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子安迴去後一直關注著蕭家被處刑的事,突然有一天宮裏傳來噩耗,承德帝突發惡疾,太子被傳染,兩人接連猝死在宮中。聽內侍說,承德帝死前瘋瘋癲癲的,像是中了什麽邪。話裏意有所指,顯然懷疑是沈思憂動的手腳,奈何沒有證據,也無人敢去盤問。
紀子安久久不能平息心中的震撼,沒想到沈思憂的解決方法居然是弑君,他對此人了解不多,這廝居然是個如此喪心病狂的角色。若知事情會發展至此,他絕對不會去求沈思憂。
可就如旁人所講,就算紀子安十成十確定聖人的死與沈思憂有關,但沒有任何憑證去指責他,介於他的雷霆手段,紀子安也不敢輕易招惹,他們都知道,沈思憂是個活了很久的活神仙,是跨入另一個境界半步的人,他們這等凡人在他的眼裏,如同螻蟻一般。
但沒想到,一向保持中立的溫百川卻異常膽大的跑到看朝閣門口言辭犀利的指責沈思憂,沈思憂居然也接見了他。眾人都以為溫百川要死在看朝閣裏麵,卻沒想到不過半日,溫百川就失魂落魄的從裏麵出來了,沒人知道裏麵到底發生了什麽,溫百川也隻字不提,隻是一直重複著“朝歌完了”這句話,搞得其他人人心惶惶,終日提心吊膽。
承德帝的駕崩導致蕭家斬首的事擱置了下來,蕭子毅也幸運的存活。如今國喪在即,所有事都要擱置。除了辦國喪,還有一件大家更在意的事情繼續處理。
新帝的登基。
如今太子也死了,三殿下下落不明,多半也已經遭遇不幸,唯一還健在的隻有二殿下,如今的景陽王顧景純了。
顧景純被急召迴京都,準備繼任第五代朝歌帝,沈思憂似乎對這個決定並無意見,隻是在顧景純繼位之前,傳喚了他入看朝閣。
顧景純看著坐在輪椅上的沈思憂,想問他他的腿是怎麽迴事,又不敢開口。
雖說他離宮較早,與沈思憂的見麵次數也有限,可區區幾年的光景,他怎的就坐到輪椅上了?
如果此時的紀子安在場,恐怕會更加訝異,因為幾日前他在看朝閣留宿的時候,偶然撞見過沈思憂,那個時候的沈思憂雙腿健全,並無癱瘓的跡象。
其中緣由,怕隻有沈思憂本人心裏清楚了。
他並未與顧景純寒暄,隻是指了指白衣侍從手中那幾摞厚厚的宣紙,讓他上前來看。顧景純不明所以接來看過,越看越震驚,越看越心寒,直到最後,幾近拿不住手裏薄薄的宣紙。
他不可思議的轉頭看向沈思憂:“這上麵的內容,當真如此?”他的聲音都是顫抖的,他無法相信內容的真實性。
“我需要你做幾件事,當然,我並不在意你是否願意配合,你配合與否,區別隻在於你今後的日子是否能過的舒坦些罷了。”他一改往日麵對顧嵐之時的耐心與溫和,對待其他人,一貫這樣冷漠無情且不容反抗。
顧景純登基,成了朝歌國新的主人,他上位後第一件事便是停止了對蕭家留存的人口繼續砍殺,雖推翻先帝聖旨多有不敬之嫌,也遭到了一票大臣的反對。可顧景純依舊力排眾議,把蕭家剩下的不多人口保了下來。
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蕭家人有罪是板上釘釘的事,剩下的人依舊被貶為賤籍,分別流放至邊關做苦役,無召永不得入京。蕭子毅身為蕭家主人首當其衝被流放,而流放的地點,正是蕭槿安原先鎮守的邕州。
