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夥人來到了拒馬河邊,停了下來。
拒馬河,發源自南部的秦山,向北流入一個大湖,全程五百多裏。途中流經多座大山,其間有多條支流匯入,水流湍急,是這附近很著名的一個河流。
在三河寨一分為三,也把寨子分為東西兩島,河這邊是東島,對岸是西島。
河邊修有簡易的碼頭,兩岸的人要想到對岸,必須坐船。
並不是村裏缺少修橋的資金,如果願意,當地人早把橋建起來了。
之所以沒完成這項惠民工程,主要是從安全方麵考慮的。
前麵說過,這兒緊臨前線。
前去,是富饒的拒馬河盆地,後去,是長城。過了關隘,便是草原民族的土地。曆史上,草原民族多次順著河穀,進入中原,給華夏民族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直到後來人們才發現拒馬河穀地對中原人民帶來的弊端,才集資堵住了這個缺口。在三河口這個天選之地,建了一座軍事要塞,這種屢被侵憂的現象才得以改變。
因為要塞正好堵在河穀上,兩邊都是大山,如果再想去中原撈一把,必須取下此關。
而此關,承載了後方所有人對安全的期盼。保住了此寨,就等於保住了家產,家人們的性命。所以後方人在對這個要塞的投資上,從不惜血本。
這個寨,是戰爭推動下的產物,它的每一處存在,都是為戰爭準備的。
在防禦上,東島是第一線,隻有拿下東島,才能攻入西島。
但兩島之間沒有橋梁。
僅有的兩條船,還泊在西岸。所以,即使敵人拿下東島,如果西島有足夠的兵力,沿河布防,仍可保證自己的安全。
並且西島是曆年來寨主的棲身之地,所有的戰略物資,都藏於此。為了防止不法村民或敵方奸細進入,一直嚴防死守,不修橋,主要是安全上的考慮。
押解麻五等工人的這支隊伍,停在了河邊,他們在等拖船過河。從這種情況分析,他們要到河西岸己確定無疑了。
河對岸有兩條船,錨在石索上。有幾個士兵,站在一杆木柱下,正在站崗,守護著碼頭。
木杆上是一盞氣死風燈,散發出的光芒,給碼頭周圍帶來了一片光明。
不知是沒有提前做好溝通,還是別的原因,船一直停在那兒,並未向這兒啟動。
船老大也遲遲沒出現。
“我有個想法,”張信說道。
“嗯,”馬武迴應了一聲,仍目不轉睛地盯著河邊。
大概是等的不耐煩了了,這邊的人開始向對岸唿喊:“喂,對岸的夥計,快讓船老大撐船過來,我們要過河。”
“他們等不急了,”張信說道,“我的想法是,我先與他們之前過河,在河對岸等他們。否則,等他們踱河之後,我們再渡口,怕追不上他們,我們就白辛苦了。”
“有道理,可現在渡口到處是人,行不通啊。”
“渡口這兒是指望不上了,”張信說道,“你看對岸,有守碼頭的士兵,估計是全天候的。我們選擇在這兒過河,很不現實。因此我決定,由你在這兒繼續監視他們,我先過河。”
“這個方法不錯,但據村民說,這條河不光河水湍急,並且水底複雜,放置了許多障礙物。除了碼頭這兒因為乘船的需要,對河底進行了清理,其餘的地方很容易出事。”
“不怕,你知道,我水性非常地好,水底那點障礙,對我來說,實在算不了什麽。”
“那你打算從那個方向涉水。”
張信左右看了一眼,說:“南邊吧,那兒緊挨著河,有房屋的掩護,易於行事。而北麵的岸邊,地勢開闊,幾乎沒任何掩護,很容易暴露。”
馬武認為他講的有道理,二人便製定了一個計劃。
由張信在南部選一個點渡河,過河後等待這些人,然後繼續尾隨他們,直到找到陵墓口為止。
然後再設法去找黑龍。
不管是不是魏良的核心人員與否,在這兒服務了多年,黑龍還是積攢了相當多的人脈的,熟人也相當多。相信幾天的積累,一定能從他那兒聽到很多有用的東西。
他幾次向馬武通風報信,提供的情報都很有價值。
這深刻表明了他對魏良團夥的厭惡,甚至與其脫離關係的決心。
