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掀開寶盒,裏麵是一個用油浸泡過的黃油紙。
魏忠賢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出來,放到桌上。
“讓我們看看到底是什麽東西,”魏忠賢說道。
他取開黃油紙,裏麵是一個黃布包裹。
由於黃油紙的密封作用,黃布包裹保存的很好,雖在地上了多年,一點也沒受損,完好如初,還保持著原有的柔軟性。
他找到包裹的打結口,取開,裏麵又是一層包裹。
包裹一共有三層,之後,裏麵的東西才露出了盧山真麵目,果真是兩張卷在一起的圖卷。
顏色已經發黃,顯然年代已經久遠。
“我猜的一點沒錯,果然是書畫,”魏忠賢說道。
雖然也早有預料,但看到是兩張卷在一起的紙張時,客氏仍不免有些失望。
“這也太叫人失望了,費了好大的勁,隻找到了一卷紙張。難道朱棣那個時代,就沒有好東西可以收藏了嗎?”
象所有的女人一樣,客氏對這些字畫類的東西,一點也不感興趣,甚至認為其價值連一件首飾都不如。
“至少那東西藏在身上好看,這玩藝有啥用?”
魏忠賢卻表現的極為興奮。
作為一個在事業上取得巨大成功的男人,他當然知道一幅古代名人字畫的價值,遠非金銀器所能比擬的。
“看看朱棣珍藏的,到底是什麽東西吧,”朱棣說道,並慢慢地把那些圖取開。
圖一共為兩張。
都是上等的宣紙,尺寸一樣大小,都長四尺,寬一尺五寸。
第一張是字,書字工整,端莊大氣,一看就出自名家之手。
但這些字顯然不是賣弄學問的,它另有用處。
原來它是一張賬目清單。
上麵寫著大明永樂帝山林藏寶清單。
記錄的是一些流水賬。
有金銀,各種珠寶,列了幾十項。每種東西都有詳細的記錄。
數量最多的,還是金銀。
如果這個數目真實存在的話,它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這時,他們才知道修建這個密室的真實作用。
不是為了幾張字畫,而是為了珍藏這張圖。
“這是一張藏寶圖,太珍貴了,怪不得永樂大帝會為它單獨修一間密室。”
“如果東西都按這張清單放置的,那這個寶藏也太驚人了,簡直可以用天量來形容了。”
“朱棣的時代,國力強盛,這些東西應該是真實的。”
“那下一張肯定是藏寶圖了,看看它們藏在什麽位置。”
魏忠賢點點頭,他何嚐不想知道啊。
他把第二張圖打開,愣了。
原以為,在這張圖上會出現一個地名,然後標明寶臧的地點。
這個地點隻要不是在皇宮,憑他的能力,保證能把這地方搞到手,然後慢慢地挖。
他並不急於得到這些財寶,他並不差錢,而是為了享受挖掘寶藏的過程。
但是這張圖顯然叫他大失所望。
圖的上方,有七個大字,永樂大帝藏寶圖。除了這幾個字外,再沒任何文字信息,畫滿了山。
層層疊疊,幾十座大山,濃縮在一張圖上。
除了山之外,還有小河,溪流,林木,在圖的最邊緣,還有一樁建築。
從建築僅露的一角看,這是個寺廟。
但這樁建築並沒有全部出現,它的主體掩映在一片茂密的樹林裏,基本上全為樹林所掩蓋,看不出它有幾層殿宇。
圖中出現的是寺院山門的匾額,上邊出現了一個寺字。
至於什麽寺,匾額上其它的字都被林木掩蓋了,隻能猜測。
整個圖,除了山之外,既沒人物出現,又沒村莊。
如果你是一個地理愛好者,或者你曾在這一片區域生活過,那麽,你憑對這些山峰,以及河流的走向的判斷,是有機會找到這塊區域的。
但是真正在野外生活過的人,對周邊環境觀察如此細的人,又有幾個啊。
唯一的地標,是出現在圖中的寺院,又隻出現了一個寺字。
這就像捉迷藏,全憑猜。
找到了寺院,就找到了這片區域。
但僅憑一個寺字,就想找到這一大片地方,難度不小。
中國是個佛教受眾人數最多的國家,寺院建築在國內比比皆是。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都能見到它的影子。
而出家人修行的環境,講究一個靜字。所以名山大川,更是佛寺的集中地。許多名刹古寺,都隱藏在山裏,特別常見。
在圖上這片山,擁有一個寺院,很正常。
奇怪的是這個寺院被林木掩藏的那麽深,僅露一個寺字,就特別奇怪了。
可能是作畫者有意隱藏寺院的名稱,以及寺廟的其它一些特征,就是怕暴露了這個寺。
而又透露出,這個地方有一個大寺。
真真假假,似露非露,畫者的良苦用心,實在叫人佩服。
別說對地理知識匱乏的人,就是一般的旅行愛好者,你也不會知道這地方是哪兒。
即使知道了,這麽一大片區域,你又如何知道寶藏在哪兒呢?
