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軍的將領士兵雖然裝備精良,也經過長期訓練,但是畢竟經曆的實戰很少,這種規模的硬仗更是第一次。
因此他們很快就吃了虧,步兵陣型開始出現混亂,傷亡逐漸增大。
關羽一看也是心急如焚,立刻揮舞大旗,指揮騎兵出擊減輕步兵壓力。
戰鼓聲變化,一萬五千幽州騎兵出動了,突騎兵從兩翼向著匈奴人衝殺而去,輕騎兵則從向著兩邊迂迴。
這種打法李駿參考了書中記載的金國人的“鐵浮屠”和“拐子馬”的戰術:
重騎兵衝陣,輕騎兵騎射殺傷。
雖然幽州鐵騎沒有人馬具甲的“鐵浮屠”牆式衝鋒的震撼力和殺傷力。
但是身穿全身鐵甲的幽州鐵騎麵對連皮甲都沒有的匈奴人的時候殺傷力仍然是驚人的。
兩路鐵騎在關羽和管亥的率領下衝入敵陣,先是用騎槍捅死一名匈奴人,隨後換上環首刀和騎盾開始砍殺。
外圍的輕騎兵開始朝著匈奴人陣中拋射箭矢,一輪騎射就殺傷了上千匈奴人。
於夫羅看到這個場景也是大驚
“這些漢人的騎術為何如此了得,居然能騎射,還有那些騎兵,一手刀一手盾……”
雖然他知道這是雙邊馬鐙的功勞,但是現在他已經明白步兵隻是誘餌,真正的殺招是那些“騎術精湛”的騎兵。
來不及多想,匈奴人立刻改變戰法,重新組織陣型向幽州騎兵發動攻擊。
這也就給了郭嘉重新組織步兵陣型的機會,剛剛那次對抗讓步兵損失慘重,陣型已經大亂。
關羽眯著眼睛看著重整旗鼓的匈奴人,心中也是感歎不已
“這於夫羅倒是個人物,居然能這麽快重整陣型。”
要知道剛剛那輪衝鋒,匈奴人至少折損了三成,要是換烏桓人,估計已經崩潰了。
匈奴人調整戰術,關羽這邊也調整戰術,兩路鐵騎會合,組成鋒矢陣向著匈奴人衝鋒而去。
輕騎兵則繼續兵分兩路從側翼攻擊,隻不過改拋射為平射,射殺那些被衝散到外圍的匈奴人。
這個戰術被李駿形容為“剝洋蔥”,即從外圍慢慢地消耗敵軍。
兩次衝鋒,雙方的騎兵都已經人困馬乏,不得不選擇收兵。
迴到大營,安排軍中主簿打掃戰場統計損失,眾將齊聚帥帳開始總結今日得失。
一坐下來,張合便開口了
“這精銳果然還是要經曆實戰啊。”
張遼也緊跟著感歎道
“是啊,騎兵還好,之前打過烏桓人,這些長槍兵和刀盾兵不少都沒見過血,剛剛我看不少人嚇得腿都軟了。”
“有人弓箭都快射到自家人了。”
郭嘉也是有些沉默,他有些明白出謀劃策和臨陣指揮終究不同。
今日步兵陣型出現混亂之後他明顯有些手足無措。
而關羽也是臉色凝重,今日他作為一軍主將也是失職的。
雖然他讓騎兵出擊的辦法確實挽迴了敗局,而且收效不錯。
但是因為沒有第一時間重整陣型導致步兵大量傷亡,這是幽州軍第一次出現這麽大的損失。
等主薄來匯報了傷亡之後,關羽的臉色更加難看了,剛剛還在七嘴八舌的眾人也沉默了:
刀盾兵傷亡一千三百餘人,長槍兵傷亡兩千九百餘人,鐵騎傷亡七百餘,輕騎兵傷亡兩百餘人。
第一天,步兵就傷亡過半,這是幽州軍從未有過的傷亡。
最關鍵的是,作為李駿直屬的軍隊的刀盾兵,那股子幽州精銳的銳氣被打沒了。
關羽思量片刻,沉聲說道
“軍師,去下戰書,約於夫羅三日之後再戰,還有派人去盯著匈奴人,別讓他們跑了。”
匈奴人這邊,於夫羅大帳之內也是愁雲慘淡。
他們這邊的傷亡也是剛剛統計完成:
兩萬匈奴騎兵今天一日作戰便傷亡六千餘,除了因為衝擊步兵方陣的一些必然損失。
更多的是死在幽州騎兵手上,這是讓於夫羅最無法接受的。
他們匈奴人最引以為傲的就是騎兵,沒想到居然輸給了漢人。
裝備差距不說了,就光漢人能長時間不拉韁繩的操作就是大部分匈奴人做不到的。
迴營的時候,他能感覺很多勇士的士氣很是低落。
越想越氣,眼前的羊腿都不香了,此時恰逢郭嘉派人來下戰書。
於夫羅大怒道
“漢人今日不過是運氣好,還真當自己能在騎兵上勝過我草原勇士不成。”
於夫羅要一雪前恥,當場就應下了戰書,約定三日後,老地方再戰。
雁門關上,公孫瓚已經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五千兵馬已經傷亡過半,剩下的也是人人帶傷,然而援軍還是遙遙無期。
自從接到白波軍攔住援軍的消息他就有放棄雁門關的想法。
可是看看敵軍都是騎兵,自己這邊還有步兵,根本跑不掉。
而且就算自己跑掉了,估計也是難逃被何進嚴懲的命運。
誰讓自己是盧植弟子呢,盧植又和何進關係緊張。
盧植德高望重何進不敢輕動,但是自己這種小卡拉米,再給個把柄,何進還不往死裏整?
