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講的,和張信所了解的這一段曆史,根本一樣。


    由於擁有龍形手這一護院大法,鐵林寺在高手如雲的各大門派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門下弟子中,也出了不少行俠儀義,除暴安良的英雄。在幫助窮人的同時,他們和山上的一夥土匪結成了仇家。


    這幫土匪對鐵林寺的僧眾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他們聯合了另外幾家土匪,對鐵林寺下了毒手。


    在寺院周邊聚滿了幹柴,然後點燃,引起了衝天大火。


    大火很快引著了寺內的木質建築,火借風勢,千年古寺很快成了一片火海。


    寺僧多在睡夢中,突然的襲擊,使他們猝不及防。及至清醒,發現到處濃煙滾滾,煙熏火燎,己逃無可逃。很多僧人還沒明白咋迴事,便已命喪黃泉。


    有寺僧雖然憑一時之勇,衝到院外,也己精疲力盡,最終死於土匪刀劍之下。


    最後,合寺那麽多人,隻有一個叫法能的僧人衝了出來,並從此淪落江湖。


    他的成功逃出,就像一粒火種,使得鐵林寺流傳千年的武術精華,流傳了下來。


    “大師後來流落京師,在信王府裏短暫地當過差,那時恰巧一個叫張信的人服侍信王。那時他還小,大師見他恥明伶俐,為了不讓流傳幹年的鐵林寺功夫成為絕學,便收他為徒,直到他功夫學成,大師才離去,並從此隱退江湖,”這個人說道。


    “知道這段曆史的人不多,你是怎麽知道的?”


    “是大師親自告訴我的。”


    “啊,”張信張大了嘴。


    “大師離別京師後,繼續雲遊天下,後來到了九華山,那時我正好在那兒。我幕名前去拜訪,我們很談得來,一見如故。由於都是愛好武術的人,那段時間,我們每天所談的最多的,便是對武學的研究。大師不止一次在我麵前演練鐵林寺流派功夫,使我對鐵林寺功夫有了初步的了解。”


    “當說到鐵林寺武術的後繼發展時,大師並不悲觀,說他後繼有人,他在信王府收了一個叫張信的徒弟。此人天性聰穎,必將把鐵林寺的功夫發揚光大。”


    “今夭我見你和我對搏的功夫,和當年我與法能大師切磋時的武藝一樣,是正宗的鐵佛門派功夫,且己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因為大師己經發誓,從此隱名埋姓,不在涉足江湖,更不接收弟子了,因此我就斷定,你是他在信王府接收的弟子張信,不知我說的對不對。”


    “對,對,大對了,如此說來,我們還是一家人!這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請問大師名號…”


    “我叫一明…”


    “一明…”一個很熟悉的名字,張信腦海裏急速地思索著。


    這個人的名字在張信很小的時候,可是響徹大江南北,後來突然間消失了,許多人以為他不在人世,原來在這裏。


    “原來是前輩,剛才冒犯了,在下這廂有禮了,”說著,麵對著黑影,他深深地作了一個揖。


    毫無疑問,一明是他的前輩,理應得到尊重。


    “我並不是來找您麻煩的,我是在一團藍光的引導下,才來這兒的。”


    “知道那團藍光是啥嗎?”


    “不知道,他很神奇,會在空中飄,到這兒後,就忽然消失了。”


    “他還會再出現,你要不要看看。”


    “還有這機會嗎?”


    “有,隻要你想看,”


    “這可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


    “那好,我馬上滿足你,看這裏,”


    這時,隻見他把手伸向嘴邊,口一張,吐出來一個東西,攤在手掌上,發出藍瑩瑩的光,和剛才看到的一樣。


    “原來我剛才看到了奇異之火,是這個東西,這就怪了,我剛才明明看到它飄浮在空中啊。”


    “其實他一直被我托付在手掌裏,隻是離得有點遠,你看不到我的手,所以才會以為它在空中…”


    “原來如此,”張信鬆了一口氣,這時他才知道,原來剛才看到的其實都是假象。


    “你怎麽會在這兒,”張信問他。


    “一言難盡啊,走,到我住處喝杯茶,我們好好聊聊。”


    原來這是一明修行的地方。


    這個地方叫三清觀,隻有一明一個人住這兒。


    他推開門,點上燭,張信看到,這是一個須發皆白的老人,具體年齡無法判斷,但步伐輕鬆,精神很好,一看就是有強大內功做支撐的人。


    他說起了在這兒的原因。


    原來,他竟然是魏良的師父。


    多年前,他在江湖上碰見一個流浪的孩子,見他可憐,便把他收留在身邊,傳授他功夫,以便讓他以後憑此在江湖上混口飯吃。


    當時並末舉行授徒儀式,這個孩子在他身邊也不長,也就一年時間,並未得到他的全部真傳,隻是學了些皮毛,但混江湖還是夠用的。


    說白了,一明並未把這個孩子當徒弟培養,不久,把他送下山。


    以後,把這薦子事忘了。


    不料,多年後,這個孩子找上門來,說是報師思的。


    這個孩子己不是當年那個稚氣未幹的毛頭小夥子了,他變得成熟了許多,現在己是一個功夫高強的人。


    自然了,他現在的功夫,與一明沒多大關聯,是另一個師父傳授的。不過魏良是一個知恩圖報的孩子,深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道理,因此一朝發達了,特地來尋自己的授業恩師,來報恩情。


    並執意邀師父和自己一塊下山,共享富貴。


    這時候一明才知道,這個並不被自己承認的徒弟,己今非昔比了。


    他現在是一個寨的名譽寨主。


    那個寨位於長城邊上,在江湖上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原因是它地理位置很重要。


    在這兒經常有戰爭發生,因此這兒特別需要有武術功底好的人。


    魏良千裏而來,正是來邀師父下山,去幫助自己的。


    一明也有一腔愛國情懷,聽說那兒位於敵我鬥爭的前線,極需人才,便欣然答應。


    為了留住師父,魏良特地在這兒修了一座觀,供師父修行用。


    並送給了師父許多寶貝,其中便包括那顆拇指大的珠子。


    它在晚上會發出藍色的光。


    魏良對師父說,這棵珠子來自一個諸侯王的墓穴,其實,這東西是魏忠賢的。


    類似這樣的珠子,魏忠賢還有好多顆,其中最大的那顆,被他鑲嵌在地下院落的天花板上,就如同一個人造月亮,不分晝夜地發出柔和的光,給地下的人帶來了光明。


    麻五曾有幸在地下洞穴見到過那顆珍珠的真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他是奸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藏寶獵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藏寶獵人並收藏他是奸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