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有人從城內走出來了。”一直注意著那扇城門的楊宋對唿延大音說道。
剛才城門後的那番動靜的太大由不得他不在意。
九天滾滾驚雷垂落人間,哪怕是個瞎子也該睜眼看見了。
唿延大音的犀利目光透過了彌漫開來的煙塵,最終落在了率先走出來的那道瘦削身影上。
原本攻城的將士在見到那一眾人後相視一眼,看對方的衣著打扮並非是他們的人。
此時身在戰場上,既然不是己方陣營之人那就是敵軍之人了。
隨即身披重甲的他們就朝著隋便他們衝殺而去。
隋便看著如黑色一線潮朝自己奔湧而來的重甲精銳後,神色不變,但程咬金與老寅已經在悄然間來到了他的身邊,將其護在身後。
“住手!”
就在此時,在軍陣後方有道聲如洪鍾般的聲響以靈力裹挾傳蕩開來。
當眾將士聽到那道熟悉的聲音後近乎是在同一時間止步收槍臨陣以待。
因為在他們身後發號施令之人是主帥唿延大音。
話音剛落一道人影在軍陣中策馬疾馳,隻是短短十息的功夫就趕到軍陣前,前後匆忙在高大的戰馬馬背上翻身落地,繼而單膝跪地。
一套dong作幹淨利索沒有半點拖泥帶水。
“龍眼兵寨校尉唿延大音拜見太子殿下!”唿延大音嗓音洪亮宛若平地起驚雷般高聲喊道。
在其身後的眾將士在聽到這聲稱謂後麵麵相覷,然後自近即遠,宛若蕩漾開來的潮水般紛紛單膝跪地,嗓音響徹雲霄,振聾發聵。
“拜見太子殿下!”
“拜見太子殿下!”
“拜見太子殿下!”
隋便居高臨下俯視著單膝跪地的唿延大音,淡淡說道:“起來吧。”
“是!”唿延大音甕聲甕氣地迴道。
因為隋便一行人的出現,城下的這支叛軍停止了攻城之勢,而城頭上的那眾守將也精疲力盡終於可以鬆口氣了。
就這樣,原本那場如火如荼的攻城之戰在悄然間落下了帷幕。
而這一切,隻因為隋便一人的出現。
“收兵。”隋便淡淡吩咐道。
“末將遵命!”話音剛落,唿延大音應聲迴道。
緊接著正在攀城附牆的龍眼兵寨重甲精銳猶如潮水般退去。
城頭之上的欒廷玉見到叛軍撤退,一直高懸在心上的巨石終於落了地,他也頓時覺得鬆了口氣。
“殿下高見!”欒廷玉看向身前的那個秦王,心悅誠服地說道。
雖然是將那個前朝餘孽故意放走,但卻是解了城門之危,這種話即便是放在皇帝陛下麵前他也敢說。
“欒將軍,如今城門之危已解,你可以安置此次戰事中的傷亡將士了。”李濟民神色平靜地說道。
說完他就要轉身沿著過馬道走下城頭去。
“殿下,末將有一事不明,還請殿下明示。”欒廷玉注視著那道修長背影,沉聲道。
被欒廷玉一句話止住腳步的李濟民並沒有轉身,而是淡淡說道:“欒將軍請說。”
“殿下是不是早就知道城下這支叛軍是為了隋便而來?”欒廷玉沉聲問道。
“是。”李濟民言簡意賅地問道。
“既然如此,殿下是否早就想通隻要將隋便交出,或者說隻要將隋便送出城去,這支叛軍自然而然地也就退兵了?”欒廷玉繼續追問道?
李濟民聞言這次倒是沒有很快給出他答案,而是出聲反問道:“本王不知道欒將軍所說的‘早就’是如何一個早就法?”
“就是在殿下吩咐尉遲恭去南北兩座城門調遣援軍之前。”欒廷玉沉聲道。
聽到這,李濟民終於緩緩轉身,然後那雙如鷹隼般犀利的目光落在了欒廷玉的身上,然後一個重若千鈞的“是”字就砸落在了後者的心頭上。
“既然如此,末將還想問清楚殿下又為何會讓尉遲恭將軍去調遣援軍?是以備不時之需還是說另有所謀?”
