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充足,兩州之地都開始按計劃擴軍,幽州的三萬五千城防軍不變,並州新增了兩萬城防軍的編製。
騎兵分成三類,趙雲率領的三千重騎,還有李駿直屬的七千鐵騎,八千弓騎。
原本直屬的五千刀盾兵被全部歸入各地城防軍,不再單獨設立,這也是為了減少養兵的壓力。
等到第一場大雪落下,各地的擴軍工作也順利結束了。
兩州之地,總計有一萬八千騎兵和五萬五千步兵,合計七萬三千兵馬。
不算多,但是絕對都是精銳。
十一月,眾將齊聚薊縣,開始一年一度的總結。
關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主公,現在我們橫跨兩州,旗號再打著幽州軍便不合適了。”
“確實,再叫幽州軍,我怕我們並州的將士們有意見。”
一經提醒,李駿也發現了這個問題
“哈哈哈,確實如此,看來需要一個統一的旗號,說說吧,你們有什麽意見沒有?”
很快大家開動腦筋開始說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不過沒有一個名字讓李駿滿意的,其實他最想叫的是“唐軍”。
可惜他現在也沒建國,叫唐軍不合適,會讓人和唐家商號聯想到一起。
一旁的戲忠開口說道
“主公駐守北疆,我看就叫北境軍吧。”
郭嘉笑道
“幹脆叫燕軍好了。”
“不好,叫燕軍豈不是意味著要建國?這會落人口實的。”
李駿想了一下,直接拍板道
“我看這樣,我軍鎮守北方,各州城防軍就以玄武命名,我軍騎兵就叫驍果軍,至於子龍屬下的三千重騎,就叫背嵬軍。”
李駿開口了,大家也沒有再說什麽,反而都稱好
“好,好名字,玄武軍,驍果軍,背嵬軍,這個名字好……”
說到背嵬軍,李駿就有點蠢蠢欲動,自己手上還捏著一張金品召喚卡,好想試試看能不能把嶽王爺召喚出來。
不過想想,以嶽王爺的水平,鐵定是聖品,隻能再攢一攢了。
不知道這一次碎片集齊能不能來個給力的召喚。
這個該死的模板升級事件,搞得自己上次打匈奴什麽獎勵都沒有。
還要等事件結束才能一起結算,心癢難耐啊。
大軍名號定下了,明年開春各軍就要重新定製旗號了。
就在大家都在為過年做著準備的時候,一個消息傳來讓李駿不得不放下愉快的心情,召集於謙、郭嘉和戲忠開會。
沒了諸侯討董,李駿原本一直在想哪裏會爆發大漢諸侯爭霸的第一戰。
李駿想過會是公孫瓚和袁紹這對老冤家,也想過會是誌大才疏的袁術出來搞事情,沒想到最後會是兗州。
郭嘉倒是一點也不意外
“主公,其實一點也不奇怪,當初洛陽之行,曹操和張邈得罪了何進,想必這次何進給劉岱、橋瑁和孔伷三人許諾了好處吧。”
戲忠也點頭說道
“沒錯,恐怕這次不僅僅是這五路人馬會參與,說不定還有更多人會參與進來。”
“那中原豈不是要大亂?”
“恐怕何進要的就是中原大亂,看來他背後有高人指點啊。”
“沒有高人指點,就何進那個蠢貨能想到這些?”
