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王爺無人?
學霸穿越成側妃,咱不卷了 作者:紫竹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聞景泰帝態度曖昧不明,崔婉兒著實不放心。
她當即對楊芸兒說道:“你且放寬心,好歹我也出自崔氏,必然護著你。一會就修書一封迴府,請父母幫忙周旋,著族中長輩幫忙說和勸解。若此路不通,我便親自遞帖求見崔皇後,必不會讓你有事。”
楊芸兒心下感動,眼眶不禁微微泛紅。
婉兒姐姐竟然願意為了自己,動用族中長輩的關係,這份情誼讓她默默記在心上。
不過,楊芸兒感性外表下,有一顆理性的靈魂。
曾經受過職場曆練的楊芸兒,對於權力的運作和人心的揣摩自然要比崔婉兒高出不少。接到崔皇後旨意那一刻,她隻是一時沒管住心中怒火,拽著李泓暄且任性發泄了一迴,但此時早已冷靜下來。
婉兒姐姐心意雖好,使力的方向卻錯了。
楊芸兒很清楚自己這樣的身份,在崔皇後眼中不過是一隻螻蟻。高高在上的皇後不會無端惦記起一隻小螻蟻,除非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地引導。
一般而言,麵對這種自視甚高且霸道強勢的掌權者,最好的應對策略就是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此時如果崔婉兒強行出麵求情,不僅無法救她於水火之中,還可能火上澆油,踩到崔後的爆點。
想到這裏,楊芸兒勸解道:“姐姐不必擔心,還有三天,這事說不定還有轉機。何況以我的推測,皇後娘娘必然不樂意見到你為我求情。因此,你若為我大費周章的求情,甚至還推動崔氏長輩為楊氏女求情,不但你自己累著,還可能適得其反,惹怒崔後。”
楊芸兒與李泓暄不同,她是有帶團隊經驗的,勸說人不能隻說一個含糊的結論,尤其對崔婉兒這種易焦慮體質的人,必須耐著性子把道理說透,才能真正讓對方放心並信服。
好在崔婉兒並不蠢笨,隻是過去被保護得太好,沒有經曆過足夠的磨礪,因此考慮事情不夠周全。此刻聽了楊芸兒的話,她仔細琢磨後,不得不承認確實有幾分道理,原是自己急躁了,到底關心則亂。
見自己的求情之路行不通,崔婉兒心裏更加焦慮。
她皺著眉頭,拉著楊芸兒的手說道:“到了皇後那邊,你一定要萬事小心,千萬不能頂撞她。凡事都要忍耐一些。你畢竟是皇上親封的六王側妃,皇後再怎麽刁難你,總也不會太過出格。”
最後一句話,崔婉兒似乎是在自我安慰。
楊芸兒笑了笑,接過話茬說道:“姐姐也說了,我是上了玉牒的正經側妃。明麵上皇後也不至於太過為難我,最多就是罰跪罰站之類的。且時間還有三天,這三天內也可以做許多事情,一切皆有可能。”
楊芸兒狡黠地眨了眨眼:“外麵雪那麽大,如果我自己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皇後娘娘總不至於把我抬進宮裏學規矩吧。”
崔婉兒無奈地輕輕點了一下她的額頭,心想這個小妮子就是鬼點子多。不過,說不定她的辦法真的有效呢。
李泓暄看著姐姐妹妹和和氣氣的樣子,也跟著傻嗬嗬地笑了起來。
楊芸兒一邊打趣活躍氣氛,一邊也在暗自盤算。
在如今診斷全靠摸手的時代,不需要b超報告,也沒有x光片,隨便編點什麽真真假假的苦肉計,還不是小事一樁?
