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五年二月,在長安宮中,劉備當朝完成了一請一辭的戲碼。
三日後,由皇後董氏下懿旨,文武百官上書,請求劉備登基繼位。
劉備公開上書,言明自己能力差,德行有虧,當不得皇帝。
這是二請二辭的戲。
又是五日之後,在劉備焦急地等待中,衛覬捧著一大疊奏疏走進蜀王府正堂
“恭喜殿下,皇後和百官三請來了。”
“哈哈哈,伯覦辛苦了,明日把孤三辭的榜文張貼滿全長安。”
“殿下放心,已經安排好了。”
這第三辭,劉備做足了戲碼和姿態,在長安城中廣而告之。
文武百官也知道這是什麽意思,很快在司馬朗等人的帶領下,上百名官員跪在蜀王府前請劉備登基。
劉備閉門不見半日,最後在百官的“苦苦哀求”中終於打開府門。
看著跪滿門前的文武百官,劉備心中意氣風發,不過表麵上還是一臉無奈
“備出身寒微,能力平庸德名淺薄,怎奈諸位擁戴,今日便應各位所請擔負起這江山社稷之重托。”
司馬朗立即高聲跪拜
“臣等恭迎陛下登基。”
“臣等恭迎陛下登基。”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二月十二,劉備在長安城外設壇祭告天地,宣布登基稱帝,改元章武。
尊董氏為太後,冊立楊氏為皇後,立嫡長子劉禪為太子。
司馬朗封司徒,楊彪為司空,衛覬為太尉,武安國為大將軍,潘鳳為驃騎將軍,陳到為左車騎將軍,魏延為右車騎將軍;
蔡瑁為前將軍,新野侯,侯成為後將軍,溫縣侯,宋憲為左將軍,都鄉侯,魏續為右將軍,都鄉侯;
廖化、李嚴、嚴顏、張翼、楊任等一眾武將均封關內侯,雜號將軍;
法正為綿陽侯,益州牧,蒯越為江陵侯,荊州牧,蒯良為陽翟侯,豫州牧,馬超為茂陵侯,司隸校尉,司馬懿出任執金吾,掌握了長安衛戍。
其他各個世家瓜分了九卿以及其他重要職位,可以說皆大歡喜。
隨即劉備宣布大赦天下,把各地上萬囚犯放出來編入軍隊之中。
加上新招募的兵馬,漢軍又恢複到了二十餘萬人的規模。
衛覬又通過唐家商號,用數百名貌美的宮女換到了數千匹戰馬,再次組建了一支騎兵。
劉備登基之後三日的清晨,十幾人簇擁著一輛馬車離開了長安皇宮。
一名風姿綽約的俏麗婦人掀開車簾看了一眼逐漸遠去的皇宮。
騎馬的中年人見狀便開口問道
“怎麽?小妹,舍不得了?”
“是有些不舍,但是妹妹更不可能委身劉備這個殺父仇人。”
“小妹,你確定李駿會善待我們?”
“不管怎麽說,萬年姐姐都不會虧待了妾身。”
“你就不怕李駿生出那種心思?”
董琳俏臉微紅,有些羞澀地說道
“他一個大英雄,又怎麽會看得上妾室這個殘花敗柳?”
“那可倒未必,據說這李駿特別喜歡婦人,你……”
“哎呀,兄長……快趕路吧。”
“是啊,走吧!”
到底是董琳小看了李駿,作為魏武遺風在這一空間的開創者,光新任太後的名頭就能讓他食指大動了。
在悄悄把董琳納入後院之後,李駿頗為得意地開始盤點起來。
太後有兩位何蓮、董琳;
皇後就更多了卞玉兒、甄宓、吳莧、伏壽、郭女王、甘梅、馮妤,這些都是原時空當過皇後,或者被追封為皇後的。
可惜這劉辯很堅挺,不然這唐姬……算了算了,自己女人夠多了。
想想還是有些激動的呢!哈哈哈!
結果自然是遭到了唐婉的一陣蹂躪
“四十歲的人了,還這麽不穩重,笑得莫名其妙。”
“男人至死是少年嘛,哈哈哈……啊……疼……疼!”
劉備登基,自然是惹得天下人議論紛紛,特別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一種論調便甚囂塵上:
漢獻帝劉協根本不是暴病而亡,而是劉備派人暗害的,沒看劉協的皇後董氏不也馬上鬱鬱而終了嗎?
