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萬百姓的吃穿住行可不是小事情,李駿親自帶兵護送這些百姓北上。
這次李駿準備把他們安置在人口稀少的上穀郡。
之前的俘虜勞工已經在此處建了不少塢堡,用於異族入侵時躲避之用。
“所有人,我是說所有人,入住之前必須用熱水洗幹淨,然後塗抹藥粉,不能把跳蚤這些帶進新房子”
這個時候的人哪有什麽防疫衛生知識,因此李駿隻能不停帶人巡視,安排入主新居的事宜
“所有人都要記住,要喝開水,不能喝生水,保持房屋整潔。”
看著李駿喉嚨都喊啞了,典韋連忙勸說
“主公,您不是發了冊子給縣衙嗎,幹嘛要搞得自己這麽累。”
李駿喝了一口水
“惡來,你不懂,現在這些百姓剛到,水土不服,最容易生病,若是搞不好就容易引起疫病。”
典韋不懂這些,但是他信李駿
“主公歇歇吧,接下來我老典幫你去吧,我嗓門大。”
李駿也確實累了,便沒有再堅持
“好,記得要抽幾家去查看,千萬不能放鬆。”
整整一個月,李駿都在上穀郡安排移民事宜,在確認每家每戶都住上房子,領到農具、口糧和種糧之後,這才帶著典韋返迴中山國。
幽州大軍已經在此休整一個多月了,大戰的疲勞徹底消除,全軍上下蓄勢待發。
廣宗城是張角的老巢,大本營,經過長時間的經營,可以說是固若金湯。
城中全都是最忠心的黃巾教眾,盧植等人就是想離間都沒機會。
因此他們隻能選擇強攻這一條路。
隻不過這次他們麵對的不僅僅有近十萬黃巾青壯,其中更是有三萬餘黃巾力士,守城物資更是充沛。
攻城一個月,朝廷大軍除了付出了上萬人的傷亡,其他什麽都沒得到。
盧植無奈,隻能和皇甫嵩朱儁聯名上書請求援兵。
洛陽,北宮,德陽殿,劉宏又在發脾氣
“又要援兵,又要援兵,朕哪裏來的那麽多錢糧給他招募援兵,來人,給我去把那三個廢物抓迴來打入詔獄。”
何進連忙出列勸阻
“陛下,已經打到蛾賊老巢了,就差一口氣了。”
楊賜也連忙出聲
“是啊陛下,畢竟是蛾賊老巢,定然是守備森嚴,有大量精銳。”
袁隗知道該自己出場了
“陛下,河東太守董卓麾下有兩萬兵馬皆是涼州悍勇之人,驍勇善戰,可召其領兵增援廣宗。”
劉宏聽說不需要他掏錢也有兵馬,心情大好,大手一揮道
“封董卓為東中郎將,接任平叛軍主帥,即刻起兵前往廣宗。”
“諾。”
接到朝廷詔命的董卓興奮不已,這可是平叛軍主帥的位置啊,是自己從未掌握過的權柄。
若是自己能攻破廣宗,那麽三公九卿之位唾手可得,封侯拜相更是不在話下。
因此接令僅僅三天之後,董卓就率領兩萬河東守軍出發了。
盧植雖然保住了北中郎將的位置,但是平叛軍主帥的位置卻易主了。
這讓不少人都忿忿不平,皇甫嵩更是氣得胡子都要豎起來了
“如此江山社稷危亡之際,我們在外麵浴血奮戰,那些宵小居然在後麵……”
朱儁也是一臉不忿
“義真兄,向來如此。”
盧植也是有些意興闌珊,嘴上還是在勸說這兩位老夥計
“義真兄、公偉兄,我們的目的不就是扶保陛下,拯救江山社稷的嘛,至於誰當主帥又有什麽區別?”
