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月亮就像彎彎的鐮刀,冷光凝凝地向大地上的人們傳遞著夜晚的肅冷。
在育山的東南角,這兒的平原上沒有了以往的寧靜。
一片片的燈火互相照映,仿佛夜晚之中的明珠一般。
此時月亮下的一頂巨大帳篷中人聲鼎沸,觥籌交錯,場麵十分盛大。
能在野外的平原上建起這麽大的帳篷,舉辦出這麽盛大的一場宴會,也隻有當今的皇上謝絡有這樣的大手筆了。
這會兒謝絡正坐在大帳的最高處,手裏拿著一個製作精美,鐫刻著一條金龍的酒杯,一口一口的品著杯中的美酒。
大殿很大,分為了好幾個區域。中間是皇帝、大臣、諸位皇子還有周邊國家的一些使臣,左邊區域是這次跟來的所有女眷,皇後李蓉正在左邊的主位上坐著,右邊是大臣們的孩子還有一些閑雜人等。
謝絡靠左手向下第一位是謝燁,第二位是謝進,謝幽坐在謝燁的後麵,謝駿坐在謝進的後麵;右手邊第一位是林旭,第二位是李祁。
接著就是其他官員。
也許是兩國已經多年沒有外交的緣由,北燕的使臣是緊接李祁坐的。
那是一名年輕的使臣,穿著北燕特製的官服,筆挺地坐在眾人之中,和周圍的人顯得格格不入。
“四哥,這烤鹿腿真好吃,給你也嚐嚐。”縱觀全場吃的最開心的就是謝駿了,還不時的忍不住給旁邊的謝幽分享。
“駿兒,你慢點吃,小心噎著。我這兒也有鹿腿,你不夠的話我的也給你吃。”謝幽滿是寵愛地說道。
“夠了夠了,剛才我和大哥去河邊還吃了一條魚呢。”
“是在前麵的那條河裏捉到的嗎?”
“是的。”
謝幽不禁感歎,看來謝燁已經慢慢地被謝駿接受了,也不知道這算好事還是壞事。
就在謝幽和謝駿交談的時候,對麵的北燕使臣,那個十分年輕的官員站了起來。
“我代表我大燕的皇帝向齊帝問好,喝光這杯酒後,希望兩國永結秦晉之好,開放邊境,共同強大。”年輕的使臣說完就仰頭喝完了杯中的烈酒。
“都說燕國人酒量好,今日看到元使臣才知道所言非虛。來人啊,給元使臣賜酒。”
坐在上麵的謝絡來了精神,高聲說道。
“謝大齊皇帝陛下賜酒。”元華謝過賜酒之後又接著說:“我早在北燕的時候就聽聞貴國有一位神童,還是陛下的兒子,兩歲就會背誦聖賢書,三歲就能提筆寫字,五歲就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文章。今日能否讓我也見識一下這個所謂的神童。”
元華的這話一出引起了全場的安靜。
在場的誰不知道這件事是謝絡的傷心事,沒有人敢直觸謝絡的黴頭。
沒想到的是今天這個外國使臣竟然再次提起這件事,全場的人都吸了一口冷氣。
謝絡原本高興的表情在聽到這句話之後臉色變得鐵青了起來。
不過這位北燕的使臣元華卻好像沒有感覺出來氣氛的不對,追問道:“怎麽?堂堂的一方大國還想要藏拙嗎?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宴會中一片沉默,沒有人敢迴答元華的話。
謝絡一口喝完杯中的酒,緊緊地盯著元華說道:“元使臣說笑了,我大齊人才濟濟,孔孟之風流行,隨便出一人就可以達到你剛才說的水平,真要想見識等迴到京城讓人帶你去國子監看看,我想北燕絕對沒有如此良好的學風。”
“陛下的話固然正確,但我大燕這次正好帶來了一位我國的小神童,何不讓兩人比一比,看看到底是哪個國家的神童更厲害。”元華明顯是有備而來的。
眾人聽了元華的話紛紛朝元華後麵看去,果然在元華身後坐著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孩。
小孩看起來有點緊張,但仍然努力端正地坐著。
“哦,元使臣說的是你身後的小孩嗎?”謝絡好奇地問道。
