哢嚓了韓暹,關羽馬上命人帶著韓暹首級前往安邑城。
隨後便開始傳令各地縣城,限他們三日內投降,否則大軍到達之日便會把所有頑抗之人碾為齏粉。
韓暹死了,懷縣陷落了,河內各縣也就沒有頑抗,紛紛選擇投降。
給管亥留下五千兵馬,命他坐鎮河內,關羽帶兵趕往河東。
李駿手上隻有一萬多騎兵,萬一郭太死硬,李駿不得已要攻城,這些精銳騎兵也隻能望城興歎。
見到韓暹首級的時候,郭太就知道大勢已去了。
城中白波軍也是戰意全無,現在他們唯一慶幸的是,李駿北上去解決徐晃去了,安邑城並沒有被包圍。
郡守府大堂之中,郭太、楊奉和董承三人坐在一起唉聲歎氣。
“渠帥,我們走吧,迴白波穀去,臥薪嚐膽幾年卷土重來”
楊奉有些不甘心地說道。
“迴去,楊兄似乎想得太美好了,那些士兵家眷享受過城中繁華,又有多少人願意迴去過苦日子。”
郭太也想過迴白波穀去,可是聽到董承的話,也覺得之前的想法太理想化了。
長歎一口氣,郭太看向董承
“那董賢弟有何想法?”
“末將以為我們可以帶著兵馬去洛陽。”
郭太驚訝地看向董承
“洛陽?那裏可還在打仗,丞相何進敗亡在即啊。”
董承這幾日早就想好了退路
“我們可以等,等他們決出勝負再去投靠占據洛陽之人。”
楊奉看了一眼董承,看到他胸有成竹的樣子,立刻明白此人早就有了打算,不過心中還是有些忐忑
“那他們會接納我們?”
“楊兄多慮了,我們可是朝廷官軍,我們兄弟三人可都有官職,當朝之人若想壯大實力,收複河東河內兩郡,我們還大有用處。”
這一句話可以說說到了郭太的心坎上了,他一拍大腿
“好,明日便開始準備,三日後撤軍過河去洛陽。”
“若是有人不想走呢?”
“那就隨他們去吧,走之前記得把府庫裏麵的錢糧兵甲全部帶走。”
“諾。”
第二天一早,安邑城中便開始熱鬧起來,府庫之中的錢糧和兵甲開始裝車。
郭太、楊奉和董承三人開始分頭勸說大家跟著一起去洛陽。
不少人已經在河東定居,並不願意繼續跟著郭太他們顛沛流離。
最終三日後,郭太帶走了八千餘兵馬以及他們的家眷,總共四萬多人。
加上運輸物資的兩千多輛牛馬車,浩浩蕩蕩地趕往黃河渡口。
李駿聽到消息並沒有派兵去追擊,在他看來,郭太那幾個人頭遠不如徐晃值錢。
因此李駿隻是傳令命關羽帶兵接管河東全境,自己則是專心地包圍徐晃。
帶兵出營,看著遠處破敗的白波軍營,李駿策馬上前高喊道
“吾乃先帝駙馬,幽州牧,度遼將軍李駿,請徐晃徐公明將軍前來敘話。”
不一會,大營之中一員將領策馬而出,見此人沒有攜帶兵器,典韋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徐晃策馬來到陣前,離李駿十餘步處站定,對著李駿行禮
“末將徐公明見過李使君。”
李駿打量了一下徐晃,滿意地點點頭
“果然有大將之風,難怪雲長在信中對你也是讚賞有加。”
嘴上說著,心中也是默念
“係統,查詢徐晃屬性。”
“姓名:徐晃,年齡:24,
武力:92,力量:94,統帥:93,智謀:70,內政:65,
技能一周亞夫細柳:作為一方主將時,統帥+3,
技能二練兵:親自訓練新兵時效果提升30%,
技能三忠義:認主後極不容易背叛,且能提升主公麾下所有新兵訓練效果10%。”
難怪曆史上能帶著一幫新兵打敗關羽,果然厲害,不僅智勇雙全,而且還是一個頂級輔助型武將。
“李使君和關將軍過獎了。”
李駿把銀槍掛在得勝鉤上,開始勸說
“公明,那郭太和楊奉已經棄城逃走了,如今你已是孤軍,還要頑抗到底嗎?”
