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明日上巳節
學霸穿越成側妃,咱不卷了 作者:紫竹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入宮拜見皇後,無論對李泓暄,還是對楊芸兒,都是一場考驗。
按照楊芸兒的習慣,應對考驗,必然是做好充分準備。
上迴第一次拜見崔後,隻因多了一句嘴,就被茶葉澆了一頭(80章),這樣的記憶可不大好。這次,楊芸兒打起了十足精神。
不管李泓暄是什麽態度,發不發這場酒瘋,楊芸兒都會做好準備,早早將宮廷禮儀複習了個遍。甚至一度打算將關在偏院多時的楊嬤嬤提溜迴來,發揮餘熱,共同複習禮儀。
楊芸兒是個不計前嫌的,隻要是得用的人,她都敢用。但對方卻並沒有這樣的氣度。
麵對楊芸兒的邀約,楊嬤嬤依舊選擇將自己鎖在一方鬥室內,日日吃齋念佛,一副心灰意冷的樣子。
對比下來,還是王嬤嬤心理素質強悍些,自決定振作起來後,出門一趟,差事辦得十分妥帖,將楊芸兒希望她傳達的意思說得滴水不漏,對方的接頭人竟然一點都沒有起疑,為將來的合作開了一個好頭。
較之乳母的寶刀未老,李泓暄這次有些慫。
不同於以往為朝堂論戰而做的詳盡準備,這次的重點在於情緒控製,這對當下的李泓暄而言有點兒挑戰。
他並不是一個善於隱藏喜怒之人,本身又剛經曆了心緒的大起大落。且不知八王爺在崔後那端是否有所動作,楊芸兒和羅子昂對李泓暄都不大放心。
此刻,六小王爺被楊芸兒押到外書房,聽了羅子昂與楊芸兒聯手嘮叨了許久,隻覺得腦袋嗡嗡作響。
平常這兩人中隨便一人說教起來,就夠李泓暄頭痛了,如今兩人絲滑聯手,還相互提點補充,一致對著李泓暄,六小王爺哪裏招架得住,一時間人都蔫了一節。
“孤知曉了,明天無論她如何發難,孤都會忍著,按照以往那樣敬著崔氏。”
“王爺,您還是得按照以往習慣,尊稱她母後!我們還沒到和崔氏撕破臉的時候!”楊芸兒皺著眉頭,對李泓暄用詞的細節再次進行糾正。
“您現在根基不穩,八殿下估計正盼著您直接與崔後撕破臉,他好漁翁得利。”羅子昂恨鐵不成鋼,打算再次加碼訓斥。
李泓暄一口氣被噎住,頹然坐在椅子上喘氣。
楊芸兒看著李泓暄,而立之年的靈魂,俯視迷茫中的少年,多少帶了一點悲憫的情緒。
在這種情緒的帶動下,楊芸兒心軟了,上輩子目睹過00後整頓職場的傲嬌,對於麵前乖乖聽訓的六小王爺,她心裏不自覺地多了幾分憐惜。
她伸手攔住了正要繼續發作的羅子昂,兩步走到李泓暄身旁,放柔了聲音,就像姐姐勸弟弟一樣,溫柔地說到:“王爺,您再忍一忍吧,未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李泓暄好不容易扛住了方才暴風驟雨式洗腦,冷不防楊芸兒畫風突變,不由愣了一下。然後,在小側妃溫聲細語的勸慰下,六小王爺居然破防了。
“我便不爭這個王位了。便讓八弟去做又如何!為了權勢,我生母,外祖父全沒了,還有太子哥哥也沒了。”六小王爺不自覺地帶出了哭腔:“小芸,表哥,我想和你們好好過日子,還有婉兒!”
此話一出,屋內的溫度霎時間冷了幾分。
眼前的知心大姐姐瞬間變臉,連聲音都淬了冰:
“你之前說楊氏蠢,在我眼裏你更蠢!太子薨逝,且不說你從小養在崔後名下,也占了個嫡字。便是隻敘長幼,所有活著的皇子中,你本是長!”
