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造弩工廠,打鐵作坊
亮劍:離開太原兵工廠的生涯 作者:胖橘真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冬日暖陽煦,疏影入窗來。
早飯過後,王振華通過窗戶紙發現今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應該十分適合戶外工作。
“1937年呐!鬼子就進了中原呐!先打開盧溝橋,後打開山海關呐……”
王振華嘴裏哼著《八路軍拉大栓》這首歌,就推門往外走。剛剛出了李二牛家的大門沒多遠,一陣西北風刮過,王振華隻能背對著西北風瑟瑟發抖。
等到這陣風過後,王振華才轉過身子對李二牛說:
“隊長,今天也太冷了。不太適合戶外工作,有沒有合適的房屋,給大家背個風啊?”
隊長李二牛白了王振華一眼:
“沒事,大家都習慣了,沒那麽嬌貴。你現在看看,家家戶戶房子就這麽大。就是我們鬥的地主,人家都住在鎮子上。咱們李家坡哪來的合適房子?”
李家坡這個小山村不過三四十戶,王振華一眼就將村子大致看了一遍。歎了口氣,無奈的說道:
“咱們還是去打穀場吧!起碼那裏寬敞一點。”
到了地方,王振華開始給各個工位劃分位置。半個小時後,村裏人大概都到齊了。超過十歲的半大小子也都來了,一個個打打鬧鬧十分歡實。
王振華站在中央大喊道:
“鄉親們!安靜一下,聽我說兩句。”
等鄉親們停止了嘮嗑,大人們管住了自家的孩子,王振華才繼續說:
“昨晚隊長李二牛跟我說,遊擊隊需要大量的弓弩。並且縣大隊長已經找過村長叔和會計叔等人商量過了。
你們具體商量的內容我也不想知道,今天我要教你們的是如何快速生產合格的弓弩。
上次在隊長家裏成功製造出來整個弓弩的站在這邊。”
這些人村長和會計都做過工作,所以都是很配合。這些人站到一起後,王振華繼續喊:
“上次也去學習製造弓弩,但是沒有製造出來的站到這邊。”
這次的人更多。王振華開始詢問,每個人做出來弓弩哪一部分。率先給他們分配工位。
上午就是給村裏這些人安排工作內容,日上中天時,王振華找到村長李長海、會計李長貴和隊長李二牛:
“工作內容大致就安排完了,下午就可以安排人找材料,可以試著生產了。生產中有什麽問題,咱們隨時再調整。”
李二牛等村長和會計走後,開口對王振華說:
“王振華,這個弓弩裏麵的鐵質零件,可不可以想辦法自己生產?”
“咱們村裏有鐵匠嗎?”
“那倒沒有,但是我有一把子力氣,你要是會,完全可以教我。我、二狗子和順子都可以打鐵。”
王振華看著李二牛說:
“你們都來打鐵了,那遊擊隊怎麽辦?”
李二牛有點不耐煩:
“你就說你會不會吧!至於鐵匠我來想辦法。”
“我跟你實話實說,我見過打鐵,也在說本裏看過冶鐵煉鋼的方法。但是我沒有實踐過,可以將方法告訴你們,但是能不能成功就不保證了。”
李二牛立刻拍胸脯道:
“你放心,不管能不能成功,我保證不埋怨你。”
接下來幾天,王振華一邊指揮村民流水線生產弓弩。並且根據各個工序的的生產速度調配人手。一邊指導李二牛和他手下的遊擊隊成員,修建漢代高爐。
漢代高爐
王振華終於見到了李二牛手下所有的人,一共14人。這就是李二牛所說的不到20人,果然沒到。
李二牛看著已經有了一個雛形的高爐,對著王振華說:
“這個爐子這麽大,能不能煉鋼?”
王振華趕緊打斷他的幻想,直接否定道:
“不能,之所以將爐子建造這麽大,是為了將鐵或鐵礦石融化成鐵水流出來。
用粘土粘結砂作造型材料生產鑄件,將熔化的鐵水澆灌入鑄型空腔中,冷卻凝固後而獲得產品,這種生產方法叫做翻砂。
這樣得到的零件經過簡單的清理和打磨就可以使用。”
李二牛還是不死心,對著王振華繼續追問:
“那咱們有沒有方法煉鋼?”
王振華都氣笑了,沒好氣的說:
“你知道一個小型鋼鐵廠需要多少人嗎?”
王振華也不等李二牛迴答,就自顧自的說:
“現在,一個小型的鋼鐵廠,最少也要幾百人,甚至上千人。大型的鋼鐵廠動輒就是上萬人,你再看看李家坡有多少人?”
