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了,除了被抓來的漢人奴隸,從來沒有漢人踏足過南匈奴王庭美稷城的草場。
沒想到漢人這次一來就是幾萬人,準確的說,是兩千多背嵬軍,一萬一千驍果軍,兩萬五千多玄武軍。
再算上這些猛將和他們的親衛,這就是四萬多漢人出現在了美稷城東麵。
受到驚嚇的南匈奴牧民開始拚了命地往王城方向搬家。
美稷城周邊的各個部落越來越密集,幾乎已經到了帳篷挨帳篷的地步。
這也就導致了嚴重的後果,幾乎每晚都有驍果軍輕騎前來騷擾。
他們也不衝進來廝殺,就是遠遠地射上一兩輪火箭,丟幾瓶火油過來就跑。
不等南匈奴的巡邏隊追上來,前來騷擾的輕騎便已經跑得無影無蹤。
偏偏過一會他們又會從另一個方向前來騷擾,還是一樣的配方還是一樣的味道。
相互緊挨著的毛氈帳篷就是最好的燃料,隨著晚風一吹更是助長了火勢。
每天晚上,南匈奴人都要損失數百頂帳篷,死傷數百人。
可是於夫羅和劉豹隻能忍著,不是他們不想出擊,而是需要時間。
於夫羅的兵馬剛剛返迴,累得夠嗆,不好好休整一下根本沒有多少戰鬥力。
因此盡管受到了騷擾,損失很大,二人也隻能咬牙忍著。
五天之後,關羽和張遼接到了戰書,約定兩日後決戰。
接下來兩日,騷擾終於停止了,驍果軍也需要養精蓄銳準備決戰。
這場事關南匈奴命運,也關乎大漢北疆命運的決戰終於隨著清晨太陽的升起即將開始了。
晴朗的天氣對雙方而言都是好事,騎兵不會因為泥濘而減少衝擊力,弓弩也能正常使用。
先是兩翼大營的驍果軍出營列陣,隨後玄武軍有序開出大營擺下防禦陣型。
隨後輔兵四人一組扛著這幾日打造好的拒馬樁走出大營開始按照平時的演練擺放。
等到南匈奴大軍亂糟糟的出營列陣的時候,漢軍早就已經嚴陣以待了。
李嗣業帶著數百名棹刀手站在了步兵方陣的之中,在他們身前則是大盾兵和弓弩手的防線。
徐晃坐鎮中軍負責統籌協調步兵之間的配合。
左翼是趙雲和典韋帶著兩千餘背嵬軍,右翼則是張飛和張遼帶著八千餘驍果軍鐵騎嚴陣以待。
張合和關羽帶著輕騎兵在中軍之前,準備隨時支援前線作戰。
巳時,南匈奴人終於布好陣型,中軍是五萬騎兵,兩翼各有兩萬餘騎。
這次他們改變了戰術,所有牧民混雜在騎兵中間,避免被一擊而潰。
“嗚嗚嗚嗚……”
南匈奴人的號角長鳴,預示著大戰即將開始。
隨著於夫羅一聲令下,前排的一萬餘頭發花白的老年牧民被迫向著漢軍大陣衝鋒。
這是於夫羅和劉豹商議之後的結果,用這些牧民去當做肉盾掩護後續精銳的衝鋒。
牧民隊出擊之後大約百步距離,真正的南匈奴騎兵才開始發動衝鋒。
隨著中軍出動,兩翼的南匈奴騎兵也跟著動了起來。
這次南匈奴人是準備充分發揮人數優勢,一波平推取勝。
關羽馬上發現了南匈奴人的企圖
“儁乂,你我各帶一半輕騎,支援第一線的騎兵作戰。”
“好,我去左翼支援子龍他們。”
“好。”
敵軍兩翼出動,漢軍這邊兩翼也開始出動,很快兩翼的騎兵率先戰在了一起。
左翼,背嵬軍重騎在前方,輕騎兵在後,像一堵牆一樣撞進了南匈奴人的陣型。
右翼,張飛和張遼帶著鐵騎呈鋒矢陣也衝進了南匈奴人的騎兵之中開始大肆砍殺。
兩翼騎兵雖然人多,其實大部分是老弱和牧民,作用也隻是為了拖住漢軍的騎兵。
於夫羅一開始就沒打算先擊敗漢軍騎兵,在他看來漢軍主力必定還是步兵。
因此他和劉豹商議之後,把大部分精銳集中在了中軍。
隻是讓他失算的是,漢軍的中軍步兵並不是軟柿子,而是硬骨頭。
“咻咻咻……”
“咻咻咻……”
經曆過實戰洗禮的強弩兵裝填和激發的速度明顯比之前快了幾分,這也帶來了更高的殺傷效率。