楊芸兒眼眸犀利,對著李泓暄冷哼一聲,“好端端的長子,不繼承皇位,反讓弟弟即位。你說這個長子是不是出了什麽差錯?到底是不幸薨逝,還是犯錯被貶被殺,你想選哪條路?”
“古有泰伯讓國,為避免兄弟相爭,泰伯與仲雍自動遠走荊蠻,斷發文身,王爺您也是想主動避入蠻荒之地麽?”羅子昂主動引經據典地補了一刀。
楊芸兒聯想到上輩子參觀博物館的經曆,接過刀子繼續磨:“這泰伯離開周地,南下據說成了吳國先祖,如今南邊不再莽荒,已是魚米之鄉,要不咱再走遠一些,出海找個島,說不定還能當個島國之主?”
六小王爺倒吸一口冷氣,剛想為自己辯解幾句,卻看楊芸兒目光銳利似箭,他頓覺自己身上多了幾個無形的窟窿,連忙將頭轉向另一邊。
這邊的氣壓更低,羅表哥臉色比鍋底還黑,手中竟然還多了一把戒尺。
李泓暄心中暗叫不好,忙直起身,正色道:
“哥!孤知道錯了,孤記著雲氏血仇,明日必然忍住,不會亂了方寸。待孤在朝堂羽翼豐滿,定叫崔氏付出代價!”
“小芸,孤會努力的,這其中厲害孤知道,方才也就是逞一把口舌之快!”
這邊廂苦口婆心做著準備。宮中那頭,果然如楊芸兒所料,已開始有所動作。
崔後斜躺在靠椅上,一邊由兩名宮女服侍著敲背捏腿,一邊聽著一名內侍說著外頭傳言。
秋月姑姑權衡再三,並未阻攔,隻在心中默默念佛。
“你是說,有雲家餘孽找到了暄兒?”
“外頭確實是這麽傳的,聽說六王爺迴去發了一通脾氣,驚動了六王妃,當場動了胎氣,若不是太醫及時救治,這胎恐怕不保了!”
“什麽!”崔後蹭得一身直起身子,一旁為她揉肩的宮女沒有反應過來,不小心撞了一下崔後的身子。
崔後當即暴怒:“把這不長眼的東西,拖出去,打!”
可憐那宮女來不及求饒,就被堵住了嘴,拖了出去。
秋月姑姑心中一聲哀歎,主子這脾氣實在是控製不住了,她默默環視一眼殿內膽顫心驚的宮女,想到當年與自己一起伺候皇後的姐妹大多下場淒慘,又默默閉上了眼,並未發話。
崔後怒氣依舊未消,還在大罵:“這是幾日前的消息,怎麽才傳來,你們都對本宮懈怠了麽。”
先前傳話的那內侍做出驚恐卑微的樣子,口中連聲道:“奴才不敢,是奴辦事不利,是奴該死。”說罷,便跪了下去,不斷地磕著頭。
崔後不耐煩地擺了擺手,“行了,起來吧,你的忠心,吾知曉!”
見崔後情緒略略平緩,那內侍露出為難的神色,小心地道:“娘娘,我們先前放在那邊的人手,都被六王爺身邊那個幕僚給借故清理了。故而消息總是慢了些!”
