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了底牌仍然拿不下這支被包圍的唐軍,加上外圍的鄧艾拚命的進攻,司馬懿開始動搖了。
現在即使不顧一切拿下這支被包圍的唐軍,傷亡也會是巨大的。
如果那樣自己還有實力繼續拿下江油嗎?顯然是不能。
再迴去打涪城和梓潼?自己也沒有那些軍糧了。
司馬懿再次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司馬師騎著馬急匆匆地迴到中軍
“父親,再這樣打下去傷亡太大了,怎麽辦?”
司馬昭此時也匹馬迴到中軍
“父親,後軍已經抵擋不住了,請速速增援,否則……”
後軍除了幾千兵馬,大部分都是輔兵和民夫,根本沒有戰鬥力,根本抵擋不住鄧艾率軍不要命地攻擊。
司馬懿歎了一口氣,今天他太著急了,包圍的是唐軍的精銳。
若是再等一等,伏擊鄧艾的中軍,恐怕戰果會更好一些。
現在即使他不惜代價吃掉這支精銳,鄧艾率軍退迴涪城和梓潼,他也毫無辦法。
像是下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司馬懿決定收兵了
“收兵,集結軍隊,帶上幹糧全部輕裝,我們繞道返迴成都。”
兩兄弟也明白這是最好的選擇,立即齊聲道
“諾。”
“鐺鐺鐺……”
金鑼聲響起,蜀軍放棄了圍攻被包圍的唐軍開始全麵撤退。
這一戰持續了兩個多時辰,唐軍前後傷亡超過四千人,特別是精銳損失了一千多人,這讓鄧艾心疼不已。
不過蜀軍也不好過,傷亡近萬,而且最精銳的鐵甲軍損失了近兩千人。
不過臨走前,司馬懿命人把大部分屍體都帶走了。
畢竟這些兵馬雖然損失了,但是身上的甲胄還是有用的,雖然大部分都破損了,但是有總比沒有強。
一天損失了近兩成的兵馬,這讓司馬懿也放棄了和鄧艾繼續僵持的打算。
至於還堅守在劍閣的郭淮,他已經顧不上了,現在他最應該擔心的是自己。
當晚,不顧士兵疲憊,司馬懿催促著全軍上下把僅剩的軍糧趕製成幹糧。
第二天一早,把一萬多輔兵和民夫遣散,傷兵留下,讓他們自生自滅,司馬懿帶著四萬多兵馬離開了大營繞道直奔成都而去。
沒有一個依托,和鄧艾在這裏僵持打消耗,他耗不起啊。
鄧艾聽說司馬懿走了也沒有去追擊,實在是沒有餘力了。
兩萬多兵馬傷亡四千多,也是超過了兩成的損失,全軍上下也是疲憊不堪。
深入敵後,他可沒多少補充的機會。
既然司馬懿走了,那麽他也就趁機喘口氣,迴軍休整,準備先拿下劍閣打開通道。
現在的劍閣,郭淮帶著一萬兵馬駐守在此地,但是也已經陷入了絕境。
糧道斷絕,隻靠漢德和漢壽兩地的存糧,他們最多還能堅持一個月。
眼見已經到了建興八年的十月底了,冬衣都送不上來,郭淮知道一旦糧草斷絕,饑寒交迫之下,蜀軍會不戰自潰。
這個時候,一個讓蜀軍崩潰的消息傳來,徹底瓦解了蜀軍的軍心和士氣——司馬懿沒能取勝,已經返迴成都了。
這也就是說,在他們斷糧之前打通糧道已經變成了癡心妄想。
現在郭淮他們必須要自救了,最好的選擇就是放棄此地,繞道退迴成都。
但是那樣就可以說是完全打開了入蜀的大門,唐軍就會長驅直入了。
思來想去,郭淮終於下定決心,他立即召集了副將們
“你們去挑選一些沒有家眷在成都的士兵,讓他們繼續堅守劍門關掩護大軍退迴成都。”
“這,將軍,這就是讓他們送死啊!”
“告訴他們,本將允許他們糧草耗盡之後投降。”
眾人秒懂,也明白為什麽要挑選沒有家眷之人了。
沒有家眷在成都就沒有人質沒有牽掛,投降起來也就沒有任何心理壓力。
建興八年,公元222年,蜀將郭淮率領八千蜀軍放棄劍閣、漢德、漢壽三地,繞道南下返迴成都。
不少人半路就當了逃兵,等郭淮迴到成都時已經隻有六千多人了。
十一月底,糧草耗盡的蜀軍投降,唐軍兵不血刃占領劍門關,打開了入蜀的大門。
趁著天氣還不是很冷,五萬唐軍浩浩蕩蕩開進了梓潼郡,這讓亞曆山大的鄧艾總算鬆了一口氣。
唐軍主力到達,這對蜀漢朝廷上下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
此時司馬懿正站在大殿之上慷慨激昂
“諸位,現在已經是生死存亡之時,如果你們還是想著保存實力,那就隻能等著唐軍打進成都把你們抄家滅族了。”
司馬懿話音剛落,楊修便站了出來
“我們拿出錢糧和人手,你就一定能保證擊敗鄧艾嗎?”