不斷有南匈奴人騎兵和戰馬被射殺倒在地上,成為了後續騎兵的絆腳石。
高速奔騰的戰馬摔倒,背上的騎兵被掀翻在地上,非死即殘,沒死的也被身後高速衝來的戰馬踩踏而死。
也有不少戰馬被地上的屍體絆倒,摔倒在地,便再也沒有機會起身。
每前進一步,南匈奴人便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從兩百步到一百步的拒馬樁陣這短短一百步的距離,一萬多“炮灰”便已經傷亡殆盡。
“炮灰”沒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騎兵開始被射殺。
有些戰馬來不及減速直接撞上了拒馬樁,瞬間被尖銳的木樁貫穿了身體,鮮血頓時染紅了木樁。
這邊弩箭沒有停歇,那邊弓箭手拋射而來的箭雨又到了。
“咻咻咻……”
“啊……”
“救命啊……”
伴隨著破空聲,很快便傳來了南匈奴人的慘叫聲。
短短的兩百步距離,對戰馬來說不過是轉瞬即至的距離,卻成為了南匈奴人的修羅地獄。
在付出了近兩萬人的傷亡之後,打頭的騎兵終於撞上了大盾陣。
尖銳的長槍很快便刺穿了戰馬和騎兵的身體,血霧飄起,刺激的戰馬都嘶鳴起來。
戰鬥開始一個時辰不到便進入了白熱化,雙方把能投入的兵力都投入了正麵戰場。
幾乎每時每刻都有人被砍倒在地,戰場上到處都是殘肢斷臂,鮮血染紅了腳下的草地。
就連張飛、關羽、李嗣業這些猛將身上都難免有那麽一兩處傷口,可見戰鬥之慘烈。
到了中午時分,戰場上已經沒有陣型可言,不少騎兵和武將都下了戰馬像步兵一樣參與砍殺。
步戰就是典韋和李嗣業的天下,二人帶著數百棹刀兵和下了戰馬的背嵬軍在混戰之中左衝右突。
死在二人手上的南匈奴人短短的時間便超過了一萬人。
關羽卻一直帶著數百親衛脫離了戰場,繞開混戰地區直奔於夫羅的大纛而去。
沒想到漢人這次一來就是幾萬人,準確的說,是兩千多背嵬軍,一萬一千驍果軍,兩萬五千多玄武軍。
再算上這些猛將和他們的親衛,這就是四萬多漢人出現在了美稷城東麵。
受到驚嚇的南匈奴牧民開始拚了命地往王城方向搬家。
美稷城周邊的各個部落越來越密集,幾乎已經到了帳篷挨帳篷的地步。
這也就導致了嚴重的後果,幾乎每晚都有驍果軍輕騎前來騷擾。
他們也不衝進來廝殺,就是遠遠地射上一兩輪火箭,丟幾瓶火油過來就跑。
不等南匈奴的巡邏隊追上來,前來騷擾的輕騎便已經跑得無影無蹤。
偏偏過一會他們又會從另一個方向前來騷擾,還是一樣的配方還是一樣的味道。
相互緊挨著的毛氈帳篷就是最好的燃料,隨著晚風一吹更是助長了火勢。
每天晚上,南匈奴人都要損失數百頂帳篷,死傷數百人。
可是於夫羅和劉豹隻能忍著,不是他們不想出擊,而是需要時間。
於夫羅的兵馬剛剛返迴,累得夠嗆,不好好休整一下根本沒有多少戰鬥力。
因此盡管受到了騷擾,損失很大,二人也隻能咬牙忍著。
五天之後,關羽和張遼接到了戰書,約定兩日後決戰。
接下來兩日,騷擾終於停止了,驍果軍也需要養精蓄銳準備決戰。
這場事關南匈奴命運,也關乎大漢北疆命運的決戰終於隨著清晨太陽的升起即將開始了。
晴朗的天氣對雙方而言都是好事,騎兵不會因為泥濘而減少衝擊力,弓弩也能正常使用。
先是兩翼大營的驍果軍出營列陣,隨後玄武軍有序開出大營擺下防禦陣型。
隨後輔兵四人一組扛著這幾日打造好的拒馬樁走出大營開始按照平時的演練擺放。
等到南匈奴大軍亂糟糟的出營列陣的時候,漢軍早就已經嚴陣以待了。
李嗣業帶著數百名棹刀手站在了步兵方陣的之中,在他們身前則是大盾兵和弓弩手的防線。
徐晃坐鎮中軍負責統籌協調步兵之間的配合。