“這隻養不熟的白眼狼,當初就不該留著他!”崔後重重拍了一下桌子,神色狠厲。
秋月到底忍不住,說了一句:“娘娘仔細手疼,六殿下隻是心大,對娘娘還是孝順的。”
那內侍抬眸看了一眼秋月,不動聲色道:“姑姑說得也是,畢竟是娘娘一手養大的,就是心大了些,如今六王妃在養胎,後宅沒個主心骨,王爺的性子又是個綿軟的,可不是得被人帶壞了。”
崔後心中一動,聯想到前一陣進宮的幾位命婦所說之話,當下有了主意:“暄兒身邊還是得有自己人看著,另外婉兒的胎也務必保住,那可是崔氏的血脈。”
那內侍唇角微微翹起,諂媚道:“娘娘英明,依著娘娘的意思,咱們替六王爺挑兩名可心的人兒送去,讓王爺收收心,有人知冷知熱的,那邊府上有什麽事,也好叫娘娘第一時間知曉。”
秋月低下頭皺起眉,但終究沒有說什麽。
按照楊芸兒的習慣,應對考驗,必然是做好充分準備。
上迴第一次拜見崔後,隻因多了一句嘴,就被茶葉澆了一頭(80章),這樣的記憶可不大好。這次,楊芸兒打起了十足精神。
不管李泓暄是什麽態度,發不發這場酒瘋,楊芸兒都會做好準備,早早將宮廷禮儀複習了個遍。甚至一度打算將關在偏院多時的楊嬤嬤提溜迴來,發揮餘熱,共同複習禮儀。
楊芸兒是個不計前嫌的,隻要是得用的人,她都敢用。但對方卻並沒有這樣的氣度。
麵對楊芸兒的邀約,楊嬤嬤依舊選擇將自己鎖在一方鬥室內,日日吃齋念佛,一副心灰意冷的樣子。
對比下來,還是王嬤嬤心理素質強悍些,自決定振作起來後,出門一趟,差事辦得十分妥帖,將楊芸兒希望她傳達的意思說得滴水不漏,對方的接頭人竟然一點都沒有起疑,為將來的合作開了一個好頭。
較之乳母的寶刀未老,李泓暄這次有些慫。
不同於以往為朝堂論戰而做的詳盡準備,這次的重點在於情緒控製,這對當下的李泓暄而言有點兒挑戰。
他並不是一個善於隱藏喜怒之人,本身又剛經曆了心緒的大起大落。且不知八王爺在崔後那端是否有所動作,楊芸兒和羅子昂對李泓暄都不大放心。
此刻,六小王爺被楊芸兒押到外書房,聽了羅子昂與楊芸兒聯手嘮叨了許久,隻覺得腦袋嗡嗡作響。
平常這兩人中隨便一人說教起來,就夠李泓暄頭痛了,如今兩人絲滑聯手,還相互提點補充,一致對著李泓暄,六小王爺哪裏招架得住,一時間人都蔫了一節。
“孤知曉了,明天無論她如何發難,孤都會忍著,按照以往那樣敬著崔氏。”
“王爺,您還是得按照以往習慣,尊稱她母後!我們還沒到和崔氏撕破臉的時候!”楊芸兒皺著眉頭,對李泓暄用詞的細節再次進行糾正。
“您現在根基不穩,八殿下估計正盼著您直接與崔後撕破臉,他好漁翁得利。”羅子昂恨鐵不成鋼,打算再次加碼訓斥。
李泓暄一口氣被噎住,頹然坐在椅子上喘氣。
楊芸兒看著李泓暄,而立之年的靈魂,俯視迷茫中的少年,多少帶了一點悲憫的情緒。
在這種情緒的帶動下,楊芸兒心軟了,上輩子目睹過00後整頓職場的傲嬌,對於麵前乖乖聽訓的六小王爺,她心裏不自覺地多了幾分憐惜。
她伸手攔住了正要繼續發作的羅子昂,兩步走到李泓暄身旁,放柔了聲音,就像姐姐勸弟弟一樣,溫柔地說到:“王爺,您再忍一忍吧,未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李泓暄好不容易扛住了方才暴風驟雨式洗腦,冷不防楊芸兒畫風突變,不由愣了一下。然後,在小側妃溫聲細語的勸慰下,六小王爺居然破防了。
“我便不爭這個王位了。便讓八弟去做又如何!為了權勢,我生母,外祖父全沒了,還有太子哥哥也沒了。”六小王爺不自覺地帶出了哭腔:“小芸,表哥,我想和你們好好過日子,還有婉兒!”
此話一出,屋內的溫度霎時間冷了幾分。
眼前的知心大姐姐瞬間變臉,連聲音都淬了冰:
“你之前說楊氏蠢,在我眼裏你更蠢!太子薨逝,且不說你從小養在崔後名下,也占了個嫡字。便是隻敘長幼,所有活著的皇子中,你本是長!”
楊芸兒眼眸犀利,對著李泓暄冷哼一聲,“好端端的長子,不繼承皇位,反讓弟弟即位。你說這個長子是不是出了什麽差錯?到底是不幸薨逝,還是犯錯被貶被殺,你想選哪條路?”