流放要受的苦不是到了地方才開始,蕭子毅身為賤籍,等同於沒了人權,就連普通百姓都不如。
他沒有資格乘坐馬車,隻被兩個騎著馬的官兵在脖子上鎖了根手臂粗細的鐵鏈,遠遠拖拽在馬後,全靠兩條腿,要一路走到邕州那麽遠的地方。
人本善妒,蕭子毅原是萬家敬仰羨慕的將門之後,富家公子哥。如今落魄,那些身份遠不如他的人,醜陋的人性暴露無遺,這兩個負責流放的就是其中一類。
他們吝嗇給蕭子毅吃的喝的,甚至沒有憐惜過他分毫,有時還會故意發難,把馬騎得很快。蕭子毅經過這番起伏,早已瘦的不成人形,哪能受得住這番折騰。經常被拖拽在地上一拖就是幾裏地,眼看著奄奄一息對方才肯罷手。
可蕭子毅從頭至尾都未吭過一聲,他雖瘦的皮包骨頭,可漆黑的眼眸卻異常深沉,裏麵蘊含著壓抑著的風暴,隨時都要爆發。
數日的牢獄之災與親眼見到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讓蕭子毅內心壓抑著一塊挪不開的石頭。他不知這股情緒如何發泄,向誰發泄,他就像一根被大海隨意衝刷的浮木,沒有重心,不知目的。
蕭家顛覆,顧嵐之生死不明,這些事對年僅十五歲的蕭子毅來說是巨大的打擊。他嚐試打探過甄家的事,也在臨流放前見到了紀子安,紀子安的沉默無疑給了蕭子毅答案。
他不知該不該恨甄家,他對甄家的感情十分複雜。他曾見過甄家人,對他們的印象很好,而且那還是顧嵐之的母族,他打心底裏喜歡這家人。
可鐵證就擺在他的麵前,一樁樁一件件血淋淋的事實都在告訴他,他們是他的仇人,這是不能更改的事實。
長久的壓抑讓蕭子毅的內心一點點陰鬱了起來,他把這股怨恨與憤怒轉而指向某一類人群,這類人是惡人,是背叛者,是自私自利的小人。
他對這類人的憎惡到達了一個極端,這是他情緒唯一的出口。
蕭子毅的話變得更少了,押送的官兵覺得無趣,也就沒在理會過他,甚至幾度忘了還有這個人的存在,直到蕭子毅快要餓死渴死,才會後知後覺的想起來。
蕭子毅被送到邕州前線的時候已經高燒幾日,霍風知道流放到他這的人有蕭子毅,特意多留意了一些,沒想到見到人的時候,已經被折磨成這個鬼樣子。
他軍法處置了押送的兩個人,又找了軍醫來看。軍醫看到人的時候,蕭子毅幾乎離死就差一口氣了。
軍醫勸霍風不要抱太大希望,開了幾個方子讓人熬了藥,就搖著頭離開了軍帳。霍風連連歎息,歎蕭家滿門忠烈,卻落得這麽個下場。
他有個女兒,叫霍尺玉,雖說是個女兒家,可卻很喜歡跟著他爹在前線打仗,如今也是朝歌少有的巾幗英雄。而霍尺玉身邊總是跟著一個長得挺帥氣,卻總嬉皮笑臉的男人,看起來比蕭子毅大些,卻也還是朝氣蓬勃的年歲。
兩人一前一後的跟著霍風進了軍帳,看著床上的蕭子毅,霍尺玉嫌棄的說道:“這個還能叫做人嗎?”
“這兄弟到底經曆了什麽,怎麽能瘦成這樣。”灰鷹從霍尺玉身後冒出頭,學著她的表情。
霍風歎氣:“京中動蕩,他不過也是政治權鬥的犧牲品罷了。”
“爹,那要不等他醒了,你把他劃給我,有我在,絕對沒人敢欺負他!”霍尺玉拍拍胸脯。
“他是被發配過來做苦役的,分給你等於是違抗聖旨,怎的,你想謀反啊?”霍風斜了一眼霍尺玉。
“那怎麽辦,這小子原先也是名門之後,怕是這輩子都沒吃過這種苦頭,能堅持下來嗎?”