於謙倒是臉色有些不好看
“此人恐怕包藏禍心啊。”
正如郭嘉和戲忠所料,為何進策劃這次行動的正是以河內司馬家為首的一眾河北世家。
至於為什麽,很簡單,現在大漢雖然是世家豪族掌握實權,但是世家豪族也是分派係的。
袁家和楊家為代表的兗州世家和司隸世家分享了大部分的利益。
河北世家丟了自己的大本營,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若不是袁紹在冀州招賢納才,他們的日子恐怕更難過。
可是袁紹他本人也是兗州世家的人,這個合作對象實在有些不靠譜。
所以他們必須要想辦法重新改變利益的分配,正好遇上了一直對曹操和張邈不順眼的兗州刺史劉岱。
劉岱是漢室宗親,揚州刺史劉繇之兄,漢靈帝冊封的兗州刺史。
但是曹操和張邈兩人占據了兗州最富裕的兩個郡,又不聽他號令,這讓劉岱早就看二人不順眼了。
曆史上劉岱就因為和東郡太守橋瑁不和,在諸侯討董之後便找借口伏擊了橋瑁,殺了橋瑁。
不過劉岱也不是什麽牛人,後來被青州黃巾擊敗,本人也死在亂軍之中。
這次何進以兗州牧之位為誘惑拉攏劉岱,劉岱一聽不僅能除掉眼中釘,還有好處撈,當即答應。
於是劉岱下令給曹操和張邈,要求他們各撥十萬石糧食,三千精兵到自己麾下聽令。
曹操和張邈當然不會答應,於是劉岱便以二人不聽號令為由,聯合任城國相橋瑁,東平國相孔伷,命濟北相鮑信為先鋒,起兵三萬攻打陳留和東郡。
看到劉岱的布置,曹操也是麻爪了,鮑信於曹操有恩,讓自己恩人為先鋒,這讓曹操很是為難。
隻是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鮑信直接連夜帶著家人和部將於禁,還有三千兵馬投奔了曹操。
這還沒開打就出了這樣的事情,這讓劉岱很是惱火,也讓何進大跌眼鏡。
不得已何進也不得不派兵增援劉岱,何進派張楊領兵兩萬屯駐汜水關,使得曹操不得不分兵防備。
就在雙方僵持之時,天公不作美,兗州開始下雪了。
不得已劉岱退兵迴到東平一帶駐紮,準備等到開春再戰。
這一個冬天也給了曹操喘息之機,可以從容調配兵力防備何進和劉岱的兩麵夾擊。
而這個冬天,也讓全天下所有野心勃勃之人開始蠢蠢欲動。
天下自黃巾之亂開始,各地刺史太守都或多或少招募了不少軍隊,擁兵自重。
漢靈帝死之前各地已經連續幾年沒有上繳稅賦了。
這也是為什麽漢靈帝這麽喜歡李駿了,關鍵是李駿給錢啊,而且給的多。
再加上自中平元年起,連續幾年大豐收,各地諸侯手上有兵有糧,要說沒有點想法怎麽可能?
李駿也開始蠢蠢欲動了,隻不過他還沒有準備介入大漢的內亂。
他的目標是向外擴張。
在他看來,內戰牛逼的都不算英雄,打外敵的才是真英雄。
整天吹噓打同胞多厲害的,都是不自信的表現,恐怕這也是關羽曆史地位被一直質疑的原因吧。
騎兵分成三類,趙雲率領的三千重騎,還有李駿直屬的七千鐵騎,八千弓騎。
原本直屬的五千刀盾兵被全部歸入各地城防軍,不再單獨設立,這也是為了減少養兵的壓力。
等到第一場大雪落下,各地的擴軍工作也順利結束了。
兩州之地,總計有一萬八千騎兵和五萬五千步兵,合計七萬三千兵馬。
不算多,但是絕對都是精銳。
十一月,眾將齊聚薊縣,開始一年一度的總結。
關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主公,現在我們橫跨兩州,旗號再打著幽州軍便不合適了。”
“確實,再叫幽州軍,我怕我們並州的將士們有意見。”
一經提醒,李駿也發現了這個問題
“哈哈哈,確實如此,看來需要一個統一的旗號,說說吧,你們有什麽意見沒有?”
很快大家開動腦筋開始說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不過沒有一個名字讓李駿滿意的,其實他最想叫的是“唐軍”。
可惜他現在也沒建國,叫唐軍不合適,會讓人和唐家商號聯想到一起。
一旁的戲忠開口說道
“主公駐守北疆,我看就叫北境軍吧。”
郭嘉笑道
“幹脆叫燕軍好了。”
“不好,叫燕軍豈不是意味著要建國?這會落人口實的。”
李駿想了一下,直接拍板道
“我看這樣,我軍鎮守北方,各州城防軍就以玄武命名,我軍騎兵就叫驍果軍,至於子龍屬下的三千重騎,就叫背嵬軍。”
李駿開口了,大家也沒有再說什麽,反而都稱好
“好,好名字,玄武軍,驍果軍,背嵬軍,這個名字好……”
說到背嵬軍,李駿就有點蠢蠢欲動,自己手上還捏著一張金品召喚卡,好想試試看能不能把嶽王爺召喚出來。
不過想想,以嶽王爺的水平,鐵定是聖品,隻能再攢一攢了。
不知道這一次碎片集齊能不能來個給力的召喚。
這個該死的模板升級事件,搞得自己上次打匈奴什麽獎勵都沒有。
還要等事件結束才能一起結算,心癢難耐啊。
大軍名號定下了,明年開春各軍就要重新定製旗號了。
就在大家都在為過年做著準備的時候,一個消息傳來讓李駿不得不放下愉快的心情,召集於謙、郭嘉和戲忠開會。
沒了諸侯討董,李駿原本一直在想哪裏會爆發大漢諸侯爭霸的第一戰。
李駿想過會是公孫瓚和袁紹這對老冤家,也想過會是誌大才疏的袁術出來搞事情,沒想到最後會是兗州。
郭嘉倒是一點也不意外
“主公,其實一點也不奇怪,當初洛陽之行,曹操和張邈得罪了何進,想必這次何進給劉岱、橋瑁和孔伷三人許諾了好處吧。”
戲忠也點頭說道
“沒錯,恐怕這次不僅僅是這五路人馬會參與,說不定還有更多人會參與進來。”
“那中原豈不是要大亂?”
