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同步進行的開發,因此從薊縣開始的運河是整個計劃中最先開通的。
這裏倒是不需要俘虜,大量農閑的百姓樂於找份工作填補家用。
相比於那些老弱病殘的俘虜,這些能吃飽穿暖,隔三差五還能吃頓肉的百姓幹起活來明顯更賣力。
特別是杜如晦定下的獎勵政策,更讓百姓們瘋狂:
最先完成的工段,每人工錢加一枚金幣,工段長加五枚。
工錢公道,有肉吃,還有額外獎勵,各地百姓蜂擁而至,數十萬人在工地上忙得熱火朝天。
秋收之後到入冬之前,短短兩個月左右的時間,薊縣到黃河這一段的工程就完成了三分之一。
這讓前來視察的李駿很是滿意,更讓他滿意的是江南傳來的消息。
西湖已經挖掘出大半,海堤也修建了十幾裏了,明年春耕前就能完成。
然後再連通錢塘江和西湖,餘杭一帶的灌溉工程也就完成了。
海水倒灌入錢塘江時隻要關上水閘,就能避免灌溉渠和西湖的水被海水汙染。
當然這些工作肯定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完成的,按李駿的計劃,三年才能起效,五年才能出成果。
十年時間,整個江南之地就能變成後世的魚米之鄉。
有了優質糧種加上大量耕地,人口破億絕對不是問題,甚至有機會突破兩億。
要知道後世的明清兩朝,僅僅靠著占城稻和紅薯就能支撐起上億的人口。
看完運河的工地,李駿又來到了洛薊鐵路的工地視察。
現在是冬季,工地已經停工了,隻是進度有點讓人失望。
“陛下,其實道路平整已經基本完成,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鐵軌的供應問題”
李思駿對著李駿行禮,恭敬道。
李駿拍了拍身邊的椅子,柔聲說道
“私底下沒人的時候就不要這麽拘謹了,你我是親兄弟,這一點誰也改變不了,來到這坐著。”
李思駿鬆了一口氣,說實在的,他在李駿身上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直起身子,然後走到李駿身邊坐下
“哥,我們帶來的鋼材很多,隻是想熔爐鑄造成鐵軌難度很大,現在的爐子規模太小了,而且運送過來難度更大。”
李駿點了點頭,隨後開始看起了地圖,隨後他指了指趙郡
“你安排人在這裏建造一個工廠,然後從並州直接拉鋼錠過來,在這裏鑄造鐵軌;
然後一邊鑄造,一邊在趙郡開始鋪設,兩頭的鐵軌可以直接用火車拉過去。”
李思駿一拍腦門
“哎呀,我怎麽忘了可以用火車拉鐵軌,我真是蠢啊,直接為了拉鐵軌可是沒少費力氣。”
“哈哈哈,你啊你啊,腦子這麽聰明的人,怎麽沒轉過彎來。”
李思駿臉一紅,看著李駿尷尬的說道
“哎呀,哥,我這不是後世的看多了嘛,看到人家都是用大型機械拉到位裝好,通車了才跑火車的。”
李駿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好好努力吧,爭取早日把鐵路修通,也好名垂青史。”
李思駿確實是存著這樣的心思,他知道自己沒能力像哥哥那樣當一個開國皇帝青史留名,但是不妨礙他做一番事業。
想想看,世界上第一條鐵路誰修的?大唐親王李思駿,想想就讓人熱血沸騰。
特別是他哥可是說了,以後要把鐵路修到西域,修到中亞,修到中南半島去,把那些地方全部征服。
想想後世那些上躥下跳的國家,以後都變成自己的領土,怎麽能不讓熱血青年激動呢?
好事成雙,就在李駿為了大唐的各處發展欣喜的時候,另外一個好消息來了——甘寧迴來了。
大唐三年四月初五,遠洋美洲的船隊終於迴來了,他們停靠在青州的港口休整,隨後會沿著黃河直接開到洛陽。
甘寧的船隊一靠岸,李駿就接到了飛鴿傳書。
也不管什麽威儀了,李駿手舞足蹈地揮舞著手中的鴿信
“好,好啊,興霸迴來了!”
內閣之中,正在辦公的眾人也是驚喜不已,立刻圍了上來開始傳閱。
看完之後眾人對著李駿齊齊躬身行禮
“恭賀陛下再得良種。”
“哈哈哈,不應該恭賀朕,應該恭賀全天下的百姓,恭賀大唐。”
“對對對,恭賀大唐!”
