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燒了旱魃,天才會下雨。明清朝的時候,還有‘打旱骨樁’、‘焚旱魃’等求雨習俗。《明史》中記載的民俗說,每遇幹旱,人們便發掘新葬墓塚,將屍體拖出,殘其肢體,稱作‘打旱骨樁’。到了清王朝,就由‘打旱骨樁’進而發展為焚燒屍骨了。”
“據說這旱魃有的渾身長滿綠毛或是白毛,堅硬無比,青麵獠牙,速度又極快,凡人可是很難降服他的。”
我聽到東子的解釋,心中對這旱魃多少有了些了解,也想象得到他們那恐怖的嘴臉:“那,有什麽辦法能降服他們?”
東子托著下巴想了會兒道:“我看書中有這樣一個記載——說的是山東那邊黃河下遊的一個村子,有一年鬧大旱,方圓幾十裏都不下雨,村子裏的人就商量著,一起拿錢請了一個陰陽先生……”
“這陰陽先生在村子裏走了幾圈,掐指一算說是村子的墳圈子裏出了旱魃。然後就帶上十幾個青壯年,拿著工具,到村中的墳地裏,他指著一個新葬的、墳頭沒草的墳地,讓大家開始挖。圍觀的人很多,不多時就挖出一個棺材,打開一看,裏麵竟然什麽都沒有!”
“那陰陽先生看了一眼圍觀的人群,然後對大家說,開棺動土驚擾了亡靈,不是小事,讓大家都跪下磕頭,對墓主人表示下敬意……”
“村民們覺得他說的很對,都紛紛跪下來,對著棺材磕頭。可有個人他就是不願意下跪。陰陽先生一聲令下,命大家用繩子把他捆了起來。原來這旱魃說白了就是一種僵屍,他的膝蓋是不能彎曲的。後來在太陽的暴曬下,被村裏人架上高火燒死了。”
“照小兄弟這麽說來,倒也容易,我把村裏的人都喊在一起,一試便知。”
我聽了村長的話,擺擺手道:“這是對付旱魃的法子,咱們這裏又沒幹旱,而且是傳說,難道一個青麵獠牙的怪物混在人群裏會有人認不出嗎?我看不可信……”
這時,一向話語很少的七星說話了:“你們說的旱魃,怎麽跟我爺遇到的‘小毛孩兒’很像……”
眾人都看向七星:“哦?小毛孩兒?”
“嗯……”七星笑著道:“我也不確定哈……就是我爺說過,他那會兒領著班子演出,路過一個縣城。那時候也沒有樓房,就都是咱那種土瓦房子。演出完的時候有一戶人家來人找到我爺爺,說是請他去幫個忙,價錢都好說。我爺爺就去了。”
“那是個大戶人家,管家來請的爺爺。說是前兩天家裏挖菜窖的時候,挖到一具棺材,棺材裏麵什麽都沒有。可第二天的時候,從那地窖裏麵就往上麵冒氣。我爺爺去的時候,後院就好像飄了一層霧似的。那個管家說,本來以為把地窖填死就沒事兒了。”
“第二天下午的時候,有人看到地窖上麵有個渾身長著長毛的孩子,一轉身就鑽進去了,家裏有很多雞都被咬死了,搞的家裏麵人心惶惶的。聽人說演出的班子裏麵,有個姓方的是個把式,功夫不錯。所以他們就找到我爺爺去幫忙抓住這個小毛孩兒。”
“我爺爺自認為身手不錯,就同那戶人家的幾個下人一起蹲點守著,果然在傍晚的時候發現了這小毛孩兒,渾身都長著白毛,活脫像個猴子。我爺爺腳下運氣奔了過去……他們蹲點的地方離那地窖口很近,都不到五米。可還沒等我爺爺搶到地窖口,那小毛孩兒一閃身就不見了,速度快的驚人。我爺爺也知道這東西不是凡物,不敢與他較量,就推脫說身體不舒服,趕忙離開了那戶人家……”
