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心術
學霸穿越成側妃,咱不卷了 作者:紫竹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府醫趕到時,正妃院裏丫鬟婆子們進進出出,忙得不亦樂乎。
見府醫來了,眾丫鬟忙將其引入房內。
府醫為正妃把了脈,又細問了一番情況,撚著胡須道:“無妨,娘娘這是害喜了。”
沉香猶自不放心,追問:“早上還好好的,這會兒怎的就嘔吐不止了?”
府醫道:“婦人有孕,大多害喜,隻是這時間或早或晚,或長或短,都因人而異,無需過度擔心。”
說著府醫慢悠悠捋了捋胡須,繼續道:“我看娘娘脈象,指下圓滑,如珠走盤,胎像穩固,並無大礙。這害喜麽…我給娘娘開一副安胎藥,可以略作緩解,娘娘切勿憂心。”
府醫原本想說害喜這種事,忍一忍就好,無需用藥,但話到了嘴邊,還是謹慎地改了口。
他見幾個丫鬟依舊目光炯炯地盯著自己,猶豫了一會兒,又補充道:“今日突然害喜,是否方才有什麽吃食或氣味衝撞了娘娘,導致嘔吐不止,你們可以檢查一下,後麵避開便是。”
聽了府醫的話,沉香當即像得了令箭似的,嚷嚷開了:“我就說一定是那炙肉脯,那個院裏的東西本不該拿進來。那邊能有什麽好心思?”
崔婉兒喝了幾口水,剛覺得嘴裏好受了些,被沉香這麽叫喚,當下心中一急,腹內又開始翻滾起來,連忙側過頭。站在一邊的溪雲立即端了痰盒上前湊著。
崔婉兒吐了幾口,抬起頭,用手指著沉香,話還沒有說出口,又是一陣嘔吐。
檀雲站在崔婉兒身後幫著撫背順氣,端著痰盒的溪雲則皺著眉,看樣子有些自責,非常緊張。隻有一邊的沉香還在咋咋唿唿的抱怨。
檀雲一向是院子裏領頭做主的那個,她看不慣沉香一副炸毛惹事的樣子,見正妃說不出話,便做主請府醫仔細查看了炙肉脯,另一邊著人快馬進宮傳訊給王爺。
炙肉脯當然是沒有問題的。
崔婉兒這會終於緩過勁來,沉聲吩咐道:“王爺不喜人亂嚼舌頭,切勿無事生非。今日害喜與炙肉脯無關,不許嚼舌!”沉香這才嘟著嘴,噤了聲。
不提正妃這邊府醫開方,抓藥。李泓暄那邊得到消息時,正和景泰帝沉浸在父慈子孝的場景中。
年少時,經琉璃姑姑多次提點,李泓暄受了委屈,從來不敢告狀。那時父皇與他也並不親近。
方才自己不過憋不住說幾句,原隻是為自己上課打瞌睡辯解幾句,沒想到父皇立馬以帝王之尊,狠狠處罰了崔家,李泓暄心中大為感動。
他長這麽大,第一次得到父親的撐腰,這種感覺真好。
被遲到的父愛沐浴著的李泓暄,圍著景泰帝直打轉,樂得像一條搖尾巴的二哈。
景泰帝看著這個傻兒子,心中百感交集。
雲妃的香消玉殞是他心中永遠的愧疚。可他是帝王,必須往前走。
權衡利弊下,他選擇和李泓暄保持距離,隻時不時給與物質賞賜,以提醒崔皇後他雖不看中,但也並未忘記這個兒子 。就這樣,他和崔後之間維持了一種微妙的平衡拉鋸,間接護著李泓暄成長。
在他的旁敲側擊下,皇後將崔氏女嫁給這個兒子。直到那時,他才真正放下心來。可如今,被自己有意雪藏的兒子已暴露在人前,身姿挺拔,形容俊朗,頗有當年雲妃和雲大朗的風采。他心中隱藏多年的喜愛再也藏不住。
