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興五年,公元218年三月,司馬懿開啟了南征南蠻之路。
而另一邊,養精蓄銳一年多,水軍初見成效的曹操也開始了南下之路。
他知道李駿早晚要南下,徐州和豫州北部早晚要陷入戰火,若是不早點動手,恐怕到時候自己就無力再南下了。
洛陽,唐王宮之中,李駿正在盯著地圖思考。
就在剛剛,暗衛送來了關於蜀漢征討南蠻和曹操水軍調動的消息。
現在李駿需要考慮的是進攻的方向。
“漢中……荊南……徐州……”
哪裏都是機會,這種到處是機會的情況讓李駿最為頭疼。
他也很想喊出那一句: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全都要,可是實力不允許。
要是真的傾巢而出,以唐軍的實力確實可以做到三線開戰,隻是那樣太傷了,一個不小心就要損兵折將。
見李駿不說話,郭嘉開口分析道
“漢中有魏延、劉封和閻圃的一萬兩千兵馬,不過據情報這裏麵有至少五千新兵,戰鬥力不強;
荊南有呂蒙、全琮和丁奉的三萬六千兵馬,有不少百戰精銳,不過士氣不高;
徐州和豫州方向,曹操留了曹仁和夏侯淵、韓浩、高順等人駐守,兵力超過六萬,不過分散在數百裏的防線上,較為分散;
正所謂柿子挑軟的捏,因此臣建議進攻荊南或者漢中。”
郭嘉的建議和李駿可以說不謀而合。
而戲忠的建議更加大膽
“主公,漢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臣建議先全力進攻荊南吸引別人的注意,然後挑選精兵良將偷襲漢中。”
戲忠的建議明顯更加符合李駿的口味,下定決心的他一拍書案
“好,就以誌才的意見為方向,對荊南和漢中同時發動攻擊。”
“諾。”
李駿定下了方向,郭嘉和戲誌才的任務就是去製定具體的計劃。
建興五年六月,曹操的水軍出現在長江之上,同時出現的還有夏侯惇、曹洪率領的六萬大軍。
孫權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蔣欽率領三萬水軍已經在南岸建立了水寨,南岸還有朱然、徐盛、潘璋的四萬大軍。
這次曹操進攻的是江東,因此江東世家大部分還是拿出了一些錢糧和私兵支援孫權的。
曹操之前的收買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三成的世家選擇了作壁上觀。
這些世家的行為讓孫權出離憤怒,心中暗暗發誓,等打退曹操一定要清算這些人。
吳蜀兩國的全部實力都被牽製住了,李駿的計劃終於可以實施了。
就在孫權在世家們的勸說下考慮是不是要抽調荊南兵馬東援的時候,天策軍和玄武軍突然對武陵發動了進攻。
六月十八日,唐軍主力天策軍和兩萬玄武軍突然出現在武陵郡境內,把武陵北麵屏障孱陵團團圍住。
駐守孱陵的是吳軍荊南都督全琮和六千兵馬,防禦措施的準備還算充分。
加上印象中,唐軍一直是擅長野戰而不善於攻城,因此全琮倒也不慌。
隻要他能堅守半個月,呂蒙就能調動援軍前來,到時候裏應外合定然可以大破唐軍。
和全琮想的一樣,嶽飛的第一目標確實不是攻城,而是圍點打援。
隻要解決了呂蒙的主力,這個孱陵不過是手到擒來罷了。
呂蒙猜測到了嶽飛的打算,但是孱陵必須要救,否則結果就是被各個擊破。
當然,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放棄孱陵,放棄全琮,甚至放棄整個荊南三郡,直接退迴江東。
但是那樣,恐怕人心也就散了。
估算了一下孱陵的糧草,呂蒙咬牙從各地抽調了兩萬五千兵馬準備搏命一擊。
“哈哈哈,功勞來了,雲長,這次打援就看你的了。”
雖然不明白李駿為什麽特地寫信來交待自己把打呂蒙的機會交給關羽,嶽飛還是堅定地執行了。
他也確定不缺功勞,作為天策軍事實上的主將,隻要天策軍立功他就有功勞,根本不差這一點。
嶽飛率領兩萬玄武軍和五千驍果軍繼續圍城,其他四萬五千天策軍悉數南下。
