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40毫米火箭筒和一門107毫米火箭炮擺在蘇軍顧問團眼前,參加的除了劉鈞外,還有誌願軍部隊的代表。


    劉鈞提出的用這兩款武器與蘇軍交換的建議,在內部引起了爭論;有的首長說好不容易自己研製出這樣的大殺器,沒道理賣給別人;也有的首長說,這兩款武器不是什麽高科技的東西,別人拿去研究,很快就可以仿製,還不如用它換一些我們急需的裝備。


    最後的意見是:這兩款武器出現在戰場上,蘇軍不可能不看到,如果他們高層提出要求,我們不可能不答應,還不如主動與他們接洽。


    這個事既然是劉鈞提出來的,上級就讓他負責跟蘇軍談判,部隊派出人員參加。


    法捷耶夫咽了一下口水,眼前的這支火箭筒,有點類似國內的rpg-2,但是又有點不像。而107毫米火箭炮,短小精悍,黑幽幽的炮身,上下迸發著一種強大的氣息。


    一名誌願軍戰士用臥姿和立姿給他們演示了這支40毫米火箭筒的發射。


    “嗖”的一聲,聲音不大,長長的炮彈拖著尾焰飛出炮管,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向靶位,那是一塊200毫米厚的均質鋼板。


    “轟”的一聲,標靶被淹沒在爆炸的濃煙和火光當中。


    很快,他們將這塊鋼板吊了過來。


    隻見正麵一個圓孔,而後麵則有溶化的金屬溶液,可以想象,當這枚穿甲彈打穿鋼板時,形成的金屬溶液噴向坦克艙內是一個怎麽樣的情景。


    這可是200毫米的均質鋼板呀。


    既輕便,又容易操作,雙人單人都可以,一個士兵可以背4發炮彈滿山跑。


    顧問團的人員基本是軍事專家,一眼就可以看出這款火箭筒的特別之處,特別是它的穿甲彈可以打穿現世所有坦克的正麵裝甲,軍事價值不可估量。


    現在世界上隻有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兩國都有海量的裝甲部隊,想到對方的鋼鐵洪流,大家都在拚命找對付的辦法。


    這款單兵火箭筒,出現的不正是時候嗎?


    而那門107毫米火箭炮,雖然隻試射了一枚火箭彈,但可以想象這12管火箭炮彈同時發射的恐怖火力輸出,最重要的是,由於它可以拆卸,分解後幾名士兵就可以扛著行軍,機動性強,走哪打哪。


    這個時候蘇軍的bm-13型16管132毫米火箭炮,也就是後來稱為“喀秋莎”的火箭炮,還必須由一輛吉斯151運載車輛負責運輸,這就注定必須依靠公路才行。


    而107毫米火箭炮,一個班的士兵把拆開的部件背在身上,跑到一座山頭,組裝好之後,對準目標一陣火力輸出,12枚107毫米炮彈,相當一個炮兵營的火力將整個目標覆蓋、


    發射完之後,十分鍾不到,發射現場撤得幹幹淨淨。


    這設計的人真是天才。


    “劉參謀,這是你們設計製作的?”


    “這是由我們國內兵工廠設計製作的。”


    “能不能把這兩款圖紙提供給我們?”法捷耶夫試探地問。


    “上校先生,這個我可做不了主,不過我聽說這兩款武器是國內兵工廠設計人員花了好幾年功夫才設計出來的,消耗了許多人力物力。”


    傻瓜都聽出劉鈞的意思,提供圖紙可以商量,但不能免費。


    “劉參謀,畢竟我們蘇聯給你們提供了那麽多的武器彈藥,這點事情可不可以商量?”


    劉鈞心想,當年蘇聯老大哥提供的武器裝備並不是全部免費的。二戰結束後,蘇軍龐大的軍火倉庫堆滿了繳獲的武器和那些年來加足馬力生產的武器彈藥,還有退役下來的武器彈藥。這恐怖的存量,再打一場世界大戰都用不完。


    現在戰爭結束了,這些武器在倉庫裏蒙上了一層塵土。


    正逢朝鮮戰爭爆發,中朝軍隊需要大量的武器彈藥,特別是中國軍隊的要求更加迫切,因為在朝鮮戰場,第一次戰役到第三次戰役,誌願軍使用的都是當年從日本鬼子和國民黨軍手裏繳獲的“萬國造”武器,中朝軍隊就是憑借這些簡陋的武器將聯合國軍推迴到“三八線”附近。但是,戰爭中也暴露了誌願軍步槍、機槍和火炮的口徑極其混亂,後勤補給、維修和彈藥供應也極為困難。在這種情況之下,要想憑借如此簡陋的武器持續與美軍作戰,勢必極為艱難。


    於是,中國政府向蘇聯政府提出援助和采購蘇製武器的要求,蘇聯政府向新中國提供12.35億盧布的貸款,全部用於購買蘇製武器;當時的價格也明確規定,以1950年10月19日中國出兵朝鮮為分界線,之後采購的軍事裝備和彈藥以半價付款,鐵路器材打了個75折。


    從1951年1月開始,大批蘇製武器裝備誌願軍。


    毋庸諱言,總之,中國政府采購和蘇聯援助的大量武器裝備,總體性能要好於中國的“萬國造”武器。起碼解決了後勤保障的許多問題,這些武器在朝鮮戰場上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中國軍隊能夠以弱勝強,屢屢取得對美國為首聯合國軍戰鬥的勝利,這些武器裝備也功不可沒。


    而且因為這批蘇製武器的到來,中國軍隊學到了現代化戰爭的模式,看到了自己的差距,開始加速中國軍隊自身正規化建設的步伐,並由幾乎是單一的步兵發展為諸軍兵種的合成軍。所以戰後,中國軍隊掀起了大練兵的高潮,快速進行部隊的正規化建設和現代化建設。


    “你們蘇聯老大哥財大氣粗,哪裏看得上我們這些土槍土炮,你們隨便拔一根毛,我們都抬不起!”