“正是,這位小神童是在我大燕一個小村鎮中發現的,嚴銘,起來拜見大齊皇帝。”元華朝著身後的小孩說道。
“大燕嚴銘,拜見大齊皇帝。”稚嫩的聲音響起,嚴銘站起來朝著謝絡深深一拜。
“你叫嚴銘?”謝絡問道。
“是,陛下,我對貴國的神童謝駿早就仰慕已久,今日來此希望可以切磋一二。”嚴銘恭敬地說道。
“哈哈哈,我國神童豈是你一個鄉野小孩能比的。”對麵的謝燁大聲說道。
“這位是梁王殿下吧,在我大燕沒有身份的高低,隻看重真實學問,殿下作為齊國未來的儲君應該也知道這種虛名對於治國無用吧。”元華微微欠身說道。
“話雖如此,但我們都沒見過這位嚴銘神童的真實水平啊,這不免讓我們懷疑你們是不是故意這樣說的,目的就是為了引出我們的謝駿神童。”謝燁反駁道,不過剛才元華的一句未來的儲君讓謝燁心底對元華產生了好感。
接著又對著謝絡說道:“父皇,依我看先讓這位北燕自稱為神童的嚴銘先展示一下,要是在坐的各位都覺得這個小孩真的有真本事,那我們就同意謝駿和這位小孩的切磋。”
“燁兒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元使臣先讓我們看看你身後小孩的本事吧。”謝絡點著頭說道,他不相信眼前的這個小孩子能有什麽本事。
“嚴銘,你覺得可以嗎?”元華轉身向身後的嚴銘問道。
“我沒問題,不知皇帝陛下向讓我展示哪方麵的水平?”嚴銘問道。
“我也不為難你,你自己決定,哪方麵最擅長就展示哪方麵吧。”謝絡微微笑著。
“那我就現場的環境作一首應景的詩,這樣也說明我沒有事先做好準備。”嚴銘認真的說道。
在座的眾人聽到這話已經感歎了,這麽小的孩子在這種場合不但語言流利,而且思路清晰,這已經是很難得的表現了。
謝絡點頭同意了嚴銘的意見,旁邊的王振立刻吩咐幾個小宦官去準備紙筆。
而嚴銘則環顧四周,看樣子是在構思自己的作品。
片刻之後,嚴銘拿起剛取過來的筆,蘸了蘸墨,便開始寫了。
“風勁角弓鳴,皇帝獵育山。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隨著最後一個輕字從嚴銘的嘴中吐出,滿場發出了此起彼伏的驚歎聲。
每個人都在仔細迴味這首詩的意境。
“怎麽樣?梁王殿下,這首現做的小詩可入得了您的眼中。”
元華朝著對麵的謝燁問道。
謝燁語塞,不知道該說什麽好,從在坐眾人的反應就可以看出這首詩非常好,但謝燁不敢當著元華的麵承認,承認了那就要讓謝駿上場和嚴銘較量較量,餘光看了看側後方的謝駿,他根本沒有關注現場發生的事,還在一個勁的吃東西,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是皇子謝駿嗎?
看著謝燁不說話,元華繼續對著謝絡說道:“皇帝陛下,既然大家都覺得嚴銘這首詩寫的不錯,那何不讓貴國神童也出來做一首如何?說不定日後這將傳為一段佳話。”
看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元華的意圖也很明顯了,天下誰不知道謝駿這個神童早就成為一個傻子了,而元華這會兒提出這樣的要求明顯是讓齊國皇帝丟臉啊,齊國皇帝的臉麵就是齊國的臉麵。
想通了這一點之後,中書令林旭搶先開口了,“元使臣,今日宴飲隻為這次春獵之事,至於神童比較之事咱們迴京再說。”
“林相國說的不對吧,我大燕遠來是客,現在嚴銘都已經作詩了,難道你們堂堂大國要不講信譽嗎?”
在元華的話鋒之下一時間竟然沒人出口反駁。
謝絡臉色變得十分陰沉,他沒想到和北燕這麽多年來的第一次外交竟然就有這麽重的火藥味,這北燕來者不善啊。
謝絡生氣的還有一點就是滿朝文武竟然沒一個人站出來和元華辯論,自己要推行一個政策的時候不是都吼的很兇嗎?
