是心存死誌。


    就仿佛龐統他不是來攻城的,而是來求死的。


    咻!


    很快,一箭流矢終於是直直射入了他的胸膛。


    龐統也因此而毫無意外的癱倒在地,雙眼迷離的看向頭上那片湛藍的天空。


    他不禁想伸手去觸摸天空,隻是他已經明顯感覺到,這手已經抬不起來了,並且也沒有了知覺。


    隻聽見身旁不斷有人在大喊。


    軍師受傷了........


    軍師中箭了........


    但這對於龐統而言都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此時他的腦海中又不禁浮現出一年多以前的那一幕來。


    一年多以前,主公以他中策之計,斬楊懷高沛,揮兵直指成都,一路勢如破竹,所經過的地方都順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


    在涪城,主公大會將士,置酒作樂,誌得意滿。


    主公乘著酒興對他說道:“今日之會,可謂樂矣。”


    他迴道:“伐人之國而以為歡,非仁者之兵也。”


    主公怒斥道:“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非仁者乎?卿言不當,宜速起出!”


    於是他便起身離去,後雖主公又將其請迴,宴樂如初。


    但他知道,有的東西一旦離去,就再也不可能迴來了。


    龐統心中不禁暗歎,謀襲劉璋,本由詭道,心既內疚。


    卻不曾想主公酣宴失時,事同樂禍,自比武王,曾武愧色。


    歎哉,息哉!


    而在此事之後,龐統也明顯感覺到,主公待他已遠不如從前。


    龐統心思極度敏感,感受倍加,他自不會忍受這般待遇。


    也罷,此生就這樣結束吧,不過一死而已。


    龐統清楚主公乃梟雄也,如今劉璋已是強弩之末,想必今後定能入蜀而造就一番事業。


    若不出意外的話,在他死後,主公還會在他墳前大哭,並不吝封賞吧,想來他的家族也會從中得到好處。


    如此,此生倒也無悔。


    不過卻是留下了很多遺憾,他明明不過才活了不過三十餘年,卻不曾想竟留下了這麽多的遺憾,或許這便是人生吧,遺憾的人生。


    同時龐統也深知,主公即便入得川蜀,但仍難得天下,今後必將因性情而失。


    算了,這些與我龐統都已經沒有什麽關係了,即便留下什麽遺言,主公也不會再多在聽了,如此又何必多此一舉呢。


    好在這一箭便直接能要了我的性命,倒也不用在忍受傷痛之苦了。


    不過幾息間之後,龐統躺在地上便再也沒有了氣息。


    這一年,龐統三十六歲。


    此後,劉備在聽聞此訊時感到極為痛惜,而後一說到龐統就不禁流淚。


    為表彰他的功勳,劉備任命他的父親為議郎,後升任諫議大夫,再後劉備追賜龐統為關內侯。


    景耀三年,又追諡為靖侯,不過這已經是四五十年以後的事情了。


    ..............


    ..............