把個藏字發揮的淋漓盡致。
這一下子,客氏有點著急了,他抓起那張圖,左瞧右瞧,企圖從中看出什麽來。
但無論他怎麽看,硬是看不出一點頭緒。
她不由得把求援的目光望向魏忠賢,說:“這張圖,你能看得懂嗎?”
“至少我現在沒看懂,”魏忠賢誠實地迴答道。
“這也太複雜了,”客氏說道,“小小的一處寶藏,畫那麽多的山,這不是迷惑人嗎?”
“要的就是這效果。你想,當別人拿起這張圖,一瞄,便知這些財寶放在那兒,那不是也太簡單了,而是對這筆財寶太不負責了。現在對這張圖弄的這麽複雜,才對得起這筆寶藏的價值。”
客氏點點頭,如果按清單計算,這無異是一處超級寶藏。
“我要把他帶到我住處,每天看上幾眼,熟能生巧,說不定那天我便悟透了其中秘密。”
“不,我不讚成你這樣做,”魏忠賢堅決地說。
“我這樣做有錯嗎?”
“不但有,而且大的很。”
“你說說有什麽不對?”
“你想,皇宮是個什麽地方,是個勾心鬥角,互相猜忌的地方。這兒的人最沒人情味,互相防備,互相猜忌,人與人之間都是仇敵,都想一步把對方整死,自己好取而代之,偷竊對方隱私成風。在這樣一個環境裏,你還敢在自己住處藏這樣東西,你這不是引火燒身,你這是作死啊。”
魏忠賢有些惱怒,唿吸也急促起來。
“你放心,我會把它藏的很好的,”客氏說道,“自從你勸說我之後,我就不再參加宮裏任何派別的爭鬥,對於嬪妃之間的恩怨,也不在站隊,變成了一個沒有任何欲望的人。這樣做,還有誰和我過不去?”
“你太小看宮裏的鬥爭了,”魏忠賢說
魏忠賢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出來,放到桌上。
“讓我們看看到底是什麽東西,”魏忠賢說道。
他取開黃油紙,裏麵是一個黃布包裹。
由於黃油紙的密封作用,黃布包裹保存的很好,雖在地上了多年,一點也沒受損,完好如初,還保持著原有的柔軟性。
他找到包裹的打結口,取開,裏麵又是一層包裹。
包裹一共有三層,之後,裏麵的東西才露出了盧山真麵目,果真是兩張卷在一起的圖卷。
顏色已經發黃,顯然年代已經久遠。
“我猜的一點沒錯,果然是書畫,”魏忠賢說道。
雖然也早有預料,但看到是兩張卷在一起的紙張時,客氏仍不免有些失望。
“這也太叫人失望了,費了好大的勁,隻找到了一卷紙張。難道朱棣那個時代,就沒有好東西可以收藏了嗎?”
象所有的女人一樣,客氏對這些字畫類的東西,一點也不感興趣,甚至認為其價值連一件首飾都不如。
“至少那東西藏在身上好看,這玩藝有啥用?”