看見浩浩蕩蕩開走的唐軍,全琮便知道將要發生什麽,可是他卻無能為力。
兩萬唐軍把孱陵四麵圍住,還有五千騎兵虎視眈眈,他想突圍簡直是癡人說夢。
不過全琮也了解呂蒙,知道呂蒙一定猜想到了唐軍的謀劃。
重重地拍了一下女牆,全琮歎息道
“唉,隻能看呂都督如何應對了。”
說是這麽說,畢竟是敵眾我寡,他又怎麽可能不擔心。
要是呂蒙戰敗,恐怕孱陵也隻能放棄了,甚至到時候整個荊南也必須放棄了。
而他現在能做的就是死守,至少他死守還能牽製住數萬唐軍,也算是幫呂蒙減輕壓力。
知道唐軍肯定已經朝著自己殺過來,呂蒙也是十分小心謹慎,每日隻行軍三十裏便下寨。
他可沒有唐軍那麽豪橫,步兵都有馬車或者戰馬代步,每天走多了士兵就沒力氣打仗了。
就算再怎麽慢,三天之後,吳軍還是迎麵對上了唐軍,或者說是進入了關羽預設的戰場。
這裏是關羽精心挑選過的,難得一見的平原,又沒有多少河流,非常適合騎兵和重步兵作戰。
呂蒙知道,人家這是以逸待勞等著自己,但是自己還不得不打這一仗。
這一場決定荊南命運,甚至好不誇張地說,決定吳國命運的一戰,在建興五年七月初終於要打響了。
用上次對抗虎豹騎的經驗,紮下大營的呂蒙開始大量打造拒馬樁,把所有弓箭手都集中起來調動。
而他唯一忽略的就是裝備的差異。
人穿重型全身細劄甲,馬匹配備半身厚皮甲的背嵬軍的防禦力和衝擊哪裏是曹操的虎豹騎可比的?
隨著號角聲響起,背嵬軍開始緩慢加速衝向吳軍的陣型。
而烈陽軍已經兵分兩路向著吳軍兩翼包抄而去。
吳軍兩翼外圍全都是輕步兵,強弓都在中路,因此麵對烈陽軍的騎射,吳軍完全隻能被動挨打。
側翼排列整齊的拒馬樁完全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看到側翼的慘狀,呂蒙知道自己犯錯了,犯了大錯,真是經驗主義害死人啊。
在側翼被剝了一輪洋蔥之後,背嵬軍也已經衝到了吳軍強弓的射程之內。
“咻咻咻……”
伴隨著尖厲的破空之聲而來的,是近一萬支箭矢跑這兒來。
然而緊隨而來的不是慘叫聲,而是“叮叮當當”的金鐵碰撞之聲。
呂蒙傻眼了。
而另一邊,養精蓄銳一年多,水軍初見成效的曹操也開始了南下之路。
他知道李駿早晚要南下,徐州和豫州北部早晚要陷入戰火,若是不早點動手,恐怕到時候自己就無力再南下了。
洛陽,唐王宮之中,李駿正在盯著地圖思考。
就在剛剛,暗衛送來了關於蜀漢征討南蠻和曹操水軍調動的消息。
現在李駿需要考慮的是進攻的方向。
“漢中……荊南……徐州……”
哪裏都是機會,這種到處是機會的情況讓李駿最為頭疼。
他也很想喊出那一句: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全都要,可是實力不允許。
要是真的傾巢而出,以唐軍的實力確實可以做到三線開戰,隻是那樣太傷了,一個不小心就要損兵折將。
見李駿不說話,郭嘉開口分析道
“漢中有魏延、劉封和閻圃的一萬兩千兵馬,不過據情報這裏麵有至少五千新兵,戰鬥力不強;
荊南有呂蒙、全琮和丁奉的三萬六千兵馬,有不少百戰精銳,不過士氣不高;
徐州和豫州方向,曹操留了曹仁和夏侯淵、韓浩、高順等人駐守,兵力超過六萬,不過分散在數百裏的防線上,較為分散;
正所謂柿子挑軟的捏,因此臣建議進攻荊南或者漢中。”
郭嘉的建議和李駿可以說不謀而合。
而戲忠的建議更加大膽
“主公,漢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臣建議先全力進攻荊南吸引別人的注意,然後挑選精兵良將偷襲漢中。”
戲忠的建議明顯更加符合李駿的口味,下定決心的他一拍書案
“好,就以誌才的意見為方向,對荊南和漢中同時發動攻擊。”
“諾。”
李駿定下了方向,郭嘉和戲誌才的任務就是去製定具體的計劃。
建興五年六月,曹操的水軍出現在長江之上,同時出現的還有夏侯惇、曹洪率領的六萬大軍。
孫權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蔣欽率領三萬水軍已經在南岸建立了水寨,南岸還有朱然、徐盛、潘璋的四萬大軍。