有楊修帶頭,其他人紛紛跟著聲討起司馬懿來了
“就是,一個乳臭未幹的小毛孩都打不過,真不知道你們司馬家還有什麽臉掌握著兵權不放。”
“對,連劍閣天險都守不住,與其這樣不如交出兵權,另則賢能抵禦唐軍。”
……
看著如此吵吵鬧鬧,王淩有些看不下去了,站出來止住了眾人
“都什麽時候了,還想著勾心鬥角,你們一個個如果不想等李駿來施行所謂的新政,刨你們的根,就不要藏著掖著了,把能拿出來的都拿出來。”
有王淩帶頭,加上郭淮、鄧芝等人的支持,司馬懿的提議最終被通過了。
這次所有世家不僅拿出了僅剩的仆役,又招募了大量青壯,甚至一些世家子弟都被迫穿上了甲胄,拿起了兵器。
加上迴援的張嶷、張翼、廖化三人,蜀軍湊了九萬多人的大軍。
更加誇張的是,世家拿出的兵甲居然武裝了整整八千鐵甲軍,五萬有皮甲護體的精銳,甚至就連鐵盾都有近千麵。
世家的底蘊由此可見一般,不過這一次他們也確實彈盡糧絕了。
趁著這個冬天,唐軍沒有時間進攻,司馬懿、郭淮、鄧芝等人帶著兵馬日夜操練。
而另一邊,唐軍兵不血刃拿下了巴東、巴西、巴郡、涪陵等郡。
荊州兵團和結束了交州戰事的大軍也開始沿著長江進入益州。
天策軍主力齊聚綿竹,加上各地抽調的玄武軍,投降的蜀軍,唐軍在益州整整聚集了十三萬多兵馬。
這最後一戰,李駿力求一擊必勝,免得有人逃到南中去,留下隱患。
建興八年的這個冬天,過得既平靜又不平靜,大漢分裂了這麽多年,終於又看到了一統的曙光。
現在即使不顧一切拿下這支被包圍的唐軍,傷亡也會是巨大的。
如果那樣自己還有實力繼續拿下江油嗎?顯然是不能。
再迴去打涪城和梓潼?自己也沒有那些軍糧了。
司馬懿再次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司馬師騎著馬急匆匆地迴到中軍
“父親,再這樣打下去傷亡太大了,怎麽辦?”
司馬昭此時也匹馬迴到中軍
“父親,後軍已經抵擋不住了,請速速增援,否則……”
後軍除了幾千兵馬,大部分都是輔兵和民夫,根本沒有戰鬥力,根本抵擋不住鄧艾率軍不要命地攻擊。
司馬懿歎了一口氣,今天他太著急了,包圍的是唐軍的精銳。
若是再等一等,伏擊鄧艾的中軍,恐怕戰果會更好一些。
現在即使他不惜代價吃掉這支精銳,鄧艾率軍退迴涪城和梓潼,他也毫無辦法。
像是下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司馬懿決定收兵了
“收兵,集結軍隊,帶上幹糧全部輕裝,我們繞道返迴成都。”
兩兄弟也明白這是最好的選擇,立即齊聲道
“諾。”
“鐺鐺鐺……”
金鑼聲響起,蜀軍放棄了圍攻被包圍的唐軍開始全麵撤退。
這一戰持續了兩個多時辰,唐軍前後傷亡超過四千人,特別是精銳損失了一千多人,這讓鄧艾心疼不已。
不過蜀軍也不好過,傷亡近萬,而且最精銳的鐵甲軍損失了近兩千人。
不過臨走前,司馬懿命人把大部分屍體都帶走了。
畢竟這些兵馬雖然損失了,但是身上的甲胄還是有用的,雖然大部分都破損了,但是有總比沒有強。
一天損失了近兩成的兵馬,這讓司馬懿也放棄了和鄧艾繼續僵持的打算。
至於還堅守在劍閣的郭淮,他已經顧不上了,現在他最應該擔心的是自己。
當晚,不顧士兵疲憊,司馬懿催促著全軍上下把僅剩的軍糧趕製成幹糧。
第二天一早,把一萬多輔兵和民夫遣散,傷兵留下,讓他們自生自滅,司馬懿帶著四萬多兵馬離開了大營繞道直奔成都而去。
沒有一個依托,和鄧艾在這裏僵持打消耗,他耗不起啊。
鄧艾聽說司馬懿走了也沒有去追擊,實在是沒有餘力了。