朱儁還是一臉怒氣
“子幹兄你倒是大度,老夫就是不服氣,前麵最難的都過去了,到了最後摘果子了,袁家兩個老狐狸就派自己門生來了。”
三人正在發泄著不滿,門口準備來稟報軍務的劉備倒是聽了個真切。
他感覺自己的機會來了。
在盧植手下除非立下戰功,否則根本沒機會升官,以至於自己現在還是一個小小的軍侯,但是董卓不一樣啊。
且不說董卓是袁氏門生,搭上他就等於搭上了袁氏。
光說他初來乍到,要是自己能第一時間投效,無異於雪中送炭啊。
心中有了計較,劉備開始期待起董卓的到來了。
沒有讓劉備久等,急著掌權的董卓很快就趕到了廣宗城下。
隻不過董卓一上來就被潑了一盆冷水,無論是皇甫嵩還是朱儁對他根本沒有好臉色,也就是盧植還算大度,平靜地和他交接了軍務。
至於北軍五校的中下層軍官一直自視甚高,對董卓手下的這些涼州莽漢更加瞧不起。
這讓董卓的掌權之路極其不順,為此他已經砸了好幾次東西了。
這日董卓正和心腹的牛輔、李儒、李傕等人商議如何收拾這些上躥下跳的人。
守門的胡車兒突然走了進來
“啟稟董公,帳外有人求見?”
牛輔立刻一臉不悅
“沒看見我們正在商議事情嗎?”
胡車兒有些害怕,戰戰兢兢地說道
“那……那人自稱漢室宗親,說……說是能相助董公解決當前困局。”
董卓馬上眼睛一亮,隨即開口吩咐道
“去把那人帶……請進來。”
等來人進來,董卓定睛一看,隻見此人身長七尺,雙耳垂肩,手長過膝,容貌非凡。
劉備在帥帳之中站定行禮
“中山靖王之後,孝景帝閣下玄孫,涿郡劉備劉玄德拜見董公。”
董卓正了正身子問道
“不知道劉宗親現在身居何職,今日前來本將帥帳所為何事?”
“末將現在在盧師手下任軍侯一職,今日前來自然是為董公解惑的。”
一聽劉備隻是一個軍侯,董卓頓時就有些失望,語氣也傲慢起來
“本將攜聖名而來,又有何惑可解?”
劉備也不惱怒,微微一笑
“董公近日接手北軍五校可還順利?”
董卓頓時不悅起來,心想還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連一個小小軍侯都知道了自己的事
“那你有什麽妙計?”
劉備立刻胸有成竹地說道
“備沒有什麽妙計,但是備的兩名結義兄弟和備同為軍侯,還有數名關係親密之人願意一同投效董公。”
董卓看向一旁的李儒,見李儒點了點頭,便開口說道
“那便把你交好之人叫來一起見見。”
劉備大喜,立刻行禮道
“諾,多謝董公,備這就去辦。”
這次李駿準備把他們安置在人口稀少的上穀郡。
之前的俘虜勞工已經在此處建了不少塢堡,用於異族入侵時躲避之用。
“所有人,我是說所有人,入住之前必須用熱水洗幹淨,然後塗抹藥粉,不能把跳蚤這些帶進新房子”
這個時候的人哪有什麽防疫衛生知識,因此李駿隻能不停帶人巡視,安排入主新居的事宜
“所有人都要記住,要喝開水,不能喝生水,保持房屋整潔。”
看著李駿喉嚨都喊啞了,典韋連忙勸說
“主公,您不是發了冊子給縣衙嗎,幹嘛要搞得自己這麽累。”
李駿喝了一口水
“惡來,你不懂,現在這些百姓剛到,水土不服,最容易生病,若是搞不好就容易引起疫病。”
典韋不懂這些,但是他信李駿
“主公歇歇吧,接下來我老典幫你去吧,我嗓門大。”
李駿也確實累了,便沒有再堅持
“好,記得要抽幾家去查看,千萬不能放鬆。”
整整一個月,李駿都在上穀郡安排移民事宜,在確認每家每戶都住上房子,領到農具、口糧和種糧之後,這才帶著典韋返迴中山國。
幽州大軍已經在此休整一個多月了,大戰的疲勞徹底消除,全軍上下蓄勢待發。
廣宗城是張角的老巢,大本營,經過長時間的經營,可以說是固若金湯。
城中全都是最忠心的黃巾教眾,盧植等人就是想離間都沒機會。
因此他們隻能選擇強攻這一條路。
隻不過這次他們麵對的不僅僅有近十萬黃巾青壯,其中更是有三萬餘黃巾力士,守城物資更是充沛。
攻城一個月,朝廷大軍除了付出了上萬人的傷亡,其他什麽都沒得到。