魏忠賢卻表現的極為興奮。
作為一個在事業上取得巨大成功的男人,他當然知道一幅古代名人字畫的價值,遠非金銀器所能比擬的。
“看看朱棣珍藏的,到底是什麽東西吧,”朱棣說道,並慢慢地把那些圖取開。
圖一共為兩張。
都是上等的宣紙,尺寸一樣大小,都長四尺,寬一尺五寸。
第一張是字,書字工整,端莊大氣,一看就出自名家之手。
但這些字顯然不是賣弄學問的,它另有用處。
原來它是一張賬目清單。
上麵寫著大明永樂帝山林藏寶清單。
記錄的是一些流水賬。
有金銀,各種珠寶,列了幾十項。每種東西都有詳細的記錄。
數量最多的,還是金銀。
如果這個數目真實存在的話,它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這時,他們才知道修建這個密室的真實作用。
不是為了幾張字畫,而是為了珍藏這張圖。
“這是一張藏寶圖,太珍貴了,怪不得永樂大帝會為它單獨修一間密室。”
“如果東西都按這張清單放置的,那這個寶藏也太驚人了,簡直可以用天量來形容了。”
“朱棣的時代,國力強盛,這些東西應該是真實的。”
“那下一張肯定是藏寶圖了,看看它們藏在什麽位置。”
魏忠賢點點頭,他何嚐不想知道啊。
他把第二張圖打開,愣了。
原以為,在這張圖上會出現一個地名,然後標明寶臧的地點。
這個地點隻要不是在皇宮,憑他的能力,保證能把這地方搞到手,然後慢慢地挖。
他並不急於得到這些財寶,他並不差錢,而是為了享受挖掘寶藏的過程。
但是這張圖顯然叫他大失所望。
圖的上方,有七個大字,永樂大帝藏寶圖。除了這幾個字外,再沒任何文字信息,畫滿了山。
層層疊疊,幾十座大山,濃縮在一張圖上。
除了山之外,還有小河,溪流,林木,在圖的最邊緣,還有一樁建築。
從建築僅露的一角看,這是個寺廟。
但這樁建築並沒有全部出現,它的主體掩映在一片茂密的樹林裏,基本上全為樹林所掩蓋,看不出它有幾層殿宇。
圖中出現的是寺院山門的匾額,上邊出現了一個寺字。
至於什麽寺,匾額上其它的字都被林木掩蓋了,隻能猜測。
整個圖,除了山之外,既沒人物出現,又沒村莊。
如果你是一個地理愛好者,或者你曾在這一片區域生活過,那麽,你憑對這些山峰,以及河流的走向的判斷,是有機會找到這塊區域的。
但是真正在野外生活過的人,對周邊環境觀察如此細的人,又有幾個啊。
唯一的地標,是出現在圖中的寺院,又隻出現了一個寺字。
這就像捉迷藏,全憑猜。
找到了寺院,就找到了這片區域。
但僅憑一個寺字,就想找到這一大片地方,難度不小。
中國是個佛教受眾人數最多的國家,寺院建築在國內比比皆是。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都能見到它的影子。
而出家人修行的環境,講究一個靜字。所以名山大川,更是佛寺的集中地。許多名刹古寺,都隱藏在山裏,特別常見。
在圖上這片山,擁有一個寺院,很正常。
奇怪的是這個寺院被林木掩藏的那麽深,僅露一個寺字,就特別奇怪了。
可能是作畫者有意隱藏寺院的名稱,以及寺廟的其它一些特征,就是怕暴露了這個寺。
而又透露出,這個地方有一個大寺。
真真假假,似露非露,畫者的良苦用心,實在叫人佩服。
別說對地理知識匱乏的人,就是一般的旅行愛好者,你也不會知道這地方是哪兒。
即使知道了,這麽一大片區域,你又如何知道寶藏在哪兒呢?
把個藏字發揮的淋漓盡致。
這一下子,客氏有點著急了,他抓起那張圖,左瞧右瞧,企圖從中看出什麽來。
但無論他怎麽看,硬是看不出一點頭緒。
她不由得把求援的目光望向魏忠賢,說:“這張圖,你能看得懂嗎?”
“至少我現在沒看懂,”魏忠賢誠實地迴答道。
“這也太複雜了,”客氏說道,“小小的一處寶藏,畫那麽多的山,這不是迷惑人嗎?”
“要的就是這效果。你想,當別人拿起這張圖,一瞄,便知這些財寶放在那兒,那不是也太簡單了,而是對這筆財寶太不負責了。現在對這張圖弄的這麽複雜,才對得起這筆寶藏的價值。”
客氏點點頭,如果按清單計算,這無異是一處超級寶藏。
“我要把他帶到我住處,每天看上幾眼,熟能生巧,說不定那天我便悟透了其中秘密。”
“不,我不讚成你這樣做,”魏忠賢堅決地說。
“我這樣做有錯嗎?”
“不但有,而且大的很。”
“你說說有什麽不對?”
“你想,皇宮是個什麽地方,是個勾心鬥角,互相猜忌的地方。這兒的人最沒人情味,互相防備,互相猜忌,人與人之間都是仇敵,都想一步把對方整死,自己好取而代之,偷竊對方隱私成風。在這樣一個環境裏,你還敢在自己住處藏這樣東西,你這不是引火燒身,你這是作死啊。”
魏忠賢有些惱怒,唿吸也急促起來。
“你放心,我會把它藏的很好的,”客氏說道,“自從你勸說我之後,我就不再參加宮裏任何派別的爭鬥,對於嬪妃之間的恩怨,也不在站隊,變成了一個沒有任何欲望的人。這樣做,還有誰和我過不去?”
“你太小看宮裏的鬥爭了,”魏忠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