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山寨中一切都變得井井有條起來。
首領帶著人出去清掃周圍一些弱小的山寨,每天都會帶迴糧草和俘虜;而謝幽則在山寨中訓練那些俘虜。
不過說是訓練,但其實就是讓這些俘虜幹活。
至於幹什麽活,那謝幽能想到的可太多了,山寨中的那些破爛房子要修吧、山寨的防禦工事要修吧、隨著白巾義軍人數越來越多水井要修吧、茅房也要擴大吧,等等等等,這些都需要很多的人去幹。
不過謝幽倒也沒有往死裏壓榨這些人,每天的工作量雖然很大,但是待遇卻比之前他們在各自山寨當山賊的時候要好,起碼飯會管飽。
而且還每天都讓這些人看著白巾義軍吃飯,讓他們感受白巾義軍夥食比他們之前的好,也讓他們感受到白巾義軍那良好的精神狀態。
這樣慢慢感染下去,這些人終有一天都會變成白巾義軍中的一員。
這就是謝幽整個的計劃,他要通過這樣的方式發展擴大這支白巾義軍,經過謝幽的計算,發展到一千人大概需要十天左右的樣子,那時候這支隊伍也就徹底的穩定下來了,自己也就可以再次出發去西北了。
至於白巾義軍以後會不會脫離自己掌控,謝幽表示那些都是以後要考慮的問題,現在想也沒用,因為這中間的不確定性太大了,自己隻能保證以後自己有機會動用這支力量,至於到時候怎麽說服首領,到時候再說吧。
至少現在一切都在朝著謝幽計劃中的方向前進。
——
——
——
就在謝幽在大山之中熱火朝天的擴張白巾義軍的時候。
大齊的其他地方卻風雲巨變。
先是司隸的陳嘉亮突然率軍出現在武關要塞,十五萬司隸大軍衝出武關要塞,直奔淮南州府——建安城。
建安城的師俞率領大寒衛三萬士兵,據城苦守。
然後是河東和遼東的邊界。
準備撤迴遼東的李綜和王青山,很必然的遇見了南下的燕子鐵騎。
兩軍之間的大戰一觸即發。
但是李綜怎麽可能是蕭銘的對手,遼東步兵又怎麽可能是燕子鐵騎的對手。
幾乎是剛一碰麵,李綜就被蕭銘打的大敗。
而徐璉派出來的大雪衛當然看到了這一幕,立馬將消息傳迴了徐州城。
當徐璉知道這一消息後立馬準備揮師十萬霜降衛,準備北上。
而徐璉北上的目的不是和燕子鐵騎對戰,徐璉手中的霜降衛並沒有騎兵,要是遼東騎兵被燕子鐵騎全滅,那燕子鐵騎完全可以在河東大地上隨意馳騁了。
所以徐璉的目的是準備救下那些遼東騎兵,至於和燕國大軍麵對麵交戰,徐璉可沒有這個打算。
而這時候的徐璉並沒有得到建安城被圍的消息,剩下五萬霜降衛留守徐州城之後,徐璉就跟在王青山的後麵北上了。
這些變化幾乎是同時發生,所有人都在努力完成自己的計劃。
謝緣也不停的在荊南靠近南陵的地方來迴調動新軍,再訓練新兵的同時向南陵山脈施壓,這樣一來,白麟雖然很擔心建安城那邊,但是卻抽不出更多的力量去幫助建安城解圍。
唯一能派出的隊伍也就隻有許偉的驚蟄衛了。
白麟在和許偉商量過後,許偉帶著近兩千的驚蟄衛精銳前往建安城。
現在唯一沒有動靜的兩個地區就是西蜀和西北了。
西蜀是因為西蜀軍團被全殲,現在內部亂成了一鍋粥,各地的民族政權開始紛紛出現意圖奪取西蜀的控製權,根本就顧不上外麵的一切。
至於西北地區,西北比起其他的地方更早的進入了冬天,已經不適合發動戰鬥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西北統領嚴良自從擊敗了西涼大軍之後,一直按兵不動,也不支援司隸,也不進攻北地,誰都不知道嚴良是怎麽想的。
而這也是謝幽急於親自趕到西北的原因。
除了現在的這些戰場之外,還有一個很久都沒有動靜的戰場,而現在這個戰場好像要動起來了。
汾河穀中
司隸派出了十五萬大軍進攻淮南,汾河穀現在還剩下十萬士兵,而這十萬士兵的統帥正是何正。
陳嘉亮在汾河穀和蕭銘對峙的時候,發現了何正這個從平川關敗逃迴來的年輕將領是個不錯的人才,便開始大力提拔何正。
在陳嘉亮出發前往淮南的前夕,陳嘉亮力排眾議,將何正扶上了統帥的位置,同時任職為稱號將軍。
所以何正現在是汾河穀防線司隸方麵的最高統帥。