這次曹操進攻的是江東,因此江東世家大部分還是拿出了一些錢糧和私兵支援孫權的。
曹操之前的收買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三成的世家選擇了作壁上觀。
這些世家的行為讓孫權出離憤怒,心中暗暗發誓,等打退曹操一定要清算這些人。
吳蜀兩國的全部實力都被牽製住了,李駿的計劃終於可以實施了。
就在孫權在世家們的勸說下考慮是不是要抽調荊南兵馬東援的時候,天策軍和玄武軍突然對武陵發動了進攻。
六月十八日,唐軍主力天策軍和兩萬玄武軍突然出現在武陵郡境內,把武陵北麵屏障孱陵團團圍住。
駐守孱陵的是吳軍荊南都督全琮和六千兵馬,防禦措施的準備還算充分。
加上印象中,唐軍一直是擅長野戰而不善於攻城,因此全琮倒也不慌。
隻要他能堅守半個月,呂蒙就能調動援軍前來,到時候裏應外合定然可以大破唐軍。
和全琮想的一樣,嶽飛的第一目標確實不是攻城,而是圍點打援。
隻要解決了呂蒙的主力,這個孱陵不過是手到擒來罷了。
呂蒙猜測到了嶽飛的打算,但是孱陵必須要救,否則結果就是被各個擊破。
當然,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放棄孱陵,放棄全琮,甚至放棄整個荊南三郡,直接退迴江東。
但是那樣,恐怕人心也就散了。
估算了一下孱陵的糧草,呂蒙咬牙從各地抽調了兩萬五千兵馬準備搏命一擊。
“哈哈哈,功勞來了,雲長,這次打援就看你的了。”
雖然不明白李駿為什麽特地寫信來交待自己把打呂蒙的機會交給關羽,嶽飛還是堅定地執行了。
他也確定不缺功勞,作為天策軍事實上的主將,隻要天策軍立功他就有功勞,根本不差這一點。
嶽飛率領兩萬玄武軍和五千驍果軍繼續圍城,其他四萬五千天策軍悉數南下。
看見浩浩蕩蕩開走的唐軍,全琮便知道將要發生什麽,可是他卻無能為力。
兩萬唐軍把孱陵四麵圍住,還有五千騎兵虎視眈眈,他想突圍簡直是癡人說夢。
不過全琮也了解呂蒙,知道呂蒙一定猜想到了唐軍的謀劃。
重重地拍了一下女牆,全琮歎息道
“唉,隻能看呂都督如何應對了。”
說是這麽說,畢竟是敵眾我寡,他又怎麽可能不擔心。
要是呂蒙戰敗,恐怕孱陵也隻能放棄了,甚至到時候整個荊南也必須放棄了。
而他現在能做的就是死守,至少他死守還能牽製住數萬唐軍,也算是幫呂蒙減輕壓力。
知道唐軍肯定已經朝著自己殺過來,呂蒙也是十分小心謹慎,每日隻行軍三十裏便下寨。
他可沒有唐軍那麽豪橫,步兵都有馬車或者戰馬代步,每天走多了士兵就沒力氣打仗了。
就算再怎麽慢,三天之後,吳軍還是迎麵對上了唐軍,或者說是進入了關羽預設的戰場。
這裏是關羽精心挑選過的,難得一見的平原,又沒有多少河流,非常適合騎兵和重步兵作戰。
呂蒙知道,人家這是以逸待勞等著自己,但是自己還不得不打這一仗。
這一場決定荊南命運,甚至好不誇張地說,決定吳國命運的一戰,在建興五年七月初終於要打響了。
用上次對抗虎豹騎的經驗,紮下大營的呂蒙開始大量打造拒馬樁,把所有弓箭手都集中起來調動。
而他唯一忽略的就是裝備的差異。
人穿重型全身細劄甲,馬匹配備半身厚皮甲的背嵬軍的防禦力和衝擊哪裏是曹操的虎豹騎可比的?
隨著號角聲響起,背嵬軍開始緩慢加速衝向吳軍的陣型。
而烈陽軍已經兵分兩路向著吳軍兩翼包抄而去。
吳軍兩翼外圍全都是輕步兵,強弓都在中路,因此麵對烈陽軍的騎射,吳軍完全隻能被動挨打。
側翼排列整齊的拒馬樁完全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看到側翼的慘狀,呂蒙知道自己犯錯了,犯了大錯,真是經驗主義害死人啊。
在側翼被剝了一輪洋蔥之後,背嵬軍也已經衝到了吳軍強弓的射程之內。
“咻咻咻……”
伴隨著尖厲的破空之聲而來的,是近一萬支箭矢跑這兒來。
然而緊隨而來的不是慘叫聲,而是“叮叮當當”的金鐵碰撞之聲。
呂蒙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