其實按照欒廷玉勉強四品的將階,用這種語氣來質問身為天策上將的李濟民,已經算得上是以下犯上了。
但被問話的李濟民臉上沒有半點慍色,他嘴唇翕動,答非所問道:“本王之前說過,本王信得過隋便的為人。”
欒廷玉聞言心神一凜,既然不是以防萬一那就是另有所謀了。
“其實欒將軍不用再猜下去了。”李濟民眼眸微眯,在眸底深處有寒芒一閃而過,“因為南北兩座城門的張天寶兄弟以及胡百川是我大哥的人,所以我才會特意讓尉遲將軍去跑一趟。”
“而且我也可以直截了當的告訴欒將軍你,不管他們肯不肯出兵,他們的腦袋都不再是自己的了。”
說到這,李濟民殺意凜然地看向欒廷玉。
欒廷玉感受到後脊仿佛有道刺骨冷風席過,使得他身軀一顫。
他既然能夠把這種辛秘之事告訴自己,那就隻能夠說明前者不會擔心自己將此事說出去。
而讓一個人保守秘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不讓這個人再有開口的機會。
看到欒廷玉臉上複雜神情,李濟民仿佛將他的心事看穿般,臉上露出一抹和煦的笑意,坦然說道:“欒將軍不要想多了。”
欒廷玉聞言不解問道:“那殿下為何將這種辛秘之事告訴末將?”
“不知道欒將軍是否還記得當年的那場寒雁嶺一戰?”李濟民冷不丁地問道。
欒將軍聽到李濟民提及寒雁嶺,頓時麵露追憶之色。
“當年我被大隋的大戟軍圍困在寒雁嶺一旬之久,天寒地凍饑寒交迫,若非欒將軍率軍強行在已經合成的圍攏之勢上強行撕開一個口子,我和部將就都死在寒雁嶺上了。”李濟民悠悠開口道:“所以我一直覺得是我欠了欒將軍一條命。”
“殿下切不可妄言,末將承受不起!”欒廷玉聞言急忙拱手道。
李濟民將欒廷玉攙扶起身,語重心長地說道:“父皇那邊有我,欒將軍不必擔心。”
說完他便大步流星走下城頭。
依舊站在原地的欒廷玉仿佛是明白了什麽,他單膝跪地右手撐著身子,鄭重其事地說道:“末將欒廷玉願為秦王殿下赴湯蹈火肝腦塗地!”
將要走下城頭去的李濟民在聽到身後響起的一道聲音後腳步微頓,然後沒有再說半句話,徑直離開。
當李濟民走下城頭時,尉遲恭正好率領著南北兩座城門的精銳甲士趕到東城門下。
他見到尉遲恭手裏拎著三個圓滾滾的包袱,而且包袱中不斷有血水“滴答滴答”滴落在地麵山。
“殿下,這是張天寶兄弟二人以及胡百川的項上人頭。”尉遲恭甕聲甕氣地說道。
李濟民聞言點點頭,說道:“尉遲將軍,有勞你跟我出城一趟。”
大概已經猜到李濟民要去做什麽的尉遲恭嗯了一聲,拱手道:“末將願同殿下一同前往。”
李濟民默默轉身,沿順著之前某人走過的道路,朝兵荒馬亂的城外踱步走去。
“殿下,要不要帶著些人馬?”尉遲恭低聲問道。
李濟民沉吟了片刻,然後擺擺手,拒絕道:“這樣未免也太小家子氣兒了。”
見到李濟民拒絕,身為部將的尉遲恭便沒有再堅持,隻是大步跟了上去。
當李濟民帶著尉遲恭走出城門時,見到了似乎早已等候在此的唿延大音。
唿延大音所率領的龍眼兵寨的重甲精銳已經撤走,所以此時他是一人一騎留侯在城門前。
為得就是要將隋便的一句話捎帶給秦王李濟民。
看到果真如太子殿下所說的那樣,李濟民隻帶一人走出太安城後,唿延大音麵無懼色,嗓音洪亮地喊道:“太子殿下讓我轉告,他會在城外十裏的過馬亭等著你。”
“放肆!”尉遲恭聞言臉色鐵青,嗬斥道。
就在他剛要動手之時,李濟民伸出手臂將他攔了下來,“我們不是來打架的。”
隨後他抬眸看向依舊坐在戰馬馬背上的唿延大音,拱手道:“本王知道了。”
唿延大音麵無表情地看了他一眼,隨後勒轉馬首,策馬遠去。
“難不成隋便他真要再掀起一場國戰不成?”注視著唿延大音的身形消失在夜色中後,尉遲恭眉頭擰成一團,問道。
李濟民麵露深思模樣,但最終還是搖搖頭,給了前者一個“不知道”的答案。
“難道他打算就憑龍眼兵寨那幾萬的兵力就想覆滅大梁?”尉遲恭冷冷道:“今夜也隻是他趁著城內兵力空虛,若是等到各洲道兵馬匯聚起來,他一個名存實亡的亡國太子拿什麽來對抗如日中天的大梁?”