其實不是在座的沒有水平,而是對麵出來的嚴銘年齡太小了,難不成讓幾十歲的人去和一個小孩比嗎?那樣傳出去更丟人。
“看來齊國承認不如我大燕了。嚴銘坐下吃菜吧,你已經是天下第一神童了。”元華見沒人接他的話,神色得意的說道。
謝絡掃了一圈發現還是沒人說話,不由的一陣失望。
就在謝絡剛想說話的時候,一個身影搶先一步站了起來。
“元使臣不要高興太早,我有一名族弟,雖然不是你所說的什麽神童,但我相信他作為一個我大齊的一份子,一定可以和你們的神童相比較。”是謝燁再次站起來說話。
謝進一臉的無奈,剛才謝燁逼著自己上前頂住,原因是自己之前寫出過一些好詩,而且年齡也大不了嚴銘幾歲。
但自己幾斤幾兩自己心裏清楚,以前的那些詩詞都是從外麵買迴來的,最近這段時間又因為之前在成王宴會上亂說話,被父親禁足,一直在春獵出發的前一天晚上才被放出來。自己的肚子裏根本就沒有什麽有新意的新詩,剛才在謝燁的逼迫下終於憋出來一首來,謝燁聽了之後就直接把謝進推到了眾人前頭。
這會兒看著大家都在關注自己,謝進也隻好破罐子破摔了。
於是站起來開口吟道:
“春日獵宴席,
野味尤可嚐。
眾君皆思尋,
他日京中樂。”
“哈哈,這也叫詩,要是我沒記錯的話,這位是季王府的世子吧。”元華毫不客氣地笑著。
“元使臣,我覺得這首詩不錯啊,足以和剛才嚴銘的詩媲美,甚至略勝一籌。”謝燁爭鋒相對道。
謝絡也趕緊說道:“既然如此二位水平差不多,那咱們接著喝酒吧。”
但是元華卻不想就這樣過了,而是直接朝著謝進後麵的謝駿說道:“七殿下,今日既然來了為何不站出來說幾句。”
“大膽,你竟敢無視父皇的話。”謝燁抓住了元華的漏洞。
謝絡這會兒也不在壓製心中的怒火了,“元使臣這樣無禮,恐怕有失大國風範。”
這是李祁也開口說話了:“元使臣,我們的皇帝再向你問話,你竟然不理睬,你可知罪。”
接著眾人開始紛紛開口說元華無禮。
但元華沒有理睬任何人,隻是盯著謝駿看著。
好奇怪,這是謝幽此時心裏的想法,這個北燕使臣怎麽如此反常,為何盯著謝駿不放。
看著謝駿還在滿嘴流油的吃著肉,便喊了謝駿一聲。
正在吃肉的謝駿轉過頭來問謝幽:“四哥,發生什麽事了嗎?”
看著謝駿無辜的小眼神,謝幽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
就在眾人爭吵激烈的時候,一道略顯稚嫩的聲音讓全場安靜了下來。
“剛才我不想站起來是不屑於和你們這種蠻夷之國所謂的神童比較,有失我大齊的身份。但爭吵到這個份上,我隻好站出來了,好讓你們見識見識我大齊厲害。”
接著謝駿背出了一首五言絕句,震驚全場,相比於嚴銘的婉約,謝駿的這首詩更顯的磅礴大氣,有帝王之氣。
謝絡從看見謝駿站起來的不安到聽完這首詩之後的不可思議,難道駿兒的智力恢複了?
這不單單是謝絡的心聲,更是在場除了謝幽和謝駿本人之外所有人的心聲。
在一片吃驚的寂靜之後,全場沸燃起來。
就連元華也十分吃驚,這和之前謝燁告訴他的情況不一樣啊,不是說這個謝駿是個傻子嗎?