一陣喧鬧之後,李駿看向於謙
“廷益,你準備一下算好時日,朕要親自去碼頭迎接興霸他們凱旋。”
“諾,陛下,對於遠洋將士的功勞……”
李駿早就想好了,直接大手一揮道
“甘寧封鄭國公,軍官封男爵,若是犧牲的就封其子嗣家人,其餘士兵每人賞賜一百金幣,良田二十畝,耕牛兩頭。”
“諾。”
李駿興奮的離開了,於謙立即開始草擬聖旨詔書。
十日後,一支千瘡百孔的蒸汽船隊到達洛陽附近的孟津渡口。
當初離開時武威的十艘蒸汽船,如今隻剩下四艘,而且都殘破不堪。
看見衣著破破爛爛,滿麵風霜但是精神飽滿的甘寧,李駿立刻下馬迎了上去。
甘寧在青州就知道李駿已經登基稱帝了,因此帶著眾人直接單膝跪地行禮
“吾等參見陛下。”
李駿伸手拖住甘寧的手臂
“你們是全天下的英雄,不必多禮,快起來吧。”
甘寧這才起身,興奮地說道
“多賴陛下庇佑,臣等不辱使命,把土豆、紅薯、玉米、西紅柿、橡膠等等作物的種子都帶迴來了。”
“試種過了嗎?”
“臣在當地試種了兩季,果然如陛下所說產量很高,隻可惜返程的時候損失了兩艘船的種子”
說到這裏,甘寧不禁有些悲戚。
兩艘船上可不僅僅是種子,還有他帶著出生入死的兄弟。
李駿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廷益,宣旨。”
“諾”
於謙展開聖旨開始宣讀
“陛下詔:甘寧封鄭國公,靖海將軍,賞賜宅邸一座,美女十人;
甘寧麾下所有軍官封男爵,官升一級,賜金幣兩百,良田二十畝,耕牛兩頭,美女一人;
所有將士賞賜金幣一百,良田二十畝,耕牛兩頭,著當地府衙安排良家女子為妻。”
眾人再次跪下叩拜
“吾等謝陛下恩典。”
“好,好,都起來吧,朕在宮中已經擺下宴席款待各位英雄。”
“謝陛下。”
李駿拉著甘寧的手登上馬車迴宮了,農部官員開始指揮著勞工搬運種子,和有經驗的將士們請教種植經驗。
這裏倒是不需要俘虜,大量農閑的百姓樂於找份工作填補家用。
相比於那些老弱病殘的俘虜,這些能吃飽穿暖,隔三差五還能吃頓肉的百姓幹起活來明顯更賣力。
特別是杜如晦定下的獎勵政策,更讓百姓們瘋狂:
最先完成的工段,每人工錢加一枚金幣,工段長加五枚。
工錢公道,有肉吃,還有額外獎勵,各地百姓蜂擁而至,數十萬人在工地上忙得熱火朝天。
秋收之後到入冬之前,短短兩個月左右的時間,薊縣到黃河這一段的工程就完成了三分之一。
這讓前來視察的李駿很是滿意,更讓他滿意的是江南傳來的消息。
西湖已經挖掘出大半,海堤也修建了十幾裏了,明年春耕前就能完成。
然後再連通錢塘江和西湖,餘杭一帶的灌溉工程也就完成了。
海水倒灌入錢塘江時隻要關上水閘,就能避免灌溉渠和西湖的水被海水汙染。
當然這些工作肯定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完成的,按李駿的計劃,三年才能起效,五年才能出成果。
十年時間,整個江南之地就能變成後世的魚米之鄉。
有了優質糧種加上大量耕地,人口破億絕對不是問題,甚至有機會突破兩億。
要知道後世的明清兩朝,僅僅靠著占城稻和紅薯就能支撐起上億的人口。
看完運河的工地,李駿又來到了洛薊鐵路的工地視察。
現在是冬季,工地已經停工了,隻是進度有點讓人失望。
“陛下,其實道路平整已經基本完成,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鐵軌的供應問題”
李思駿對著李駿行禮,恭敬道。
李駿拍了拍身邊的椅子,柔聲說道
“私底下沒人的時候就不要這麽拘謹了,你我是親兄弟,這一點誰也改變不了,來到這坐著。”
李思駿鬆了一口氣,說實在的,他在李駿身上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直起身子,然後走到李駿身邊坐下
“哥,我們帶來的鋼材很多,隻是想熔爐鑄造成鐵軌難度很大,現在的爐子規模太小了,而且運送過來難度更大。”
李駿點了點頭,隨後開始看起了地圖,隨後他指了指趙郡
“你安排人在這裏建造一個工廠,然後從並州直接拉鋼錠過來,在這裏鑄造鐵軌;
然後一邊鑄造,一邊在趙郡開始鋪設,兩頭的鐵軌可以直接用火車拉過去。”
李思駿一拍腦門
“哎呀,我怎麽忘了可以用火車拉鐵軌,我真是蠢啊,直接為了拉鐵軌可是沒少費力氣。”
“哈哈哈,你啊你啊,腦子這麽聰明的人,怎麽沒轉過彎來。”
李思駿臉一紅,看著李駿尷尬的說道
“哎呀,哥,我這不是後世的看多了嘛,看到人家都是用大型機械拉到位裝好,通車了才跑火車的。”
李駿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好好努力吧,爭取早日把鐵路修通,也好名垂青史。”
李思駿確實是存著這樣的心思,他知道自己沒能力像哥哥那樣當一個開國皇帝青史留名,但是不妨礙他做一番事業。
想想看,世界上第一條鐵路誰修的?大唐親王李思駿,想想就讓人熱血沸騰。
特別是他哥可是說了,以後要把鐵路修到西域,修到中亞,修到中南半島去,把那些地方全部征服。
想想後世那些上躥下跳的國家,以後都變成自己的領土,怎麽能不讓熱血青年激動呢?
