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沒有,”對於虎的疑問,老韓肯定地迴答道。
“在這個世界上,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壞事卻傳播的很快。臥龍山出現的怪異事,很快通過外逃山民,遇難的獵戶,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四鄰八鄉。加上傳播過程中,有人故意誇大事實,傳來傳去,傳成了這一切都是龍王顯靈了,是在警告山民,以後再也不得再上山來了。真真假假,越傳越玄乎,到後來,真沒人敢上山了。”
“難道就沒有過例外?”
“有啊,啥事都有例外,比如你,不也是不請自來嗎。還有一對可憐的兄弟,他們結伴而來,命都丟在了這裏。”
“一對兄弟死在了這裏?”
“是啊,這事千真萬確,是我親自經曆的。前天我還和他們在一塊兒吃飯,大家有說有笑,第二天他們都變成了冷冰冰的屍體,那情景,現在想來都怕。”
“到底咋迴事,能說說嗎?”
“你真想聽?”
“嗯,”於虎點點頭。
“可我不想對你講。”
“為什麽?”
“我怕說了,會在你心頭留下陰影。”
“你太小看我了。說吧,我的心理素質足夠強大,沒有什麽事能影響我的心情。”
“哦,好吧。讓我迴憶一下,哦,記起來了,兄弟倆遇難這件事,大約發生在八年前。”
八年前,同樣是一個好天氣。
有一對兄弟,從老韓這兒路過。他們和於虎一樣,前來討水喝。
這一對兄弟來自哪裏,不知道。至始至終,人家也沒說清自己的家鄉貫籍,從口音上判斷,家離這兒並不太遠。
兄弟兩個年齡也不大,長得都很壯實,拿著刀叉,看樣子是兩個獵人。
那時已是午後,他們借老韓的鍋做了午飯,並邀老韓一塊吃。
還把隨身帶的酒取出來,三個人邊吃邊喝,甚是開心。
吃飯間,兄弟二人問山裏的一些情況。老韓有一說一,把知道的情況說了一遍。
說山上有點兇險,不建議二人上山。
兄弟二人聽後,麵麵相覷,似乎有點猶豫。這樣看起來,兄弟二人對臥龍山的一些情況,還是知道一些的。
後來兄弟二人在一旁小聲商量了一會,最終決定還是到山裏看看。
理由是,既然來了,總不能白跑一趟吧。
吃完飯,天也不早了。兄弟二人征得了老韓的同意後,把隨身帶的吃的,睡的,都留了下來。
說今兒天晚了,不會走的太遠。天黑之前,一定返迴,還在老韓這兒吃晚飯,並在這兒留宿。
老韓見這兩兄弟性格直爽,很是喜歡。加上這裏輕易見不到人,正需要從兄弟二人那兒得到外麵世界的信息,也很希望二人晚上留宿這兒,好嘮嘮嗑。
臨走,安排兄弟二人,一定要小心,早點迴來。
兄弟二人答應著,拿著家夥,走了。
兄弟二人走後,老韓心裏老是不順暢,心裏發堵,好像有什麽要發生似的。
他知道是自己不放心兩兄弟所致,期間,他曾不止一次跑到路上,向北眺望,希望看到兄弟二人返迴的身影,次次落空。
一直到天黑,兄弟倆也沒迴來。
第二天一早,老韓站在路上,心神不寧地向山裏張望,希望看到兄弟二人迴來的身影。
越等越焦急,越等越焦躁。
不安籠罩著他,他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兄弟倆大概是出事了。
老韓的擔心不無道理。
兄弟二人沒帶吃的,沒帶睡的,注定不會走的太遠。
而且走時也留下了話,迴來和老韓共進晚餐。
都過去一夜了,仍不見人影,難道是因為情況不熟,迷路了?
不過這個想法又很快被他否定了。
大山裏迷路,對於一般遊客來說,也許很正常。但對於常年遊走在山上的獵人來說,發生的概率很低。
獵人常年奔波於大山裏,一般辨別方向的能力都特別強。
一個好獵手,從某個地方走過一次,路兩邊的環境,特征,一般都會刻畫在腦子裏。即使迷失了方向,也能原方向返迴。
老韓的心情越來越沉重,他決定打破不到山裏去的規矩,順著路向前找一找。
與其默默地等待,還不如走動一下,心情更順暢些。
他沿著那條一向少有人跡的山路向前走著,眼睛緊張地向四周搜索著,生怕漏掉了什麽。
路兩邊的地形地貌,豐富多彩,有平坡,有陡壁,交替出現。
既有長有參天樹木的肥沃土壤,也有光長灌木叢的貧瘠地帶。
走了六七裏路,前邊是一座高山,攔住了去路。
同時在他的左邊,出現了一塊小平地,地形特殊,老韓便不打算往前走了。
他是第一次走這麽遠的路,但對這個地方,並不陌生。
在和前房東的一次聊天中,前房東告訴他,從住的地方順著路往前六七裏,有一個地方很特別。它左邊平坦,右邊地勢逐漸降低,形成窪地,這個地方便叫四十裏墩。
因為從進山算起,這條路到這裏,正好四十裏,故此得名。
對於旅客來說,它是這條路上一個重要的歇腳點。
過去進山的人們,必在這裏歇息,尤其是趕車馬的。
為啥?