而何正對於陳嘉亮這個提拔自己,年紀卻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年輕人也充滿了感激,想想自己一路以來的經曆。從城衛營的校尉,再到平川關的中郎將,一直都沒有人看重自己,自己就如同被別人撥來撥去的木頭一般,在平川關的時候因為李祁寫信的原因,自己得到了宗澤的照顧,但是同時也失去了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
再到後來平川關被前後夾擊破關,燕國大軍破關而入,自己隻好逃迴京城,本來以為自己這一生的軍旅生涯也算是到頭了,以後肯定沒有機會建功沙場,光宗耀祖了。
但是就在何正鬱鬱不得誌的時候,陳嘉亮出現了,這個年輕的統領剛一出現,就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實在是他太有能力了。
緊接著陳嘉亮開始大力選拔有真才實學的將領,也就是這個時候發現了何正。
從那以後,何正成為了陳嘉亮的親信,這樣一來何正原本沉寂的內心再次開始活動起來。
沙場建功的想法再次出現在何正的腦海中。
而現在何正覺得建立屬於自己的功勳的時刻到了。
因為他已經發現對麵的燕國大軍的破綻了。
這些天陳嘉亮帶著大軍走了之後,何正就一直在思考。
為什麽陳嘉亮能放心的帶著大軍去攻打淮南,就不怕北邊的蕭銘趁虛而入嗎?
最終結合何正這兩天的觀察,何正明確了,對麵的大營當中以不再是幾十萬大軍。
要是何正估計的沒錯的話。
對麵的燕國大營當中現在估計不到十萬兵力,因為他們還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去鎮守新得的北地。
所以現在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何正暗暗下定決心,自己揚名立萬的機會到了。
首領帶著人出去清掃周圍一些弱小的山寨,每天都會帶迴糧草和俘虜;而謝幽則在山寨中訓練那些俘虜。
不過說是訓練,但其實就是讓這些俘虜幹活。
至於幹什麽活,那謝幽能想到的可太多了,山寨中的那些破爛房子要修吧、山寨的防禦工事要修吧、隨著白巾義軍人數越來越多水井要修吧、茅房也要擴大吧,等等等等,這些都需要很多的人去幹。
不過謝幽倒也沒有往死裏壓榨這些人,每天的工作量雖然很大,但是待遇卻比之前他們在各自山寨當山賊的時候要好,起碼飯會管飽。
而且還每天都讓這些人看著白巾義軍吃飯,讓他們感受白巾義軍夥食比他們之前的好,也讓他們感受到白巾義軍那良好的精神狀態。
這樣慢慢感染下去,這些人終有一天都會變成白巾義軍中的一員。
這就是謝幽整個的計劃,他要通過這樣的方式發展擴大這支白巾義軍,經過謝幽的計算,發展到一千人大概需要十天左右的樣子,那時候這支隊伍也就徹底的穩定下來了,自己也就可以再次出發去西北了。
至於白巾義軍以後會不會脫離自己掌控,謝幽表示那些都是以後要考慮的問題,現在想也沒用,因為這中間的不確定性太大了,自己隻能保證以後自己有機會動用這支力量,至於到時候怎麽說服首領,到時候再說吧。
至少現在一切都在朝著謝幽計劃中的方向前進。
——
——
——
就在謝幽在大山之中熱火朝天的擴張白巾義軍的時候。
大齊的其他地方卻風雲巨變。
先是司隸的陳嘉亮突然率軍出現在武關要塞,十五萬司隸大軍衝出武關要塞,直奔淮南州府——建安城。
建安城的師俞率領大寒衛三萬士兵,據城苦守。
然後是河東和遼東的邊界。
準備撤迴遼東的李綜和王青山,很必然的遇見了南下的燕子鐵騎。
兩軍之間的大戰一觸即發。
但是李綜怎麽可能是蕭銘的對手,遼東步兵又怎麽可能是燕子鐵騎的對手。
幾乎是剛一碰麵,李綜就被蕭銘打的大敗。
而徐璉派出來的大雪衛當然看到了這一幕,立馬將消息傳迴了徐州城。
當徐璉知道這一消息後立馬準備揮師十萬霜降衛,準備北上。
