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當初就該殺了他們
我都是王妃了,脾氣差億點怎麽了 作者:五號病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上看他們哭得實在悲慘,這話也不好意思說。
盛景玉雙眉蹙起,把嫌棄擺在臉上,問道:“受到這種苛待,你們就沒反擊?”
那袁後和金口河,在安川國的時候,都快要被捧到天上去了,動不動就要告狀,誰都不敢招惹,要不是被蘇文鳶罵了一頓,他們都敢要星星要月亮。
同樣是使臣,他們怎麽就窩囊成這樣?
也不知道盛景玉的這句話,怎麽就戳中他們的心窩子了。
突如其來的一聲哀嚎,把大家嚇得一激靈。
“王爺啊……你是不知道啊!他們欺人太甚,一開始我們特別生氣……可去找了幾次,每次都無果而終。”
“王爺你可要給我們做主啊!他們不止欺負使臣,還汙蔑王妃的名聲,那袁後迴去養好傷,就開始胡說八道。”
“金世子也跟著奚落嘲諷,當初您就該殺了他們,怎麽能放他們迴去啊!迴去後他們依舊不知悔改,啟空國的皇上還出爾反爾,開始包庇他們……”
盛景玉冷哼一聲說:“我沒殺人,你們都對我不依不饒,我要是真殺了他們,你們不得把我綁過去賠罪?”
金口河被盛景玉刺傷時,這些人可不是這麽說的。
現在自己吃了虧,才知道有些人就不該活著。
麵對盛景玉的奚落,幾人沒什麽特殊反應,依舊在哭,哭的上氣不接下氣,想到什麽說什麽,還要當場立誓,證明自己所言不虛。
盛景玉當即阻攔說:“行了行了,你們說點有用的吧。”
看得出來,他們句句發自肺腑,用不著發誓。
要是沒受委屈,不至於哭這麽慘。
旁邊大臣心酸落淚,別管幾位使臣在離開前,是什麽立場,反正出去後,代表的就是安川國的臉麵。
自家使臣,被人如此欺辱,實在是不像話。
關鍵這還沒完,皇上拿出那封信說:“這是啟空國皇帝,寫給朕的書信,還有一封長公主的家書。”
長公主是皇上的姐姐,和怡公主是十三年前去的啟空國,長公主是三十年前。
三十年前富川被滅,啟空國成功複國,當時說要兩國交好,所以兩國互派公主前來聯姻。
啟空國派來的那位公主,五年後在安川國病逝。
長公主安然無恙,就是幾個月前,駙馬出遊,馬匹受驚,他從馬上摔下來直接喪命。
駙馬已死,長公主請求迴到安川,啟空國皇帝已經答應,接下來要看安川國這邊的意思。
“皇上,啟空國苛待使臣,實乃挑釁之舉,長公主在啟空國,也必然會遭受委屈,既然駙馬已死,臣提議派人前去,接公主迴來。”
大家的意見難得一致,人肯定是要接迴來的。
就是派誰過去,成了難題,眼前這幾個剛迴來的,眼淚還沒擦幹呢。
新派去的,總要硬氣點,要能替安川挽迴顏麵。
在這件事上,幾人爭執不休。
盛景玉提醒說:“駙馬是數月前墜馬,當時修書,長公主完全可以跟著使臣一同迴來,而且,你們到啟空國時,沒有見到長公主嗎?”
幾名使臣麵麵相覷,最後統一搖頭。
“長公主稱病,並未召見我們。”
他們自己都要活不下去了,也沒心情主動找長公主,甚至……都已經忘了這個人。
路上被金世子等人折磨,也沒想起來。
盛景玉沒再說話,由著他們繼續爭論,當然最後也沒個結果。
這事不是他該煩心的,他要做的,是往盛子溪那邊遞證據。
翻案是真難啊。
這是幾人心裏共同的想法,盛子溪難在,他已經看到了所謂的通敵信,還有當年的卷宗。
可卷宗上的記載,十分簡潔,證據就這麽一遝偽造書信。
不管是放在當年,還是放在現在,都不足以被定罪。
這還翻什麽案,書信往出一拿,都不用盛子溪說什麽,大家就都能看得出,是皇上敷衍斷案。
但這顯然不行啊!皇上能開心嗎?
