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立即取迴那筆錢,這主要是人家朱棣太富有了,根本就不差錢。


    取迴來,也沒啥用處,隻能在宮裏放著,還不安全,怕第三隻手偷。反而不如在洞裏安全,隨用隨取。


    就這樣,那筆財寶在洞裏一放數年,從沒動過,仿佛朱棣把它忘了似地。


    就人家朱棣那智商,這麽一大筆錢,人家能忘了嗎?隻不過人家業大家大,花不著哪筆錢罷了。


    到了晚年,自覺來日無多,開始思索那滿洞財寶如何處理的問題。


    他覺得,應該把那筆財寶保留在那兒,作為自己一筆最大的遺產,留給後世子孫,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取出來使用。


    朱棣十分聰明,熟讀曆史的他知道,這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萬年一姓的江山。


    從曆史上看,一朝一代,也就幾十年,上百年,真正演繹了什麽叫帝王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深刻內涵。


    就是堂堂大漢王朝,說是四百年天下,中間還不是被王莽腰斬了麽?


    每個朝代,都有興盛的時期,主要是前期。隨著問題越積越多,到了後期,諸多問題爆發,王朝便到了衰敗期,每個朝代都有不堪的末代亂世。


    這個魔咒,那個朝代都沒有解決。


    這個時候的帝君,才是最需要錢的。


    朱棣為不取迴那個洞裏的錢找到了一條充足的理由。


    他決定將那筆錢永遠存放在他曾避過雷雨的山洞裏,那可是一方福地。


    他把這一決定和軍師姚廣孝商量。


    姚廣孝十分讚成這一決定,並說他願意為永樂大帝看守這筆寶藏。


    姚廣孝是個僧人,一直是朱棣最信任的人。在朱允炆向叔叔下達撤藩詔令時,他正在燕王府做幕僚。他第一個站出來反對,支持燕王造反。


    他的主張和朱棣的想法不謀而合,從此被重用,成為了重要的謀士,為燕王出謀劃策,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因此被朱棣視為第一功臣,在後來的封賞名單中,妥妥占據著第一的位子。


    但姚廣孝的行為證實了什麽才叫世外高人,他沒有貪戀權勢富貴,功成名就後,他謝絕一切封賞,選擇繼續修行。


    他最初棲身在龍岩寺裏。


    這是一個建於宋代的小寺,隱於山中,已經十分破敗。


    朱棣不時前去拜訪,尋求治國良策。


    每次看到寺院如此破落,朱棣都於心不忍,數次提出在這附近重修龍岩寺,姚廣孝都沒有同意。


    當朱棣提出要把山洞裏的財寶作為饋贈給子孫後代的禮物,永遠藏在大山裏時,姚廣孝非常讚同。並希望在那附近蓋一個小寺,他願意作為守寶人長住那兒。


    於是很快選好了地址,開始在藏寶洞周邊大興土木。


    在寺院沒建成之前,姚廣孝住在一個茅舍裏。


    他接受了朱棣給他的一項任務,畫一份藏寶洞周邊的地圖,交於宮中收藏。


    姚廣孝多才多藝,不但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在繪畫,寫字方麵都有極高的造詣。他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把藏寶洞周圍的地形地貌,畫成了圖,然後獻給了永樂大帝。


    永樂大帝看到圖後,如墜霧裏,他根本看不懂。


    在這一張三尺長,二尺寬的圖上,滿目都是山,根本就看不出洞在哪裏,問姚廣孝是不是拿錯了圖?


    姚廣孝笑著向他解釋,他沒有拿錯,這就是真實的藏寶圖。


    藏寶洞就隱藏在圖中,隻是有心人才看得懂。


    “那為什麽不直接標明洞的詳細地址呢?”朱棣不解地問。


    姚廣孝耐心地向他解釋,這個洞裏財富數額巨大,一旦泄密,必將引起一場血風腥雨,一番慘烈的大爭鬥。


    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他才沒有把地點標在圖上,因為他相信,物質流傳的東西,都有被盜的可能。


    把洞在圖上標的太明顯,一旦圖丟失,就等於把整個寶藏丟失,損失太大。


    因此最好釆用雙保險方式,保護藏寶洞。


    既擁有圖,還要有一個能看懂此圖的方法。


    平常人得到了這張圖,麵對密密麻麻的山,肯定找不到洞在哪兒。


    但掌握看懂這張圖方法的人,一看到圖,馬上就能破解其中的秘密。


    建議朱棣按照圖,編一個程序,留於後人。


    至於什麽方式,就看朱棣的智慧了。


    就是說,得到這洞裏的財富,除了得到姚廣孝畫的圖,這要有朱棣留給後世子孫的一段話,它和圖一樣重要,就好比打開寶藏的鑰匙,敏輕易解鎖。


    圖和傳說,二者缺一不可。


    而這兩樣東西,都掌握在皇家手裏。一般情況下,泄不了密。


    朱棣以為這個方法很好,就把圖存放在閱江樓下的地下室裏。


    這個地下室是朱棣在遷都北平後建的,當時在樓的地下一層修了這個地下密室,主要是放些機密文件。後來皇宮建設日臻完善,建立了專門的機密室,便把所有東西搬運了出去。


    把姚廣孝單獨畫的那張圖,放入其中。


    並編造了一個瑞國的故事,用以提醒後代君王,這樓下埋藏著秘密。


    並且還設計了另一個故事,故事裏有怎麽看懂圖的關鍵信息。


    這兩個故事隻在帝王間有序流傳。


    當一個帝王感覺到自己要不行時,便把這個秘密傳給下一代君王。


    隻要是過得去,就不要去打這筆錢的主意,因為它是留給最困難的那一位君王的。在關鍵時刻,這筆錢可以給王朝輸血續命。


    在位的君主們都明白這個道理,都沒動過這筆錢的主意。


    可是,由於魏忠賢的插入,徹底壞了這個規矩。


    在萬曆皇帝時,這個設計一直被完美地執行著。臨終時,他履行了自己的責任,把這一秘密傳給了兒子。


    兒子雖不成器,在位時間很短,但他有知道這件事情的義務,在臨終前也做了該做的事。


    一切都壞在朱由校身上。


    這個曆史上有名的木匠皇帝,太寵信客氏和魏忠賢了,在二人的小動作之下,把閱江樓的秘密泄露了出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他是奸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藏寶獵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藏寶獵人並收藏他是奸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