“恐怕何進要的就是中原大亂,看來他背後有高人指點啊。”
“沒有高人指點,就何進那個蠢貨能想到這些?”
於謙倒是臉色有些不好看
“此人恐怕包藏禍心啊。”
正如郭嘉和戲忠所料,為何進策劃這次行動的正是以河內司馬家為首的一眾河北世家。
至於為什麽,很簡單,現在大漢雖然是世家豪族掌握實權,但是世家豪族也是分派係的。
袁家和楊家為代表的兗州世家和司隸世家分享了大部分的利益。
河北世家丟了自己的大本營,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若不是袁紹在冀州招賢納才,他們的日子恐怕更難過。
可是袁紹他本人也是兗州世家的人,這個合作對象實在有些不靠譜。
所以他們必須要想辦法重新改變利益的分配,正好遇上了一直對曹操和張邈不順眼的兗州刺史劉岱。
劉岱是漢室宗親,揚州刺史劉繇之兄,漢靈帝冊封的兗州刺史。
但是曹操和張邈兩人占據了兗州最富裕的兩個郡,又不聽他號令,這讓劉岱早就看二人不順眼了。
曆史上劉岱就因為和東郡太守橋瑁不和,在諸侯討董之後便找借口伏擊了橋瑁,殺了橋瑁。
不過劉岱也不是什麽牛人,後來被青州黃巾擊敗,本人也死在亂軍之中。
這次何進以兗州牧之位為誘惑拉攏劉岱,劉岱一聽不僅能除掉眼中釘,還有好處撈,當即答應。
於是劉岱下令給曹操和張邈,要求他們各撥十萬石糧食,三千精兵到自己麾下聽令。
曹操和張邈當然不會答應,於是劉岱便以二人不聽號令為由,聯合任城國相橋瑁,東平國相孔伷,命濟北相鮑信為先鋒,起兵三萬攻打陳留和東郡。
看到劉岱的布置,曹操也是麻爪了,鮑信於曹操有恩,讓自己恩人為先鋒,這讓曹操很是為難。
隻是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鮑信直接連夜帶著家人和部將於禁,還有三千兵馬投奔了曹操。
這還沒開打就出了這樣的事情,這讓劉岱很是惱火,也讓何進大跌眼鏡。
不得已何進也不得不派兵增援劉岱,何進派張楊領兵兩萬屯駐汜水關,使得曹操不得不分兵防備。
就在雙方僵持之時,天公不作美,兗州開始下雪了。
不得已劉岱退兵迴到東平一帶駐紮,準備等到開春再戰。
這一個冬天也給了曹操喘息之機,可以從容調配兵力防備何進和劉岱的兩麵夾擊。
而這個冬天,也讓全天下所有野心勃勃之人開始蠢蠢欲動。
天下自黃巾之亂開始,各地刺史太守都或多或少招募了不少軍隊,擁兵自重。
漢靈帝死之前各地已經連續幾年沒有上繳稅賦了。
這也是為什麽漢靈帝這麽喜歡李駿了,關鍵是李駿給錢啊,而且給的多。
再加上自中平元年起,連續幾年大豐收,各地諸侯手上有兵有糧,要說沒有點想法怎麽可能?
李駿也開始蠢蠢欲動了,隻不過他還沒有準備介入大漢的內亂。
他的目標是向外擴張。
在他看來,內戰牛逼的都不算英雄,打外敵的才是真英雄。
整天吹噓打同胞多厲害的,都是不自信的表現,恐怕這也是關羽曆史地位被一直質疑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