說到這,王振華話鋒一轉,對著李二牛說:
“不過可以用炒鋼法得到低碳熟鐵、中碳鋼和高碳鋼。但是炒鋼法得到的產品十分不穩定,完全憑借工人的經驗。不僅效率低,而且良品率也十分低,不適合大規模的生產。”
“那太原兵工廠用什麽煉鋼?”
麵對李二牛的好奇,王振華沒好氣的說:
“太原兵工廠和華夏大部分的煉鋼廠一樣,也是使用轉爐煉鋼。
聽說全麵抗戰爆發前,上海已經有更先進的電爐煉鋼了。可惜了,現在上海應該也落入小鬼子的手中了。這些設備最終都會為小鬼子製造槍炮,用來攻擊咱們華夏。
這些說了你也不懂,我現在還是給你講講風箱如何製造。”
手拉風箱
李二牛看著王振華手中風箱的製作圖紙:
“這個我見過,鐵匠鋪中打鐵的爐子旁邊就有這個。”
“對,這就是手拉風箱式鐵匠爐,其中的關鍵就是這個風箱。咱們趕緊將這個做出來,這還是很有用的。”
李二牛終於圖窮匕見,問出最關心的一個問題:
“這樣咱們能造槍嗎?”
王振華翻了一個白眼,給了他一個最淳樸的迴答:
“能做一個錘子!不要好高騖遠,咱們趕緊將風箱做出來,否則你連錘子都做不出來。”
接下來,王振華開始指揮他們製造一個小型的漢代高爐和一個手拉風箱打鐵爐。
僅僅過去五天,第一爐鐵水出爐。
鐵水流到一個個用過粘土粘結砂製造的鑄件中,冷卻過後將零件拿了出來。
李二牛拿著銼刀開始休整形狀。最後安裝到這幾天製作的蹶張弩上。李二牛連續試了幾下,笑容燦爛的說:
“行了,咱們製作的零件可以使用。”
周圍的村民十分激動,這幾天李家坡弓弩的產量已經能穩定到每天50支。這個數量已經十分驚人,因為就這幾天的產量,就足夠他們縣大隊使用了。
再有這個煉鐵作坊,李家坡就是一個十足的造弩工坊。
以後的李家坡,完全可以不種地、不打獵,生產弓弩就能養活自己。
早飯過後,王振華通過窗戶紙發現今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應該十分適合戶外工作。
“1937年呐!鬼子就進了中原呐!先打開盧溝橋,後打開山海關呐……”
王振華嘴裏哼著《八路軍拉大栓》這首歌,就推門往外走。剛剛出了李二牛家的大門沒多遠,一陣西北風刮過,王振華隻能背對著西北風瑟瑟發抖。
等到這陣風過後,王振華才轉過身子對李二牛說:
“隊長,今天也太冷了。不太適合戶外工作,有沒有合適的房屋,給大家背個風啊?”
隊長李二牛白了王振華一眼:
“沒事,大家都習慣了,沒那麽嬌貴。你現在看看,家家戶戶房子就這麽大。就是我們鬥的地主,人家都住在鎮子上。咱們李家坡哪來的合適房子?”
李家坡這個小山村不過三四十戶,王振華一眼就將村子大致看了一遍。歎了口氣,無奈的說道:
“咱們還是去打穀場吧!起碼那裏寬敞一點。”
到了地方,王振華開始給各個工位劃分位置。半個小時後,村裏人大概都到齊了。超過十歲的半大小子也都來了,一個個打打鬧鬧十分歡實。
王振華站在中央大喊道:
“鄉親們!安靜一下,聽我說兩句。”
等鄉親們停止了嘮嗑,大人們管住了自家的孩子,王振華才繼續說:
“昨晚隊長李二牛跟我說,遊擊隊需要大量的弓弩。並且縣大隊長已經找過村長叔和會計叔等人商量過了。
你們具體商量的內容我也不想知道,今天我要教你們的是如何快速生產合格的弓弩。
上次在隊長家裏成功製造出來整個弓弩的站在這邊。”
這些人村長和會計都做過工作,所以都是很配合。這些人站到一起後,王振華繼續喊:
“上次也去學習製造弓弩,但是沒有製造出來的站到這邊。”
這次的人更多。王振華開始詢問,每個人做出來弓弩哪一部分。率先給他們分配工位。
上午就是給村裏這些人安排工作內容,日上中天時,王振華找到村長李長海、會計李長貴和隊長李二牛:
“工作內容大致就安排完了,下午就可以安排人找材料,可以試著生產了。生產中有什麽問題,咱們隨時再調整。”
李二牛等村長和會計走後,開口對王振華說:
“王振華,這個弓弩裏麵的鐵質零件,可不可以想辦法自己生產?”