霍風看著緊閉雙眼的蕭子毅:“他若能活下來,並且吃得下這番苦難,日後定是個了不得的人物。”
紀子安久久不能平息心中的震撼,沒想到沈思憂的解決方法居然是弑君,他對此人了解不多,這廝居然是個如此喪心病狂的角色。若知事情會發展至此,他絕對不會去求沈思憂。
可就如旁人所講,就算紀子安十成十確定聖人的死與沈思憂有關,但沒有任何憑證去指責他,介於他的雷霆手段,紀子安也不敢輕易招惹,他們都知道,沈思憂是個活了很久的活神仙,是跨入另一個境界半步的人,他們這等凡人在他的眼裏,如同螻蟻一般。
但沒想到,一向保持中立的溫百川卻異常膽大的跑到看朝閣門口言辭犀利的指責沈思憂,沈思憂居然也接見了他。眾人都以為溫百川要死在看朝閣裏麵,卻沒想到不過半日,溫百川就失魂落魄的從裏麵出來了,沒人知道裏麵到底發生了什麽,溫百川也隻字不提,隻是一直重複著“朝歌完了”這句話,搞得其他人人心惶惶,終日提心吊膽。
承德帝的駕崩導致蕭家斬首的事擱置了下來,蕭子毅也幸運的存活。如今國喪在即,所有事都要擱置。除了辦國喪,還有一件大家更在意的事情繼續處理。
新帝的登基。
如今太子也死了,三殿下下落不明,多半也已經遭遇不幸,唯一還健在的隻有二殿下,如今的景陽王顧景純了。
顧景純被急召迴京都,準備繼任第五代朝歌帝,沈思憂似乎對這個決定並無意見,隻是在顧景純繼位之前,傳喚了他入看朝閣。
顧景純看著坐在輪椅上的沈思憂,想問他他的腿是怎麽迴事,又不敢開口。
雖說他離宮較早,與沈思憂的見麵次數也有限,可區區幾年的光景,他怎的就坐到輪椅上了?
如果此時的紀子安在場,恐怕會更加訝異,因為幾日前他在看朝閣留宿的時候,偶然撞見過沈思憂,那個時候的沈思憂雙腿健全,並無癱瘓的跡象。
其中緣由,怕隻有沈思憂本人心裏清楚了。
他並未與顧景純寒暄,隻是指了指白衣侍從手中那幾摞厚厚的宣紙,讓他上前來看。顧景純不明所以接來看過,越看越震驚,越看越心寒,直到最後,幾近拿不住手裏薄薄的宣紙。
他不可思議的轉頭看向沈思憂:“這上麵的內容,當真如此?”他的聲音都是顫抖的,他無法相信內容的真實性。
“我需要你做幾件事,當然,我並不在意你是否願意配合,你配合與否,區別隻在於你今後的日子是否能過的舒坦些罷了。”他一改往日麵對顧嵐之時的耐心與溫和,對待其他人,一貫這樣冷漠無情且不容反抗。
顧景純登基,成了朝歌國新的主人,他上位後第一件事便是停止了對蕭家留存的人口繼續砍殺,雖推翻先帝聖旨多有不敬之嫌,也遭到了一票大臣的反對。可顧景純依舊力排眾議,把蕭家剩下的不多人口保了下來。
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蕭家人有罪是板上釘釘的事,剩下的人依舊被貶為賤籍,分別流放至邊關做苦役,無召永不得入京。蕭子毅身為蕭家主人首當其衝被流放,而流放的地點,正是蕭槿安原先鎮守的邕州。
流放要受的苦不是到了地方才開始,蕭子毅身為賤籍,等同於沒了人權,就連普通百姓都不如。
他沒有資格乘坐馬車,隻被兩個騎著馬的官兵在脖子上鎖了根手臂粗細的鐵鏈,遠遠拖拽在馬後,全靠兩條腿,要一路走到邕州那麽遠的地方。