七星的身手就不錯,學的卻隻是方家功夫的皮毛,而他爺爺那可是方家功夫的集大成者,連他都追不上,看來這家夥當真不是善茬……
眾人是越說越心慌,越說越沒有底氣。到後來索性喝起了悶酒,二狗和七星更是倚著牆睡著了。
鬼眼劉也催促我們早些睡覺,明天跟他去墳地看看。一邊還得安撫村長的情緒,告訴他放心,這件事一定能處理好。村長也是個明世麵的人,當下就承諾,我們幾個要是能幫助高橋村趨吉化兇,該有的賞金都會有。
第二天一早,太陽還沒有出來,鬼眼劉就把我們幾個喊了起來。又在村長家的碗櫃裏麵拿出一個大花碗,給我們一個分了一個,叫我們幾個去山上采露水去,采夠半碗就可以了。
我們幾個連日來趕路,再加上昨晚喝了酒,已是困乏不已。此時揉了揉眼睛,半夢半醒,對鬼眼劉的意圖還沒搞明白,就機械地上了半山,去采露水去了。
晨露很足,山裏植被又很茂盛,不多時一人就采夠了小半碗迴來。鬼眼劉從他的竹簍中拿出一個木葫蘆,讓我們小心點把露水都倒在葫蘆裏。
快到晌午的時候,村長領著兩個很壯實的年輕人迴來,其中一個年輕人身後牽了四條黑狗,還有一個扛著一個大麻袋,哥幾個上前幫忙接下麻袋,聽到了裏麵“咕咕”地叫聲。村長衝鬼眼劉點頭說:“先生要的東西都準備妥當了!”
還沒有來得及吃飯,鬼眼劉就告訴我們說:“咱今天要去看看那孤主的墳頭,會會那韓口張,趁著中午這會兒陽氣十足,先看看墳去。”
眾人帶上鐵鍬、鎬頭,走了不多時,來到村西口的高橋村老林。
此時陽光正烈,四條黑狗吐著舌頭,安靜地蹲坐在林子之中,一行人都低頭,仔細看著眼前這個既沒有碑也沒有墓門的墳包。
“看來埋的時候很匆忙,連墓門都沒按一個……”東子繞著墳堆走了兩圈。二狗站在我身後,手不停擦著汗問我說:“他栓子爺,你說,這墳包連個門都沒有,那韓口張從哪鑽出來啊?”
我心裏也是不解,卻嚇唬二狗道:“胖子,這韓口張好歹也是個鬼,鬼很高級的。你聽說過鬼去你家的時候還敲門通知你一聲麽?搞不好他現在就站在你身後看著你呢!”
二狗一下子跳到我身前,望向身後聳了聳肩。
鬼眼劉放下竹簍,走上墳前抓了把土在鼻子下麵聞了聞,又拿出個類似小鎬頭的東西刨了幾下,然後看向墳頭對眾人說:“墳頭寸草不生,土質一直到下麵都應該是幹的,看來,這是那韓口張的老巢嘍!兄弟幾個,把東西都放下,先把墳拋開吧!”
眾人頂著烈陽,揮動鐵鍁鎬頭忙活半天,這墓穴埋得很淺,不多時就見到了棺材板。待清理好棺材板,鬼眼劉卸了板子上麵的鉚釘後,眾人一下子呆在原地——
棺材板裏什麽都沒有!連一根死人頭發都沒有!
鬼眼劉麵不改色,從竹簍裏掏出塊紅色的石頭放在棺材板上,趴在上麵觀察了半天。然後起身對大家說:“哥幾個把棺材板移走,接著挖,這下麵還有東西!”
眾人心裏雖是疑慮重重,但還是揮動胳膊又大幹起來。又挖了有近兩米深,隻聽“咚”地一聲悶響,正是鎬頭刨到了棺材板的悶聲!
