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早上梳洗後,坐在看著屋簷下盯著院中的池塘放空。“少主吃飯了。”阿九提著食盒走了迴來。打開食盒一看,隻有一碗小米粥加鹹菜。“咱們早餐天天吃這個?”劉禪問道。“早餐不就是小米粥嗎?少主想吃什麽?”阿九問道。我想吃的多了:油餅,油條,豆漿,豆腐腦,包子,灌餅........,哎,真是懷念那個可以吃一個月,早點都能不重樣時代。等等.......,豆漿。劉禪想起了什麽,立馬向外跑去,邊跑邊喊“福伯,我去趟軍師家!”阿九見狀趕忙跟了上去。


    諸葛亮一家正在吃早飯,就看見跑進來的劉禪,氣喘籲籲的的站在麵前。諸葛亮和黃玉英麵麵相覷不明所以。諸葛果端著小碗一邊吸著粥,一遍好奇的打量的劉禪。“師......,師娘......“ 看著上氣不接下氣的主仆二人,黃月英有些好笑,“阿鬥,慢慢說,找師娘有什麽事呀?”“那個.......那個,師娘家可還有豆漿?”劉禪心一橫反正自己是小孩一個,圖個嘴也沒什麽丟臉的。“另外,劉禪有個不情之請,請師母教我家廚娘做豆腐。”黃月英聞言笑的花枝亂顫。“阿鬥,你真是可愛,師娘的做豆腐的手藝還是從你家廚娘那裏學來的。你舍近求遠了。來先喝碗粥吧,今天師娘沒做豆腐,沒有豆漿。”說著拉著劉禪坐下,讓人端上一碗和劉禪家中一樣的小米粥。


    劉禪三口兩口喝完後,說道:“多謝師母款待!”就在眾人注視下風似得拉著阿九跑迴家中。豐富飲食從我做起,到了家中叫福伯把廚娘喚來一問,家中廚娘還真是把好手,當下的食物全都會做。聽劉禪說做油條需要發麵,廚娘不解這發麵是何物。考慮到現在是沒有酵母粉這玩意的。劉禪靈光一閃,想起小時奶奶做發麵的過程。其實原先沒有酵母的時候各家也都這麽做,用老麵來發麵,就是發麵後留下一塊下次用的時候和新麵摻和在一起就成了,然後再留一塊備用。沒有老麵的加酒曲加白糖都成,都沒有用幹麵粉把麵團包住,讓他自然發酵就是慢點,記得小時候老是放在火爐邊加熱加快發酵速度。交待完成後廚娘下去開始研製油條。廚娘走後,劉禪開始又開始召集匠人,先給自己做了一套矮桌矮椅,一把搖椅,沒辦法太矮了,所有家具對劉禪都不太友好,接著讓眾人開始打造宋朝樣式的太師椅和桌子把大廳的坐榻案幾全部換掉。


    吃過午飯後,諸葛果來了,於是眾人開始了今天的課程。


    劉禪先讓眾人,做了幾組加法演算,然後在黑板上寫下了九九乘法表。讓眾小開始背誦。期間諸葛果提出異議,說這個九九乘法表明明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為何到了劉禪這裏變成從一一得一開始。劉禪被問的有點懵逼,漢代有九九乘法表了?找了個由簡入繁比較好記的理由搪塞了過去。接著開始教大家用乘法豎式進行演算。劉禪沿用現代的課程時間,大致上三刻時的課,讓眾小休息一刻,課間休息期間眾人嬉戲活動,為增加儀式感,劉禪還讓福伯找了一個小鍾掛在樹上,用來報時提醒。兩個課時後,眾人散去休息。諸葛果跟著劉禪來帶到前廳,查看木匠們的成果。諸葛果最桌椅興趣不大,卻看上劉禪要的小搖椅,玩的不亦樂乎,也想要一把。劉禪無奈隻能讓匠人在一把,這把諸葛果先帶走。讓福伯把諸葛果送迴家後,劉禪來帶到後廚,看廚娘研究如何。見用土辦法發的麵已見效果,沒有想這時已經有鐵鍋了,隻不過這鍋不是現代炒菜用的鍋,有點相桶,和現代朝鮮族使用鐵鍋相似。


    晚飯後,劉禪躺在搖椅上看著月亮,想著今天出糗,看來自己對這個時代了解的還是淺顯了,不過想想明天就能吃到豆漿加油條,又開始興奮不已。


    元芳:“乘法口訣也叫九九歌,最遲再春秋戰國時應該就普及了,《管子》中記載在齊桓公招攬人才,有人自薦說會九九乘法表,齊桓公笑到這有什麽了不起的。乘法口訣是心算和學習乘法的基礎。我們日常老說 xxx老念著自己的小九九,說的就是某人,心中暗自算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主劉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領帶不打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領帶不打結並收藏聖主劉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