李濟民抬頭看了眼天地一線劍那抹悄然泛起的魚肚白,還是搖搖頭,說道:“不知道。”
“尉遲將軍,勞煩你去牽兩匹馬來,我們去過一趟過馬亭所有的答案自然會揭曉。”李濟民揉了揉眉心,說道。
“是!”尉遲恭重重應道。
過馬亭。
隋便已經看向策馬而來的唿延大音,攏了攏身上的棉袍,同一旁正在嗬著氣搓著手掌的房玄策說道:“看來他們要來了。”
“來就來唄,你有必要把我拖過來?”臉頰凍得通紅的房玄策沒好氣地說道。
“瞧你這話說的,怎麽說都是老相識了,人家來了你能不見?”隋便捧起熱氣騰騰的杯盞,抿了一小口熱茶,反駁道。
隨後他又撇頭看向站在一旁的紫芝與紅魚,問道:“你們說對吧?”
剛才城門後的那番動靜的太大由不得他不在意。
九天滾滾驚雷垂落人間,哪怕是個瞎子也該睜眼看見了。
唿延大音的犀利目光透過了彌漫開來的煙塵,最終落在了率先走出來的那道瘦削身影上。
原本攻城的將士在見到那一眾人後相視一眼,看對方的衣著打扮並非是他們的人。
此時身在戰場上,既然不是己方陣營之人那就是敵軍之人了。
隨即身披重甲的他們就朝著隋便他們衝殺而去。
隋便看著如黑色一線潮朝自己奔湧而來的重甲精銳後,神色不變,但程咬金與老寅已經在悄然間來到了他的身邊,將其護在身後。
“住手!”
就在此時,在軍陣後方有道聲如洪鍾般的聲響以靈力裹挾傳蕩開來。
當眾將士聽到那道熟悉的聲音後近乎是在同一時間止步收槍臨陣以待。
因為在他們身後發號施令之人是主帥唿延大音。
話音剛落一道人影在軍陣中策馬疾馳,隻是短短十息的功夫就趕到軍陣前,前後匆忙在高大的戰馬馬背上翻身落地,繼而單膝跪地。
一套dong作幹淨利索沒有半點拖泥帶水。
“龍眼兵寨校尉唿延大音拜見太子殿下!”唿延大音嗓音洪亮宛若平地起驚雷般高聲喊道。
在其身後的眾將士在聽到這聲稱謂後麵麵相覷,然後自近即遠,宛若蕩漾開來的潮水般紛紛單膝跪地,嗓音響徹雲霄,振聾發聵。
“拜見太子殿下!”
“拜見太子殿下!”
“拜見太子殿下!”