盧植無奈,隻能和皇甫嵩朱儁聯名上書請求援兵。
洛陽,北宮,德陽殿,劉宏又在發脾氣
“又要援兵,又要援兵,朕哪裏來的那麽多錢糧給他招募援兵,來人,給我去把那三個廢物抓迴來打入詔獄。”
何進連忙出列勸阻
“陛下,已經打到蛾賊老巢了,就差一口氣了。”
楊賜也連忙出聲
“是啊陛下,畢竟是蛾賊老巢,定然是守備森嚴,有大量精銳。”
袁隗知道該自己出場了
“陛下,河東太守董卓麾下有兩萬兵馬皆是涼州悍勇之人,驍勇善戰,可召其領兵增援廣宗。”
劉宏聽說不需要他掏錢也有兵馬,心情大好,大手一揮道
“封董卓為東中郎將,接任平叛軍主帥,即刻起兵前往廣宗。”
“諾。”
接到朝廷詔命的董卓興奮不已,這可是平叛軍主帥的位置啊,是自己從未掌握過的權柄。
若是自己能攻破廣宗,那麽三公九卿之位唾手可得,封侯拜相更是不在話下。
因此接令僅僅三天之後,董卓就率領兩萬河東守軍出發了。
盧植雖然保住了北中郎將的位置,但是平叛軍主帥的位置卻易主了。
這讓不少人都忿忿不平,皇甫嵩更是氣得胡子都要豎起來了
“如此江山社稷危亡之際,我們在外麵浴血奮戰,那些宵小居然在後麵……”
朱儁也是一臉不忿
“義真兄,向來如此。”
盧植也是有些意興闌珊,嘴上還是在勸說這兩位老夥計
“義真兄、公偉兄,我們的目的不就是扶保陛下,拯救江山社稷的嘛,至於誰當主帥又有什麽區別?”
朱儁還是一臉怒氣
“子幹兄你倒是大度,老夫就是不服氣,前麵最難的都過去了,到了最後摘果子了,袁家兩個老狐狸就派自己門生來了。”
三人正在發泄著不滿,門口準備來稟報軍務的劉備倒是聽了個真切。
他感覺自己的機會來了。
在盧植手下除非立下戰功,否則根本沒機會升官,以至於自己現在還是一個小小的軍侯,但是董卓不一樣啊。
且不說董卓是袁氏門生,搭上他就等於搭上了袁氏。
光說他初來乍到,要是自己能第一時間投效,無異於雪中送炭啊。
心中有了計較,劉備開始期待起董卓的到來了。
沒有讓劉備久等,急著掌權的董卓很快就趕到了廣宗城下。
隻不過董卓一上來就被潑了一盆冷水,無論是皇甫嵩還是朱儁對他根本沒有好臉色,也就是盧植還算大度,平靜地和他交接了軍務。
至於北軍五校的中下層軍官一直自視甚高,對董卓手下的這些涼州莽漢更加瞧不起。
這讓董卓的掌權之路極其不順,為此他已經砸了好幾次東西了。
這日董卓正和心腹的牛輔、李儒、李傕等人商議如何收拾這些上躥下跳的人。
守門的胡車兒突然走了進來
“啟稟董公,帳外有人求見?”
牛輔立刻一臉不悅
“沒看見我們正在商議事情嗎?”
胡車兒有些害怕,戰戰兢兢地說道
“那……那人自稱漢室宗親,說……說是能相助董公解決當前困局。”
董卓馬上眼睛一亮,隨即開口吩咐道
“去把那人帶……請進來。”
等來人進來,董卓定睛一看,隻見此人身長七尺,雙耳垂肩,手長過膝,容貌非凡。
劉備在帥帳之中站定行禮
“中山靖王之後,孝景帝閣下玄孫,涿郡劉備劉玄德拜見董公。”
董卓正了正身子問道
“不知道劉宗親現在身居何職,今日前來本將帥帳所為何事?”
“末將現在在盧師手下任軍侯一職,今日前來自然是為董公解惑的。”
一聽劉備隻是一個軍侯,董卓頓時就有些失望,語氣也傲慢起來
“本將攜聖名而來,又有何惑可解?”
劉備也不惱怒,微微一笑
“董公近日接手北軍五校可還順利?”
董卓頓時不悅起來,心想還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連一個小小軍侯都知道了自己的事
“那你有什麽妙計?”
劉備立刻胸有成竹地說道
“備沒有什麽妙計,但是備的兩名結義兄弟和備同為軍侯,還有數名關係親密之人願意一同投效董公。”
董卓看向一旁的李儒,見李儒點了點頭,便開口說道
“那便把你交好之人叫來一起見見。”
劉備大喜,立刻行禮道
“諾,多謝董公,備這就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