兩萬多兵馬傷亡四千多,也是超過了兩成的損失,全軍上下也是疲憊不堪。
深入敵後,他可沒多少補充的機會。
既然司馬懿走了,那麽他也就趁機喘口氣,迴軍休整,準備先拿下劍閣打開通道。
現在的劍閣,郭淮帶著一萬兵馬駐守在此地,但是也已經陷入了絕境。
糧道斷絕,隻靠漢德和漢壽兩地的存糧,他們最多還能堅持一個月。
眼見已經到了建興八年的十月底了,冬衣都送不上來,郭淮知道一旦糧草斷絕,饑寒交迫之下,蜀軍會不戰自潰。
這個時候,一個讓蜀軍崩潰的消息傳來,徹底瓦解了蜀軍的軍心和士氣——司馬懿沒能取勝,已經返迴成都了。
這也就是說,在他們斷糧之前打通糧道已經變成了癡心妄想。
現在郭淮他們必須要自救了,最好的選擇就是放棄此地,繞道退迴成都。
但是那樣就可以說是完全打開了入蜀的大門,唐軍就會長驅直入了。
思來想去,郭淮終於下定決心,他立即召集了副將們
“你們去挑選一些沒有家眷在成都的士兵,讓他們繼續堅守劍門關掩護大軍退迴成都。”
“這,將軍,這就是讓他們送死啊!”
“告訴他們,本將允許他們糧草耗盡之後投降。”
眾人秒懂,也明白為什麽要挑選沒有家眷之人了。
沒有家眷在成都就沒有人質沒有牽掛,投降起來也就沒有任何心理壓力。
建興八年,公元222年,蜀將郭淮率領八千蜀軍放棄劍閣、漢德、漢壽三地,繞道南下返迴成都。
不少人半路就當了逃兵,等郭淮迴到成都時已經隻有六千多人了。
十一月底,糧草耗盡的蜀軍投降,唐軍兵不血刃占領劍門關,打開了入蜀的大門。
趁著天氣還不是很冷,五萬唐軍浩浩蕩蕩開進了梓潼郡,這讓亞曆山大的鄧艾總算鬆了一口氣。
唐軍主力到達,這對蜀漢朝廷上下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
此時司馬懿正站在大殿之上慷慨激昂
“諸位,現在已經是生死存亡之時,如果你們還是想著保存實力,那就隻能等著唐軍打進成都把你們抄家滅族了。”
司馬懿話音剛落,楊修便站了出來
“我們拿出錢糧和人手,你就一定能保證擊敗鄧艾嗎?”
有楊修帶頭,其他人紛紛跟著聲討起司馬懿來了
“就是,一個乳臭未幹的小毛孩都打不過,真不知道你們司馬家還有什麽臉掌握著兵權不放。”
“對,連劍閣天險都守不住,與其這樣不如交出兵權,另則賢能抵禦唐軍。”
……
看著如此吵吵鬧鬧,王淩有些看不下去了,站出來止住了眾人
“都什麽時候了,還想著勾心鬥角,你們一個個如果不想等李駿來施行所謂的新政,刨你們的根,就不要藏著掖著了,把能拿出來的都拿出來。”
有王淩帶頭,加上郭淮、鄧芝等人的支持,司馬懿的提議最終被通過了。
這次所有世家不僅拿出了僅剩的仆役,又招募了大量青壯,甚至一些世家子弟都被迫穿上了甲胄,拿起了兵器。
加上迴援的張嶷、張翼、廖化三人,蜀軍湊了九萬多人的大軍。
更加誇張的是,世家拿出的兵甲居然武裝了整整八千鐵甲軍,五萬有皮甲護體的精銳,甚至就連鐵盾都有近千麵。
世家的底蘊由此可見一般,不過這一次他們也確實彈盡糧絕了。
趁著這個冬天,唐軍沒有時間進攻,司馬懿、郭淮、鄧芝等人帶著兵馬日夜操練。
而另一邊,唐軍兵不血刃拿下了巴東、巴西、巴郡、涪陵等郡。
荊州兵團和結束了交州戰事的大軍也開始沿著長江進入益州。
天策軍主力齊聚綿竹,加上各地抽調的玄武軍,投降的蜀軍,唐軍在益州整整聚集了十三萬多兵馬。
這最後一戰,李駿力求一擊必勝,免得有人逃到南中去,留下隱患。
建興八年的這個冬天,過得既平靜又不平靜,大漢分裂了這麽多年,終於又看到了一統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