這種陰謀論很快就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同,劉備真是跳進黃河洗不清啊。
這個啞巴虧他也隻能認了,不過劉備也暗暗咬牙,發誓一定要找迴場子。
李駿他是不敢惹,已經吃過大虧了,這次他把目標盯上了最弱的孫權。
荊南四郡,最肥的肉莫過於長沙和桂陽,這次他準備吞下來。
正好曹操對九江和廬江已經磨刀霍霍,加上吳國的荊州都督周瑜病逝,這兩個條件加起來,還真是千載難逢啊。
這次劉備做足了準備工作,從登基後第三天便開始安排。
大量兵馬、糧草輜重分批運往武陵和零陵二郡,魏延和陳到也是悄悄趕到荊州,隻等曹操那邊開戰了。
自從周瑜病故之後,孫權便趁機收迴了荊南的權力,由魯肅接任大都督,派大將淩操和潘璋坐鎮荊南。
隻不過對於這個孫家起家的大本營,孫權不是很重視,兩郡的兵馬隻有不到兩萬人。
這也為後續的事情發生埋下了伏筆。
建安十五年四月中,曹操終於按捺不住自己的欲望,開始對淮北下手了。
以曹仁為主將,陳宮為軍師,夏侯淵、閻行、高順、馬延、晏明、夏侯恩等人為副將,起大軍八萬兵分兩路進攻廬江和九江兩郡。
孫權也很快做出應對,以朱然領陳武、董襲領兵兩萬防守九江,又以程普、黃蓋、韓當領兵兩萬防守廬江。
又派呂蒙領潘璋、徐盛、全琮四人領兵三萬駐防合肥一線策應兩郡。
雙方投入的兵力可以說勢均力敵,一時之間大家投鼠忌器,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不過進攻廬江的夏侯淵和高順這一路倒是順風順水。
借著程普、黃蓋和韓當三名老將軍把兵力收縮迴皖縣舒城一線的機會。
夏侯淵可以說兵不血刃地就先後攻占了雩婁、陽泉、安豐和灊縣等數座縣城,兵鋒直指舒城。
然而這一切都是三位老將和呂蒙商議好的計劃,偏偏夏侯淵急功近利中計了。
就在夏侯淵剛剛占領灊縣沒兩天後潘璋和全琮二人便領兩萬兵馬收複了博安和六安,切斷了夏侯淵的後路。
三日後,由皇後董氏下懿旨,文武百官上書,請求劉備登基繼位。
劉備公開上書,言明自己能力差,德行有虧,當不得皇帝。
這是二請二辭的戲。
又是五日之後,在劉備焦急地等待中,衛覬捧著一大疊奏疏走進蜀王府正堂
“恭喜殿下,皇後和百官三請來了。”
“哈哈哈,伯覦辛苦了,明日把孤三辭的榜文張貼滿全長安。”
“殿下放心,已經安排好了。”
這第三辭,劉備做足了戲碼和姿態,在長安城中廣而告之。
文武百官也知道這是什麽意思,很快在司馬朗等人的帶領下,上百名官員跪在蜀王府前請劉備登基。
劉備閉門不見半日,最後在百官的“苦苦哀求”中終於打開府門。
看著跪滿門前的文武百官,劉備心中意氣風發,不過表麵上還是一臉無奈
“備出身寒微,能力平庸德名淺薄,怎奈諸位擁戴,今日便應各位所請擔負起這江山社稷之重托。”
司馬朗立即高聲跪拜
“臣等恭迎陛下登基。”
“臣等恭迎陛下登基。”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二月十二,劉備在長安城外設壇祭告天地,宣布登基稱帝,改元章武。
尊董氏為太後,冊立楊氏為皇後,立嫡長子劉禪為太子。
司馬朗封司徒,楊彪為司空,衛覬為太尉,武安國為大將軍,潘鳳為驃騎將軍,陳到為左車騎將軍,魏延為右車騎將軍;
蔡瑁為前將軍,新野侯,侯成為後將軍,溫縣侯,宋憲為左將軍,都鄉侯,魏續為右將軍,都鄉侯;
廖化、李嚴、嚴顏、張翼、楊任等一眾武將均封關內侯,雜號將軍;
法正為綿陽侯,益州牧,蒯越為江陵侯,荊州牧,蒯良為陽翟侯,豫州牧,馬超為茂陵侯,司隸校尉,司馬懿出任執金吾,掌握了長安衛戍。
其他各個世家瓜分了九卿以及其他重要職位,可以說皆大歡喜。
隨即劉備宣布大赦天下,把各地上萬囚犯放出來編入軍隊之中。
加上新招募的兵馬,漢軍又恢複到了二十餘萬人的規模。
衛覬又通過唐家商號,用數百名貌美的宮女換到了數千匹戰馬,再次組建了一支騎兵。
劉備登基之後三日的清晨,十幾人簇擁著一輛馬車離開了長安皇宮。
一名風姿綽約的俏麗婦人掀開車簾看了一眼逐漸遠去的皇宮。
騎馬的中年人見狀便開口問道
“怎麽?小妹,舍不得了?”