    “噗”的一聲,安娜一口水噴了出來。


    “劉參謀,你的話很有趣!”


    其實從法捷耶夫的角度,他覺得劉鈞的話也合理。有時一件武器可以讓戰爭改變走向,雖然劉鈞他們提供的兩款武器不起眼,但勝於簡便、精悍,裏麵也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都包含著政治和經濟方麵的利益。


    劉鈞搞出來的東西對於提升部隊的戰鬥力是非常明顯的。


    “劉參謀,如果要交換,你的條件?”法捷耶夫來之前向上級匯報此事,上級本來不在意,就讓法捷耶夫的顧問團先去看一看,然後寫一份報告過來再考慮。


    “上校先生,你能做主嗎?”劉鈞笑著問。


    “劉參謀,先提你們的要求,我好打報告上去。”


    “這樣吧;3000挺12.7毫米高射機槍,500萬發高射機槍子彈;在三年內,每個月給我們提供200具你們生產的40毫米火箭筒和107毫米火箭炮,配套1000枚火箭彈和5000枚107毫米炮彈。另外,50萬盧布的現金和30萬盧布的藥品。”


    “噝”,在一旁的誌願軍代表倒吸了一口氣,這不是獅子大開口嗎?這都敢提?


    法捷耶夫倒是沒有很驚訝,他知道這兩款武器的價值。


    劉鈞也不擔心,這3000挺高射機槍看似很多,實際上蘇軍的軍火庫就有現成的,直接提出來就是;而提出每月給我們的這兩款武器的數量,按照蘇聯老大哥恐怖的生產能力,可能就是一天的產量。至於現金和藥品,則是劉鈞談判的籌碼。


    法捷耶夫作不了主,打了報告上去。


    他的上司開始也大罵劉鈞居然敢大開口。


    他不放心,專門來到顧問團所在地,再次觀看了試射,結果讓他大為震憾。


    “這兩款武器我們可以仿製嗎?”上司私下問法捷耶夫。


    “可以,但要拿到實物後至少一個月才能完成測繪,沒有圖紙的話,裏麵一些原理我們的工程師還要進行消化,效果要打折扣,然後進行生產……但是,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如果今後他們再有新的裝備,那就不那麽好談了!”


    “你的意思是同意他們的條件?”


    “他們提出的條件我們承擔得起。”


    “50萬現金就不給了,把高射機槍增加到5000挺,倉庫裏多得是,子彈800萬發,其他的就照他們說的辦。”法捷耶夫的上司決定了。


    “800萬發高射機槍子彈,會不會多了一點?”


    “多嗎?攤到每挺機槍上,也就1600發,幾個迴合就打完了;子彈打完了就要向我們購買,所以不用擔心!”上司對法捷耶夫說。


    “要不要增加一些條款?比如圖紙交給我們後,他們就不能自行生產?”


    “不用,他們現在軍工生產能力不足,影響不到我們,我們還需要他們纏住美國佬,給我們爭取時間!”


    “明白,首長看得就是比我們遠,英明!”法捷耶夫十分感歎。


    這場交易來得突然,結束也太快了。


    得知結果,連劉鈞都愕然,老大哥真是爽快。


    這5000挺高射機槍到位的話,可以組成建至少500個高射機槍連,乍看似很多,但想到我們這麽大的國土,這麽多的沿海城市的防空力量,不多。


    “劉鈞同誌又立了一個大功!”


    “有了這批高射機槍,我們的防空火力將會大大加強。”上級對這場交易還是挺滿意的,雙方都達到目的。


    “劉參謀,你真是太厲害了,這樣都能做成一樁大生意。”安娜調侃劉鈞。


    “安娜小姐,沒辦法呀,我們國家太窮了,你也知道,我們的戰士每天都有犧牲!”


    “我們的衛國戰爭也犧牲了許多人!”安娜說。


    二戰蘇德戰爭,蘇聯因為戰爭死亡的人數大概在2700萬人左右,其中蘇軍死亡超過800萬人,損失是驚人的。


    “我的表姐在重慶時也認識一位中國人,我的表姐非常喜歡他,他很能做生意,賺到了很多錢,可惜戰爭爆發前,她迴國了,就再也沒見到他。”


    “你表姐?重慶?”


    “你的表姐來過重慶?她叫什麽名字?”


    “怎麽,你也知道?她叫依蓮莎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倉庫打造最強遊擊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謝大海42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謝大海429並收藏帶著倉庫打造最強遊擊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