    不知過了多久,等龐統再次看見明媚陽光的時候。


    他才赫然發現,距離他龐統身死,已經過去近九百年的時間了。


    而他現在的名字就叫龐蒼,乃是天長城郊外,一個絲毫不起眼的小小教書先生。


    他在逐漸適應這裏的環境之後,便趁著教書和休息的空隙,一刻也不停的翻閱著古往今來的書籍。


    小倆月下來,但凡是這附近所有的書籍,全都已經被他翻了一個遍。


    龐統自小聰慧,對於書上之學識可以極快的融會貫通,對時事頗有見識。


    他極快的接受了這一切,平時生活教學等事物皆循規蹈矩,無一外人能看出這位教書先生相比之前有何不同之處。


    通曉時事的龐統,很快就敏銳的發現,這大宋一朝早已經是外強中幹,但凡有外敵來犯,定然是國破家亡。


    再後來的事情他都聽說了,大宋二聖北狩.........也就是被俘虜了,一大批皇親貴族都被帶到北方去了。


    怎麽說這大宋也算是大漢的延續吧,畢竟那金國是個什麽玩意兒,也敢來染指我華夏。


    本來他也曾想過去為大宋做點兒什麽,比如說去參加個科舉什麽的。


    以他當前的學識基本沒跑兒,就算不是狀元也能是個狀元第二。


    不過說起來,這科舉製度可真是一項選取人才的壯舉呐,有才之人皆可有得用武之地。


    隻是之後龐統他始終也沒有任何動作,依舊每天過著教書、看書的平淡生活。


    一是因為現在正處於混亂之中,並沒有什麽科舉之事。


    二是這由康王登基的大宋皇帝,著實不行,可謂是相當的拉垮。


    明明有著大好局勢,隻要皇帝去到開封統籌大局,一切都自然有迴旋的餘地。


    不過這皇帝就隻知道在揚州享樂,對於開封的事情也基本是不管不問,啥事兒也幹不成。


    也罷,這樣的皇帝又能幹個啥呢,還不如恆靈二帝呢。


    而且聽說此時那揚州小朝廷可謂是奸臣當道,整個朝廷皆是混亂不堪烏煙瘴氣的。


    在如此這般情況下,龐統他自然就更不會去了。


    我龐統,不會受任何委屈,最多不過一死而已,又不是沒死過,沒什麽大不了的。


    於是龐統就準備打包收拾東西,提前找個清靜點兒的地方安然度過此生,今後若是能開個書院傳播學識什麽的倒是也不錯。


    龐統估計,自那宗澤死後,金人大軍南下一定是遲早的事情,可憐那大宋還皇帝還隻知享樂,不知危險即將降臨。


    不過他沒有想到的是,這金人大軍竟然來得如此之快,棄開封而不顧直接從山東自徐州一路殺了過來。


    這就導致剛剛準備在城裏,花掉所有錢財的龐統也被困在了城裏。


    於是他親眼目睹了城中各種燒殺搶掠,這事兒其實也沒什麽好稀奇的。


    在他那個時代也多了去了,都是無惡不作的強盜之師而已,所以他隻想快些離開這裏好歸野鄉裏。


    不過正當他就要離開天長城的時候,忽然從城外跑來了一支殘兵敗將,落得這副模樣看樣子是吃了敗仗。


    這也不禁讓龐統大感好奇,好家夥兒,據他所知這大宋的軍隊不是在逃跑,就是在逃跑的路上,又是何人能讓這支金人騎兵吃了這大虧呢。


    於是龐統便悄悄跟上去看看是怎麽一迴事兒,之後就聽到說揚州城內有一支為數不多騎兵,而且還是由那康王親自帶兵衝鋒.........


    龐統在聽完這些話以後,不得不懷疑這消息的真實性,這未滅有些太扯了吧,還康王親自帶兵衝鋒呢,這怎麽可能。


    但問題是,說這話的人毫無謊報理由,不存在說謊的。


    龐統繼而不禁開始懷疑起來,難道之前所聽聞的那些關於大宋皇帝之事都是假的嗎,如若不然這皇帝又怎敢親自帶兵衝鋒呢。


    不得不承認,這一刻他這心裏又開始躁動起來。


    龐統心裏非常的清楚,其實他一直都非常渴望做官,而且是做最大最重要的官,如此才可以成就一番大事業。


    但龐統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出山去做官的,他有著他自己的準則。


    若是達不到這個準則,那麽這官不做也罷。


    就在這一息之後,龐統便果斷下了決定。


    他決定先去親眼看一看,這大宋皇帝到底是什麽樣兒的。


    若是雄主,可輔,若是庸主,則撤。


    剛好,此次麵見皇帝的敲門磚也有了。


    最後龐統小施一計,便得到一匹高大快馬,並連夜朝著揚州趕去。


    畢竟,這事兒確實挺急的。


    與此同時,龐統也不敢在小瞧金人的速度,他默默將此事記在了心裏。


    日後若有機會,在製定計策時,都必須將這一點充分的考慮進去才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什麽魑魅魍魎,統統給朕叉出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東正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東正傳並收藏什麽魑魅魍魎,統統給朕叉出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