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離開後,李標叫來了管家婆,然後厲聲問:“在我外出剿匪這段時間裏,夫人是否經常外出?”
管家婆猶豫了一下,沒有說話。
“快迴答我,”將軍把手往桌子上一拍,大聲喊道。
茶水立馬濺了出來,弄濕了一大片桌子。
“是,老爺,”婆子從沒見將軍發過這麽大的火,十分驚恐,小聲地說道:“迴老爺的話,在您剿匪期間,夫人確實外出頻繁。”
“都去了哪兒?”
“這個老奴就不知道了,我一次都沒跟在她身邊。”
“都帶了誰?”
“她從來不帶任何人,都是獨來獨往。”
“每天外出之後,都迴來嗎?”
“也不,有兩次幾天才迴來。”
“她沒告訴你們她去幹什麽去了嗎?”
“沒有,從來沒有。並且還安排我們,將軍迴來後,千萬不要把她外出的事,讓將軍知道了。”
“所以你們就瞞著我?忘了我走時安排你們的,家裏有什麽事,一定要讓我知道的話了嗎?”
“沒有忘記。隻是我們覺得,夫人外出,也不是什麽大的事,況且她是我們的女主人。她去做什麽,是不用征求我們的意見。”
她又小聲嘀咕了一句:“其實我們也很為難,你們都是我們的主人,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誰都得罪不起。”
“錯怪你了,”將軍的臉色開始有所緩和,口氣也比最初柔和多了,“我今天脾氣有點大,以後我會注意我的說話口氣的。今天的談話,到此為止吧,希望你不要讓夫人知道。”
“我記住了,將軍。”
“嗯,那你就可以走了,忙自己的事去吧。”
管家婆道了謝,退了出去。
將軍臉上的笑也隨之消失了,他坐在椅上,手托住額頭,好長時間沒有動一下。
每次和敵人大戰前,他都是這神態。考慮如何擊敗敵人,並盡量減少自己的傷亡。正是這種負責的精神,他才成為了威震敵膽,赫赫有名的將軍。
不過現在他思考的不是軍事謀略,而是家事。
對於一個長年衝鋒在殺敵第一線的軍人來說,家務的複雜性,甚至比戰場做形勢判斷都費腦筋。
李標終於抬起頭來,經過一番思索,醞釀,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終於構思出來。
“對,就這樣吧。雖然不光彩,但己沒有退路,隻有這樣幹了。”
第二天,他向夫人辭行,說是前段時間遭受他打擊的土匪,當時四處亡命,人去寨空,現在他把隊伍撤迴,這些土匪又死灰複燃,重新整合在一起,繼續禍害行路客商,為難百姓。
因此,有必要對這些土匪實施二次打擊,直至把他們消滅幹淨,永絕後患。
夫人十分支持他的行動,隻是要他注意安全。
“視願將軍旗開得勝,早日凱旋歸來。”
李標辭別了夫人,點了五百兵馬,走了。
將軍前腳剛走,夫人便做出了出門的準備。
她迫不及待的樣子,早被管家婆看到了眼裏。她沉思了一下,大膽地走到夫人麵前,問:“夫人要出去?”
“是啊,”
“您一個人嗎?”
