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二人不說話,盧植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我看就由我領一萬兵馬先去兗州收攏兵馬,深挖營壘阻擊冀州蛾賊,義真你和公偉去豫州平叛。”
“一萬兵馬會不會太少了?冀州可有百萬蛾賊啊”
皇甫嵩覺得盧植的方案可行,但是隻帶一萬兵馬又似乎太過托大了。
朱儁也覺得盧植太過輕敵了
“是啊,冀州黃巾最為精銳,戰力最強,隻帶一萬兵馬太冒險了。”
盧植怎麽會想不到這些,他早有了完整的計劃
“不然,兗州的陳留和東郡還在朝廷手中,我可以調動兩郡的郡兵和鄉勇,倒是你們去豫州更加兇險。”
“而且隻要你們在豫州平叛速度夠快,就能震懾冀州蛾賊,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皇甫嵩見盧植信心滿滿也不好再勸
“子幹兄既然胸有成竹,我等就放心了,那就多多拜托子幹兄了。”
翌日,朝廷平叛軍兵分三路,盧植領一萬兵馬前往陳留,皇甫嵩領兩萬兵馬直奔潁川,朱儁領兩萬兵馬前往陳國。
與此同時的幽州,右北平郡,土垠縣。
雖然不知道為什麽黃巾之亂爆發晚了近兩個月,但是這兩個月的時間對李駿來說彌足珍貴。
有了這兩個月,李駿可以從容不迫地完成了兩郡的春耕。
又招募了新兵,完成了基本的訓練。
現在李駿麾下已經了兩千騎兵,三千刀盾兵和三千長槍兵,合計有八千兵馬,可以說兵強馬壯。
要知道整個北軍五校也不過常備五六千人,滿編也不過萬餘人。
現在農忙結束,李駿可以閑下來專心謀劃平黃巾之事了。
右北平和遼西隨時要麵對烏桓人的進攻,李駿不可能傾巢而出,必須留下足夠的力量守家。
最近這一個月以來,李駿拿出錢糧,以雇傭的形式發動兩郡的士兵和民夫修繕長城和各處關口,就是為了降低自己南下之後守家的壓力。
花了五天擬定了方案,李駿召集了眾將議事。
人很少,李駿也不喜歡擺什麽排場,於是幹脆擺上酒菜,和四人圍著一張圓桌,邊吃邊談。
稍微吃了幾口,李駿放下筷子
“根據最近接到的消息,黃巾軍叛亂已經波及八州之地,朝廷已經派出三大中郎將領北軍五校出征平叛了。”
“若是平叛不力,我估計朝廷很快便會詔命北境邊軍南下。”
關羽眯起眼睛,身上戰意迸發
“主公今日喚我等前來是想安排平叛和留守之事?”
“對,我想由雲長和儁乂留守兩郡。”
張飛頓時樂得咧開了嘴,關羽和張合不樂意了
“主公,為何留我們二人守家啊。”
李駿知道二人是誤會了,語重心長地說道
“不是其他原因,是因為守家更難,你們想啊,一旦北境邊軍南下,那些異族會老老實實的?”