不管是為了什麽,公孫瓚隻能硬著頭皮守著。
這日正吃著早飯,兒子公孫續就急匆匆地跑了進來
“父親,父親……”
“慌什麽,這麽大個人了,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
“父……父親,我今日登城的時候發……發現……”
“發現什麽?”
“匈奴左賢王於夫羅的大纛不在了,而且匈奴人的帳篷少了不少,估摸有兩萬人。”
“什麽?怎麽會?”
“父親,你說會不會是其他方向有變故,所以於夫羅才會帶兵匆忙離去?”
公孫瓚也是一頭霧水,他現在什麽情報也沒有,隻是雖然不清楚原因,但是敵軍少了總歸是好事
“續兒,你派人趁夜出城去打探一下情況。”
“諾。”
河東、河內這邊,郭太隻是分兵圍困各地,也不進攻。
他不傻,他的十幾萬人大多數是強拉來的炮灰,精銳不多,隻是看上去唬人。
若是張楊他們硬著頭皮出戰他肯定抵擋不住。
他還想著讓匈奴人幹活自己撈好處的想法呢,怎麽可能去攻城送人頭。
這些人口可是他的家底啊。
因此他們很快就吃了虧,步兵陣型開始出現混亂,傷亡逐漸增大。
關羽一看也是心急如焚,立刻揮舞大旗,指揮騎兵出擊減輕步兵壓力。
戰鼓聲變化,一萬五千幽州騎兵出動了,突騎兵從兩翼向著匈奴人衝殺而去,輕騎兵則從向著兩邊迂迴。
這種打法李駿參考了書中記載的金國人的“鐵浮屠”和“拐子馬”的戰術:
重騎兵衝陣,輕騎兵騎射殺傷。
雖然幽州鐵騎沒有人馬具甲的“鐵浮屠”牆式衝鋒的震撼力和殺傷力。
但是身穿全身鐵甲的幽州鐵騎麵對連皮甲都沒有的匈奴人的時候殺傷力仍然是驚人的。
兩路鐵騎在關羽和管亥的率領下衝入敵陣,先是用騎槍捅死一名匈奴人,隨後換上環首刀和騎盾開始砍殺。
外圍的輕騎兵開始朝著匈奴人陣中拋射箭矢,一輪騎射就殺傷了上千匈奴人。
於夫羅看到這個場景也是大驚
“這些漢人的騎術為何如此了得,居然能騎射,還有那些騎兵,一手刀一手盾……”
雖然他知道這是雙邊馬鐙的功勞,但是現在他已經明白步兵隻是誘餌,真正的殺招是那些“騎術精湛”的騎兵。
來不及多想,匈奴人立刻改變戰法,重新組織陣型向幽州騎兵發動攻擊。
這也就給了郭嘉重新組織步兵陣型的機會,剛剛那次對抗讓步兵損失慘重,陣型已經大亂。
關羽眯著眼睛看著重整旗鼓的匈奴人,心中也是感歎不已
“這於夫羅倒是個人物,居然能這麽快重整陣型。”
要知道剛剛那輪衝鋒,匈奴人至少折損了三成,要是換烏桓人,估計已經崩潰了。
匈奴人調整戰術,關羽這邊也調整戰術,兩路鐵騎會合,組成鋒矢陣向著匈奴人衝鋒而去。
輕騎兵則繼續兵分兩路從側翼攻擊,隻不過改拋射為平射,射殺那些被衝散到外圍的匈奴人。
這個戰術被李駿形容為“剝洋蔥”,即從外圍慢慢地消耗敵軍。
兩次衝鋒,雙方的騎兵都已經人困馬乏,不得不選擇收兵。
迴到大營,安排軍中主簿打掃戰場統計損失,眾將齊聚帥帳開始總結今日得失。
一坐下來,張合便開口了
“這精銳果然還是要經曆實戰啊。”
張遼也緊跟著感歎道
“是啊,騎兵還好,之前打過烏桓人,這些長槍兵和刀盾兵不少都沒見過血,剛剛我看不少人嚇得腿都軟了。”
“有人弓箭都快射到自家人了。”
郭嘉也是有些沉默,他有些明白出謀劃策和臨陣指揮終究不同。
