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縣畢竟是幽州治所,豈是一般小城可比的,加上李駿已經做足了準備,此時可以說固若金湯。
鄒靖發動了城中的青壯參與守城,大量滾木礌石,開水火油不要錢一樣傾瀉而下。
黃巾軍每日攻城都要付出兩三千人傷亡的代價,結果是根本登不上城頭。
又咬著牙拚了半個月,張寶發覺自己根本拿不下薊縣,再拖下去就是死局。
再加上幽州天氣已經轉冷,搶來的軍糧也已經基本耗盡,張寶隻能下令退兵迴冀州。
來的時候有多氣勢洶洶,退得時候就有多狼狽不堪。
甚至不少人半路掉隊張寶都顧不上了,他現在隻想把自己的嫡係主力帶迴冀州。
李駿哪裏會讓張寶全身而退,留下兩千人守城,其他人全力開始追擊黃巾軍。
饑餓、寒冷加上士氣的低落,讓不少黃巾教眾半路就掉隊了,老老實實當了俘虜。
李駿更是貪心,直接帶著騎兵越過一眾黃巾教眾,直取張寶的中軍。
張寶聽說李駿窮追不舍怒不可遏,帶著一萬黃巾力士親自斷後。
“李駿你不要太過分了,沒看見勞資都退兵了嗎?如此窮追不舍,真當我們沒人嗎?”
李駿橫槍立馬,嗤笑一聲
“搞清楚,你們是賊,是匪,我是官,官匪不兩立,我追你是天經地義之事。”
張寶大怒,舉起大刀對著李駿
“真當我是軟柿子隨便你揉搓不成?”
“這你都猜到了,可惜沒有獎品”
李駿調侃了一句張寶,然後正色道
“不消滅你難道放任你迴去休養生息明年再來犯我幽州不成?”
李駿一邊說著,一邊心中默念
“係統,查詢張寶屬性。”
“姓名:張寶,年齡:30歲,
武力:85,力量:80,統帥:70,智謀:65,內政:60,
技能一蠱惑:統帥農民起義軍時統帥+3,
技能二怒不可遏:憤怒時武力+2,智謀-5。”
果然是個衝動型的,也是個硬茬子,看來不能硬拚啊。
看完張寶的屬性,再看看那一萬黃巾力士,明顯一個個身高體壯,若是硬拚損失必然不會小。
李駿正在想著如何應對,張寶已經按耐不住了,一揮大刀
“給我殺,殺光這些官狗。”
李駿可不傻,現在兩軍的距離可沒法讓騎兵衝刺起來,失去衝擊力的騎兵在強悍的步兵麵前毫無優勢
“撤,隨我撤。”
李駿高喊著,扭轉馬頭便走,一邊退一邊拿出遊子弓,隨手便射殺了兩名黃巾軍。
張寶帶著兵馬拚命追趕,完全沒有意識到李駿的騎兵速度很慢。
追了三裏多地,張寶的隊伍開始分散,逐漸失去陣型,變成了一長條。
戰機稍縱即逝,李駿立刻一揮旗幟,騎兵陡然開始加速向一側疾馳而去,劃了一個大弧線,從黃巾軍隊伍的側麵衝了過來。
細長的黃巾軍隊伍很快就被衝成數段,失去陣型保護的步兵在騎兵麵前就像待宰的羔羊。
張寶此時才知道自己中計了,立刻調轉馬頭高唿起來
“中計了,快撤,快撤軍。”
剛才追擊有多囂張,現在逃跑就有多狼狽,這些黃巾力士所謂的精銳也是相對而言的。
欺軟怕硬慣了的“精銳”麵對絕對劣勢,傷亡剛剛過一成便迅速崩潰了。
李駿也沒有貪心,攔截下了一大半的黃巾力士就滿足了,沒有企圖把張寶一口吃掉。
窮寇勿迫的道理李駿還是明白的,真把張寶逼急了來個魚死網破,自己的傷亡自然少不了。
在被殺了數百人之後,剩下的五千多黃巾都選擇了放棄抵抗,乖乖地當了俘虜。
這一場薊縣攻防戰李駿可以說大獲全勝,隻不過士兵們也累得夠嗆。
不得已隻能選擇“目送”張寶離開幽州,大軍返迴薊縣消化戰果。
馬上入冬,繼續南下不現實,至於上穀和涿郡,李駿遷走一部分人之後也就放棄了。