徐晃還不知道這個情況,聽到李駿的話有些不敢置信。
李駿繼續開口
“那楊奉不過是蛾賊出身,又哪裏會懂得什麽情義,真不知道公明為何對他如此忠心,真是明珠蒙塵啊。”
“楊奉當年曾經出錢治好末將父母之病,我為報恩……”
“如今你舍身為他斷後,也算還了這份恩情了”
李駿策馬上前幾步,和徐晃麵對麵,伸手拍了拍他肩膀
“就算你不為自己想想,也要為你身後的數千將士想想。”
徐晃看了看身後破敗的大營,因為昨日便已經斷糧,營中一片安靜,不見半點炊煙。
長歎一口氣,徐晃開口了
“若是使君能夠答應一件事,末將願為使君牽馬執鞭。”
“公明但說無妨。”
“還請使君不要追擊楊奉,也不要為難被俘虜的士兵和他們的家眷。”
“好,我答應你。”
徐晃立刻翻身下馬,跪拜在地
“末將徐晃拜見主公。”
李駿也趕快下馬扶起徐晃
“哈哈哈,我得公明遠勝得兩郡之地。”
說完李駿一揮手,馬上典韋便捧著一套明光鎧走上前來。
隨後數十輛馬車滿載著糧食和牛羊肉直奔徐晃大營而去。
看李駿考慮如此周到,徐晃心中感到不已,再看到麵前的明光鎧,徐晃更是激動。
“公明,這是我備用的一套明光鎧,你先試試,若是不合適我們迴去再換。”
徐晃興奮地接過明光鎧,躬身道
“末將多謝主公賞賜。”
“哈哈哈,好,收兵,明日去安邑城,我要設宴款待公明。”
聽說李駿收服了徐晃,關羽也很是高興,對於這個讓自己吃了大虧的老鄉,關羽很是看重。
之前寫給李駿的信中就對徐晃讚賞有加,更是希望李駿收服之後能夠分到自己麾下。
對於關羽的選擇,李駿也沒有拒絕,畢竟收複兩郡之後,並州的壓力劇增,確實需要再加一個人協助。
管亥和周倉實在是差點意思,徐晃就正合適。
三日後的酒宴上,李駿便下令,由徐晃接任雁門太守兼都尉,防禦雁門關。
從降兵中挑選人員,把並州玄武軍擴軍至三萬人。
並且李駿命關羽常駐河東,防備洛陽方向的動靜。
隨後便開始傳令各地縣城,限他們三日內投降,否則大軍到達之日便會把所有頑抗之人碾為齏粉。
韓暹死了,懷縣陷落了,河內各縣也就沒有頑抗,紛紛選擇投降。
給管亥留下五千兵馬,命他坐鎮河內,關羽帶兵趕往河東。
李駿手上隻有一萬多騎兵,萬一郭太死硬,李駿不得已要攻城,這些精銳騎兵也隻能望城興歎。
見到韓暹首級的時候,郭太就知道大勢已去了。
城中白波軍也是戰意全無,現在他們唯一慶幸的是,李駿北上去解決徐晃去了,安邑城並沒有被包圍。
郡守府大堂之中,郭太、楊奉和董承三人坐在一起唉聲歎氣。
“渠帥,我們走吧,迴白波穀去,臥薪嚐膽幾年卷土重來”
楊奉有些不甘心地說道。
“迴去,楊兄似乎想得太美好了,那些士兵家眷享受過城中繁華,又有多少人願意迴去過苦日子。”
郭太也想過迴白波穀去,可是聽到董承的話,也覺得之前的想法太理想化了。
長歎一口氣,郭太看向董承
“那董賢弟有何想法?”
“末將以為我們可以帶著兵馬去洛陽。”
郭太驚訝地看向董承
“洛陽?那裏可還在打仗,丞相何進敗亡在即啊。”
董承這幾日早就想好了退路
“我們可以等,等他們決出勝負再去投靠占據洛陽之人。”
楊奉看了一眼董承,看到他胸有成竹的樣子,立刻明白此人早就有了打算,不過心中還是有些忐忑
“那他們會接納我們?”
“楊兄多慮了,我們可是朝廷官軍,我們兄弟三人可都有官職,當朝之人若想壯大實力,收複河東河內兩郡,我們還大有用處。”
這一句話可以說說到了郭太的心坎上了,他一拍大腿
“好,明日便開始準備,三日後撤軍過河去洛陽。”
“若是有人不想走呢?”
