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在那兒坐了很久,又順原路返了迴來。


    為了保證鳳凰山的私密性,不讓人們知道這山還有第二個出口,從而對山上的安全造成威脅,他們用了一天多的時間,用碎石又徹底封堵了那個洞口。


    這邊的山洞解決了,兩人不由得又關心起對岸那個洞的走向來。


    他們以打獵的名義,特地到落雁山,去尋那個洞口。由於無法下到深穀,洞的方位無法確定,他們幾次都沒能找到那個洞口。


    以至於他們一致認為,這個洞其實並沒有穿透落雁山的山體,很可能在腹部就消失了。


    直到最後一次,他們在半山腰一片草叢中,搜索到一個洞口。爬進去,它的另一個出口果然在拒馬河的上方。河對岸也有一個山洞,兩洞遙相唿應,清晰可見,正是前些天他們待過的那個洞。


    猜測被證實了,他們趕忙又用石頭把這個洞口堵上。


    一天,他們還特地爬到了落雁山,站在頂峰,望著對麵的鳳凰山,老寨主顯得憂心忡忡。他對老宋說,在落雁山麵前,鳳凰山明顯低了一頭,這使得鳳凰山沒有任何隱私而言。


    要想法削平它的高度,使兩山齊平或落雁山略低。這樣,落雁山就沒有了對鳳凰山的碾壓之勢了。


    鳳凰山也就真正達到了安全的最高境地。


    可惜由於工程量太大,老寨主也是嘴裏說說,直到去世,也沒有動落雁山一根毫毛。


    這次事件,禍起落雁山,使老宋特別懷念老主人,佩服他對事物判斷的前瞻性。


    三十多年前的擔憂,不幸成為今天的事實,著實厲害。


    雷寧聽後,大感興趣,使讓老宋帶他去找那個山洞,看是否有利用價值。


    老宋不顧勞累,下了山洞,經過迴憶,找到了那個被他們封堵了的洞口。


    雷寧便讓老宋在一旁體息,他則從那堆碎石的頂部,掏起洞來。


    當能容納一個人進出時,就停止了作業,爬了進去。


    老宋也不顧年老,隨後跟進。


    二人在燭光的照耀下,很快找到了洞的出口。


    出口處有一個歪脖子老鬆,掙紮著努力向上挺直身子,鬱鬱蔥蔥,很是旺盛。


    由於這兒是河穀,風從峽穀中穿過,在這兒感覺風特別大。


    往上看,兩山夾峙,都是鬼探頭的姿勢,以致上邊天空,隻剩一條縫。


    這樣的洞,無論地麵或山頂,你都不太可能看到。


    無獨有偶,對麵的山洞旁,也有一棵鬆樹。


    觀察完後,雷寧幾乎沒做任何停留,立馬迴到山上,拿出一掛繩索,上有飛抓,二次來到?口,這時天正好黃昏。


    在洞口,他整理好繩索,甩了幾個圈,口中念念有詞,突然發力,向對岸拋去。


    果然功夫老到,飛?正好抓到對麵的樹幹上,由於用力過大,入木三分,牢不可破。


    為了驗證其安全性,雷寧用力往這邊拉扯繩索。


    飛爪這東西,有個特點,幾個爪是分開的,抓到東西時,你越用力,爪就越收縮,抓的東西也就越緊。


    驗證好那邊沒問題後,他便把這一端係到了鬆樹上。


    就這樣,一繩跨兩岸,一條簡易的人工通道便在瞬間完成了。


    由於風大,繩索在空中上下擺動看。


    這樣一條由繩索做成的交通工具,看著就讓人害怕,別說讓人攀爬了。


    其實它是很安全的


    繩的粗度堪比人的拇指,象雷寧這樣的體重,能承受好幾個。


    就像現代人走鋼絲,看著危險,隻要你有這方麵的經驗,其實還是很安全的。


    今天,雷寧決定做一次開路先鋒,從自己搭建的這個橋走出去。


    破解完顏宏的圍困,在此一舉。


    他脫掉了身上的長袍,露出裏麵的緊身衣。那一刻,他立馬由一個儒雅的寨主,變成了一個江湖遊俠。往手心裏吐了一口水,然後向澗中跳去。


    隨從們吃了一驚,有的則閉上了眼睛。


    其實這隻是雷寧玩的一個小把戲,他在跳下的同時,伸出利爪,牢牢地抓住了繩索,然後提起雙腳,勾住繩索,從繩索的下方,以倒行的方式,一點一點地向對岸遊去。


    直到他安全到了對岸,人們才長長籲了一口氣。


    他很快消失在對麵洞裏。


    人們在這兒慢慢地等待著。


    夜幕快降臨時,雷寧才出現在對岸洞口。他像剛才一樣,用倒墜爬行的姿勢,安全返迴。留下幾個人保護現場後,自己則迴了山頂。


    迴去後連口水都顧不得喝,便派人去找於七。


    他則伏案疾書,寫了一封信,然後裝在竹筒裏。


    這時候,於七正好來到。


    於七是個小夥子,二十多歲,挺瘦,以前是江湖賣藝的,鑽鋼圈踩鐵絲是他的拿手活。


    後來投奔雷寧,成了心腹。


    雷寧要他去執行一項任務,這任務關係到全山頂兄弟父老的生死安危,因此越快越好,一刻也不能耽擱。


    這個任務便是去宗澤宗將軍那兒送求助信。


    由於這件事意義重大,非恥明伶俐的人不可勝任,因此他選擇了於七。


    於七很感激雷寧的信任,說他一定會很好地完成任務,搬來救兵。


    接過竹峝,和雷寧一同來到了那個洞口。


    二人釆用不同的姿勢,先後渡過了那個仙人橋,乘著茫茫夜色,下了落雁山。


    二人在夜色中,走了幾十裏,天快亮時,來到了一個叫黃花山的地方。


    這黃花山上有一股土匪,也有幾百人。匪首陳老大,是雷寧的好友。聽說好友深夜來訪,大驚,不知出了什麽事,忙接進客廳。


    雷寧就把吳信勾結金兵,自己戰敗被驅逐到山上說了一遍。說如今木柴被燒,山上吃飯困難,希望陳老大過幾天能帶領一批人馬,參與解圍行動。


    陳老大滿口答應。


    之後,陳老大又送給於七一匹快馬,讓他盡快把信送到宗將軍處,早出救兵。


    雷寧則一刻也不停留,返迴了鳳凰山。


    關鍵時刻,他要時刻把握金兵動向,並且鼓勵山上人的鬥誌。


    這幾天,是他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


    再說於七,身負特別使命的他,知道自己責任重大,打聽到宗將軍的駐紮地後,不分晝夜地向那兒急趕,不料撲了個空。


    原來由於戰爭的需要,宗將軍己移師另一個地方駐軍去了。


    雷寧提供的地址,已是幾個月前的事了。


    於七聽後,又往新地方趕。


    幾經挫折,終於找到了宗澤的軍營。


    當他被兵士押著前去見宗澤時,心裏一陣輕鬆。總算沒有辜負雷寧的委托,找到了能救山寨一眾性命的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他是奸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藏寶獵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藏寶獵人並收藏他是奸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