沒辦法,盛子溪隻能仔細調查信件來源,試圖讓這個謀劃,看起來縝密些,好讓大家覺得,是皇上一時失察。
當年謀劃此事的人,怎麽也想不到,過去了十三年,竟還會有人幫他們梳理計劃,想讓其看起來毫無破綻。
盛子溪這個用心程度,誰看了不佩服,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幕後真兇。
好在有前線那些人的招認,他們承認當年攔截的通敵信,是假的,還是一眼假。
並且他們還說,這事本身就不合理,幾個主謀還私下商議過,問要不要上報?
數次戰敗,全是他們的原因,並非是朝堂上有人叛國。
按理來說,確認為假的信件,是不用急著上報的。
頂多是後麵匯報軍情時,提上一嘴。
可幾人的最終商議結果,是要找人迴京複命,並且還要重演一遍信件被攔截的過程。
那信寫得太假,幾人怕東窗事發,到時候有人懷疑是他們偽造。
當著大家的麵,搜出密信,即便是假的,也和他們無關。
於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通敵信被二次搜出來。
通敵信經過兩次搜查的事,知道的人不多,但知道的這幾位,口供一致,不知道的,也明確見到了第二次。
有細節,有口供,這一環盛子溪已經解決,現在讓他想不通的是,京城安樂侯府書房裏的信,是誰送進去的?
盛景玉讓他去問萬國公,問了,不認。
這個消息傳迴宸王府,蘇文鳶也頭疼,說是萬國公,其實也隻是她的猜測而已。
安樂侯府的人都死了,他要是買通下人放進去的,死無對證,無從查起。
“就這麽幾張紙,往大家麵前一放,傳閱一番後,就什麽都不用說了,查什麽查!”蘇文鳶煩躁的甩出那幾封信。
這是盛子溪送來的,並非原版。
蘇文鳶看了後,真是想罵街。
怪不得皇上從來都不讓他們看這幾封信,原版蘇文鳶也看到了,字跡不對,書寫習慣不對,紙張和墨全都不對。
真是諷刺,想栽贓陷害,但偽造證據都不用心。
盛景玉雙眉蹙起,把嫌棄擺在臉上,問道:“受到這種苛待,你們就沒反擊?”
那袁後和金口河,在安川國的時候,都快要被捧到天上去了,動不動就要告狀,誰都不敢招惹,要不是被蘇文鳶罵了一頓,他們都敢要星星要月亮。
同樣是使臣,他們怎麽就窩囊成這樣?
也不知道盛景玉的這句話,怎麽就戳中他們的心窩子了。
突如其來的一聲哀嚎,把大家嚇得一激靈。
“王爺啊……你是不知道啊!他們欺人太甚,一開始我們特別生氣……可去找了幾次,每次都無果而終。”
“王爺你可要給我們做主啊!他們不止欺負使臣,還汙蔑王妃的名聲,那袁後迴去養好傷,就開始胡說八道。”
“金世子也跟著奚落嘲諷,當初您就該殺了他們,怎麽能放他們迴去啊!迴去後他們依舊不知悔改,啟空國的皇上還出爾反爾,開始包庇他們……”
盛景玉冷哼一聲說:“我沒殺人,你們都對我不依不饒,我要是真殺了他們,你們不得把我綁過去賠罪?”