你想,走了四十裏,無論是對人還是牲畜,都是一個很長的路程了,都該歇一下腳了。
而這個地方,相對寬敞,便於停放車馬。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從這兒往前,就到了這條路最險的一段,鷹見愁了。
鷹見愁是一個特殊的地方,它是由安全路段向危險路段過渡的一個分界點。
鷹見愁以南這四十裏,是安全的,透明的。
而過了此崖,則充滿了危險。
況且鷹見愁本身就地勢險要,是進山的一個重要關口。
險到什麽程度?
從四十裏墩往前走不遠,一座山峰拔地而起,擋住了去路。
它如刀削一般,在東壁形成了一個大斷崔。
在這個大斷崖上,有一個不到一丈寬的平台,正好和來自南邊的路對接。
於是,世界上最險的一段路形成了。
在山的左側,是高山。
右側,是深不見底的山溝。
一條小道,很窄,勉強能夠通過一輛馬車,曲折前行。
小道是天然形成的,少部分經過了人類的加工。人走在上邊,無不膽戰心驚。
往上看,懸崖直插雲霄。
往下看,山溝雲騰霧繞,深不見底。
有恐高症的人,心理素質差的人,走到這兒,都用手捂住眼睛,不敢往下看。
趕車的人,更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車翻人亡。
這段路大約有一裏遠,雖然難走,卻是進山的唯一通道。
老韓不會再向前走了,他四下裏掃了一眼,如果這兒也沒什麽發現,他就要迴他的小茅舍去了。
他往迴走了幾步,總感覺那兒有點事辦得不周全,心裏缺少什麽似的。
便上了四十裏墩那個台地,想隨便上前走走。
走了不遠,他發現了有點不對勁。
原來他看到了在土墩前的草叢裏,露出了一個人的腳。
這一發現把他嚇壞了。
如果是一般人,可能早嚇跑了。
然而老韓畢竟膽子是真大,他略微猶豫了一下,很快鎮定了情緒,走上前去,要看個究竟。
隻見一個人趴在草地裏,雙手前伸,下肢彎曲,一動不動,已沒有了生命跡象。
“在這個世界上,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壞事卻傳播的很快。臥龍山出現的怪異事,很快通過外逃山民,遇難的獵戶,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四鄰八鄉。加上傳播過程中,有人故意誇大事實,傳來傳去,傳成了這一切都是龍王顯靈了,是在警告山民,以後再也不得再上山來了。真真假假,越傳越玄乎,到後來,真沒人敢上山了。”
“難道就沒有過例外?”
“有啊,啥事都有例外,比如你,不也是不請自來嗎。還有一對可憐的兄弟,他們結伴而來,命都丟在了這裏。”
“一對兄弟死在了這裏?”
“是啊,這事千真萬確,是我親自經曆的。前天我還和他們在一塊兒吃飯,大家有說有笑,第二天他們都變成了冷冰冰的屍體,那情景,現在想來都怕。”
“到底咋迴事,能說說嗎?”
“你真想聽?”
“嗯,”於虎點點頭。
“可我不想對你講。”
“為什麽?”
“我怕說了,會在你心頭留下陰影。”
“你太小看我了。說吧,我的心理素質足夠強大,沒有什麽事能影響我的心情。”
“哦,好吧。讓我迴憶一下,哦,記起來了,兄弟倆遇難這件事,大約發生在八年前。”
八年前,同樣是一個好天氣。
有一對兄弟,從老韓這兒路過。他們和於虎一樣,前來討水喝。
這一對兄弟來自哪裏,不知道。至始至終,人家也沒說清自己的家鄉貫籍,從口音上判斷,家離這兒並不太遠。
兄弟兩個年齡也不大,長得都很壯實,拿著刀叉,看樣子是兩個獵人。
那時已是午後,他們借老韓的鍋做了午飯,並邀老韓一塊吃。
還把隨身帶的酒取出來,三個人邊吃邊喝,甚是開心。
吃飯間,兄弟二人問山裏的一些情況。老韓有一說一,把知道的情況說了一遍。
說山上有點兇險,不建議二人上山。
兄弟二人聽後,麵麵相覷,似乎有點猶豫。這樣看起來,兄弟二人對臥龍山的一些情況,還是知道一些的。
後來兄弟二人在一旁小聲商量了一會,最終決定還是到山裏看看。
理由是,既然來了,總不能白跑一趟吧。
吃完飯,天也不早了。兄弟二人征得了老韓的同意後,把隨身帶的吃的,睡的,都留了下來。
說今兒天晚了,不會走的太遠。天黑之前,一定返迴,還在老韓這兒吃晚飯,並在這兒留宿。
老韓見這兩兄弟性格直爽,很是喜歡。加上這裏輕易見不到人,正需要從兄弟二人那兒得到外麵世界的信息,也很希望二人晚上留宿這兒,好嘮嘮嗑。
臨走,安排兄弟二人,一定要小心,早點迴來。
兄弟二人答應著,拿著家夥,走了。
兄弟二人走後,老韓心裏老是不順暢,心裏發堵,好像有什麽要發生似的。
他知道是自己不放心兩兄弟所致,期間,他曾不止一次跑到路上,向北眺望,希望看到兄弟二人返迴的身影,次次落空。
一直到天黑,兄弟倆也沒迴來。
第二天一早,老韓站在路上,心神不寧地向山裏張望,希望看到兄弟二人迴來的身影。
越等越焦急,越等越焦躁。
不安籠罩著他,他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兄弟倆大概是出事了。
老韓的擔心不無道理。
兄弟二人沒帶吃的,沒帶睡的,注定不會走的太遠。
而且走時也留下了話,迴來和老韓共進晚餐。
都過去一夜了,仍不見人影,難道是因為情況不熟,迷路了?