隻要崔後還堪顧及景泰帝的顏麵,那自己便有足夠的法子拖延。
然而拖延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最關鍵的是要打探出究竟是誰在背後使壞,導致崔後突然升級了對付自己的手段。
當日入宮,崔夫人不懷好意地建議崔後給自己派教引嬤嬤,這本是一舉兩得的法子,既可以往王府裏安插人手,又可以懲戒自己這個楊氏女。
崔皇後原本放在王府的人已被羅子昂借著花園事件清洗得差不多了,後續派來看護正妃的幾個嬤嬤和姑姑,也被李泓暄收拾打壓過,估計如今也不太中用。楊芸兒揣度著崔氏必然不會善罷甘休。
可如今將自己召入宮去,顯然達不到向王府派人的目的。這意味著此番向崔後吹風的,必然不是崔夫人,而是另有其人。
這個人並未真正站在崔後的立場,而是借著崔後的跋扈有意挑事。
這個人究竟是誰呢?
有疑問,就得向老板求助。
楊芸兒想到此節,立刻付諸行動,她轉向李泓暄,問道:
“皇後娘娘不會無緣無故地惦記我,這背後或許有人暗中作梗。王爺在宮中是否有可靠之人,能夠為我們打探消息?若能洞悉事情的來龍去脈,我們定能想出應對之策。”
李泓暄本覺得這是舉手之勞,打算隨口應承下來,迴頭找秋月姑姑一問便知。然而,他剛要拍胸脯打保證,便被楊芸兒揮手打斷。
宮中行事需慎之又慎,楊芸兒對這個老板弟弟的行事作風並不十分放心,隻看他的神色便知道有幾分不靠譜。
於是,急忙補充道:“王爺,打探消息固然重要,但務必小心謹慎,千萬不能讓皇後娘娘察覺。換言之,王爺在宮中是否有隻忠於您一人的心腹?”
這下,李泓暄噎住了,他仔細算了算,驚覺當年皇後身邊與自己親近的幾個內侍在自己開府一年內,竟都沒得什麽好下場。如今,他在崔皇後的宮中已無可以完全信任之人。
楊芸兒發現六小王爺一副便秘的表情,心中無語。她一個沒忍住,便耿直發出靈魂拷問:“王爺,難道您在宮中竟無一人可用嗎?”
李泓暄喉結滾動,強忍住心中的尷尬與不滿。他深吸一口氣,最終還是無奈地點了點頭,並於心中暗自罵道:“楊氏!可不可以不要問的這麽直白?戳我脊梁骨真的很好玩嗎?”
麵前的楊氏毫不掩飾地翻了個白眼,臉上寫滿了對李泓暄的質疑:“王爺,您這皇子當得,怎麽讓人有些難以置信呢?”在皇宮中生活了這麽多年。光吃了皇糧麽?
不過,他倆都顧忌著婉兒擔心。
李泓暄生生忍住沒有發作,而楊芸兒也難得很有默契地立馬換了話題。
“王爺,羅先生是否已經選定了人手?稍後我是否該去外書房詢問一下進展?”
李泓暄點了點頭,表示讚同:“嗯,這樣也好。你親自盯著這件事,如果能做出成績來,父皇自然會記住你的功勞。到時候,我也會從旁為你說好話。”
他們正討論著。外頭又有人來報,楊麗妃派遣天使過來請側妃娘娘前頭迴話。
大過年的,天使來得如此勤快?楊芸兒心中腹誹。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她雖滿腹狐疑,卻依舊大方得體地見了天使,領到了明日進宮向命婦們推廣賑災經驗的任務。
楊芸兒心中微微一動,她想起之前曾向楊麗妃求助過。這次崔後的突然發難,是否與麗妃的介入有關呢?
不過很明顯,麗妃挑這時候給自己派任務,說明這位便宜姑姑有意幫助自己。
作為一名優秀的打工人,楊芸兒不會讓自己沉溺於負麵情緒中,而是會積極尋求各種可能的機會。
恭敬送走了天使,她仔細一盤算,便打算借明日入宮機會,來一場麵向京城貴婦圈的慈善推介會。
楊麗妃娘娘真是給了一個絕佳的好機會呀!