“是有些不舍,但是妹妹更不可能委身劉備這個殺父仇人。”
“小妹,你確定李駿會善待我們?”
“不管怎麽說,萬年姐姐都不會虧待了妾身。”
“你就不怕李駿生出那種心思?”
董琳俏臉微紅,有些羞澀地說道
“他一個大英雄,又怎麽會看得上妾室這個殘花敗柳?”
“那可倒未必,據說這李駿特別喜歡婦人,你……”
“哎呀,兄長……快趕路吧。”
“是啊,走吧!”
到底是董琳小看了李駿,作為魏武遺風在這一空間的開創者,光新任太後的名頭就能讓他食指大動了。
在悄悄把董琳納入後院之後,李駿頗為得意地開始盤點起來。
太後有兩位何蓮、董琳;
皇後就更多了卞玉兒、甄宓、吳莧、伏壽、郭女王、甘梅、馮妤,這些都是原時空當過皇後,或者被追封為皇後的。
可惜這劉辯很堅挺,不然這唐姬……算了算了,自己女人夠多了。
想想還是有些激動的呢!哈哈哈!
結果自然是遭到了唐婉的一陣蹂躪
“四十歲的人了,還這麽不穩重,笑得莫名其妙。”
“男人至死是少年嘛,哈哈哈……啊……疼……疼!”
劉備登基,自然是惹得天下人議論紛紛,特別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一種論調便甚囂塵上:
漢獻帝劉協根本不是暴病而亡,而是劉備派人暗害的,沒看劉協的皇後董氏不也馬上鬱鬱而終了嗎?
這種陰謀論很快就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同,劉備真是跳進黃河洗不清啊。
這個啞巴虧他也隻能認了,不過劉備也暗暗咬牙,發誓一定要找迴場子。
李駿他是不敢惹,已經吃過大虧了,這次他把目標盯上了最弱的孫權。
荊南四郡,最肥的肉莫過於長沙和桂陽,這次他準備吞下來。
正好曹操對九江和廬江已經磨刀霍霍,加上吳國的荊州都督周瑜病逝,這兩個條件加起來,還真是千載難逢啊。
這次劉備做足了準備工作,從登基後第三天便開始安排。
大量兵馬、糧草輜重分批運往武陵和零陵二郡,魏延和陳到也是悄悄趕到荊州,隻等曹操那邊開戰了。
自從周瑜病故之後,孫權便趁機收迴了荊南的權力,由魯肅接任大都督,派大將淩操和潘璋坐鎮荊南。
隻不過對於這個孫家起家的大本營,孫權不是很重視,兩郡的兵馬隻有不到兩萬人。
這也為後續的事情發生埋下了伏筆。
建安十五年四月中,曹操終於按捺不住自己的欲望,開始對淮北下手了。
以曹仁為主將,陳宮為軍師,夏侯淵、閻行、高順、馬延、晏明、夏侯恩等人為副將,起大軍八萬兵分兩路進攻廬江和九江兩郡。
孫權也很快做出應對,以朱然領陳武、董襲領兵兩萬防守九江,又以程普、黃蓋、韓當領兵兩萬防守廬江。
又派呂蒙領潘璋、徐盛、全琮四人領兵三萬駐防合肥一線策應兩郡。
雙方投入的兵力可以說勢均力敵,一時之間大家投鼠忌器,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不過進攻廬江的夏侯淵和高順這一路倒是順風順水。
借著程普、黃蓋和韓當三名老將軍把兵力收縮迴皖縣舒城一線的機會。
夏侯淵可以說兵不血刃地就先後攻占了雩婁、陽泉、安豐和灊縣等數座縣城,兵鋒直指舒城。
然而這一切都是三位老將和呂蒙商議好的計劃,偏偏夏侯淵急功近利中計了。
就在夏侯淵剛剛占領灊縣沒兩天後潘璋和全琮二人便領兩萬兵馬收複了博安和六安,切斷了夏侯淵的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