但他幾天沒有前來聯係了,不知他在忙啥,因此找到他很有必要。
他向張信提供了黑龍的住處:在碼頭的北岸,一個小山坳裏,緊挨河,有兩樁建築,其中一個是船夫和守碼頭士兵的平房。由此往上走不遠,又出現一個瓦房,那就是黑龍的。
具體標識,便是門口有一杆七星旗。
二人商定,馬武在這兒目睹這些人過河後,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便選擇退出。找一個隱蔽的地方,坐等天亮,待開了寨門之後,利用掌握的腰牌,和外出的村民一道,混出寨去。
然後到關帝廟和妙興等三人會合,坐等張信的消息。
二人認為,這條計策對找到魏忠賢陵墓口,至關重要。
麻五就是修造陵墓的工人,跟著他走不會錯。
目前,船老大還沒有出現。
這對於他們來說,是天大的的好事,就像是老天在暗中幫助他們要取得成功一樣。
因為如果船老大提前等在河邊,這些人一到河邊就渡河,即使出動一隻船,這些人也隻需要兩次,便可安全渡過河,然後從容離去。
而在碼頭有人員看守的情況下,在渡口選擇偷渡顯然是不現實的。在別處渡過了河,可能一切都晚了,連這些人的影子都看不到了,白辛苦一場。
擺渡人遲遲未到崗,好像在暗中配合他們的行動一樣。
從船老大到位,到這些人安全過河,看來還得一段時間。
從時間上看,搶在這些人之前過河,應該沒什麽問題。
於是他便向緊靠河的第二條小巷跑去。
之所以沒有選擇靠河的街道,怕靠碼頭太近,被人發現。
由於靠近河的緣故,空氣中水份很大,夜也更黑,看不甚遠。
小巷的路都是石頭鋪成的,又不敢走的太快,怕弄出聲響,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巷子很窄,兩邊的院牆很高大,走到裏麵,有般陰森的感覺。
走著走著,他腳步慢下來,並最終停下了腳步,他總感覺哪兒有點不對勁。
拒馬河,發源自南部的秦山,向北流入一個大湖,全程五百多裏。途中流經多座大山,其間有多條支流匯入,水流湍急,是這附近很著名的一個河流。
在三河寨一分為三,也把寨子分為東西兩島,河這邊是東島,對岸是西島。
河邊修有簡易的碼頭,兩岸的人要想到對岸,必須坐船。
並不是村裏缺少修橋的資金,如果願意,當地人早把橋建起來了。
之所以沒完成這項惠民工程,主要是從安全方麵考慮的。
前麵說過,這兒緊臨前線。
前去,是富饒的拒馬河盆地,後去,是長城。過了關隘,便是草原民族的土地。曆史上,草原民族多次順著河穀,進入中原,給華夏民族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直到後來人們才發現拒馬河穀地對中原人民帶來的弊端,才集資堵住了這個缺口。在三河口這個天選之地,建了一座軍事要塞,這種屢被侵憂的現象才得以改變。
因為要塞正好堵在河穀上,兩邊都是大山,如果再想去中原撈一把,必須取下此關。
而此關,承載了後方所有人對安全的期盼。保住了此寨,就等於保住了家產,家人們的性命。所以後方人在對這個要塞的投資上,從不惜血本。
這個寨,是戰爭推動下的產物,它的每一處存在,都是為戰爭準備的。
在防禦上,東島是第一線,隻有拿下東島,才能攻入西島。
但兩島之間沒有橋梁。
僅有的兩條船,還泊在西岸。所以,即使敵人拿下東島,如果西島有足夠的兵力,沿河布防,仍可保證自己的安全。
並且西島是曆年來寨主的棲身之地,所有的戰略物資,都藏於此。為了防止不法村民或敵方奸細進入,一直嚴防死守,不修橋,主要是安全上的考慮。
押解麻五等工人的這支隊伍,停在了河邊,他們在等拖船過河。從這種情況分析,他們要到河西岸己確定無疑了。
河對岸有兩條船,錨在石索上。有幾個士兵,站在一杆木柱下,正在站崗,守護著碼頭。