這一通直挖的我們頭腦昏厥,從原來的墳包下麵生生又是出現了兩口不大的棺材!
我見鬼眼劉麵色凝重,從竹簍裏拿出一個木葫蘆出來,不知喝了口什麽水,然後上前去起鉚釘。
待所有鉚釘都被起開後,鬼眼劉一用力,隻聽“通”地一聲巨響,其中一塊棺材板應聲落地!
就在此時,隻見一股黑煙直直地從墓坑中衝了上來!一上到地麵上就四下散開去,便聽鬼眼劉嘶啞著嗓子喊道:“大家快把眼睛閉上!”
且說我們和鬼眼劉、村長幾個,在那座無主的墳塋裏挖出了三個棺材,鬼眼劉卸下所有鉚釘打開棺材之時,突然一股黑煙從棺材裏衝了出來!
站在墓坑上麵的我們先是一驚,在鬼眼劉的唿喊中四下散開,留下鬼眼劉一個人在墓坑裏。不多時黑煙散盡,我趕忙爬到墓坑邊上查看鬼眼劉的情況。
鬼眼劉在墓坑下麵衝我擺擺手,我看那下麵棺材跟之前的一樣,也是空空如也。
眾人圍了上來,鬼眼劉在棺材板上塗了幾道朱砂,隨後跳出墓坑對我們道:“三個棺材都是空的,也就是說,至少有三個韓口張。”
村長一聽鬼眼劉這樣說,嚇得差點摔倒在墓坑裏,所幸被一旁的二狗扶住了。鬼眼劉對著其中一個背著帶子的人說:“兄弟,把公雞拴在這墓坑的東南西北角各一隻,鏈子用木樁釘好了,千萬別跑了!”
那個壯年應了一聲,放下身上的袋子。另一個拎著把斧頭上前釘木樁。當他打開大袋子的時候,我們這時才知道,裏麵的是四隻白色的公雞,精厲的雞冠高高豎起,如血般鮮紅。
東子感歎道:“《春秋運鬥樞》中說‘玉衡星散為雞’,這白色雄雞可是鎮壓陰邪之氣的最佳法寶啊!”
“據說這旱魃有的渾身長滿綠毛或是白毛,堅硬無比,青麵獠牙,速度又極快,凡人可是很難降服他的。”
我聽到東子的解釋,心中對這旱魃多少有了些了解,也想象得到他們那恐怖的嘴臉:“那,有什麽辦法能降服他們?”
東子托著下巴想了會兒道:“我看書中有這樣一個記載——說的是山東那邊黃河下遊的一個村子,有一年鬧大旱,方圓幾十裏都不下雨,村子裏的人就商量著,一起拿錢請了一個陰陽先生……”
“這陰陽先生在村子裏走了幾圈,掐指一算說是村子的墳圈子裏出了旱魃。然後就帶上十幾個青壯年,拿著工具,到村中的墳地裏,他指著一個新葬的、墳頭沒草的墳地,讓大家開始挖。圍觀的人很多,不多時就挖出一個棺材,打開一看,裏麵竟然什麽都沒有!”
“那陰陽先生看了一眼圍觀的人群,然後對大家說,開棺動土驚擾了亡靈,不是小事,讓大家都跪下磕頭,對墓主人表示下敬意……”
“村民們覺得他說的很對,都紛紛跪下來,對著棺材磕頭。可有個人他就是不願意下跪。陰陽先生一聲令下,命大家用繩子把他捆了起來。原來這旱魃說白了就是一種僵屍,他的膝蓋是不能彎曲的。後來在太陽的暴曬下,被村裏人架上高火燒死了。”
“照小兄弟這麽說來,倒也容易,我把村裏的人都喊在一起,一試便知。”
我聽了村長的話,擺擺手道:“這是對付旱魃的法子,咱們這裏又沒幹旱,而且是傳說,難道一個青麵獠牙的怪物混在人群裏會有人認不出嗎?我看不可信……”
這時,一向話語很少的七星說話了:“你們說的旱魃,怎麽跟我爺遇到的‘小毛孩兒’很像……”
眾人都看向七星:“哦?小毛孩兒?”