“是的,我喜歡一個人出去,”
“可是傳說這一帶並不太平,土匪猖獗,很不安全。還是不出去為妙,呆在兵營裏多好。”
“不怕,你知道,我是會武功的,一般的小土匪,我根本不放在心上。”
“大意不得,真要出去,還是帶幾個隨從靠譜。”
“沒必要。況且我隻是到外麵走走,放心,不會有什麽危險的。”
管家婆還要再說什麽,見夫人麵露不悅之色,隻好表示理解,走開了。
夫人馬上急匆匆地走出了兵營大門。
望著她心急火燎的樣子,管家婆歎了一口氣,說:“唉,真不叫人省心。”
到底是練過功夫的,夫人行走起來,那是真的快。一會兒功夫,便把兵營甩在了身後。
她爬上了一個山頭,左右一瞧,沒有可疑的人,便調轉方向,向南行去。
一共翻了三個山頭,來到了一個山腳下。
這兒群山環抱,中間有一小塊平地,由於附近沒有居民,這塊土地也沒有被開發出來。到處是野草和藤類植物,一個小寺廟,就在山腳下孤零零地挺立著。
這個寺院叫觀音院,是南沏茶觀音大士的道場。由於年久失修,寺廟看起來很破敗。
低矮的院落,破敗的山門,進了山門便是大雄寶殿,還有東西配房,是供僧人及香客們生活起居的地方。
院裏很靜,既沒見香客,也沒見有僧人活動。
夫人進了山門,來到東配房前,見房門緊閉,便叩響了門。
“誰呀?”裏麵傳出來一個女人懶洋洋的聲音。
“是我,怎麽,還在睡覺?”
“是方靜啊?好,我馬上起來了。”一陣??啐啐的聲音,門開了。
從門裏麵探出一個少婦的臉來,毫無表情,但下身骨架高大,足足比夫人高出一個腦袋。
她叫英姑,是個出家人,己在這個破地方住很久了。
寺院裏早已沒有了僧人,附近也沒村民。英姑唯一的鄰居,便是夫人。
他嘮嘮叨叨地述說著自己貪睡的原因。
“昨天夜裏了做了個惡夢,受它的影響,一夜沒睡好。白天沒事,正好補棄一下昨夜丟失的睡眠,你就來了。你不是說為了安全,我們之間少走動嗎?你怎麽搶先壞了規矩?”
“你這個不老的大妞,以為我會沒事往你這兒跑嗎?我們出事了。”
“出事了,出啥事了?我們這不好好的嗎?”
“你還蒙在鼓裏?我們被通緝了!”
“你越說我越不明白了,誰通緝我們?你先別激動,到房裏,慢慢說。”
把夫人引進了屋裏。
“你看看這個,一切就都明白了,”夫人拿出那張布告,給英姑看。
英姑把那張告示一連看了兩遍,說:“這確實不是個好消息。雖然告示沒有對人指名道姓,但認識你的人,一看圖像就知道是你。這就他娘的奇了怪了,我們在山洞裏殺了人,原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咋就成了通緝犯了呢?”
“我也納悶呢,我們做的這麽秘密,咋就被官府抓住了把柄了呢?到底是哪兒出了差錯?”
“你是從哪兒得到的這張告示?”
“我丈夫上京辦事途中發現的。看到是我,才揭了迴來給我看,我才知道出事了。”
“這下子麻煩大了,這布告貼這麽長時間了,一定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現在你成名人了,以後是不能再公開露麵了。這得感謝你的丈夫,給我們提了個醒。不過,他對此事是個什麽樣的態度?”
“他今天又剿匪去了,臨走要我小心點。他不相信那圖像上是我,說一定是和我長得像的另一個女人幹的。說有事他會罩著我,保護我,叫我放心。”
“那就是說,他還不知道你真是殺人兇手。假如他知道了,會不會改變態度?而大義滅親呢?”
“這個,不至於吧。我們是幾十年的夫妻了,經得住考驗的。”
“但願如此吧。你除了讓我看這個告示,還有別的事嗎?”
“就是讓你最近要多加小心,如果身邊一旦發現有可疑的人員出現,那就是危險來了,你就馬上逃走。然後我們在設法取得聯係。”
“行,我會保護好我自己的。你的丈夫又剿匪去了,這不是我們一直等待的機會嗎?我們每次北山探寶,都要趁你丈夫不在兵營,這樣的軍會很少。而如果最近軍隊調動的話,你可能又要隨軍移防,我們可能就永遠失去了尋寶的機會。幹脆趁將軍不在家的時候,我們再到麻布坡探查一番如何。”
“這個節骨眼上,就別冒險了。留得青山在,何愁沒柴燒?以後有的是機會。”
二人又說了一陣子話,夫人便告辭走了。
此刻,在一個製高點上,將軍注視著這一切。當看到夫人從那個寺院裏出來後,他也隨之離去。
管家婆猶豫了一下,沒有說話。
“快迴答我,”將軍把手往桌子上一拍,大聲喊道。
茶水立馬濺了出來,弄濕了一大片桌子。
“是,老爺,”婆子從沒見將軍發過這麽大的火,十分驚恐,小聲地說道:“迴老爺的話,在您剿匪期間,夫人確實外出頻繁。”
“都去了哪兒?”
