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被圍攻的消息李駿八月底就接到了,他很想趁虛而入搞一波,可惜天策軍不在。
現在天策軍返迴了,手上有兵馬了,李駿的心開始躁動起來。
特別是根據參謀部的分析,孫權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既然如此,那就值得搞一波。
十月,唐軍內部就開始調動起來了,還是和以前一樣,各州抽調兵馬。
十一月底,四萬唐軍分別在京兆尹和泰山郡集結,表現出對徐州和漢中的覬覦。
特別是天策軍在東郡日夜操練,表現出隨時要對陳國發動攻擊的架勢。
這可把曹操和司馬朗嚇了個半死。
曹操第一時間就從廬江調了兵馬迴援東海、陳留、東平等地,直接放棄了繼續進攻九江的計劃。
漢軍為了進攻南陽可是把兵力抽調一空,整個漢中隻有一萬守軍。
司馬朗和眾人商議之後,留下李嚴、廖化和張翼帶三萬兵馬,駐守南陽和襄陽兩郡,其他兵馬第一時間頂著寒風返迴漢中。
除了調兵迴防,還要準備守城物資,這個年,漢室朝廷和曹操想必是過不好了。
“主公,司馬朗和曹操都中計了”
郭嘉興奮地揮舞著情報闖入李駿書房,把正在和大小喬姐妹倆調情的李駿嚇了一跳。
李駿先發製人破解尷尬
“奉孝啊,你看你都幾十歲的人了,還這麽風風火火的。”
大小喬對著李駿福了一禮便退下了,郭嘉也擺脫了先前的尷尬,繼續說道
“漢軍果然迴防漢中了,兵馬已經過了上庸,現在留守南陽的隻有不到三萬人。”
“曹操也退兵了?”
“退兵了,孫權估計要大笑三聲啊!”
“留守廬江的是誰?”
“常敗將軍夏侯惇。”
李駿拍著書桌大笑起來
“哈哈哈,看來曹老板這次又要白忙活了,若是留守的是曹仁,我那二舅哥就要倒黴了,可惜啊!”
二人笑了一會,李駿便下令
“傳令各部按之前的計劃行事,動作一定要快,要保密,爭取明年三月前發起攻擊。”
“諾!”
隨著一聲令下,唐軍開始了秘密調動,數萬輔兵開始進入軍營替代了之前虛張聲勢的玄武軍。
這些玄武軍則以千人為單位,分批離開駐紮地,晝伏夜出抵達了之前的預定位置。
十二月底,唐軍頂著寒風完成了部署。
也要多虧李駿這些年大力推廣的棉花,讓士兵都有了足夠的棉衣、棉褲、棉鞋還有帽子。
保暖裝備齊全,吃的飽吃的好,這才讓唐軍在冬天能夠順利行軍。
建興元年就在一片喧鬧中結束了,建興二年,公元215年在一陣大雪後到來了。
建興二年二月,積雪化凍,李駿便大搖大擺地帶著家眷離開洛陽前往涼州視察。
也就是在這一年,李承第一次離開父母,前往涼州就任允吾縣縣令。
在李駿和唐婉的認知裏,跟著好老師學習很重要,但是了解民生疾苦更重要。
作為將來的繼承人,李承不能是空中樓閣,他需要從基層做起。
在李駿的要求下,李承隱藏身份通過科舉,以科舉頭榜十五名進士的成績考取了縣令一職。
不過雖然是隱藏身份,但是李承身邊還是有李駿安排的二十名錦衣衛護衛著,其中還包含了典韋的兒子典滿。
這次李駿選擇去涼州視察,也有去探望一下兒子的意思在裏麵。
同時也是為了迷惑對手,因為李駿一旦駕臨長安必定要停駐盤桓幾日。
這就讓外界,特別是漢室那邊覺得李駿是以視察為借口坐鎮長安,想對漢中動手。
開句玩笑話,這叫預判了你的預判。
這個效果是拔群的,李駿大張旗鼓地到達長安,特別是八千虎賁軍到達在長安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這讓漢室在長安的細作都認為李駿這是要掩人耳目把精銳帶到長安,實則是想對漢中動手。
三月初,司馬朗和楊修、法正等人商議之後,再次從南陽和襄陽抽調了三千兵馬進駐上庸以策應漢中。
一切的準備就緒,隻等時機到達。
這個時機很快也就到了,三月十日,孫權集中朱然和陸遜的兩路援軍,加上九江守軍,共計七萬人,兵分兩路對廬江發動作戰。
為了防止漢軍偷襲,孫權還派呂蒙帶兵前出至宜城以南五十裏處。
為了防止呂蒙偷襲,廖化帶領五千人坐鎮宜城,這讓南陽和襄陽的守軍進一步減弱。
接到消息的李駿大喜過望
“天助我也,傳令給鵬舉,按原定計劃發動突襲,一定要快準狠!”
