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駿麾下兩路兵馬進入涼州不可能不讓劉備關注。


    隻不過北地和安定兩郡實在太窮了些,加起來不過一萬戶人口。


    再加上李駿拿下兩郡之後便沒有進一步行動,劉備也就在衛覬的勸說下選擇了戰略性放棄。


    現在劉備關心的就是盡快拿下益州最後這幾座城池。


    掌控了益州他才能真正擁有自己的產糧之地,他實在受夠了世家的掣肘。


    法正作為軍師緊隨著武安國大軍到達雒城城下。


    張任這種死硬分子,加上他殺了龐統,劉備已經絕了收服他的心思,密令法正想辦法鏟除他。


    法正他們也不介意削弱益州當地世家豪強的實力,自然是樂見其成。


    沒有什麽計謀,各種手段花式攻城,什麽蟻附,挖地道,夜襲,幾乎所有的手段漢軍都用上了,結果都是以失敗告終。


    “軍師,這已經十天了,明日還要繼續攻城嗎?”


    對於法正的決定,武安國很不理解,但是又不得不執行。


    法正自信地搖了搖羽扇


    “武安將軍稍安勿躁,破城就在這兩日,勞煩將士們再演兩日戲。”


    “希望如軍師所言”


    武安國看法正這胸有成竹的樣子就有些不爽,隻能留下一句話離開了。


    其實不是法正誇海口,而是他確實是有辦法,隻不過還在談條件罷了。


    而這些日子的攻城就是為了吸引張任的注意力。


    不過就在昨日,條件已經談妥,現在隻等約定的時間一到便可以動手了。


    法正也是沉得住氣,一直到約定日子的當天才把計劃告知了武安國。


    “軍師啊,你可瞞得我好苦啊,我這幾日愁得頭發都白了”


    武安國聽說城中有內應也是欣喜若狂,實在是他這些日子憋壞了。


    法正笑著迴道


    “哈哈哈,事關重大,不得不保密,還請武安將軍切莫見怪。”


    “應該的,應該的,我這就去準備。”


    兩更時分,張任巡完城剛剛迴到府中,草草吃了點東西便睡下了。


    沒睡多一會,便聽到城中鬧了起來,隨後有人匆匆趕來


    “將軍,將軍,大事不好了!”


    張任這些日子一直都是穿著甲胄睡的,聽到有人喊他,立即彈了起來打開房門


    “什麽事慌慌張張的。”


    “將軍,城中有人勾結守門的將校打開了北門,武安國的大軍已經進城!”


    張任隻感覺天旋地轉,自己辛辛苦苦守了這麽多天,沒想到日防夜防家賊難防。


    “快,快組織親衛,一定要奪迴城門。”


    來人還行想說什麽,可是一看張任那張陰沉如水的臉隻能應諾


    “諾……諾。”


    其實來人想說的是現在大勢已去,根本沒可能奪迴城門了。


    張任帶著數百名士兵衝出府門便知道大勢已去,已經有數千漢軍湧入城中,雙方正在巷戰。


    自己手中的兵馬根本沒可能奪迴城門了,但是他也知道,若是自己退兵也不過是慢性死亡。


    成都地處平原,根本無險可守,別人隻要長圍久困,成都必破。


    張任硬著頭皮收攏兵馬準備做困獸之鬥,隻可惜終究是寡不敵眾,奮戰一夜最終力竭被俘。


    法正堅決貫徹了劉備的指示,裝模作樣地招攬了一番,便選擇把又臭又硬的張任斬首示眾了。


    雒城被破,劉備麾下大軍不到五日便會合於成都城下。


    武安國用旗杆挑著張任首級叫陣


    “劉璋,張任已死,你已經眾叛親離,還不開城投降,否則大軍破城之日便是你身首異處之時。”


    聽聞張任兵敗身死,劉璋急得直接暈了過去。


    一眾文武連忙搶救,半個多時辰後劉璋才悠悠醒轉,看了一眼關切的眾人


    “諸位可還有妙計良策?”


    譙周第一個站了出來


    “主公和劉備同為漢室宗親,若是主公投降想必劉備不會為難主公的。”


    譙周開了頭,馬上就有一群人紛紛附和,隻有黃權氣得滿臉通紅


    “你……你們受主公厚恩怎麽能行此賣主求榮之事。”


    “公衡說得哪裏話,我們也是為主公考慮,保主公後半生榮華富貴啊。”


    黃權剛想勸說劉璋,隻見自家主公已經一臉灰敗,抬手阻止了他。


    黃權知道劉璋這是已經沒了信心了,便不再說話。


    劉璋掃視了一下滿臉期待的一眾文官


    “罷了,我父子二人掌控益州二十餘年沒有給益州百姓做什麽好事,如今倒是連累益州戰火連天、屍橫遍野,如今就讓我為百姓們最後做一件好事吧;


    允南、子敕,就由你二人出城商議投降之事吧。”


    二人連忙上前行禮接令。


    建安十二年十一月初,劉璋率領麾下文武向武安國和法正投降。


    跟隨劉璋一起投降的文臣有譙周、秦宓、李恢、鄧芝、費詩、劉巴等;


    一起投降武將卻很少,隻有張翼、馬漢、費觀三人。


    張肅因為“大義滅親”殺了最早投降劉備的功臣張鬆而被排擠冷落,很快自己便辭去官職,沒到一年便鬱鬱而終。


    黃權在劉璋選擇開城投降之時便下定決心退隱歸田。


    劉備感念其忠心耿耿,也派人幾次前來請他出山都被黃權以“能力不足,沒能為人主守住基業”為由拒絕了。


    不過比起原時空的死諫,黃權的結局也已經好了不少了。


    劉璋全家和原時空一樣,封了一個亭侯,被遷至江夏居住。


    拿下益州,劉備也是心情大好,在洛陽大擺宴席敕封功臣。


    而劉備,看著繁花似錦的情況,心中也開始蠢蠢欲動,開始計劃著那早就有的想法——遷都。


    洛陽之地他實在是受夠了,不僅世家豪族盤根錯節,更是四麵受敵。


    遷都長安一事他早就已經有計劃了,也和衛覬和法正商議過了。


    兩個人精謀士自然知道自家主公的心思,私下裏也開始為劉備謀劃起來。


    很快,洛陽城中,或者說整個司隸地區都開始傳播起一首童謠:


    東頭一個漢,西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這句民謠自然是法正和衛覬傳播出來的,當然其中也少不了暗衛的推波助瀾。


    李駿巴不得劉備趕快走人,洛陽這塊地,他早就看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女神闖漢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悅寶兇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悅寶兇猛並收藏帶著女神闖漢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