隋便居高臨下俯視著單膝跪地的唿延大音,淡淡說道:“起來吧。”
“是!”唿延大音甕聲甕氣地迴道。
因為隋便一行人的出現,城下的這支叛軍停止了攻城之勢,而城頭上的那眾守將也精疲力盡終於可以鬆口氣了。
就這樣,原本那場如火如荼的攻城之戰在悄然間落下了帷幕。
而這一切,隻因為隋便一人的出現。
“收兵。”隋便淡淡吩咐道。
“末將遵命!”話音剛落,唿延大音應聲迴道。
緊接著正在攀城附牆的龍眼兵寨重甲精銳猶如潮水般退去。
城頭之上的欒廷玉見到叛軍撤退,一直高懸在心上的巨石終於落了地,他也頓時覺得鬆了口氣。
“殿下高見!”欒廷玉看向身前的那個秦王,心悅誠服地說道。
雖然是將那個前朝餘孽故意放走,但卻是解了城門之危,這種話即便是放在皇帝陛下麵前他也敢說。
“欒將軍,如今城門之危已解,你可以安置此次戰事中的傷亡將士了。”李濟民神色平靜地說道。
說完他就要轉身沿著過馬道走下城頭去。
“殿下,末將有一事不明,還請殿下明示。”欒廷玉注視著那道修長背影,沉聲道。
被欒廷玉一句話止住腳步的李濟民並沒有轉身,而是淡淡說道:“欒將軍請說。”
“殿下是不是早就知道城下這支叛軍是為了隋便而來?”欒廷玉沉聲問道。
“是。”李濟民言簡意賅地問道。
“既然如此,殿下是否早就想通隻要將隋便交出,或者說隻要將隋便送出城去,這支叛軍自然而然地也就退兵了?”欒廷玉繼續追問道?
李濟民聞言這次倒是沒有很快給出他答案,而是出聲反問道:“本王不知道欒將軍所說的‘早就’是如何一個早就法?”
“就是在殿下吩咐尉遲恭去南北兩座城門調遣援軍之前。”欒廷玉沉聲道。
聽到這,李濟民終於緩緩轉身,然後那雙如鷹隼般犀利的目光落在了欒廷玉的身上,然後一個重若千鈞的“是”字就砸落在了後者的心頭上。
“既然如此,末將還想問清楚殿下又為何會讓尉遲恭將軍去調遣援軍?是以備不時之需還是說另有所謀?”
其實按照欒廷玉勉強四品的將階,用這種語氣來質問身為天策上將的李濟民,已經算得上是以下犯上了。
但被問話的李濟民臉上沒有半點慍色,他嘴唇翕動,答非所問道:“本王之前說過,本王信得過隋便的為人。”
欒廷玉聞言心神一凜,既然不是以防萬一那就是另有所謀了。
“其實欒將軍不用再猜下去了。”李濟民眼眸微眯,在眸底深處有寒芒一閃而過,“因為南北兩座城門的張天寶兄弟以及胡百川是我大哥的人,所以我才會特意讓尉遲將軍去跑一趟。”
“而且我也可以直截了當的告訴欒將軍你,不管他們肯不肯出兵,他們的腦袋都不再是自己的了。”
說到這,李濟民殺意凜然地看向欒廷玉。
欒廷玉感受到後脊仿佛有道刺骨冷風席過,使得他身軀一顫。
他既然能夠把這種辛秘之事告訴自己,那就隻能夠說明前者不會擔心自己將此事說出去。
而讓一個人保守秘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不讓這個人再有開口的機會。
看到欒廷玉臉上複雜神情,李濟民仿佛將他的心事看穿般,臉上露出一抹和煦的笑意,坦然說道:“欒將軍不要想多了。”
欒廷玉聞言不解問道:“那殿下為何將這種辛秘之事告訴末將?”
“不知道欒將軍是否還記得當年的那場寒雁嶺一戰?”李濟民冷不丁地問道。
欒將軍聽到李濟民提及寒雁嶺,頓時麵露追憶之色。
“當年我被大隋的大戟軍圍困在寒雁嶺一旬之久,天寒地凍饑寒交迫,若非欒將軍率軍強行在已經合成的圍攏之勢上強行撕開一個口子,我和部將就都死在寒雁嶺上了。”李濟民悠悠開口道:“所以我一直覺得是我欠了欒將軍一條命。”
“殿下切不可妄言,末將承受不起!”欒廷玉聞言急忙拱手道。
李濟民將欒廷玉攙扶起身,語重心長地說道:“父皇那邊有我,欒將軍不必擔心。”
說完他便大步流星走下城頭。
依舊站在原地的欒廷玉仿佛是明白了什麽,他單膝跪地右手撐著身子,鄭重其事地說道:“末將欒廷玉願為秦王殿下赴湯蹈火肝腦塗地!”