“諾。”
第二天一早李駿帶著家眷和兩千兵馬離開了長安。
這一人數的變化讓漢中的魏延更加緊張,畢竟李駿的六千虎賁軍那戰力可不是兩三萬普通兵馬可比的。
一切準備工作做足了,嶽飛、關羽率領的天策軍和四萬玄武軍終於要出動了。
建興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夜,三更時分,南陽郡和潁川郡交界處的要地魯陽縣城城外一片寂靜。
此時數十名名黑衣黑甲之人身背著繩索,飛爪來到了魯陽城下。
隨著觀察之人確定巡邏隊過去,十幾隻飛爪被拋上了城頭,穩穩地鉤在了城牆之上。
試了試繩索,確定牢固,十幾名黑衣人開始攀爬。
不到一刻鍾,已經有近三十人爬上了城頭,此時一支巡邏隊靠了過來。
不等這支巡邏隊發覺,這邊弩箭便激射而來,隻不過事與願違,還是有兩個漏網之魚。
“敵襲,敵襲!”
隨著守軍淒厲地叫聲,偷襲隨即改成了強攻。
帶隊的夥長立即下令
“我帶人抵擋敵軍,你給將軍發信號,請將軍速速攻城。”
夜間執勤的守軍不多,大部分都在城牆下的軍營裏休息。
因此等他們穿好衣甲趕到城牆時,唐軍的雲梯已經架了起來,數十名陌刀軍士兵已經爬上了城頭。
借著火光,他們看見了陌刀軍身上那銀亮的步人甲,還有手中閃著寒芒的陌刀。
有識貨的漢軍士兵立即反應過來,絕望地高喊著
“是陌刀,是唐軍的陌刀軍!”
“這就是傳說中從無敗績的陌刀軍?”
“聽說陌刀一出,人馬俱碎,怎麽辦?我們打得過嗎?”
看出士兵們的慌亂,值夜的小將明白若是不戰而退他也是一個死。
於是乎他鼓起勇氣大聲道
“什麽從無敗績,什麽人馬俱碎,不過是虛名爾,給我上!”
現在天策軍返迴了,手上有兵馬了,李駿的心開始躁動起來。
特別是根據參謀部的分析,孫權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既然如此,那就值得搞一波。
十月,唐軍內部就開始調動起來了,還是和以前一樣,各州抽調兵馬。
十一月底,四萬唐軍分別在京兆尹和泰山郡集結,表現出對徐州和漢中的覬覦。
特別是天策軍在東郡日夜操練,表現出隨時要對陳國發動攻擊的架勢。
這可把曹操和司馬朗嚇了個半死。
曹操第一時間就從廬江調了兵馬迴援東海、陳留、東平等地,直接放棄了繼續進攻九江的計劃。
漢軍為了進攻南陽可是把兵力抽調一空,整個漢中隻有一萬守軍。
司馬朗和眾人商議之後,留下李嚴、廖化和張翼帶三萬兵馬,駐守南陽和襄陽兩郡,其他兵馬第一時間頂著寒風返迴漢中。
除了調兵迴防,還要準備守城物資,這個年,漢室朝廷和曹操想必是過不好了。
“主公,司馬朗和曹操都中計了”
郭嘉興奮地揮舞著情報闖入李駿書房,把正在和大小喬姐妹倆調情的李駿嚇了一跳。
李駿先發製人破解尷尬
“奉孝啊,你看你都幾十歲的人了,還這麽風風火火的。”
大小喬對著李駿福了一禮便退下了,郭嘉也擺脫了先前的尷尬,繼續說道
“漢軍果然迴防漢中了,兵馬已經過了上庸,現在留守南陽的隻有不到三萬人。”
“曹操也退兵了?”
“退兵了,孫權估計要大笑三聲啊!”
“留守廬江的是誰?”
“常敗將軍夏侯惇。”
李駿拍著書桌大笑起來
“哈哈哈,看來曹老板這次又要白忙活了,若是留守的是曹仁,我那二舅哥就要倒黴了,可惜啊!”
二人笑了一會,李駿便下令
“傳令各部按之前的計劃行事,動作一定要快,要保密,爭取明年三月前發起攻擊。”
“諾!”