然而,所有的推介內容都需要與李泓暄的後續行動保持一致,這樣才能確保推介會的高效性。畢竟,捐贈隻是第一步,後續的物資調配和分發才是慈善事業落地的關鍵。
因此,一迴到疏影齋,充滿幹勁的楊芸兒便提議馬上召見羅先生,共同商討章程細則,以便明天能夠順利地向貴婦們推薦。
白天才得了表揚的李泓暄卻不以為然,他躺平了十來年,最近雖然被拽起來狂奔,但時不時也有老毛病召喚,想就地歇一歇。
因此,六小王爺此刻隻想好好陪婉兒一起用膳。何況羅叔作為外男,直接入婉兒院子,有些不妥。
家裏有皇位的二代小老板,就是任性,幹活還得催著。
楊芸兒當即黑了臉。
打工人最惱怒的事情之一,自己想奮發,而老板卻想躺平。
因此,打工人需修得一項必備技能,那就是如何向上管理老板。
楊芸兒此時毫不客氣地祭出自己的的好幫手——老板娘姐妹。
崔婉兒收到楊芸兒眼神發送的信息,心下明了。
她雖舍不得李泓暄,但她識大體,明事理。這是李泓暄第一次被父皇委以重任,還是關乎百姓生死的大事,一點都馬虎不得。
婉兒當即柔聲勸道:“王爺,芸兒妹妹說得對,賑災是大事,早點把細節敲定更好。”
李泓暄一時語塞,他驚訝地發現,婉兒什麽時候開始站在楊氏那邊說話了?楊氏,竟成了芸兒妹妹?她不是叫小芸麽?
李泓暄苦悶的預測到了自己的未來,朝中有父皇及一眾老狐狸盯著,外頭有羅叔看著,如今院子裏一多小芸不夠,連婉兒也看著自己,看來能登上權力之巔的,必須是鐵人,每一刻都不能休息。
楊芸兒見狀,思索片刻後提出了一個折中的建議:“王爺,要不您和姐姐快點用餐,不要飲酒。然後我們把羅先生叫進來一起商討吧?”
吃飯在敬業的打工人眼裏,就是一件累贅的事情。
她也是真心希望崔婉兒能夠了解並參與到院子外頭的事情中去。
然而,崔婉兒卻推托了,她到底對自己的能力還缺了幾分信心。她猶豫著說道:
“不必著急,家宴的事隨時可以,不必急於今日。要不王爺還是照舊去外書房商討,芸兒妹妹你也一起吧。我就不出去了,一會著人做些你們喜歡的吃食送出來。”
她當即對楊芸兒說道:“你且放寬心,好歹我也出自崔氏,必然護著你。一會就修書一封迴府,請父母幫忙周旋,著族中長輩幫忙說和勸解。若此路不通,我便親自遞帖求見崔皇後,必不會讓你有事。”
楊芸兒心下感動,眼眶不禁微微泛紅。
婉兒姐姐竟然願意為了自己,動用族中長輩的關係,這份情誼讓她默默記在心上。
不過,楊芸兒感性外表下,有一顆理性的靈魂。
曾經受過職場曆練的楊芸兒,對於權力的運作和人心的揣摩自然要比崔婉兒高出不少。接到崔皇後旨意那一刻,她隻是一時沒管住心中怒火,拽著李泓暄且任性發泄了一迴,但此時早已冷靜下來。
婉兒姐姐心意雖好,使力的方向卻錯了。
楊芸兒很清楚自己這樣的身份,在崔皇後眼中不過是一隻螻蟻。高高在上的皇後不會無端惦記起一隻小螻蟻,除非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地引導。
一般而言,麵對這種自視甚高且霸道強勢的掌權者,最好的應對策略就是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此時如果崔婉兒強行出麵求情,不僅無法救她於水火之中,還可能火上澆油,踩到崔後的爆點。
想到這裏,楊芸兒勸解道:“姐姐不必擔心,還有三天,這事說不定還有轉機。何況以我的推測,皇後娘娘必然不樂意見到你為我求情。因此,你若為我大費周章的求情,甚至還推動崔氏長輩為楊氏女求情,不但你自己累著,還可能適得其反,惹怒崔後。”