就當父子兩個相互欣賞時,外麵小內侍進來稟報,稱六王爺家裏派人傳話,正妃身體不適,請王爺早些迴去。
聽到婉兒出事,李泓暄立馬從二哈狀態恢複正常,當下便要丟了老爹,迴家看媳婦。
景泰帝對媳婦體弱多病有所了解,當年讓李泓暄聯姻崔氏,不過為了讓崔氏以為這個兒子入了他們陣營,不再忌憚。所以隻要病不死,他對媳婦的健康並不關心,可為了不讓兒子寒心,他麵上功夫做足,袖子一揮,讓人傳太醫跟隨。
李泓暄此時也不想瞞著他父親,欣喜地將婉兒有孕的消息說了出來。景泰帝愣了一下,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欣喜,沉吟片刻,囑咐身邊內侍準備賞賜之物。
李泓暄知曉自己父皇從小就有有隨手打賞的習慣,並未多想,謝了恩欲告退。
景泰帝卻不著急,反而篤悠悠問起楊氏側妃的情況。
“那楊妃昨日受了驚嚇,也該賞些東西。”
景泰帝看著李泓暄,繼續說道:“正妃有孕,側妃也該加把勁。你要雨露均沾,為皇家開枝散葉。”
李泓暄一愣,笑容有些勉強,支支吾吾應付著。
但景泰帝並沒有放過他的意思,盯著他的眼睛問道:“怎麽,你對朕的賜婚不滿?”
“孩兒不敢!”
“放肆,有什麽不敢!你別以為你府裏那些事情朕不知道。朕以為你大了,行事自有分寸。沒想到竟如此糊塗!”
“孩兒看不慣楊氏上下作派,故而不願親近楊氏女!”
年前賜婚時,他不敢頂撞一句,此時許是被剛才遲到的父愛激發出了膽子,李泓暄竟然梗著脖子,試圖辯解。
看著這個還帶著少年倔強氣的兒子,景泰帝氣不打一處來。他知曉那個琉璃姑姑故意掩蓋這個孩子的聰慧,沒成想,守拙久了,真把腦子藏沒了!
景泰帝在禦案上隨手抓起一本書,砸向李泓暄的腦門,指著他罵道:
“那楊氏替父皇辦差,你不可造次。那個崔後真真把你養廢了!”
景泰帝罵了一會,看著兒子一副不開竅的樣子,又歎了口氣。
楊相國確實不是正人君子,底下那些小動作,他身為帝王,怎會不知?但用這種帶著痞氣的新貴對付頑固的舊世家,效果明顯,那崔家老兒一死,楊文山當即搶到了相國之位,隻三年,便清洗了不少崔氏和左氏朝中人脈。看他們狗咬狗,自己可以坐穩釣魚台。
可這些帝王心術,眼前這個傻兒子顯然不懂。自己也是跌跌撞撞走過彎路的。當年雲老將軍鐵骨錚錚,忠心報國,卻落得個屍骨不存,晚節不保。而雲大郎文武雙全,那樣風光霽月的一個人,最終血濺金鑾寶殿,直接隕落在自己麵前。
這些被精心掩蓋的過往,又如何向這個兒子開口。
景泰帝沉默了半晌,繼續對李泓暄道:“身為帝王,要隱藏自己的好惡。”
“你看不慣楊氏不重要,朝廷還需要楊氏。”
“對了,是你自己看不慣楊氏,還是你母後與崔氏叫你看不慣?”
“你是姓李,不是姓崔。若將來天下所有姓氏都歸你統管,怎可以一家姓氏的好惡束縛住你自己?”
“一個後院你都擺不平,今後如何麵對滿朝文武!”
罵著罵著,景泰帝因愧疚而收斂起來的脾氣又爆發出來,這些年自己容易麽,這兒子怎麽就不開竅呢!真真養廢了麽!