“嗯……”七星笑著道:“我也不確定哈……就是我爺說過,他那會兒領著班子演出,路過一個縣城。那時候也沒有樓房,就都是咱那種土瓦房子。演出完的時候有一戶人家來人找到我爺爺,說是請他去幫個忙,價錢都好說。我爺爺就去了。”
“那是個大戶人家,管家來請的爺爺。說是前兩天家裏挖菜窖的時候,挖到一具棺材,棺材裏麵什麽都沒有。可第二天的時候,從那地窖裏麵就往上麵冒氣。我爺爺去的時候,後院就好像飄了一層霧似的。那個管家說,本來以為把地窖填死就沒事兒了。”
“第二天下午的時候,有人看到地窖上麵有個渾身長著長毛的孩子,一轉身就鑽進去了,家裏有很多雞都被咬死了,搞的家裏麵人心惶惶的。聽人說演出的班子裏麵,有個姓方的是個把式,功夫不錯。所以他們就找到我爺爺去幫忙抓住這個小毛孩兒。”
“我爺爺自認為身手不錯,就同那戶人家的幾個下人一起蹲點守著,果然在傍晚的時候發現了這小毛孩兒,渾身都長著白毛,活脫像個猴子。我爺爺腳下運氣奔了過去……他們蹲點的地方離那地窖口很近,都不到五米。可還沒等我爺爺搶到地窖口,那小毛孩兒一閃身就不見了,速度快的驚人。我爺爺也知道這東西不是凡物,不敢與他較量,就推脫說身體不舒服,趕忙離開了那戶人家……”
七星的身手就不錯,學的卻隻是方家功夫的皮毛,而他爺爺那可是方家功夫的集大成者,連他都追不上,看來這家夥當真不是善茬……
眾人是越說越心慌,越說越沒有底氣。到後來索性喝起了悶酒,二狗和七星更是倚著牆睡著了。
鬼眼劉也催促我們早些睡覺,明天跟他去墳地看看。一邊還得安撫村長的情緒,告訴他放心,這件事一定能處理好。村長也是個明世麵的人,當下就承諾,我們幾個要是能幫助高橋村趨吉化兇,該有的賞金都會有。
第二天一早,太陽還沒有出來,鬼眼劉就把我們幾個喊了起來。又在村長家的碗櫃裏麵拿出一個大花碗,給我們一個分了一個,叫我們幾個去山上采露水去,采夠半碗就可以了。
我們幾個連日來趕路,再加上昨晚喝了酒,已是困乏不已。此時揉了揉眼睛,半夢半醒,對鬼眼劉的意圖還沒搞明白,就機械地上了半山,去采露水去了。
晨露很足,山裏植被又很茂盛,不多時一人就采夠了小半碗迴來。鬼眼劉從他的竹簍中拿出一個木葫蘆,讓我們小心點把露水都倒在葫蘆裏。
快到晌午的時候,村長領著兩個很壯實的年輕人迴來,其中一個年輕人身後牽了四條黑狗,還有一個扛著一個大麻袋,哥幾個上前幫忙接下麻袋,聽到了裏麵“咕咕”地叫聲。村長衝鬼眼劉點頭說:“先生要的東西都準備妥當了!”
還沒有來得及吃飯,鬼眼劉就告訴我們說:“咱今天要去看看那孤主的墳頭,會會那韓口張,趁著中午這會兒陽氣十足,先看看墳去。”
眾人帶上鐵鍬、鎬頭,走了不多時,來到村西口的高橋村老林。
此時陽光正烈,四條黑狗吐著舌頭,安靜地蹲坐在林子之中,一行人都低頭,仔細看著眼前這個既沒有碑也沒有墓門的墳包。
“看來埋的時候很匆忙,連墓門都沒按一個……”東子繞著墳堆走了兩圈。二狗站在我身後,手不停擦著汗問我說:“他栓子爺,你說,這墳包連個門都沒有,那韓口張從哪鑽出來啊?”