木杆上是一盞氣死風燈,散發出的光芒,給碼頭周圍帶來了一片光明。
不知是沒有提前做好溝通,還是別的原因,船一直停在那兒,並未向這兒啟動。
船老大也遲遲沒出現。
“我有個想法,”張信說道。
“嗯,”馬武迴應了一聲,仍目不轉睛地盯著河邊。
大概是等的不耐煩了了,這邊的人開始向對岸唿喊:“喂,對岸的夥計,快讓船老大撐船過來,我們要過河。”
“他們等不急了,”張信說道,“我的想法是,我先與他們之前過河,在河對岸等他們。否則,等他們踱河之後,我們再渡口,怕追不上他們,我們就白辛苦了。”
“有道理,可現在渡口到處是人,行不通啊。”
“渡口這兒是指望不上了,”張信說道,“你看對岸,有守碼頭的士兵,估計是全天候的。我們選擇在這兒過河,很不現實。因此我決定,由你在這兒繼續監視他們,我先過河。”
“這個方法不錯,但據村民說,這條河不光河水湍急,並且水底複雜,放置了許多障礙物。除了碼頭這兒因為乘船的需要,對河底進行了清理,其餘的地方很容易出事。”
“不怕,你知道,我水性非常地好,水底那點障礙,對我來說,實在算不了什麽。”
“那你打算從那個方向涉水。”
張信左右看了一眼,說:“南邊吧,那兒緊挨著河,有房屋的掩護,易於行事。而北麵的岸邊,地勢開闊,幾乎沒任何掩護,很容易暴露。”
馬武認為他講的有道理,二人便製定了一個計劃。
由張信在南部選一個點渡河,過河後等待這些人,然後繼續尾隨他們,直到找到陵墓口為止。
然後再設法去找黑龍。
不管是不是魏良的核心人員與否,在這兒服務了多年,黑龍還是積攢了相當多的人脈的,熟人也相當多。相信幾天的積累,一定能從他那兒聽到很多有用的東西。
他幾次向馬武通風報信,提供的情報都很有價值。
這深刻表明了他對魏良團夥的厭惡,甚至與其脫離關係的決心。
但他幾天沒有前來聯係了,不知他在忙啥,因此找到他很有必要。
他向張信提供了黑龍的住處:在碼頭的北岸,一個小山坳裏,緊挨河,有兩樁建築,其中一個是船夫和守碼頭士兵的平房。由此往上走不遠,又出現一個瓦房,那就是黑龍的。
具體標識,便是門口有一杆七星旗。
二人商定,馬武在這兒目睹這些人過河後,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便選擇退出。找一個隱蔽的地方,坐等天亮,待開了寨門之後,利用掌握的腰牌,和外出的村民一道,混出寨去。
然後到關帝廟和妙興等三人會合,坐等張信的消息。
二人認為,這條計策對找到魏忠賢陵墓口,至關重要。
麻五就是修造陵墓的工人,跟著他走不會錯。
目前,船老大還沒有出現。
這對於他們來說,是天大的的好事,就像是老天在暗中幫助他們要取得成功一樣。
因為如果船老大提前等在河邊,這些人一到河邊就渡河,即使出動一隻船,這些人也隻需要兩次,便可安全渡過河,然後從容離去。
而在碼頭有人員看守的情況下,在渡口選擇偷渡顯然是不現實的。在別處渡過了河,可能一切都晚了,連這些人的影子都看不到了,白辛苦一場。
擺渡人遲遲未到崗,好像在暗中配合他們的行動一樣。
從船老大到位,到這些人安全過河,看來還得一段時間。
從時間上看,搶在這些人之前過河,應該沒什麽問題。
於是他便向緊靠河的第二條小巷跑去。
之所以沒有選擇靠河的街道,怕靠碼頭太近,被人發現。
由於靠近河的緣故,空氣中水份很大,夜也更黑,看不甚遠。
小巷的路都是石頭鋪成的,又不敢走的太快,怕弄出聲響,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巷子很窄,兩邊的院牆很高大,走到裏麵,有般陰森的感覺。
走著走著,他腳步慢下來,並最終停下了腳步,他總感覺哪兒有點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