實在是沒人了,手上沒人能看守,不如暫時放下,一口吃成胖子不可取。
迴到大本營下曲陽的張寶也開始舔舐傷口,自信滿滿的二十幾萬大軍,跟隨他迴來的不足十五萬。
除了被殺的,被俘虜的,還有就是不少人在半路逃跑了。
殺鄧茂、程遠誌,擊敗地公將軍張寶,前後消滅二十萬黃巾,這讓李駿在黃巾陣營中的威望比三大中郎將更高。
也讓張角更加重視了幽州方向的威脅,某種意義上也減輕了其他方向的壓力。
隨著情報到達洛陽,皇帝不僅確認了李駿兩敗黃巾的消息,更加對李駿送來的賦稅滿意。
之前擱置的封賞也終於重新擺上了台麵,這件事在洛陽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李駿今年才十五歲就已經身居一郡太守和校尉的高位了,若是再升官怕是要奔著九卿的位置去了。
世家們不會希望一個和自己不是一條心的人輕易上位,因此紛紛上書阻撓。
洛陽宮後宮之中,皇帝劉宏把一卷竹簡丟了出去
“不看,看煩了,都是一樣的說法,什麽年紀太輕,資曆太淺,哼。”
張讓前幾天又收了一百金的好處,立馬開口火上澆油
“陛下,李駿是我們的人,世家容不下他也是正常。”
趙忠也適時出聲
“袁家和楊家那些人也是怕李駿擋了他們家族後輩的路。”
劉宏冷哼一聲
“都是些蠅營狗苟之人,整天想著的都是自家的利益,何曾為朕考慮過。”
“就是就是,如今蛾賊作亂,聽說北方異族也蠢蠢欲動,這些人不顧大局真是該死。”
“是啊,看看他們世家推薦的人,一敗再敗,要不是那小李駿,怕是軍心士氣都要敗沒了。”
可以說張讓和趙忠還是很講道義的,收了錢也是真辦事,幾句話就把劉宏的火拱起來了。
“既然他們不想看到李駿上位,朕就偏偏不讓他們如願”
劉宏的火氣起來了
“讓父擬聖旨,封李駿為幽州刺史,平虜中郎將,幽州各郡太守由其推薦。”
張讓和趙忠沒想到劉宏居然逆反到如此程度,要知道刺史雖然隻是六百石的官職,但那也是一州實際上的長官。
更何況還有一個中郎將的官職,雖然不如四方中郎將那麽重要,那也是軍方數得著的重要職位。
(漢末時期的軍方官職還是很稀缺的,像四方四征四鎮這種重號將軍是不常設的,軍方官職掌握實權的都是校尉,中郎將就是了不得的官職了。)
鄒靖發動了城中的青壯參與守城,大量滾木礌石,開水火油不要錢一樣傾瀉而下。
黃巾軍每日攻城都要付出兩三千人傷亡的代價,結果是根本登不上城頭。
又咬著牙拚了半個月,張寶發覺自己根本拿不下薊縣,再拖下去就是死局。
再加上幽州天氣已經轉冷,搶來的軍糧也已經基本耗盡,張寶隻能下令退兵迴冀州。
來的時候有多氣勢洶洶,退得時候就有多狼狽不堪。
甚至不少人半路掉隊張寶都顧不上了,他現在隻想把自己的嫡係主力帶迴冀州。
李駿哪裏會讓張寶全身而退,留下兩千人守城,其他人全力開始追擊黃巾軍。
饑餓、寒冷加上士氣的低落,讓不少黃巾教眾半路就掉隊了,老老實實當了俘虜。
李駿更是貪心,直接帶著騎兵越過一眾黃巾教眾,直取張寶的中軍。
張寶聽說李駿窮追不舍怒不可遏,帶著一萬黃巾力士親自斷後。
“李駿你不要太過分了,沒看見勞資都退兵了嗎?如此窮追不舍,真當我們沒人嗎?”
李駿橫槍立馬,嗤笑一聲
“搞清楚,你們是賊,是匪,我是官,官匪不兩立,我追你是天經地義之事。”
張寶大怒,舉起大刀對著李駿
“真當我是軟柿子隨便你揉搓不成?”
“這你都猜到了,可惜沒有獎品”
李駿調侃了一句張寶,然後正色道
“不消滅你難道放任你迴去休養生息明年再來犯我幽州不成?”