“這個老奴就不知道了,我一次都沒跟在她身邊。”
“都帶了誰?”
“她從來不帶任何人,都是獨來獨往。”
“每天外出之後,都迴來嗎?”
“也不,有兩次幾天才迴來。”
“她沒告訴你們她去幹什麽去了嗎?”
“沒有,從來沒有。並且還安排我們,將軍迴來後,千萬不要把她外出的事,讓將軍知道了。”
“所以你們就瞞著我?忘了我走時安排你們的,家裏有什麽事,一定要讓我知道的話了嗎?”
“沒有忘記。隻是我們覺得,夫人外出,也不是什麽大的事,況且她是我們的女主人。她去做什麽,是不用征求我們的意見。”
她又小聲嘀咕了一句:“其實我們也很為難,你們都是我們的主人,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誰都得罪不起。”
“錯怪你了,”將軍的臉色開始有所緩和,口氣也比最初柔和多了,“我今天脾氣有點大,以後我會注意我的說話口氣的。今天的談話,到此為止吧,希望你不要讓夫人知道。”
“我記住了,將軍。”
“嗯,那你就可以走了,忙自己的事去吧。”
管家婆道了謝,退了出去。
將軍臉上的笑也隨之消失了,他坐在椅上,手托住額頭,好長時間沒有動一下。
每次和敵人大戰前,他都是這神態。考慮如何擊敗敵人,並盡量減少自己的傷亡。正是這種負責的精神,他才成為了威震敵膽,赫赫有名的將軍。
不過現在他思考的不是軍事謀略,而是家事。
對於一個長年衝鋒在殺敵第一線的軍人來說,家務的複雜性,甚至比戰場做形勢判斷都費腦筋。
李標終於抬起頭來,經過一番思索,醞釀,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終於構思出來。
“對,就這樣吧。雖然不光彩,但己沒有退路,隻有這樣幹了。”
第二天,他向夫人辭行,說是前段時間遭受他打擊的土匪,當時四處亡命,人去寨空,現在他把隊伍撤迴,這些土匪又死灰複燃,重新整合在一起,繼續禍害行路客商,為難百姓。
因此,有必要對這些土匪實施二次打擊,直至把他們消滅幹淨,永絕後患。
夫人十分支持他的行動,隻是要他注意安全。
“視願將軍旗開得勝,早日凱旋歸來。”
李標辭別了夫人,點了五百兵馬,走了。
將軍前腳剛走,夫人便做出了出門的準備。
她迫不及待的樣子,早被管家婆看到了眼裏。她沉思了一下,大膽地走到夫人麵前,問:“夫人要出去?”
“是啊,”
“您一個人嗎?”
“是的,我喜歡一個人出去,”
“可是傳說這一帶並不太平,土匪猖獗,很不安全。還是不出去為妙,呆在兵營裏多好。”
“不怕,你知道,我是會武功的,一般的小土匪,我根本不放在心上。”
“大意不得,真要出去,還是帶幾個隨從靠譜。”
“沒必要。況且我隻是到外麵走走,放心,不會有什麽危險的。”
管家婆還要再說什麽,見夫人麵露不悅之色,隻好表示理解,走開了。
夫人馬上急匆匆地走出了兵營大門。
望著她心急火燎的樣子,管家婆歎了一口氣,說:“唉,真不叫人省心。”
到底是練過功夫的,夫人行走起來,那是真的快。一會兒功夫,便把兵營甩在了身後。
她爬上了一個山頭,左右一瞧,沒有可疑的人,便調轉方向,向南行去。
一共翻了三個山頭,來到了一個山腳下。
這兒群山環抱,中間有一小塊平地,由於附近沒有居民,這塊土地也沒有被開發出來。到處是野草和藤類植物,一個小寺廟,就在山腳下孤零零地挺立著。
這個寺院叫觀音院,是南沏茶觀音大士的道場。由於年久失修,寺廟看起來很破敗。
低矮的院落,破敗的山門,進了山門便是大雄寶殿,還有東西配房,是供僧人及香客們生活起居的地方。
院裏很靜,既沒見香客,也沒見有僧人活動。
夫人進了山門,來到東配房前,見房門緊閉,便叩響了門。
“誰呀?”裏麵傳出來一個女人懶洋洋的聲音。
“是我,怎麽,還在睡覺?”