不過這個想法又很快被他否定了。
大山裏迷路,對於一般遊客來說,也許很正常。但對於常年遊走在山上的獵人來說,發生的概率很低。
獵人常年奔波於大山裏,一般辨別方向的能力都特別強。
一個好獵手,從某個地方走過一次,路兩邊的環境,特征,一般都會刻畫在腦子裏。即使迷失了方向,也能原方向返迴。
老韓的心情越來越沉重,他決定打破不到山裏去的規矩,順著路向前找一找。
與其默默地等待,還不如走動一下,心情更順暢些。
他沿著那條一向少有人跡的山路向前走著,眼睛緊張地向四周搜索著,生怕漏掉了什麽。
路兩邊的地形地貌,豐富多彩,有平坡,有陡壁,交替出現。
既有長有參天樹木的肥沃土壤,也有光長灌木叢的貧瘠地帶。
走了六七裏路,前邊是一座高山,攔住了去路。
同時在他的左邊,出現了一塊小平地,地形特殊,老韓便不打算往前走了。
他是第一次走這麽遠的路,但對這個地方,並不陌生。
在和前房東的一次聊天中,前房東告訴他,從住的地方順著路往前六七裏,有一個地方很特別。它左邊平坦,右邊地勢逐漸降低,形成窪地,這個地方便叫四十裏墩。
因為從進山算起,這條路到這裏,正好四十裏,故此得名。
對於旅客來說,它是這條路上一個重要的歇腳點。
過去進山的人們,必在這裏歇息,尤其是趕車馬的。
為啥?
你想,走了四十裏,無論是對人還是牲畜,都是一個很長的路程了,都該歇一下腳了。
而這個地方,相對寬敞,便於停放車馬。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從這兒往前,就到了這條路最險的一段,鷹見愁了。
鷹見愁是一個特殊的地方,它是由安全路段向危險路段過渡的一個分界點。
鷹見愁以南這四十裏,是安全的,透明的。
而過了此崖,則充滿了危險。
況且鷹見愁本身就地勢險要,是進山的一個重要關口。
險到什麽程度?
從四十裏墩往前走不遠,一座山峰拔地而起,擋住了去路。
它如刀削一般,在東壁形成了一個大斷崔。
在這個大斷崖上,有一個不到一丈寬的平台,正好和來自南邊的路對接。
於是,世界上最險的一段路形成了。
在山的左側,是高山。
右側,是深不見底的山溝。
一條小道,很窄,勉強能夠通過一輛馬車,曲折前行。
小道是天然形成的,少部分經過了人類的加工。人走在上邊,無不膽戰心驚。
往上看,懸崖直插雲霄。
往下看,山溝雲騰霧繞,深不見底。
有恐高症的人,心理素質差的人,走到這兒,都用手捂住眼睛,不敢往下看。
趕車的人,更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車翻人亡。
這段路大約有一裏遠,雖然難走,卻是進山的唯一通道。
老韓不會再向前走了,他四下裏掃了一眼,如果這兒也沒什麽發現,他就要迴他的小茅舍去了。
他往迴走了幾步,總感覺那兒有點事辦得不周全,心裏缺少什麽似的。
便上了四十裏墩那個台地,想隨便上前走走。
走了不遠,他發現了有點不對勁。
原來他看到了在土墩前的草叢裏,露出了一個人的腳。
這一發現把他嚇壞了。
如果是一般人,可能早嚇跑了。
然而老韓畢竟膽子是真大,他略微猶豫了一下,很快鎮定了情緒,走上前去,要看個究竟。
隻見一個人趴在草地裏,雙手前伸,下肢彎曲,一動不動,已沒有了生命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