“咱們村裏有鐵匠嗎?”
“那倒沒有,但是我有一把子力氣,你要是會,完全可以教我。我、二狗子和順子都可以打鐵。”
王振華看著李二牛說:
“你們都來打鐵了,那遊擊隊怎麽辦?”
李二牛有點不耐煩:
“你就說你會不會吧!至於鐵匠我來想辦法。”
“我跟你實話實說,我見過打鐵,也在說本裏看過冶鐵煉鋼的方法。但是我沒有實踐過,可以將方法告訴你們,但是能不能成功就不保證了。”
李二牛立刻拍胸脯道:
“你放心,不管能不能成功,我保證不埋怨你。”
接下來幾天,王振華一邊指揮村民流水線生產弓弩。並且根據各個工序的的生產速度調配人手。一邊指導李二牛和他手下的遊擊隊成員,修建漢代高爐。
漢代高爐
王振華終於見到了李二牛手下所有的人,一共14人。這就是李二牛所說的不到20人,果然沒到。
李二牛看著已經有了一個雛形的高爐,對著王振華說:
“這個爐子這麽大,能不能煉鋼?”
王振華趕緊打斷他的幻想,直接否定道:
“不能,之所以將爐子建造這麽大,是為了將鐵或鐵礦石融化成鐵水流出來。
用粘土粘結砂作造型材料生產鑄件,將熔化的鐵水澆灌入鑄型空腔中,冷卻凝固後而獲得產品,這種生產方法叫做翻砂。
這樣得到的零件經過簡單的清理和打磨就可以使用。”
李二牛還是不死心,對著王振華繼續追問:
“那咱們有沒有方法煉鋼?”
王振華都氣笑了,沒好氣的說:
“你知道一個小型鋼鐵廠需要多少人嗎?”
王振華也不等李二牛迴答,就自顧自的說:
“現在,一個小型的鋼鐵廠,最少也要幾百人,甚至上千人。大型的鋼鐵廠動輒就是上萬人,你再看看李家坡有多少人?”
說到這,王振華話鋒一轉,對著李二牛說:
“不過可以用炒鋼法得到低碳熟鐵、中碳鋼和高碳鋼。但是炒鋼法得到的產品十分不穩定,完全憑借工人的經驗。不僅效率低,而且良品率也十分低,不適合大規模的生產。”
“那太原兵工廠用什麽煉鋼?”
麵對李二牛的好奇,王振華沒好氣的說:
“太原兵工廠和華夏大部分的煉鋼廠一樣,也是使用轉爐煉鋼。
聽說全麵抗戰爆發前,上海已經有更先進的電爐煉鋼了。可惜了,現在上海應該也落入小鬼子的手中了。這些設備最終都會為小鬼子製造槍炮,用來攻擊咱們華夏。
這些說了你也不懂,我現在還是給你講講風箱如何製造。”
手拉風箱
李二牛看著王振華手中風箱的製作圖紙:
“這個我見過,鐵匠鋪中打鐵的爐子旁邊就有這個。”
“對,這就是手拉風箱式鐵匠爐,其中的關鍵就是這個風箱。咱們趕緊將這個做出來,這還是很有用的。”
李二牛終於圖窮匕見,問出最關心的一個問題:
“這樣咱們能造槍嗎?”
王振華翻了一個白眼,給了他一個最淳樸的迴答:
“能做一個錘子!不要好高騖遠,咱們趕緊將風箱做出來,否則你連錘子都做不出來。”
接下來,王振華開始指揮他們製造一個小型的漢代高爐和一個手拉風箱打鐵爐。
僅僅過去五天,第一爐鐵水出爐。
鐵水流到一個個用過粘土粘結砂製造的鑄件中,冷卻過後將零件拿了出來。
李二牛拿著銼刀開始休整形狀。最後安裝到這幾天製作的蹶張弩上。李二牛連續試了幾下,笑容燦爛的說:
“行了,咱們製作的零件可以使用。”
周圍的村民十分激動,這幾天李家坡弓弩的產量已經能穩定到每天50支。這個數量已經十分驚人,因為就這幾天的產量,就足夠他們縣大隊使用了。
再有這個煉鐵作坊,李家坡就是一個十足的造弩工坊。
以後的李家坡,完全可以不種地、不打獵,生產弓弩就能養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