“是方靜啊?好,我馬上起來了。”一陣??啐啐的聲音,門開了。
從門裏麵探出一個少婦的臉來,毫無表情,但下身骨架高大,足足比夫人高出一個腦袋。
她叫英姑,是個出家人,己在這個破地方住很久了。
寺院裏早已沒有了僧人,附近也沒村民。英姑唯一的鄰居,便是夫人。
他嘮嘮叨叨地述說著自己貪睡的原因。
“昨天夜裏了做了個惡夢,受它的影響,一夜沒睡好。白天沒事,正好補棄一下昨夜丟失的睡眠,你就來了。你不是說為了安全,我們之間少走動嗎?你怎麽搶先壞了規矩?”
“你這個不老的大妞,以為我會沒事往你這兒跑嗎?我們出事了。”
“出事了,出啥事了?我們這不好好的嗎?”
“你還蒙在鼓裏?我們被通緝了!”
“你越說我越不明白了,誰通緝我們?你先別激動,到房裏,慢慢說。”
把夫人引進了屋裏。
“你看看這個,一切就都明白了,”夫人拿出那張布告,給英姑看。
英姑把那張告示一連看了兩遍,說:“這確實不是個好消息。雖然告示沒有對人指名道姓,但認識你的人,一看圖像就知道是你。這就他娘的奇了怪了,我們在山洞裏殺了人,原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咋就成了通緝犯了呢?”
“我也納悶呢,我們做的這麽秘密,咋就被官府抓住了把柄了呢?到底是哪兒出了差錯?”
“你是從哪兒得到的這張告示?”
“我丈夫上京辦事途中發現的。看到是我,才揭了迴來給我看,我才知道出事了。”
“這下子麻煩大了,這布告貼這麽長時間了,一定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現在你成名人了,以後是不能再公開露麵了。這得感謝你的丈夫,給我們提了個醒。不過,他對此事是個什麽樣的態度?”
“他今天又剿匪去了,臨走要我小心點。他不相信那圖像上是我,說一定是和我長得像的另一個女人幹的。說有事他會罩著我,保護我,叫我放心。”
“那就是說,他還不知道你真是殺人兇手。假如他知道了,會不會改變態度?而大義滅親呢?”
“這個,不至於吧。我們是幾十年的夫妻了,經得住考驗的。”
“但願如此吧。你除了讓我看這個告示,還有別的事嗎?”
“就是讓你最近要多加小心,如果身邊一旦發現有可疑的人員出現,那就是危險來了,你就馬上逃走。然後我們在設法取得聯係。”
“行,我會保護好我自己的。你的丈夫又剿匪去了,這不是我們一直等待的機會嗎?我們每次北山探寶,都要趁你丈夫不在兵營,這樣的軍會很少。而如果最近軍隊調動的話,你可能又要隨軍移防,我們可能就永遠失去了尋寶的機會。幹脆趁將軍不在家的時候,我們再到麻布坡探查一番如何。”
“這個節骨眼上,就別冒險了。留得青山在,何愁沒柴燒?以後有的是機會。”
二人又說了一陣子話,夫人便告辭走了。
此刻,在一個製高點上,將軍注視著這一切。當看到夫人從那個寺院裏出來後,他也隨之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