楊芸兒與李泓暄不同,她是有帶團隊經驗的,勸說人不能隻說一個含糊的結論,尤其對崔婉兒這種易焦慮體質的人,必須耐著性子把道理說透,才能真正讓對方放心並信服。
好在崔婉兒並不蠢笨,隻是過去被保護得太好,沒有經曆過足夠的磨礪,因此考慮事情不夠周全。此刻聽了楊芸兒的話,她仔細琢磨後,不得不承認確實有幾分道理,原是自己急躁了,到底關心則亂。
見自己的求情之路行不通,崔婉兒心裏更加焦慮。
她皺著眉頭,拉著楊芸兒的手說道:“到了皇後那邊,你一定要萬事小心,千萬不能頂撞她。凡事都要忍耐一些。你畢竟是皇上親封的六王側妃,皇後再怎麽刁難你,總也不會太過出格。”
最後一句話,崔婉兒似乎是在自我安慰。
楊芸兒笑了笑,接過話茬說道:“姐姐也說了,我是上了玉牒的正經側妃。明麵上皇後也不至於太過為難我,最多就是罰跪罰站之類的。且時間還有三天,這三天內也可以做許多事情,一切皆有可能。”
楊芸兒狡黠地眨了眨眼:“外麵雪那麽大,如果我自己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皇後娘娘總不至於把我抬進宮裏學規矩吧。”
崔婉兒無奈地輕輕點了一下她的額頭,心想這個小妮子就是鬼點子多。不過,說不定她的辦法真的有效呢。
李泓暄看著姐姐妹妹和和氣氣的樣子,也跟著傻嗬嗬地笑了起來。
楊芸兒一邊打趣活躍氣氛,一邊也在暗自盤算。
在如今診斷全靠摸手的時代,不需要b超報告,也沒有x光片,隨便編點什麽真真假假的苦肉計,還不是小事一樁?
隻要崔後還堪顧及景泰帝的顏麵,那自己便有足夠的法子拖延。
然而拖延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最關鍵的是要打探出究竟是誰在背後使壞,導致崔後突然升級了對付自己的手段。
當日入宮,崔夫人不懷好意地建議崔後給自己派教引嬤嬤,這本是一舉兩得的法子,既可以往王府裏安插人手,又可以懲戒自己這個楊氏女。
崔皇後原本放在王府的人已被羅子昂借著花園事件清洗得差不多了,後續派來看護正妃的幾個嬤嬤和姑姑,也被李泓暄收拾打壓過,估計如今也不太中用。楊芸兒揣度著崔氏必然不會善罷甘休。
可如今將自己召入宮去,顯然達不到向王府派人的目的。這意味著此番向崔後吹風的,必然不是崔夫人,而是另有其人。
這個人並未真正站在崔後的立場,而是借著崔後的跋扈有意挑事。
這個人究竟是誰呢?
有疑問,就得向老板求助。
楊芸兒想到此節,立刻付諸行動,她轉向李泓暄,問道:
“皇後娘娘不會無緣無故地惦記我,這背後或許有人暗中作梗。王爺在宮中是否有可靠之人,能夠為我們打探消息?若能洞悉事情的來龍去脈,我們定能想出應對之策。”
李泓暄本覺得這是舉手之勞,打算隨口應承下來,迴頭找秋月姑姑一問便知。然而,他剛要拍胸脯打保證,便被楊芸兒揮手打斷。
宮中行事需慎之又慎,楊芸兒對這個老板弟弟的行事作風並不十分放心,隻看他的神色便知道有幾分不靠譜。
於是,急忙補充道:“王爺,打探消息固然重要,但務必小心謹慎,千萬不能讓皇後娘娘察覺。換言之,王爺在宮中是否有隻忠於您一人的心腹?”
這下,李泓暄噎住了,他仔細算了算,驚覺當年皇後身邊與自己親近的幾個內侍在自己開府一年內,竟都沒得什麽好下場。如今,他在崔皇後的宮中已無可以完全信任之人。
楊芸兒發現六小王爺一副便秘的表情,心中無語。她一個沒忍住,便耿直發出靈魂拷問:“王爺,難道您在宮中竟無一人可用嗎?”
李泓暄喉結滾動,強忍住心中的尷尬與不滿。他深吸一口氣,最終還是無奈地點了點頭,並於心中暗自罵道:“楊氏!可不可以不要問的這麽直白?戳我脊梁骨真的很好玩嗎?”
