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間,李駿帶著妻妾們開始了在涼州遊玩和視察的行程。
大部分壯勞力都在忙著開挖水渠,按照規劃,這以後可是要貫通黃河和渭水的。
這也是將來塞上江南計劃的基礎。
婦孺們則是沿著水渠邊上忙著看護沙棘,這些低矮的灌木將來就是他們換取糧食的本錢。
唐婉則已經考察好地方,兩座罐頭和果幹工坊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
李駿對於盧毓的工作很滿意,便開始給他畫起大餅
“子家,好好幹,將來這涼州我可就托付給你了。”
盧毓自然明白李駿的意思,大喜過望
“多謝主公。”
“哈哈哈,好,我過幾日便迴幽州了,封了公爵,家裏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主公放心,北地和安定屬下一定治理好,爭取早日實現自給自足。”
李駿滿意地點了點頭,拍了拍盧毓的肩膀,繼續向前走去。
這次迴去李駿確實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改革官製。
秦漢時期的三公九卿製度實在是太繁雜了,而且各官職之間職能重複很厲害。
李駿也想創造全新的製度,隻是翻來覆去想了很多,發現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這三省六部製絕對是巔峰之做。
隻不過很可惜,自己手上人才太少了,恐怕這三省六部根本填不滿。
像房玄齡、杜如晦這種大才還外放在刺史位置上根本收不迴來。
不過很多官職必須先設立起來,也算給大家一個奔頭,一個期待吧。
接下來的日子,即使在馬車上,李駿也在忙著書寫官職的安排。
三省六部製自然是要配套九品製運行的,那麽很多官職就要相對應地配套上。
正一品的三公、三師自然而然就是恩養老臣的虛職,目前合適的人選也隻有蔡邕和黃承彥、管寧、邴原這幾人;
從一品的太子三師目前也沒有合適人選,況且自己現在也不可能設立太子,那是大逆不道;
正二品的就是三省長官,於謙可以勝任其中的尚書令,其他兩省就暫時空缺了;
從二品的尚書左右仆射的人選自然就是房玄齡和杜如晦;
正三品的官職最多,不僅有六部尚書,還有就是麾下的武將們,應該不少都會安排在這一檔;
至於作為封疆大吏的各州刺史、都督,李駿就準備安排在從三品,也正式把刺史確定為郡守的上官。
再往下就實在太多了,李駿隻能列個大綱,讓於謙幫著參謀了。
晚上,吃過飯之後,唐婉來到李駿的中軍大帳,看到丈夫還在奮筆疾書,不禁有些好奇看了過來。
“李駿你要改官製?”
“是啊,把三公九卿改為三省六部製,這樣職權更清晰一些”
李駿想到什麽,把之前自己寫全拿出來遞給唐婉
“婉兒,你也是大總裁,幫我看看有沒有什麽不合適的。”
人事製度嘛,唐婉還是很熟悉的,便義不容辭地接過來看了起來。
兩個時辰後,唐婉放下手中的紙
“李駿,其實一開始你完全可以隻設六部,不設三省,我記得明朝也是沒有三省的。”
“對,明朝是內閣製。”
“你現在手上人才也不夠,設立這麽大的機構,大部分官職都空著,不如多讓他們去做實事;
你看你這三省之中,尚書省明顯權責過大,中書省和門下省反而變成了擺設;
六部的職能也沒有完全覆蓋一些工作,因此我看不如多設一些部門,然後組建內閣,用投票製。”
聽完唐婉的話,李駿陷入了沉吟。
不得不說唐婉的話有道理,至少在目前來看,把一個大才放在左右仆射這種類宰相位置上,不如讓他具體負責一個部門。
至於其他事情,把這些人聚攏起來組建內閣,完全可以替代尚書令和左右仆射的功能。
“畢竟是管過大企業的大總裁,比我厲害多了”
李駿想通了,笑著看向唐婉。
唐婉俏臉一紅,捶了他一下嬌嗔道
“就知道拍馬屁,都老夫老妻了,也不害臊,我哪有你厲害,你可是一方霸主,管理著幾千萬人。”
“時代不一樣了嘛,晚上婉兒你陪我……”
“不要,今天晚上按規矩是蓮姐和萬年陪你,我不能壞了規矩”
唐婉找機會掙脫李駿的魔爪便離開了。
第二天,茅塞頓開的李駿繼續奮筆疾書,開始重新修改。