“那就隨他們去吧,走之前記得把府庫裏麵的錢糧兵甲全部帶走。”
“諾。”
第二天一早,安邑城中便開始熱鬧起來,府庫之中的錢糧和兵甲開始裝車。
郭太、楊奉和董承三人開始分頭勸說大家跟著一起去洛陽。
不少人已經在河東定居,並不願意繼續跟著郭太他們顛沛流離。
最終三日後,郭太帶走了八千餘兵馬以及他們的家眷,總共四萬多人。
加上運輸物資的兩千多輛牛馬車,浩浩蕩蕩地趕往黃河渡口。
李駿聽到消息並沒有派兵去追擊,在他看來,郭太那幾個人頭遠不如徐晃值錢。
因此李駿隻是傳令命關羽帶兵接管河東全境,自己則是專心地包圍徐晃。
帶兵出營,看著遠處破敗的白波軍營,李駿策馬上前高喊道
“吾乃先帝駙馬,幽州牧,度遼將軍李駿,請徐晃徐公明將軍前來敘話。”
不一會,大營之中一員將領策馬而出,見此人沒有攜帶兵器,典韋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徐晃策馬來到陣前,離李駿十餘步處站定,對著李駿行禮
“末將徐公明見過李使君。”
李駿打量了一下徐晃,滿意地點點頭
“果然有大將之風,難怪雲長在信中對你也是讚賞有加。”
嘴上說著,心中也是默念
“係統,查詢徐晃屬性。”
“姓名:徐晃,年齡:24,
武力:92,力量:94,統帥:93,智謀:70,內政:65,
技能一周亞夫細柳:作為一方主將時,統帥+3,
技能二練兵:親自訓練新兵時效果提升30%,
技能三忠義:認主後極不容易背叛,且能提升主公麾下所有新兵訓練效果10%。”
難怪曆史上能帶著一幫新兵打敗關羽,果然厲害,不僅智勇雙全,而且還是一個頂級輔助型武將。
“李使君和關將軍過獎了。”
李駿把銀槍掛在得勝鉤上,開始勸說
“公明,那郭太和楊奉已經棄城逃走了,如今你已是孤軍,還要頑抗到底嗎?”
徐晃還不知道這個情況,聽到李駿的話有些不敢置信。
李駿繼續開口
“那楊奉不過是蛾賊出身,又哪裏會懂得什麽情義,真不知道公明為何對他如此忠心,真是明珠蒙塵啊。”
“楊奉當年曾經出錢治好末將父母之病,我為報恩……”
“如今你舍身為他斷後,也算還了這份恩情了”
李駿策馬上前幾步,和徐晃麵對麵,伸手拍了拍他肩膀
“就算你不為自己想想,也要為你身後的數千將士想想。”
徐晃看了看身後破敗的大營,因為昨日便已經斷糧,營中一片安靜,不見半點炊煙。
長歎一口氣,徐晃開口了
“若是使君能夠答應一件事,末將願為使君牽馬執鞭。”
“公明但說無妨。”
“還請使君不要追擊楊奉,也不要為難被俘虜的士兵和他們的家眷。”
“好,我答應你。”
徐晃立刻翻身下馬,跪拜在地
“末將徐晃拜見主公。”
李駿也趕快下馬扶起徐晃
“哈哈哈,我得公明遠勝得兩郡之地。”
說完李駿一揮手,馬上典韋便捧著一套明光鎧走上前來。
隨後數十輛馬車滿載著糧食和牛羊肉直奔徐晃大營而去。
看李駿考慮如此周到,徐晃心中感到不已,再看到麵前的明光鎧,徐晃更是激動。
“公明,這是我備用的一套明光鎧,你先試試,若是不合適我們迴去再換。”
徐晃興奮地接過明光鎧,躬身道
“末將多謝主公賞賜。”
“哈哈哈,好,收兵,明日去安邑城,我要設宴款待公明。”
聽說李駿收服了徐晃,關羽也很是高興,對於這個讓自己吃了大虧的老鄉,關羽很是看重。
之前寫給李駿的信中就對徐晃讚賞有加,更是希望李駿收服之後能夠分到自己麾下。
對於關羽的選擇,李駿也沒有拒絕,畢竟收複兩郡之後,並州的壓力劇增,確實需要再加一個人協助。
管亥和周倉實在是差點意思,徐晃就正合適。
三日後的酒宴上,李駿便下令,由徐晃接任雁門太守兼都尉,防禦雁門關。
從降兵中挑選人員,把並州玄武軍擴軍至三萬人。
並且李駿命關羽常駐河東,防備洛陽方向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