“到時候邊境被破,大漢內憂外患,百姓怎麽辦?所以守家可能比我南下平叛更難,更危險。”
“比起惡來和翼德,你們二人更穩重,所以我才想把家交給你們二人。”
二人稍微一想就知道李駿這不是哄騙他們,以異族的德行,大漢內亂他們不趁機咬一口就不是他們了。
二人立即有些羞愧,起身行禮
“末將誤會主公了,請主公責罰。”
李駿擺擺手,示意二人坐下
“雲長,你帶五百刀盾兵和一千長槍兵守盧龍塞,儁乂你領五百刀盾兵和一千長槍兵守遼西,記住隻可死守不可出戰。”
“諾,請主上放心,若是放一個烏桓人入關,我等願意提頭來見。”
“不必如此,我相信你們二人”
說著李駿端起酒樽
“今日我陪你們暢飲,今日之後至評判之前希望諸位滴酒不沾,平叛之後我請你們大醉三日。”
“祝主上平叛順利。”
送走眾人,李駿迴到後院,唐婉和甄薑還沒有睡。
李駿一身酒氣地把二人拉著坐在自己腿上,摟著二女盈盈一握的細腰
“馬上就要打仗了,我肯定要帶兵出征,你們在家要好好的。”
“放心吧,我和薑兒妹妹會看好家的。”
“夫君放心,薑兒會聽婉兒姐姐的話的。”
也許是因為喝了酒,也許是因為要長時間分離,李駿一直在絮絮叨叨
“我們兵力有限,這次我隻能給你們留五百兵馬,你們一定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還有到時候一定會有很多難民湧入右北平,你們要安置好不要讓他們寒了心。”
“這些百姓我們可以用錢糧雇傭他們去修水利,挖水渠,修繕城牆。”
“婉兒你比較懂,一定要注意衛生問題,我囤積了不少生石灰,要多用,不能引起疫病。”
……
一直絮叨了半個時辰,李駿才放過二女去洗澡去了。
其實李駿根本沒有醉,他隻是不舍得,想到出征平叛必定是數月時間,他就不開心。
他本來就是一個戀愛腦的舔狗紈絝,若不是誤打誤撞來了這個時代,若不是為了活下去,若不是為了讓唐婉過上好日子。
李駿真的就想搞搞發明創造,搞點小錢錢,過上那種遛狗逗鳥,每天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悠閑日子。
現在的他已經不僅僅要為了自己和唐婉的命運奮鬥,更要承載著幾十萬人的期盼。
換好衣服,站在庭院之中,李駿看著天上的月亮
“或許老天讓我迴來就是給我賦予了什麽使命的吧。”
感歎良久,李駿的眼神又堅定了幾分。
對於即將到來的戰事也更加期待起來。
翌日開始,兩郡的兵馬都開始了打點行裝,準備調動。
行軍打仗不是說說就行的,糧草輜重的準備就是一項大科目。
特別是這次如果南下一定是數月起步,李駿還要給大軍準備冬衣。
還好隻有三千人,東西不多,再多李駿就感覺自己要忙炸了。
“看來這次出去無論如何得拐一兩個謀士迴來,否則自己早晚累死”
李駿一邊忙碌一邊想著。
再想想漢末那些大才,大多都是世家之人,自己這個出身不好,估計人家看不上自己。
本來能招攬的本身就極其有限,若是再被別人截胡自己怕是哭都找不到地方。
所以還是樹人先生說得對: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我看就由我領一萬兵馬先去兗州收攏兵馬,深挖營壘阻擊冀州蛾賊,義真你和公偉去豫州平叛。”
“一萬兵馬會不會太少了?冀州可有百萬蛾賊啊”
皇甫嵩覺得盧植的方案可行,但是隻帶一萬兵馬又似乎太過托大了。
朱儁也覺得盧植太過輕敵了
“是啊,冀州黃巾最為精銳,戰力最強,隻帶一萬兵馬太冒險了。”
盧植怎麽會想不到這些,他早有了完整的計劃
“不然,兗州的陳留和東郡還在朝廷手中,我可以調動兩郡的郡兵和鄉勇,倒是你們去豫州更加兇險。”
“而且隻要你們在豫州平叛速度夠快,就能震懾冀州蛾賊,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皇甫嵩見盧植信心滿滿也不好再勸
“子幹兄既然胸有成竹,我等就放心了,那就多多拜托子幹兄了。”
翌日,朝廷平叛軍兵分三路,盧植領一萬兵馬前往陳留,皇甫嵩領兩萬兵馬直奔潁川,朱儁領兩萬兵馬前往陳國。
與此同時的幽州,右北平郡,土垠縣。
雖然不知道為什麽黃巾之亂爆發晚了近兩個月,但是這兩個月的時間對李駿來說彌足珍貴。
有了這兩個月,李駿可以從容不迫地完成了兩郡的春耕。
又招募了新兵,完成了基本的訓練。
現在李駿麾下已經了兩千騎兵,三千刀盾兵和三千長槍兵,合計有八千兵馬,可以說兵強馬壯。
要知道整個北軍五校也不過常備五六千人,滿編也不過萬餘人。
現在農忙結束,李駿可以閑下來專心謀劃平黃巾之事了。
右北平和遼西隨時要麵對烏桓人的進攻,李駿不可能傾巢而出,必須留下足夠的力量守家。
最近這一個月以來,李駿拿出錢糧,以雇傭的形式發動兩郡的士兵和民夫修繕長城和各處關口,就是為了降低自己南下之後守家的壓力。
花了五天擬定了方案,李駿召集了眾將議事。
人很少,李駿也不喜歡擺什麽排場,於是幹脆擺上酒菜,和四人圍著一張圓桌,邊吃邊談。
稍微吃了幾口,李駿放下筷子
“根據最近接到的消息,黃巾軍叛亂已經波及八州之地,朝廷已經派出三大中郎將領北軍五校出征平叛了。”
“若是平叛不力,我估計朝廷很快便會詔命北境邊軍南下。”
關羽眯起眼睛,身上戰意迸發
“主公今日喚我等前來是想安排平叛和留守之事?”