最終,還是貼身內侍壯著膽子,戰戰兢兢進來迴稟太醫已於殿外等候多時,景泰帝才停止了訓話,吼了一聲滾。
李泓暄立馬屁滾尿流地滾迴家。
見府醫來了,眾丫鬟忙將其引入房內。
府醫為正妃把了脈,又細問了一番情況,撚著胡須道:“無妨,娘娘這是害喜了。”
沉香猶自不放心,追問:“早上還好好的,這會兒怎的就嘔吐不止了?”
府醫道:“婦人有孕,大多害喜,隻是這時間或早或晚,或長或短,都因人而異,無需過度擔心。”
說著府醫慢悠悠捋了捋胡須,繼續道:“我看娘娘脈象,指下圓滑,如珠走盤,胎像穩固,並無大礙。這害喜麽…我給娘娘開一副安胎藥,可以略作緩解,娘娘切勿憂心。”
府醫原本想說害喜這種事,忍一忍就好,無需用藥,但話到了嘴邊,還是謹慎地改了口。
他見幾個丫鬟依舊目光炯炯地盯著自己,猶豫了一會兒,又補充道:“今日突然害喜,是否方才有什麽吃食或氣味衝撞了娘娘,導致嘔吐不止,你們可以檢查一下,後麵避開便是。”
聽了府醫的話,沉香當即像得了令箭似的,嚷嚷開了:“我就說一定是那炙肉脯,那個院裏的東西本不該拿進來。那邊能有什麽好心思?”
崔婉兒喝了幾口水,剛覺得嘴裏好受了些,被沉香這麽叫喚,當下心中一急,腹內又開始翻滾起來,連忙側過頭。站在一邊的溪雲立即端了痰盒上前湊著。
崔婉兒吐了幾口,抬起頭,用手指著沉香,話還沒有說出口,又是一陣嘔吐。
檀雲站在崔婉兒身後幫著撫背順氣,端著痰盒的溪雲則皺著眉,看樣子有些自責,非常緊張。隻有一邊的沉香還在咋咋唿唿的抱怨。
檀雲一向是院子裏領頭做主的那個,她看不慣沉香一副炸毛惹事的樣子,見正妃說不出話,便做主請府醫仔細查看了炙肉脯,另一邊著人快馬進宮傳訊給王爺。
炙肉脯當然是沒有問題的。
崔婉兒這會終於緩過勁來,沉聲吩咐道:“王爺不喜人亂嚼舌頭,切勿無事生非。今日害喜與炙肉脯無關,不許嚼舌!”沉香這才嘟著嘴,噤了聲。
不提正妃這邊府醫開方,抓藥。李泓暄那邊得到消息時,正和景泰帝沉浸在父慈子孝的場景中。
年少時,經琉璃姑姑多次提點,李泓暄受了委屈,從來不敢告狀。那時父皇與他也並不親近。
方才自己不過憋不住說幾句,原隻是為自己上課打瞌睡辯解幾句,沒想到父皇立馬以帝王之尊,狠狠處罰了崔家,李泓暄心中大為感動。
他長這麽大,第一次得到父親的撐腰,這種感覺真好。
被遲到的父愛沐浴著的李泓暄,圍著景泰帝直打轉,樂得像一條搖尾巴的二哈。
景泰帝看著這個傻兒子,心中百感交集。
雲妃的香消玉殞是他心中永遠的愧疚。可他是帝王,必須往前走。
權衡利弊下,他選擇和李泓暄保持距離,隻時不時給與物質賞賜,以提醒崔皇後他雖不看中,但也並未忘記這個兒子 。就這樣,他和崔後之間維持了一種微妙的平衡拉鋸,間接護著李泓暄成長。
在他的旁敲側擊下,皇後將崔氏女嫁給這個兒子。直到那時,他才真正放下心來。可如今,被自己有意雪藏的兒子已暴露在人前,身姿挺拔,形容俊朗,頗有當年雲妃和雲大朗的風采。他心中隱藏多年的喜愛再也藏不住。
就當父子兩個相互欣賞時,外麵小內侍進來稟報,稱六王爺家裏派人傳話,正妃身體不適,請王爺早些迴去。