而徐璉北上的目的不是和燕子鐵騎對戰,徐璉手中的霜降衛並沒有騎兵,要是遼東騎兵被燕子鐵騎全滅,那燕子鐵騎完全可以在河東大地上隨意馳騁了。
所以徐璉的目的是準備救下那些遼東騎兵,至於和燕國大軍麵對麵交戰,徐璉可沒有這個打算。
而這時候的徐璉並沒有得到建安城被圍的消息,剩下五萬霜降衛留守徐州城之後,徐璉就跟在王青山的後麵北上了。
這些變化幾乎是同時發生,所有人都在努力完成自己的計劃。
謝緣也不停的在荊南靠近南陵的地方來迴調動新軍,再訓練新兵的同時向南陵山脈施壓,這樣一來,白麟雖然很擔心建安城那邊,但是卻抽不出更多的力量去幫助建安城解圍。
唯一能派出的隊伍也就隻有許偉的驚蟄衛了。
白麟在和許偉商量過後,許偉帶著近兩千的驚蟄衛精銳前往建安城。
現在唯一沒有動靜的兩個地區就是西蜀和西北了。
西蜀是因為西蜀軍團被全殲,現在內部亂成了一鍋粥,各地的民族政權開始紛紛出現意圖奪取西蜀的控製權,根本就顧不上外麵的一切。
至於西北地區,西北比起其他的地方更早的進入了冬天,已經不適合發動戰鬥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西北統領嚴良自從擊敗了西涼大軍之後,一直按兵不動,也不支援司隸,也不進攻北地,誰都不知道嚴良是怎麽想的。
而這也是謝幽急於親自趕到西北的原因。
除了現在的這些戰場之外,還有一個很久都沒有動靜的戰場,而現在這個戰場好像要動起來了。
汾河穀中
司隸派出了十五萬大軍進攻淮南,汾河穀現在還剩下十萬士兵,而這十萬士兵的統帥正是何正。
陳嘉亮在汾河穀和蕭銘對峙的時候,發現了何正這個從平川關敗逃迴來的年輕將領是個不錯的人才,便開始大力提拔何正。
在陳嘉亮出發前往淮南的前夕,陳嘉亮力排眾議,將何正扶上了統帥的位置,同時任職為稱號將軍。
所以何正現在是汾河穀防線司隸方麵的最高統帥。
而何正對於陳嘉亮這個提拔自己,年紀卻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年輕人也充滿了感激,想想自己一路以來的經曆。從城衛營的校尉,再到平川關的中郎將,一直都沒有人看重自己,自己就如同被別人撥來撥去的木頭一般,在平川關的時候因為李祁寫信的原因,自己得到了宗澤的照顧,但是同時也失去了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
再到後來平川關被前後夾擊破關,燕國大軍破關而入,自己隻好逃迴京城,本來以為自己這一生的軍旅生涯也算是到頭了,以後肯定沒有機會建功沙場,光宗耀祖了。
但是就在何正鬱鬱不得誌的時候,陳嘉亮出現了,這個年輕的統領剛一出現,就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實在是他太有能力了。
緊接著陳嘉亮開始大力選拔有真才實學的將領,也就是這個時候發現了何正。
從那以後,何正成為了陳嘉亮的親信,這樣一來何正原本沉寂的內心再次開始活動起來。
沙場建功的想法再次出現在何正的腦海中。
而現在何正覺得建立屬於自己的功勳的時刻到了。
因為他已經發現對麵的燕國大軍的破綻了。
這些天陳嘉亮帶著大軍走了之後,何正就一直在思考。
為什麽陳嘉亮能放心的帶著大軍去攻打淮南,就不怕北邊的蕭銘趁虛而入嗎?
最終結合何正這兩天的觀察,何正明確了,對麵的大營當中以不再是幾十萬大軍。
要是何正估計的沒錯的話。
對麵的燕國大營當中現在估計不到十萬兵力,因為他們還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去鎮守新得的北地。
所以現在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何正暗暗下定決心,自己揚名立萬的機會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