我心裏也是不解,卻嚇唬二狗道:“胖子,這韓口張好歹也是個鬼,鬼很高級的。你聽說過鬼去你家的時候還敲門通知你一聲麽?搞不好他現在就站在你身後看著你呢!”
二狗一下子跳到我身前,望向身後聳了聳肩。
鬼眼劉放下竹簍,走上墳前抓了把土在鼻子下麵聞了聞,又拿出個類似小鎬頭的東西刨了幾下,然後看向墳頭對眾人說:“墳頭寸草不生,土質一直到下麵都應該是幹的,看來,這是那韓口張的老巢嘍!兄弟幾個,把東西都放下,先把墳拋開吧!”
眾人頂著烈陽,揮動鐵鍁鎬頭忙活半天,這墓穴埋得很淺,不多時就見到了棺材板。待清理好棺材板,鬼眼劉卸了板子上麵的鉚釘後,眾人一下子呆在原地——
棺材板裏什麽都沒有!連一根死人頭發都沒有!
鬼眼劉麵不改色,從竹簍裏掏出塊紅色的石頭放在棺材板上,趴在上麵觀察了半天。然後起身對大家說:“哥幾個把棺材板移走,接著挖,這下麵還有東西!”
眾人心裏雖是疑慮重重,但還是揮動胳膊又大幹起來。又挖了有近兩米深,隻聽“咚”地一聲悶響,正是鎬頭刨到了棺材板的悶聲!
這一通直挖的我們頭腦昏厥,從原來的墳包下麵生生又是出現了兩口不大的棺材!
我見鬼眼劉麵色凝重,從竹簍裏拿出一個木葫蘆出來,不知喝了口什麽水,然後上前去起鉚釘。
待所有鉚釘都被起開後,鬼眼劉一用力,隻聽“通”地一聲巨響,其中一塊棺材板應聲落地!
就在此時,隻見一股黑煙直直地從墓坑中衝了上來!一上到地麵上就四下散開去,便聽鬼眼劉嘶啞著嗓子喊道:“大家快把眼睛閉上!”
且說我們和鬼眼劉、村長幾個,在那座無主的墳塋裏挖出了三個棺材,鬼眼劉卸下所有鉚釘打開棺材之時,突然一股黑煙從棺材裏衝了出來!
站在墓坑上麵的我們先是一驚,在鬼眼劉的唿喊中四下散開,留下鬼眼劉一個人在墓坑裏。不多時黑煙散盡,我趕忙爬到墓坑邊上查看鬼眼劉的情況。
鬼眼劉在墓坑下麵衝我擺擺手,我看那下麵棺材跟之前的一樣,也是空空如也。
眾人圍了上來,鬼眼劉在棺材板上塗了幾道朱砂,隨後跳出墓坑對我們道:“三個棺材都是空的,也就是說,至少有三個韓口張。”
村長一聽鬼眼劉這樣說,嚇得差點摔倒在墓坑裏,所幸被一旁的二狗扶住了。鬼眼劉對著其中一個背著帶子的人說:“兄弟,把公雞拴在這墓坑的東南西北角各一隻,鏈子用木樁釘好了,千萬別跑了!”
那個壯年應了一聲,放下身上的袋子。另一個拎著把斧頭上前釘木樁。當他打開大袋子的時候,我們這時才知道,裏麵的是四隻白色的公雞,精厲的雞冠高高豎起,如血般鮮紅。
東子感歎道:“《春秋運鬥樞》中說‘玉衡星散為雞’,這白色雄雞可是鎮壓陰邪之氣的最佳法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