隨著一聲令下,唐軍開始了秘密調動,數萬輔兵開始進入軍營替代了之前虛張聲勢的玄武軍。
這些玄武軍則以千人為單位,分批離開駐紮地,晝伏夜出抵達了之前的預定位置。
十二月底,唐軍頂著寒風完成了部署。
也要多虧李駿這些年大力推廣的棉花,讓士兵都有了足夠的棉衣、棉褲、棉鞋還有帽子。
保暖裝備齊全,吃的飽吃的好,這才讓唐軍在冬天能夠順利行軍。
建興元年就在一片喧鬧中結束了,建興二年,公元215年在一陣大雪後到來了。
建興二年二月,積雪化凍,李駿便大搖大擺地帶著家眷離開洛陽前往涼州視察。
也就是在這一年,李承第一次離開父母,前往涼州就任允吾縣縣令。
在李駿和唐婉的認知裏,跟著好老師學習很重要,但是了解民生疾苦更重要。
作為將來的繼承人,李承不能是空中樓閣,他需要從基層做起。
在李駿的要求下,李承隱藏身份通過科舉,以科舉頭榜十五名進士的成績考取了縣令一職。
不過雖然是隱藏身份,但是李承身邊還是有李駿安排的二十名錦衣衛護衛著,其中還包含了典韋的兒子典滿。
這次李駿選擇去涼州視察,也有去探望一下兒子的意思在裏麵。
同時也是為了迷惑對手,因為李駿一旦駕臨長安必定要停駐盤桓幾日。
這就讓外界,特別是漢室那邊覺得李駿是以視察為借口坐鎮長安,想對漢中動手。
開句玩笑話,這叫預判了你的預判。
這個效果是拔群的,李駿大張旗鼓地到達長安,特別是八千虎賁軍到達在長安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這讓漢室在長安的細作都認為李駿這是要掩人耳目把精銳帶到長安,實則是想對漢中動手。
三月初,司馬朗和楊修、法正等人商議之後,再次從南陽和襄陽抽調了三千兵馬進駐上庸以策應漢中。
一切的準備就緒,隻等時機到達。
這個時機很快也就到了,三月十日,孫權集中朱然和陸遜的兩路援軍,加上九江守軍,共計七萬人,兵分兩路對廬江發動作戰。
為了防止漢軍偷襲,孫權還派呂蒙帶兵前出至宜城以南五十裏處。
為了防止呂蒙偷襲,廖化帶領五千人坐鎮宜城,這讓南陽和襄陽的守軍進一步減弱。
接到消息的李駿大喜過望
“天助我也,傳令給鵬舉,按原定計劃發動突襲,一定要快準狠!”
“諾。”
第二天一早李駿帶著家眷和兩千兵馬離開了長安。
這一人數的變化讓漢中的魏延更加緊張,畢竟李駿的六千虎賁軍那戰力可不是兩三萬普通兵馬可比的。
一切準備工作做足了,嶽飛、關羽率領的天策軍和四萬玄武軍終於要出動了。
建興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夜,三更時分,南陽郡和潁川郡交界處的要地魯陽縣城城外一片寂靜。
此時數十名名黑衣黑甲之人身背著繩索,飛爪來到了魯陽城下。
隨著觀察之人確定巡邏隊過去,十幾隻飛爪被拋上了城頭,穩穩地鉤在了城牆之上。
試了試繩索,確定牢固,十幾名黑衣人開始攀爬。
不到一刻鍾,已經有近三十人爬上了城頭,此時一支巡邏隊靠了過來。
不等這支巡邏隊發覺,這邊弩箭便激射而來,隻不過事與願違,還是有兩個漏網之魚。
“敵襲,敵襲!”
隨著守軍淒厲地叫聲,偷襲隨即改成了強攻。
帶隊的夥長立即下令
“我帶人抵擋敵軍,你給將軍發信號,請將軍速速攻城。”
夜間執勤的守軍不多,大部分都在城牆下的軍營裏休息。
因此等他們穿好衣甲趕到城牆時,唐軍的雲梯已經架了起來,數十名陌刀軍士兵已經爬上了城頭。
借著火光,他們看見了陌刀軍身上那銀亮的步人甲,還有手中閃著寒芒的陌刀。
有識貨的漢軍士兵立即反應過來,絕望地高喊著
“是陌刀,是唐軍的陌刀軍!”
“這就是傳說中從無敗績的陌刀軍?”
“聽說陌刀一出,人馬俱碎,怎麽辦?我們打得過嗎?”
看出士兵們的慌亂,值夜的小將明白若是不戰而退他也是一個死。
於是乎他鼓起勇氣大聲道
“什麽從無敗績,什麽人馬俱碎,不過是虛名爾,給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