眾人一片激動,謝駿卻接著說道:“詩詞這種東西不算真正的治國之學,嚴銘小兄弟,我看你年紀和我相仿,語與其白白在北燕浪費時間學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還不如來齊國跟著我一起學習,一定可以認識到真正的治國之道,而不是在有心人的指導下成為別人的一把槍。”
謝駿自從站起來之後,說的每一句話都讓人震驚,先是貶低北燕,再是實力碾壓,然後是挑撥對方,一環套一環,讓元華一時之間都沒有反應過來。
駿兒的智力真的恢複了,謝絡已經高興的不想在繼續宴會了。
於是說道:“元使臣,這下你見識到了我大國的力量了吧,我看要不然嚴銘就留在我齊國學習深造吧,我可以批準嚴銘做謝駿的伴讀。”
“陛下說笑了,嚴銘是燕國人怎麽能留在齊國呢。”元華這會兒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麽迴事。
“既然這樣,那今晚的宴會就先到這兒吧,元使臣下去好好想想你今天的失禮之處,我希望今晚的事情不要影響兩國日後的外交。”
在育山的東南角,這兒的平原上沒有了以往的寧靜。
一片片的燈火互相照映,仿佛夜晚之中的明珠一般。
此時月亮下的一頂巨大帳篷中人聲鼎沸,觥籌交錯,場麵十分盛大。
能在野外的平原上建起這麽大的帳篷,舉辦出這麽盛大的一場宴會,也隻有當今的皇上謝絡有這樣的大手筆了。
這會兒謝絡正坐在大帳的最高處,手裏拿著一個製作精美,鐫刻著一條金龍的酒杯,一口一口的品著杯中的美酒。
大殿很大,分為了好幾個區域。中間是皇帝、大臣、諸位皇子還有周邊國家的一些使臣,左邊區域是這次跟來的所有女眷,皇後李蓉正在左邊的主位上坐著,右邊是大臣們的孩子還有一些閑雜人等。
謝絡靠左手向下第一位是謝燁,第二位是謝進,謝幽坐在謝燁的後麵,謝駿坐在謝進的後麵;右手邊第一位是林旭,第二位是李祁。
接著就是其他官員。
也許是兩國已經多年沒有外交的緣由,北燕的使臣是緊接李祁坐的。
那是一名年輕的使臣,穿著北燕特製的官服,筆挺地坐在眾人之中,和周圍的人顯得格格不入。
“四哥,這烤鹿腿真好吃,給你也嚐嚐。”縱觀全場吃的最開心的就是謝駿了,還不時的忍不住給旁邊的謝幽分享。
“駿兒,你慢點吃,小心噎著。我這兒也有鹿腿,你不夠的話我的也給你吃。”謝幽滿是寵愛地說道。
“夠了夠了,剛才我和大哥去河邊還吃了一條魚呢。”
“是在前麵的那條河裏捉到的嗎?”
“是的。”
謝幽不禁感歎,看來謝燁已經慢慢地被謝駿接受了,也不知道這算好事還是壞事。
就在謝幽和謝駿交談的時候,對麵的北燕使臣,那個十分年輕的官員站了起來。
“我代表我大燕的皇帝向齊帝問好,喝光這杯酒後,希望兩國永結秦晉之好,開放邊境,共同強大。”年輕的使臣說完就仰頭喝完了杯中的烈酒。
“都說燕國人酒量好,今日看到元使臣才知道所言非虛。來人啊,給元使臣賜酒。”
坐在上麵的謝絡來了精神,高聲說道。
“謝大齊皇帝陛下賜酒。”元華謝過賜酒之後又接著說:“我早在北燕的時候就聽聞貴國有一位神童,還是陛下的兒子,兩歲就會背誦聖賢書,三歲就能提筆寫字,五歲就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文章。今日能否讓我也見識一下這個所謂的神童。”
元華的這話一出引起了全場的安靜。
在場的誰不知道這件事是謝絡的傷心事,沒有人敢直觸謝絡的黴頭。
沒想到的是今天這個外國使臣竟然再次提起這件事,全場的人都吸了一口冷氣。
謝絡原本高興的表情在聽到這句話之後臉色變得鐵青了起來。
不過這位北燕的使臣元華卻好像沒有感覺出來氣氛的不對,追問道:“怎麽?堂堂的一方大國還想要藏拙嗎?這難道不是好事嗎?”