將要走下城頭去的李濟民在聽到身後響起的一道聲音後腳步微頓,然後沒有再說半句話,徑直離開。
當李濟民走下城頭時,尉遲恭正好率領著南北兩座城門的精銳甲士趕到東城門下。
他見到尉遲恭手裏拎著三個圓滾滾的包袱,而且包袱中不斷有血水“滴答滴答”滴落在地麵山。
“殿下,這是張天寶兄弟二人以及胡百川的項上人頭。”尉遲恭甕聲甕氣地說道。
李濟民聞言點點頭,說道:“尉遲將軍,有勞你跟我出城一趟。”
大概已經猜到李濟民要去做什麽的尉遲恭嗯了一聲,拱手道:“末將願同殿下一同前往。”
李濟民默默轉身,沿順著之前某人走過的道路,朝兵荒馬亂的城外踱步走去。
“殿下,要不要帶著些人馬?”尉遲恭低聲問道。
李濟民沉吟了片刻,然後擺擺手,拒絕道:“這樣未免也太小家子氣兒了。”
見到李濟民拒絕,身為部將的尉遲恭便沒有再堅持,隻是大步跟了上去。
當李濟民帶著尉遲恭走出城門時,見到了似乎早已等候在此的唿延大音。
唿延大音所率領的龍眼兵寨的重甲精銳已經撤走,所以此時他是一人一騎留侯在城門前。
為得就是要將隋便的一句話捎帶給秦王李濟民。
看到果真如太子殿下所說的那樣,李濟民隻帶一人走出太安城後,唿延大音麵無懼色,嗓音洪亮地喊道:“太子殿下讓我轉告,他會在城外十裏的過馬亭等著你。”
“放肆!”尉遲恭聞言臉色鐵青,嗬斥道。
就在他剛要動手之時,李濟民伸出手臂將他攔了下來,“我們不是來打架的。”
隨後他抬眸看向依舊坐在戰馬馬背上的唿延大音,拱手道:“本王知道了。”
唿延大音麵無表情地看了他一眼,隨後勒轉馬首,策馬遠去。
“難不成隋便他真要再掀起一場國戰不成?”注視著唿延大音的身形消失在夜色中後,尉遲恭眉頭擰成一團,問道。
李濟民麵露深思模樣,但最終還是搖搖頭,給了前者一個“不知道”的答案。
“難道他打算就憑龍眼兵寨那幾萬的兵力就想覆滅大梁?”尉遲恭冷冷道:“今夜也隻是他趁著城內兵力空虛,若是等到各洲道兵馬匯聚起來,他一個名存實亡的亡國太子拿什麽來對抗如日中天的大梁?”
李濟民抬頭看了眼天地一線劍那抹悄然泛起的魚肚白,還是搖搖頭,說道:“不知道。”
“尉遲將軍,勞煩你去牽兩匹馬來,我們去過一趟過馬亭所有的答案自然會揭曉。”李濟民揉了揉眉心,說道。
“是!”尉遲恭重重應道。
過馬亭。
隋便已經看向策馬而來的唿延大音,攏了攏身上的棉袍,同一旁正在嗬著氣搓著手掌的房玄策說道:“看來他們要來了。”
“來就來唄,你有必要把我拖過來?”臉頰凍得通紅的房玄策沒好氣地說道。
“瞧你這話說的,怎麽說都是老相識了,人家來了你能不見?”隋便捧起熱氣騰騰的杯盞,抿了一小口熱茶,反駁道。
隨後他又撇頭看向站在一旁的紫芝與紅魚,問道:“你們說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