取消了三省,又把工商業的內容單獨出來,設立商部,農牧業獨立出來設立農部,把情報和製定戰略戰術的工作獨立出來設立參謀部。
後續還會有更多部門,目前人才有限,也隻能先這樣了。
建安十三年六月,李駿迴到薊縣,於謙早就做好了所有準備工作。
六月二十八日,李駿登台祭告天地,正式就任燕公爵位,建立燕公國,麾下所有軍隊改稱燕軍,改換旗幟。
隨後,李駿正式宣布自己多日來準備好的官製改革文書。
隨即開始根據個人影響力和功績各官職的冊封:
拜蔡邕為太師,邴原為太傅,管寧為司徒,追封盧植為太尉,於謙為太保兼任內閣首輔,正一品官銜;
戶部尚書由於謙兼任;
簡雍任禮部尚書;
戲忠任兵部尚書兼參謀次長;
郭嘉任參謀總長;
馬鈞任工部尚書;
糜竺任商部尚書;
國淵任農部尚書;
李儒任吏部尚書;
鄒靖任刑部尚書;
以上各部尚書為正三品官銜,不過因為他們兼任內閣成員,因此享受正二品待遇。
各州都督,漠南都護府都護,天策將軍為從三品官職,這些人兼任參謀部參謀。
各州刺史同樣為從三品。
各州長史、別駕,都督府長史都為正四品官職,同樣掛在這一檔的還有張飛、趙雲、黃忠這些天策府武將。
各州府下屬的從事被明確為正五品。
按各郡的實力,分為上中下三等郡,太守和都尉分別任正四、從四、正五品三級。
各郡屬官則被明確為正六品。
縣令則是全部明確為正七品。
縣尉、主簿等官職為從七品。
基本的骨架明確了,剩下的就是將來再一級一級明確了。
軍方的全部交給參謀部和兵部討論,最後交給內閣和李駿審核便是了。
有了內閣和各部分攤事務,於謙的壓力輕了不少。
全幽州上下,要說最激動的人,莫過於糜竺和鄒靖。
他們沒想到當初一個選擇,可以讓他們走上燕國高層,成為真正的人上人。
大部分壯勞力都在忙著開挖水渠,按照規劃,這以後可是要貫通黃河和渭水的。
這也是將來塞上江南計劃的基礎。
婦孺們則是沿著水渠邊上忙著看護沙棘,這些低矮的灌木將來就是他們換取糧食的本錢。
唐婉則已經考察好地方,兩座罐頭和果幹工坊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
李駿對於盧毓的工作很滿意,便開始給他畫起大餅
“子家,好好幹,將來這涼州我可就托付給你了。”
盧毓自然明白李駿的意思,大喜過望
“多謝主公。”
“哈哈哈,好,我過幾日便迴幽州了,封了公爵,家裏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主公放心,北地和安定屬下一定治理好,爭取早日實現自給自足。”
李駿滿意地點了點頭,拍了拍盧毓的肩膀,繼續向前走去。
這次迴去李駿確實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改革官製。
秦漢時期的三公九卿製度實在是太繁雜了,而且各官職之間職能重複很厲害。
李駿也想創造全新的製度,隻是翻來覆去想了很多,發現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這三省六部製絕對是巔峰之做。
隻不過很可惜,自己手上人才太少了,恐怕這三省六部根本填不滿。
像房玄齡、杜如晦這種大才還外放在刺史位置上根本收不迴來。
不過很多官職必須先設立起來,也算給大家一個奔頭,一個期待吧。
接下來的日子,即使在馬車上,李駿也在忙著書寫官職的安排。
三省六部製自然是要配套九品製運行的,那麽很多官職就要相對應地配套上。
正一品的三公、三師自然而然就是恩養老臣的虛職,目前合適的人選也隻有蔡邕和黃承彥、管寧、邴原這幾人;
從一品的太子三師目前也沒有合適人選,況且自己現在也不可能設立太子,那是大逆不道;
正二品的就是三省長官,於謙可以勝任其中的尚書令,其他兩省就暫時空缺了;
從二品的尚書左右仆射的人選自然就是房玄齡和杜如晦;
正三品的官職最多,不僅有六部尚書,還有就是麾下的武將們,應該不少都會安排在這一檔;
至於作為封疆大吏的各州刺史、都督,李駿就準備安排在從三品,也正式把刺史確定為郡守的上官。
再往下就實在太多了,李駿隻能列個大綱,讓於謙幫著參謀了。
晚上,吃過飯之後,唐婉來到李駿的中軍大帳,看到丈夫還在奮筆疾書,不禁有些好奇看了過來。
“李駿你要改官製?”