今日步兵陣型出現混亂之後他明顯有些手足無措。
而關羽也是臉色凝重,今日他作為一軍主將也是失職的。
雖然他讓騎兵出擊的辦法確實挽迴了敗局,而且收效不錯。
但是因為沒有第一時間重整陣型導致步兵大量傷亡,這是幽州軍第一次出現這麽大的損失。
等主薄來匯報了傷亡之後,關羽的臉色更加難看了,剛剛還在七嘴八舌的眾人也沉默了:
刀盾兵傷亡一千三百餘人,長槍兵傷亡兩千九百餘人,鐵騎傷亡七百餘,輕騎兵傷亡兩百餘人。
第一天,步兵就傷亡過半,這是幽州軍從未有過的傷亡。
最關鍵的是,作為李駿直屬的軍隊的刀盾兵,那股子幽州精銳的銳氣被打沒了。
關羽思量片刻,沉聲說道
“軍師,去下戰書,約於夫羅三日之後再戰,還有派人去盯著匈奴人,別讓他們跑了。”
匈奴人這邊,於夫羅大帳之內也是愁雲慘淡。
他們這邊的傷亡也是剛剛統計完成:
兩萬匈奴騎兵今天一日作戰便傷亡六千餘,除了因為衝擊步兵方陣的一些必然損失。
更多的是死在幽州騎兵手上,這是讓於夫羅最無法接受的。
他們匈奴人最引以為傲的就是騎兵,沒想到居然輸給了漢人。
裝備差距不說了,就光漢人能長時間不拉韁繩的操作就是大部分匈奴人做不到的。
迴營的時候,他能感覺很多勇士的士氣很是低落。
越想越氣,眼前的羊腿都不香了,此時恰逢郭嘉派人來下戰書。
於夫羅大怒道
“漢人今日不過是運氣好,還真當自己能在騎兵上勝過我草原勇士不成。”
於夫羅要一雪前恥,當場就應下了戰書,約定三日後,老地方再戰。
雁門關上,公孫瓚已經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五千兵馬已經傷亡過半,剩下的也是人人帶傷,然而援軍還是遙遙無期。
自從接到白波軍攔住援軍的消息他就有放棄雁門關的想法。
可是看看敵軍都是騎兵,自己這邊還有步兵,根本跑不掉。
而且就算自己跑掉了,估計也是難逃被何進嚴懲的命運。
誰讓自己是盧植弟子呢,盧植又和何進關係緊張。
盧植德高望重何進不敢輕動,但是自己這種小卡拉米,再給個把柄,何進還不往死裏整?
不管是為了什麽,公孫瓚隻能硬著頭皮守著。
這日正吃著早飯,兒子公孫續就急匆匆地跑了進來
“父親,父親……”
“慌什麽,這麽大個人了,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
“父……父親,我今日登城的時候發……發現……”
“發現什麽?”
“匈奴左賢王於夫羅的大纛不在了,而且匈奴人的帳篷少了不少,估摸有兩萬人。”
“什麽?怎麽會?”
“父親,你說會不會是其他方向有變故,所以於夫羅才會帶兵匆忙離去?”
公孫瓚也是一頭霧水,他現在什麽情報也沒有,隻是雖然不清楚原因,但是敵軍少了總歸是好事
“續兒,你派人趁夜出城去打探一下情況。”
“諾。”
河東、河內這邊,郭太隻是分兵圍困各地,也不進攻。
他不傻,他的十幾萬人大多數是強拉來的炮灰,精銳不多,隻是看上去唬人。
若是張楊他們硬著頭皮出戰他肯定抵擋不住。
他還想著讓匈奴人幹活自己撈好處的想法呢,怎麽可能去攻城送人頭。
這些人口可是他的家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