麵前的楊氏毫不掩飾地翻了個白眼,臉上寫滿了對李泓暄的質疑:“王爺,您這皇子當得,怎麽讓人有些難以置信呢?”在皇宮中生活了這麽多年。光吃了皇糧麽?
不過,他倆都顧忌著婉兒擔心。
李泓暄生生忍住沒有發作,而楊芸兒也難得很有默契地立馬換了話題。
“王爺,羅先生是否已經選定了人手?稍後我是否該去外書房詢問一下進展?”
李泓暄點了點頭,表示讚同:“嗯,這樣也好。你親自盯著這件事,如果能做出成績來,父皇自然會記住你的功勞。到時候,我也會從旁為你說好話。”
他們正討論著。外頭又有人來報,楊麗妃派遣天使過來請側妃娘娘前頭迴話。
大過年的,天使來得如此勤快?楊芸兒心中腹誹。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她雖滿腹狐疑,卻依舊大方得體地見了天使,領到了明日進宮向命婦們推廣賑災經驗的任務。
楊芸兒心中微微一動,她想起之前曾向楊麗妃求助過。這次崔後的突然發難,是否與麗妃的介入有關呢?
不過很明顯,麗妃挑這時候給自己派任務,說明這位便宜姑姑有意幫助自己。
作為一名優秀的打工人,楊芸兒不會讓自己沉溺於負麵情緒中,而是會積極尋求各種可能的機會。
恭敬送走了天使,她仔細一盤算,便打算借明日入宮機會,來一場麵向京城貴婦圈的慈善推介會。
楊麗妃娘娘真是給了一個絕佳的好機會呀!
然而,所有的推介內容都需要與李泓暄的後續行動保持一致,這樣才能確保推介會的高效性。畢竟,捐贈隻是第一步,後續的物資調配和分發才是慈善事業落地的關鍵。
因此,一迴到疏影齋,充滿幹勁的楊芸兒便提議馬上召見羅先生,共同商討章程細則,以便明天能夠順利地向貴婦們推薦。
白天才得了表揚的李泓暄卻不以為然,他躺平了十來年,最近雖然被拽起來狂奔,但時不時也有老毛病召喚,想就地歇一歇。
因此,六小王爺此刻隻想好好陪婉兒一起用膳。何況羅叔作為外男,直接入婉兒院子,有些不妥。
家裏有皇位的二代小老板,就是任性,幹活還得催著。
楊芸兒當即黑了臉。
打工人最惱怒的事情之一,自己想奮發,而老板卻想躺平。
因此,打工人需修得一項必備技能,那就是如何向上管理老板。
楊芸兒此時毫不客氣地祭出自己的的好幫手——老板娘姐妹。
崔婉兒收到楊芸兒眼神發送的信息,心下明了。
她雖舍不得李泓暄,但她識大體,明事理。這是李泓暄第一次被父皇委以重任,還是關乎百姓生死的大事,一點都馬虎不得。
婉兒當即柔聲勸道:“王爺,芸兒妹妹說得對,賑災是大事,早點把細節敲定更好。”
李泓暄一時語塞,他驚訝地發現,婉兒什麽時候開始站在楊氏那邊說話了?楊氏,竟成了芸兒妹妹?她不是叫小芸麽?
李泓暄苦悶的預測到了自己的未來,朝中有父皇及一眾老狐狸盯著,外頭有羅叔看著,如今院子裏一多小芸不夠,連婉兒也看著自己,看來能登上權力之巔的,必須是鐵人,每一刻都不能休息。
楊芸兒見狀,思索片刻後提出了一個折中的建議:“王爺,要不您和姐姐快點用餐,不要飲酒。然後我們把羅先生叫進來一起商討吧?”
吃飯在敬業的打工人眼裏,就是一件累贅的事情。
她也是真心希望崔婉兒能夠了解並參與到院子外頭的事情中去。
然而,崔婉兒卻推托了,她到底對自己的能力還缺了幾分信心。她猶豫著說道:
“不必著急,家宴的事隨時可以,不必急於今日。要不王爺還是照舊去外書房商討,芸兒妹妹你也一起吧。我就不出去了,一會著人做些你們喜歡的吃食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