“是啊,把三公九卿改為三省六部製,這樣職權更清晰一些”
李駿想到什麽,把之前自己寫全拿出來遞給唐婉
“婉兒,你也是大總裁,幫我看看有沒有什麽不合適的。”
人事製度嘛,唐婉還是很熟悉的,便義不容辭地接過來看了起來。
兩個時辰後,唐婉放下手中的紙
“李駿,其實一開始你完全可以隻設六部,不設三省,我記得明朝也是沒有三省的。”
“對,明朝是內閣製。”
“你現在手上人才也不夠,設立這麽大的機構,大部分官職都空著,不如多讓他們去做實事;
你看你這三省之中,尚書省明顯權責過大,中書省和門下省反而變成了擺設;
六部的職能也沒有完全覆蓋一些工作,因此我看不如多設一些部門,然後組建內閣,用投票製。”
聽完唐婉的話,李駿陷入了沉吟。
不得不說唐婉的話有道理,至少在目前來看,把一個大才放在左右仆射這種類宰相位置上,不如讓他具體負責一個部門。
至於其他事情,把這些人聚攏起來組建內閣,完全可以替代尚書令和左右仆射的功能。
“畢竟是管過大企業的大總裁,比我厲害多了”
李駿想通了,笑著看向唐婉。
唐婉俏臉一紅,捶了他一下嬌嗔道
“就知道拍馬屁,都老夫老妻了,也不害臊,我哪有你厲害,你可是一方霸主,管理著幾千萬人。”
“時代不一樣了嘛,晚上婉兒你陪我……”
“不要,今天晚上按規矩是蓮姐和萬年陪你,我不能壞了規矩”
唐婉找機會掙脫李駿的魔爪便離開了。
第二天,茅塞頓開的李駿繼續奮筆疾書,開始重新修改。
取消了三省,又把工商業的內容單獨出來,設立商部,農牧業獨立出來設立農部,把情報和製定戰略戰術的工作獨立出來設立參謀部。
後續還會有更多部門,目前人才有限,也隻能先這樣了。
建安十三年六月,李駿迴到薊縣,於謙早就做好了所有準備工作。
六月二十八日,李駿登台祭告天地,正式就任燕公爵位,建立燕公國,麾下所有軍隊改稱燕軍,改換旗幟。
隨後,李駿正式宣布自己多日來準備好的官製改革文書。
隨即開始根據個人影響力和功績各官職的冊封:
拜蔡邕為太師,邴原為太傅,管寧為司徒,追封盧植為太尉,於謙為太保兼任內閣首輔,正一品官銜;
戶部尚書由於謙兼任;
簡雍任禮部尚書;
戲忠任兵部尚書兼參謀次長;
郭嘉任參謀總長;
馬鈞任工部尚書;
糜竺任商部尚書;
國淵任農部尚書;
李儒任吏部尚書;
鄒靖任刑部尚書;
以上各部尚書為正三品官銜,不過因為他們兼任內閣成員,因此享受正二品待遇。
各州都督,漠南都護府都護,天策將軍為從三品官職,這些人兼任參謀部參謀。
各州刺史同樣為從三品。
各州長史、別駕,都督府長史都為正四品官職,同樣掛在這一檔的還有張飛、趙雲、黃忠這些天策府武將。
各州府下屬的從事被明確為正五品。
按各郡的實力,分為上中下三等郡,太守和都尉分別任正四、從四、正五品三級。
各郡屬官則被明確為正六品。
縣令則是全部明確為正七品。
縣尉、主簿等官職為從七品。
基本的骨架明確了,剩下的就是將來再一級一級明確了。
軍方的全部交給參謀部和兵部討論,最後交給內閣和李駿審核便是了。
有了內閣和各部分攤事務,於謙的壓力輕了不少。
全幽州上下,要說最激動的人,莫過於糜竺和鄒靖。
他們沒想到當初一個選擇,可以讓他們走上燕國高層,成為真正的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