聽到婉兒出事,李泓暄立馬從二哈狀態恢複正常,當下便要丟了老爹,迴家看媳婦。
景泰帝對媳婦體弱多病有所了解,當年讓李泓暄聯姻崔氏,不過為了讓崔氏以為這個兒子入了他們陣營,不再忌憚。所以隻要病不死,他對媳婦的健康並不關心,可為了不讓兒子寒心,他麵上功夫做足,袖子一揮,讓人傳太醫跟隨。
李泓暄此時也不想瞞著他父親,欣喜地將婉兒有孕的消息說了出來。景泰帝愣了一下,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欣喜,沉吟片刻,囑咐身邊內侍準備賞賜之物。
李泓暄知曉自己父皇從小就有有隨手打賞的習慣,並未多想,謝了恩欲告退。
景泰帝卻不著急,反而篤悠悠問起楊氏側妃的情況。
“那楊妃昨日受了驚嚇,也該賞些東西。”
景泰帝看著李泓暄,繼續說道:“正妃有孕,側妃也該加把勁。你要雨露均沾,為皇家開枝散葉。”
李泓暄一愣,笑容有些勉強,支支吾吾應付著。
但景泰帝並沒有放過他的意思,盯著他的眼睛問道:“怎麽,你對朕的賜婚不滿?”
“孩兒不敢!”
“放肆,有什麽不敢!你別以為你府裏那些事情朕不知道。朕以為你大了,行事自有分寸。沒想到竟如此糊塗!”
“孩兒看不慣楊氏上下作派,故而不願親近楊氏女!”
年前賜婚時,他不敢頂撞一句,此時許是被剛才遲到的父愛激發出了膽子,李泓暄竟然梗著脖子,試圖辯解。
看著這個還帶著少年倔強氣的兒子,景泰帝氣不打一處來。他知曉那個琉璃姑姑故意掩蓋這個孩子的聰慧,沒成想,守拙久了,真把腦子藏沒了!
景泰帝在禦案上隨手抓起一本書,砸向李泓暄的腦門,指著他罵道:
“那楊氏替父皇辦差,你不可造次。那個崔後真真把你養廢了!”
景泰帝罵了一會,看著兒子一副不開竅的樣子,又歎了口氣。
楊相國確實不是正人君子,底下那些小動作,他身為帝王,怎會不知?但用這種帶著痞氣的新貴對付頑固的舊世家,效果明顯,那崔家老兒一死,楊文山當即搶到了相國之位,隻三年,便清洗了不少崔氏和左氏朝中人脈。看他們狗咬狗,自己可以坐穩釣魚台。
可這些帝王心術,眼前這個傻兒子顯然不懂。自己也是跌跌撞撞走過彎路的。當年雲老將軍鐵骨錚錚,忠心報國,卻落得個屍骨不存,晚節不保。而雲大郎文武雙全,那樣風光霽月的一個人,最終血濺金鑾寶殿,直接隕落在自己麵前。
這些被精心掩蓋的過往,又如何向這個兒子開口。
景泰帝沉默了半晌,繼續對李泓暄道:“身為帝王,要隱藏自己的好惡。”
“你看不慣楊氏不重要,朝廷還需要楊氏。”
“對了,是你自己看不慣楊氏,還是你母後與崔氏叫你看不慣?”
“你是姓李,不是姓崔。若將來天下所有姓氏都歸你統管,怎可以一家姓氏的好惡束縛住你自己?”
“一個後院你都擺不平,今後如何麵對滿朝文武!”
罵著罵著,景泰帝因愧疚而收斂起來的脾氣又爆發出來,這些年自己容易麽,這兒子怎麽就不開竅呢!真真養廢了麽!
最終,還是貼身內侍壯著膽子,戰戰兢兢進來迴稟太醫已於殿外等候多時,景泰帝才停止了訓話,吼了一聲滾。
李泓暄立馬屁滾尿流地滾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