“古有泰伯讓國,為避免兄弟相爭,泰伯與仲雍自動遠走荊蠻,斷發文身,王爺您也是想主動避入蠻荒之地麽?”羅子昂主動引經據典地補了一刀。
楊芸兒聯想到上輩子參觀博物館的經曆,接過刀子繼續磨:“這泰伯離開周地,南下據說成了吳國先祖,如今南邊不再莽荒,已是魚米之鄉,要不咱再走遠一些,出海找個島,說不定還能當個島國之主?”
六小王爺倒吸一口冷氣,剛想為自己辯解幾句,卻看楊芸兒目光銳利似箭,他頓覺自己身上多了幾個無形的窟窿,連忙將頭轉向另一邊。
這邊的氣壓更低,羅表哥臉色比鍋底還黑,手中竟然還多了一把戒尺。
李泓暄心中暗叫不好,忙直起身,正色道:
“哥!孤知道錯了,孤記著雲氏血仇,明日必然忍住,不會亂了方寸。待孤在朝堂羽翼豐滿,定叫崔氏付出代價!”
“小芸,孤會努力的,這其中厲害孤知道,方才也就是逞一把口舌之快!”
這邊廂苦口婆心做著準備。宮中那頭,果然如楊芸兒所料,已開始有所動作。
崔後斜躺在靠椅上,一邊由兩名宮女服侍著敲背捏腿,一邊聽著一名內侍說著外頭傳言。
秋月姑姑權衡再三,並未阻攔,隻在心中默默念佛。
“你是說,有雲家餘孽找到了暄兒?”
“外頭確實是這麽傳的,聽說六王爺迴去發了一通脾氣,驚動了六王妃,當場動了胎氣,若不是太醫及時救治,這胎恐怕不保了!”
“什麽!”崔後蹭得一身直起身子,一旁為她揉肩的宮女沒有反應過來,不小心撞了一下崔後的身子。
崔後當即暴怒:“把這不長眼的東西,拖出去,打!”
可憐那宮女來不及求饒,就被堵住了嘴,拖了出去。
秋月姑姑心中一聲哀歎,主子這脾氣實在是控製不住了,她默默環視一眼殿內膽顫心驚的宮女,想到當年與自己一起伺候皇後的姐妹大多下場淒慘,又默默閉上了眼,並未發話。
崔後怒氣依舊未消,還在大罵:“這是幾日前的消息,怎麽才傳來,你們都對本宮懈怠了麽。”
先前傳話的那內侍做出驚恐卑微的樣子,口中連聲道:“奴才不敢,是奴辦事不利,是奴該死。”說罷,便跪了下去,不斷地磕著頭。
崔後不耐煩地擺了擺手,“行了,起來吧,你的忠心,吾知曉!”
見崔後情緒略略平緩,那內侍露出為難的神色,小心地道:“娘娘,我們先前放在那邊的人手,都被六王爺身邊那個幕僚給借故清理了。故而消息總是慢了些!”
“這隻養不熟的白眼狼,當初就不該留著他!”崔後重重拍了一下桌子,神色狠厲。
秋月到底忍不住,說了一句:“娘娘仔細手疼,六殿下隻是心大,對娘娘還是孝順的。”
那內侍抬眸看了一眼秋月,不動聲色道:“姑姑說得也是,畢竟是娘娘一手養大的,就是心大了些,如今六王妃在養胎,後宅沒個主心骨,王爺的性子又是個綿軟的,可不是得被人帶壞了。”
崔後心中一動,聯想到前一陣進宮的幾位命婦所說之話,當下有了主意:“暄兒身邊還是得有自己人看著,另外婉兒的胎也務必保住,那可是崔氏的血脈。”
那內侍唇角微微翹起,諂媚道:“娘娘英明,依著娘娘的意思,咱們替六王爺挑兩名可心的人兒送去,讓王爺收收心,有人知冷知熱的,那邊府上有什麽事,也好叫娘娘第一時間知曉。”
秋月低下頭皺起眉,但終究沒有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