“對,我想由雲長和儁乂留守兩郡。”
張飛頓時樂得咧開了嘴,關羽和張合不樂意了
“主公,為何留我們二人守家啊。”
李駿知道二人是誤會了,語重心長地說道
“不是其他原因,是因為守家更難,你們想啊,一旦北境邊軍南下,那些異族會老老實實的?”
“到時候邊境被破,大漢內憂外患,百姓怎麽辦?所以守家可能比我南下平叛更難,更危險。”
“比起惡來和翼德,你們二人更穩重,所以我才想把家交給你們二人。”
二人稍微一想就知道李駿這不是哄騙他們,以異族的德行,大漢內亂他們不趁機咬一口就不是他們了。
二人立即有些羞愧,起身行禮
“末將誤會主公了,請主公責罰。”
李駿擺擺手,示意二人坐下
“雲長,你帶五百刀盾兵和一千長槍兵守盧龍塞,儁乂你領五百刀盾兵和一千長槍兵守遼西,記住隻可死守不可出戰。”
“諾,請主上放心,若是放一個烏桓人入關,我等願意提頭來見。”
“不必如此,我相信你們二人”
說著李駿端起酒樽
“今日我陪你們暢飲,今日之後至評判之前希望諸位滴酒不沾,平叛之後我請你們大醉三日。”
“祝主上平叛順利。”
送走眾人,李駿迴到後院,唐婉和甄薑還沒有睡。
李駿一身酒氣地把二人拉著坐在自己腿上,摟著二女盈盈一握的細腰
“馬上就要打仗了,我肯定要帶兵出征,你們在家要好好的。”
“放心吧,我和薑兒妹妹會看好家的。”
“夫君放心,薑兒會聽婉兒姐姐的話的。”
也許是因為喝了酒,也許是因為要長時間分離,李駿一直在絮絮叨叨
“我們兵力有限,這次我隻能給你們留五百兵馬,你們一定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還有到時候一定會有很多難民湧入右北平,你們要安置好不要讓他們寒了心。”
“這些百姓我們可以用錢糧雇傭他們去修水利,挖水渠,修繕城牆。”
“婉兒你比較懂,一定要注意衛生問題,我囤積了不少生石灰,要多用,不能引起疫病。”
……
一直絮叨了半個時辰,李駿才放過二女去洗澡去了。
其實李駿根本沒有醉,他隻是不舍得,想到出征平叛必定是數月時間,他就不開心。
他本來就是一個戀愛腦的舔狗紈絝,若不是誤打誤撞來了這個時代,若不是為了活下去,若不是為了讓唐婉過上好日子。
李駿真的就想搞搞發明創造,搞點小錢錢,過上那種遛狗逗鳥,每天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悠閑日子。
現在的他已經不僅僅要為了自己和唐婉的命運奮鬥,更要承載著幾十萬人的期盼。
換好衣服,站在庭院之中,李駿看著天上的月亮
“或許老天讓我迴來就是給我賦予了什麽使命的吧。”
感歎良久,李駿的眼神又堅定了幾分。
對於即將到來的戰事也更加期待起來。
翌日開始,兩郡的兵馬都開始了打點行裝,準備調動。
行軍打仗不是說說就行的,糧草輜重的準備就是一項大科目。
特別是這次如果南下一定是數月起步,李駿還要給大軍準備冬衣。
還好隻有三千人,東西不多,再多李駿就感覺自己要忙炸了。
“看來這次出去無論如何得拐一兩個謀士迴來,否則自己早晚累死”
李駿一邊忙碌一邊想著。
再想想漢末那些大才,大多都是世家之人,自己這個出身不好,估計人家看不上自己。
本來能招攬的本身就極其有限,若是再被別人截胡自己怕是哭都找不到地方。
所以還是樹人先生說得對: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