宴會中一片沉默,沒有人敢迴答元華的話。
謝絡一口喝完杯中的酒,緊緊地盯著元華說道:“元使臣說笑了,我大齊人才濟濟,孔孟之風流行,隨便出一人就可以達到你剛才說的水平,真要想見識等迴到京城讓人帶你去國子監看看,我想北燕絕對沒有如此良好的學風。”
“陛下的話固然正確,但我大燕這次正好帶來了一位我國的小神童,何不讓兩人比一比,看看到底是哪個國家的神童更厲害。”元華明顯是有備而來的。
眾人聽了元華的話紛紛朝元華後麵看去,果然在元華身後坐著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孩。
小孩看起來有點緊張,但仍然努力端正地坐著。
“哦,元使臣說的是你身後的小孩嗎?”謝絡好奇地問道。
“正是,這位小神童是在我大燕一個小村鎮中發現的,嚴銘,起來拜見大齊皇帝。”元華朝著身後的小孩說道。
“大燕嚴銘,拜見大齊皇帝。”稚嫩的聲音響起,嚴銘站起來朝著謝絡深深一拜。
“你叫嚴銘?”謝絡問道。
“是,陛下,我對貴國的神童謝駿早就仰慕已久,今日來此希望可以切磋一二。”嚴銘恭敬地說道。
“哈哈哈,我國神童豈是你一個鄉野小孩能比的。”對麵的謝燁大聲說道。
“這位是梁王殿下吧,在我大燕沒有身份的高低,隻看重真實學問,殿下作為齊國未來的儲君應該也知道這種虛名對於治國無用吧。”元華微微欠身說道。
“話雖如此,但我們都沒見過這位嚴銘神童的真實水平啊,這不免讓我們懷疑你們是不是故意這樣說的,目的就是為了引出我們的謝駿神童。”謝燁反駁道,不過剛才元華的一句未來的儲君讓謝燁心底對元華產生了好感。
接著又對著謝絡說道:“父皇,依我看先讓這位北燕自稱為神童的嚴銘先展示一下,要是在坐的各位都覺得這個小孩真的有真本事,那我們就同意謝駿和這位小孩的切磋。”
“燁兒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元使臣先讓我們看看你身後小孩的本事吧。”謝絡點著頭說道,他不相信眼前的這個小孩子能有什麽本事。
“嚴銘,你覺得可以嗎?”元華轉身向身後的嚴銘問道。
“我沒問題,不知皇帝陛下向讓我展示哪方麵的水平?”嚴銘問道。
“我也不為難你,你自己決定,哪方麵最擅長就展示哪方麵吧。”謝絡微微笑著。
“那我就現場的環境作一首應景的詩,這樣也說明我沒有事先做好準備。”嚴銘認真的說道。
在座的眾人聽到這話已經感歎了,這麽小的孩子在這種場合不但語言流利,而且思路清晰,這已經是很難得的表現了。
謝絡點頭同意了嚴銘的意見,旁邊的王振立刻吩咐幾個小宦官去準備紙筆。
而嚴銘則環顧四周,看樣子是在構思自己的作品。
片刻之後,嚴銘拿起剛取過來的筆,蘸了蘸墨,便開始寫了。
“風勁角弓鳴,皇帝獵育山。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隨著最後一個輕字從嚴銘的嘴中吐出,滿場發出了此起彼伏的驚歎聲。
每個人都在仔細迴味這首詩的意境。
“怎麽樣?梁王殿下,這首現做的小詩可入得了您的眼中。”
元華朝著對麵的謝燁問道。
謝燁語塞,不知道該說什麽好,從在坐眾人的反應就可以看出這首詩非常好,但謝燁不敢當著元華的麵承認,承認了那就要讓謝駿上場和嚴銘較量較量,餘光看了看側後方的謝駿,他根本沒有關注現場發生的事,還在一個勁的吃東西,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是皇子謝駿嗎?
看著謝燁不說話,元華繼續對著謝絡說道:“皇帝陛下,既然大家都覺得嚴銘這首詩寫的不錯,那何不讓貴國神童也出來做一首如何?說不定日後這將傳為一段佳話。”
看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元華的意圖也很明顯了,天下誰不知道謝駿這個神童早就成為一個傻子了,而元華這會兒提出這樣的要求明顯是讓齊國皇帝丟臉啊,齊國皇帝的臉麵就是齊國的臉麵。
想通了這一點之後,中書令林旭搶先開口了,“元使臣,今日宴飲隻為這次春獵之事,至於神童比較之事咱們迴京再說。”
“林相國說的不對吧,我大燕遠來是客,現在嚴銘都已經作詩了,難道你們堂堂大國要不講信譽嗎?”
在元華的話鋒之下一時間竟然沒人出口反駁。
謝絡臉色變得十分陰沉,他沒想到和北燕這麽多年來的第一次外交竟然就有這麽重的火藥味,這北燕來者不善啊。
謝絡生氣的還有一點就是滿朝文武竟然沒一個人站出來和元華辯論,自己要推行一個政策的時候不是都吼的很兇嗎?