好事成雙,就在李駿為了大唐的各處發展欣喜的時候,另外一個好消息來了——甘寧迴來了。
大唐三年四月初五,遠洋美洲的船隊終於迴來了,他們停靠在青州的港口休整,隨後會沿著黃河直接開到洛陽。
甘寧的船隊一靠岸,李駿就接到了飛鴿傳書。
也不管什麽威儀了,李駿手舞足蹈地揮舞著手中的鴿信
“好,好啊,興霸迴來了!”
內閣之中,正在辦公的眾人也是驚喜不已,立刻圍了上來開始傳閱。
看完之後眾人對著李駿齊齊躬身行禮
“恭賀陛下再得良種。”
“哈哈哈,不應該恭賀朕,應該恭賀全天下的百姓,恭賀大唐。”
“對對對,恭賀大唐!”
一陣喧鬧之後,李駿看向於謙
“廷益,你準備一下算好時日,朕要親自去碼頭迎接興霸他們凱旋。”
“諾,陛下,對於遠洋將士的功勞……”
李駿早就想好了,直接大手一揮道
“甘寧封鄭國公,軍官封男爵,若是犧牲的就封其子嗣家人,其餘士兵每人賞賜一百金幣,良田二十畝,耕牛兩頭。”
“諾。”
李駿興奮的離開了,於謙立即開始草擬聖旨詔書。
十日後,一支千瘡百孔的蒸汽船隊到達洛陽附近的孟津渡口。
當初離開時武威的十艘蒸汽船,如今隻剩下四艘,而且都殘破不堪。
看見衣著破破爛爛,滿麵風霜但是精神飽滿的甘寧,李駿立刻下馬迎了上去。
甘寧在青州就知道李駿已經登基稱帝了,因此帶著眾人直接單膝跪地行禮
“吾等參見陛下。”
李駿伸手拖住甘寧的手臂
“你們是全天下的英雄,不必多禮,快起來吧。”
甘寧這才起身,興奮地說道
“多賴陛下庇佑,臣等不辱使命,把土豆、紅薯、玉米、西紅柿、橡膠等等作物的種子都帶迴來了。”
“試種過了嗎?”
“臣在當地試種了兩季,果然如陛下所說產量很高,隻可惜返程的時候損失了兩艘船的種子”
說到這裏,甘寧不禁有些悲戚。
兩艘船上可不僅僅是種子,還有他帶著出生入死的兄弟。
李駿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廷益,宣旨。”
“諾”
於謙展開聖旨開始宣讀
“陛下詔:甘寧封鄭國公,靖海將軍,賞賜宅邸一座,美女十人;
甘寧麾下所有軍官封男爵,官升一級,賜金幣兩百,良田二十畝,耕牛兩頭,美女一人;
所有將士賞賜金幣一百,良田二十畝,耕牛兩頭,著當地府衙安排良家女子為妻。”
眾人再次跪下叩拜
“吾等謝陛下恩典。”
“好,好,都起來吧,朕在宮中已經擺下宴席款待各位英雄。”
“謝陛下。”
李駿拉著甘寧的手登上馬車迴宮了,農部官員開始指揮著勞工搬運種子,和有經驗的將士們請教種植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