李駿一邊說著,一邊心中默念
“係統,查詢張寶屬性。”
“姓名:張寶,年齡:30歲,
武力:85,力量:80,統帥:70,智謀:65,內政:60,
技能一蠱惑:統帥農民起義軍時統帥+3,
技能二怒不可遏:憤怒時武力+2,智謀-5。”
果然是個衝動型的,也是個硬茬子,看來不能硬拚啊。
看完張寶的屬性,再看看那一萬黃巾力士,明顯一個個身高體壯,若是硬拚損失必然不會小。
李駿正在想著如何應對,張寶已經按耐不住了,一揮大刀
“給我殺,殺光這些官狗。”
李駿可不傻,現在兩軍的距離可沒法讓騎兵衝刺起來,失去衝擊力的騎兵在強悍的步兵麵前毫無優勢
“撤,隨我撤。”
李駿高喊著,扭轉馬頭便走,一邊退一邊拿出遊子弓,隨手便射殺了兩名黃巾軍。
張寶帶著兵馬拚命追趕,完全沒有意識到李駿的騎兵速度很慢。
追了三裏多地,張寶的隊伍開始分散,逐漸失去陣型,變成了一長條。
戰機稍縱即逝,李駿立刻一揮旗幟,騎兵陡然開始加速向一側疾馳而去,劃了一個大弧線,從黃巾軍隊伍的側麵衝了過來。
細長的黃巾軍隊伍很快就被衝成數段,失去陣型保護的步兵在騎兵麵前就像待宰的羔羊。
張寶此時才知道自己中計了,立刻調轉馬頭高唿起來
“中計了,快撤,快撤軍。”
剛才追擊有多囂張,現在逃跑就有多狼狽,這些黃巾力士所謂的精銳也是相對而言的。
欺軟怕硬慣了的“精銳”麵對絕對劣勢,傷亡剛剛過一成便迅速崩潰了。
李駿也沒有貪心,攔截下了一大半的黃巾力士就滿足了,沒有企圖把張寶一口吃掉。
窮寇勿迫的道理李駿還是明白的,真把張寶逼急了來個魚死網破,自己的傷亡自然少不了。
在被殺了數百人之後,剩下的五千多黃巾都選擇了放棄抵抗,乖乖地當了俘虜。
這一場薊縣攻防戰李駿可以說大獲全勝,隻不過士兵們也累得夠嗆。
不得已隻能選擇“目送”張寶離開幽州,大軍返迴薊縣消化戰果。
馬上入冬,繼續南下不現實,至於上穀和涿郡,李駿遷走一部分人之後也就放棄了。
實在是沒人了,手上沒人能看守,不如暫時放下,一口吃成胖子不可取。
迴到大本營下曲陽的張寶也開始舔舐傷口,自信滿滿的二十幾萬大軍,跟隨他迴來的不足十五萬。
除了被殺的,被俘虜的,還有就是不少人在半路逃跑了。
殺鄧茂、程遠誌,擊敗地公將軍張寶,前後消滅二十萬黃巾,這讓李駿在黃巾陣營中的威望比三大中郎將更高。
也讓張角更加重視了幽州方向的威脅,某種意義上也減輕了其他方向的壓力。
隨著情報到達洛陽,皇帝不僅確認了李駿兩敗黃巾的消息,更加對李駿送來的賦稅滿意。
之前擱置的封賞也終於重新擺上了台麵,這件事在洛陽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李駿今年才十五歲就已經身居一郡太守和校尉的高位了,若是再升官怕是要奔著九卿的位置去了。
世家們不會希望一個和自己不是一條心的人輕易上位,因此紛紛上書阻撓。
洛陽宮後宮之中,皇帝劉宏把一卷竹簡丟了出去
“不看,看煩了,都是一樣的說法,什麽年紀太輕,資曆太淺,哼。”
張讓前幾天又收了一百金的好處,立馬開口火上澆油
“陛下,李駿是我們的人,世家容不下他也是正常。”
趙忠也適時出聲
“袁家和楊家那些人也是怕李駿擋了他們家族後輩的路。”
劉宏冷哼一聲
“都是些蠅營狗苟之人,整天想著的都是自家的利益,何曾為朕考慮過。”
“就是就是,如今蛾賊作亂,聽說北方異族也蠢蠢欲動,這些人不顧大局真是該死。”
“是啊,看看他們世家推薦的人,一敗再敗,要不是那小李駿,怕是軍心士氣都要敗沒了。”
可以說張讓和趙忠還是很講道義的,收了錢也是真辦事,幾句話就把劉宏的火拱起來了。
“既然他們不想看到李駿上位,朕就偏偏不讓他們如願”
劉宏的火氣起來了
“讓父擬聖旨,封李駿為幽州刺史,平虜中郎將,幽州各郡太守由其推薦。”
張讓和趙忠沒想到劉宏居然逆反到如此程度,要知道刺史雖然隻是六百石的官職,但那也是一州實際上的長官。
更何況還有一個中郎將的官職,雖然不如四方中郎將那麽重要,那也是軍方數得著的重要職位。
(漢末時期的軍方官職還是很稀缺的,像四方四征四鎮這種重號將軍是不常設的,軍方官職掌握實權的都是校尉,中郎將就是了不得的官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