其實不是在座的沒有水平,而是對麵出來的嚴銘年齡太小了,難不成讓幾十歲的人去和一個小孩比嗎?那樣傳出去更丟人。
“看來齊國承認不如我大燕了。嚴銘坐下吃菜吧,你已經是天下第一神童了。”元華見沒人接他的話,神色得意的說道。
謝絡掃了一圈發現還是沒人說話,不由的一陣失望。
就在謝絡剛想說話的時候,一個身影搶先一步站了起來。
“元使臣不要高興太早,我有一名族弟,雖然不是你所說的什麽神童,但我相信他作為一個我大齊的一份子,一定可以和你們的神童相比較。”是謝燁再次站起來說話。
謝進一臉的無奈,剛才謝燁逼著自己上前頂住,原因是自己之前寫出過一些好詩,而且年齡也大不了嚴銘幾歲。
但自己幾斤幾兩自己心裏清楚,以前的那些詩詞都是從外麵買迴來的,最近這段時間又因為之前在成王宴會上亂說話,被父親禁足,一直在春獵出發的前一天晚上才被放出來。自己的肚子裏根本就沒有什麽有新意的新詩,剛才在謝燁的逼迫下終於憋出來一首來,謝燁聽了之後就直接把謝進推到了眾人前頭。
這會兒看著大家都在關注自己,謝進也隻好破罐子破摔了。
於是站起來開口吟道:
“春日獵宴席,
野味尤可嚐。
眾君皆思尋,
他日京中樂。”
“哈哈,這也叫詩,要是我沒記錯的話,這位是季王府的世子吧。”元華毫不客氣地笑著。
“元使臣,我覺得這首詩不錯啊,足以和剛才嚴銘的詩媲美,甚至略勝一籌。”謝燁爭鋒相對道。
謝絡也趕緊說道:“既然如此二位水平差不多,那咱們接著喝酒吧。”
但是元華卻不想就這樣過了,而是直接朝著謝進後麵的謝駿說道:“七殿下,今日既然來了為何不站出來說幾句。”
“大膽,你竟敢無視父皇的話。”謝燁抓住了元華的漏洞。
謝絡這會兒也不在壓製心中的怒火了,“元使臣這樣無禮,恐怕有失大國風範。”
這是李祁也開口說話了:“元使臣,我們的皇帝再向你問話,你竟然不理睬,你可知罪。”
接著眾人開始紛紛開口說元華無禮。
但元華沒有理睬任何人,隻是盯著謝駿看著。
好奇怪,這是謝幽此時心裏的想法,這個北燕使臣怎麽如此反常,為何盯著謝駿不放。
看著謝駿還在滿嘴流油的吃著肉,便喊了謝駿一聲。
正在吃肉的謝駿轉過頭來問謝幽:“四哥,發生什麽事了嗎?”
看著謝駿無辜的小眼神,謝幽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
就在眾人爭吵激烈的時候,一道略顯稚嫩的聲音讓全場安靜了下來。
“剛才我不想站起來是不屑於和你們這種蠻夷之國所謂的神童比較,有失我大齊的身份。但爭吵到這個份上,我隻好站出來了,好讓你們見識見識我大齊厲害。”
接著謝駿背出了一首五言絕句,震驚全場,相比於嚴銘的婉約,謝駿的這首詩更顯的磅礴大氣,有帝王之氣。
謝絡從看見謝駿站起來的不安到聽完這首詩之後的不可思議,難道駿兒的智力恢複了?
這不單單是謝絡的心聲,更是在場除了謝幽和謝駿本人之外所有人的心聲。
在一片吃驚的寂靜之後,全場沸燃起來。
就連元華也十分吃驚,這和之前謝燁告訴他的情況不一樣啊,不是說這個謝駿是個傻子嗎?
眾人一片激動,謝駿卻接著說道:“詩詞這種東西不算真正的治國之學,嚴銘小兄弟,我看你年紀和我相仿,語與其白白在北燕浪費時間學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還不如來齊國跟著我一起學習,一定可以認識到真正的治國之道,而不是在有心人的指導下成為別人的一把槍。”
謝駿自從站起來之後,說的每一句話都讓人震驚,先是貶低北燕,再是實力碾壓,然後是挑撥對方,一環套一環,讓元華一時之間都沒有反應過來。
駿兒的智力真的恢複了,謝絡已經高興的不想在繼續宴會了。
於是說道:“元使臣,這下你見識到了我大國的力量了吧,我看要不然嚴銘就留在我齊國學習深造吧,我可以批準嚴銘做謝駿的伴讀。”
“陛下說笑了,嚴銘是燕國人怎麽能留在齊國呢。”元華這會兒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麽迴事。
“既然這樣,那今晚的宴會就先到這兒吧,元使臣下去好好想想你今天的失禮之處,我希望今晚的事情不要影響兩國日後的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