左翼是趙雲和典韋帶著兩千餘背嵬軍,右翼則是張飛和張遼帶著八千餘驍果軍鐵騎嚴陣以待。
張合和關羽帶著輕騎兵在中軍之前,準備隨時支援前線作戰。
巳時,南匈奴人終於布好陣型,中軍是五萬騎兵,兩翼各有兩萬餘騎。
這次他們改變了戰術,所有牧民混雜在騎兵中間,避免被一擊而潰。
“嗚嗚嗚嗚……”
南匈奴人的號角長鳴,預示著大戰即將開始。
隨著於夫羅一聲令下,前排的一萬餘頭發花白的老年牧民被迫向著漢軍大陣衝鋒。
這是於夫羅和劉豹商議之後的結果,用這些牧民去當做肉盾掩護後續精銳的衝鋒。
牧民隊出擊之後大約百步距離,真正的南匈奴騎兵才開始發動衝鋒。
隨著中軍出動,兩翼的南匈奴騎兵也跟著動了起來。
這次南匈奴人是準備充分發揮人數優勢,一波平推取勝。
關羽馬上發現了南匈奴人的企圖
“儁乂,你我各帶一半輕騎,支援第一線的騎兵作戰。”
“好,我去左翼支援子龍他們。”
“好。”
敵軍兩翼出動,漢軍這邊兩翼也開始出動,很快兩翼的騎兵率先戰在了一起。
左翼,背嵬軍重騎在前方,輕騎兵在後,像一堵牆一樣撞進了南匈奴人的陣型。
右翼,張飛和張遼帶著鐵騎呈鋒矢陣也衝進了南匈奴人的騎兵之中開始大肆砍殺。
兩翼騎兵雖然人多,其實大部分是老弱和牧民,作用也隻是為了拖住漢軍的騎兵。
於夫羅一開始就沒打算先擊敗漢軍騎兵,在他看來漢軍主力必定還是步兵。
因此他和劉豹商議之後,把大部分精銳集中在了中軍。
隻是讓他失算的是,漢軍的中軍步兵並不是軟柿子,而是硬骨頭。
“咻咻咻……”
“咻咻咻……”
經曆過實戰洗禮的強弩兵裝填和激發的速度明顯比之前快了幾分,這也帶來了更高的殺傷效率。
不斷有南匈奴人騎兵和戰馬被射殺倒在地上,成為了後續騎兵的絆腳石。
高速奔騰的戰馬摔倒,背上的騎兵被掀翻在地上,非死即殘,沒死的也被身後高速衝來的戰馬踩踏而死。
也有不少戰馬被地上的屍體絆倒,摔倒在地,便再也沒有機會起身。
每前進一步,南匈奴人便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從兩百步到一百步的拒馬樁陣這短短一百步的距離,一萬多“炮灰”便已經傷亡殆盡。
“炮灰”沒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騎兵開始被射殺。
有些戰馬來不及減速直接撞上了拒馬樁,瞬間被尖銳的木樁貫穿了身體,鮮血頓時染紅了木樁。
這邊弩箭沒有停歇,那邊弓箭手拋射而來的箭雨又到了。
“咻咻咻……”
“啊……”
“救命啊……”
伴隨著破空聲,很快便傳來了南匈奴人的慘叫聲。
短短的兩百步距離,對戰馬來說不過是轉瞬即至的距離,卻成為了南匈奴人的修羅地獄。
在付出了近兩萬人的傷亡之後,打頭的騎兵終於撞上了大盾陣。
尖銳的長槍很快便刺穿了戰馬和騎兵的身體,血霧飄起,刺激的戰馬都嘶鳴起來。
戰鬥開始一個時辰不到便進入了白熱化,雙方把能投入的兵力都投入了正麵戰場。
幾乎每時每刻都有人被砍倒在地,戰場上到處都是殘肢斷臂,鮮血染紅了腳下的草地。
就連張飛、關羽、李嗣業這些猛將身上都難免有那麽一兩處傷口,可見戰鬥之慘烈。
到了中午時分,戰場上已經沒有陣型可言,不少騎兵和武將都下了戰馬像步兵一樣參與砍殺。
步戰就是典韋和李嗣業的天下,二人帶著數百棹刀兵和下了戰馬的背嵬軍在混戰之中左衝右突。
死在二人手上的南匈奴人短短的時間便超過了一萬人。
關羽卻一直帶著數百親衛脫離了戰場,繞開混戰地區直奔於夫羅的大纛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