金口河被盛景玉刺傷時,這些人可不是這麽說的。
現在自己吃了虧,才知道有些人就不該活著。
麵對盛景玉的奚落,幾人沒什麽特殊反應,依舊在哭,哭的上氣不接下氣,想到什麽說什麽,還要當場立誓,證明自己所言不虛。
盛景玉當即阻攔說:“行了行了,你們說點有用的吧。”
看得出來,他們句句發自肺腑,用不著發誓。
要是沒受委屈,不至於哭這麽慘。
旁邊大臣心酸落淚,別管幾位使臣在離開前,是什麽立場,反正出去後,代表的就是安川國的臉麵。
自家使臣,被人如此欺辱,實在是不像話。
關鍵這還沒完,皇上拿出那封信說:“這是啟空國皇帝,寫給朕的書信,還有一封長公主的家書。”
長公主是皇上的姐姐,和怡公主是十三年前去的啟空國,長公主是三十年前。
三十年前富川被滅,啟空國成功複國,當時說要兩國交好,所以兩國互派公主前來聯姻。
啟空國派來的那位公主,五年後在安川國病逝。
長公主安然無恙,就是幾個月前,駙馬出遊,馬匹受驚,他從馬上摔下來直接喪命。
駙馬已死,長公主請求迴到安川,啟空國皇帝已經答應,接下來要看安川國這邊的意思。
“皇上,啟空國苛待使臣,實乃挑釁之舉,長公主在啟空國,也必然會遭受委屈,既然駙馬已死,臣提議派人前去,接公主迴來。”
大家的意見難得一致,人肯定是要接迴來的。
就是派誰過去,成了難題,眼前這幾個剛迴來的,眼淚還沒擦幹呢。
新派去的,總要硬氣點,要能替安川挽迴顏麵。
在這件事上,幾人爭執不休。
盛景玉提醒說:“駙馬是數月前墜馬,當時修書,長公主完全可以跟著使臣一同迴來,而且,你們到啟空國時,沒有見到長公主嗎?”
幾名使臣麵麵相覷,最後統一搖頭。
“長公主稱病,並未召見我們。”
他們自己都要活不下去了,也沒心情主動找長公主,甚至……都已經忘了這個人。
路上被金世子等人折磨,也沒想起來。
盛景玉沒再說話,由著他們繼續爭論,當然最後也沒個結果。
這事不是他該煩心的,他要做的,是往盛子溪那邊遞證據。
翻案是真難啊。
這是幾人心裏共同的想法,盛子溪難在,他已經看到了所謂的通敵信,還有當年的卷宗。
可卷宗上的記載,十分簡潔,證據就這麽一遝偽造書信。
不管是放在當年,還是放在現在,都不足以被定罪。
這還翻什麽案,書信往出一拿,都不用盛子溪說什麽,大家就都能看得出,是皇上敷衍斷案。
但這顯然不行啊!皇上能開心嗎?
沒辦法,盛子溪隻能仔細調查信件來源,試圖讓這個謀劃,看起來縝密些,好讓大家覺得,是皇上一時失察。
當年謀劃此事的人,怎麽也想不到,過去了十三年,竟還會有人幫他們梳理計劃,想讓其看起來毫無破綻。
盛子溪這個用心程度,誰看了不佩服,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幕後真兇。
好在有前線那些人的招認,他們承認當年攔截的通敵信,是假的,還是一眼假。
並且他們還說,這事本身就不合理,幾個主謀還私下商議過,問要不要上報?
數次戰敗,全是他們的原因,並非是朝堂上有人叛國。
按理來說,確認為假的信件,是不用急著上報的。
頂多是後麵匯報軍情時,提上一嘴。
可幾人的最終商議結果,是要找人迴京複命,並且還要重演一遍信件被攔截的過程。
那信寫得太假,幾人怕東窗事發,到時候有人懷疑是他們偽造。
當著大家的麵,搜出密信,即便是假的,也和他們無關。
於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通敵信被二次搜出來。
通敵信經過兩次搜查的事,知道的人不多,但知道的這幾位,口供一致,不知道的,也明確見到了第二次。
有細節,有口供,這一環盛子溪已經解決,現在讓他想不通的是,京城安樂侯府書房裏的信,是誰送進去的?
盛景玉讓他去問萬國公,問了,不認。
這個消息傳迴宸王府,蘇文鳶也頭疼,說是萬國公,其實也隻是她的猜測而已。
安樂侯府的人都死了,他要是買通下人放進去的,死無對證,無從查起。
“就這麽幾張紙,往大家麵前一放,傳閱一番後,就什麽都不用說了,查什麽查!”蘇文鳶煩躁的甩出那幾封信。
這是盛子溪送來的,並非原版。
蘇文鳶看了後,真是想罵街。
怪不得皇上從來都不讓他們看這幾封信,原版蘇文鳶也看到了,字跡不對,書寫習慣不對,紙張和墨全都不對。
真是諷刺,想栽贓陷害,但偽造證據都不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