人本善妒,蕭子毅原是萬家敬仰羨慕的將門之後,富家公子哥。如今落魄,那些身份遠不如他的人,醜陋的人性暴露無遺,這兩個負責流放的就是其中一類。
他們吝嗇給蕭子毅吃的喝的,甚至沒有憐惜過他分毫,有時還會故意發難,把馬騎得很快。蕭子毅經過這番起伏,早已瘦的不成人形,哪能受得住這番折騰。經常被拖拽在地上一拖就是幾裏地,眼看著奄奄一息對方才肯罷手。
可蕭子毅從頭至尾都未吭過一聲,他雖瘦的皮包骨頭,可漆黑的眼眸卻異常深沉,裏麵蘊含著壓抑著的風暴,隨時都要爆發。
數日的牢獄之災與親眼見到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讓蕭子毅內心壓抑著一塊挪不開的石頭。他不知這股情緒如何發泄,向誰發泄,他就像一根被大海隨意衝刷的浮木,沒有重心,不知目的。
蕭家顛覆,顧嵐之生死不明,這些事對年僅十五歲的蕭子毅來說是巨大的打擊。他嚐試打探過甄家的事,也在臨流放前見到了紀子安,紀子安的沉默無疑給了蕭子毅答案。
他不知該不該恨甄家,他對甄家的感情十分複雜。他曾見過甄家人,對他們的印象很好,而且那還是顧嵐之的母族,他打心底裏喜歡這家人。
可鐵證就擺在他的麵前,一樁樁一件件血淋淋的事實都在告訴他,他們是他的仇人,這是不能更改的事實。
長久的壓抑讓蕭子毅的內心一點點陰鬱了起來,他把這股怨恨與憤怒轉而指向某一類人群,這類人是惡人,是背叛者,是自私自利的小人。
他對這類人的憎惡到達了一個極端,這是他情緒唯一的出口。
蕭子毅的話變得更少了,押送的官兵覺得無趣,也就沒在理會過他,甚至幾度忘了還有這個人的存在,直到蕭子毅快要餓死渴死,才會後知後覺的想起來。
蕭子毅被送到邕州前線的時候已經高燒幾日,霍風知道流放到他這的人有蕭子毅,特意多留意了一些,沒想到見到人的時候,已經被折磨成這個鬼樣子。
他軍法處置了押送的兩個人,又找了軍醫來看。軍醫看到人的時候,蕭子毅幾乎離死就差一口氣了。
軍醫勸霍風不要抱太大希望,開了幾個方子讓人熬了藥,就搖著頭離開了軍帳。霍風連連歎息,歎蕭家滿門忠烈,卻落得這麽個下場。
他有個女兒,叫霍尺玉,雖說是個女兒家,可卻很喜歡跟著他爹在前線打仗,如今也是朝歌少有的巾幗英雄。而霍尺玉身邊總是跟著一個長得挺帥氣,卻總嬉皮笑臉的男人,看起來比蕭子毅大些,卻也還是朝氣蓬勃的年歲。
兩人一前一後的跟著霍風進了軍帳,看著床上的蕭子毅,霍尺玉嫌棄的說道:“這個還能叫做人嗎?”
“這兄弟到底經曆了什麽,怎麽能瘦成這樣。”灰鷹從霍尺玉身後冒出頭,學著她的表情。
霍風歎氣:“京中動蕩,他不過也是政治權鬥的犧牲品罷了。”
“爹,那要不等他醒了,你把他劃給我,有我在,絕對沒人敢欺負他!”霍尺玉拍拍胸脯。
“他是被發配過來做苦役的,分給你等於是違抗聖旨,怎的,你想謀反啊?”霍風斜了一眼霍尺玉。
“那怎麽辦,這小子原先也是名門之後,怕是這輩子都沒吃過這種苦頭,能堅持下來嗎?”
霍風看著緊閉雙眼的蕭子毅:“他若能活下來,並且吃得下這番苦難,日後定是個了不得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