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修福說完便毅然決然地推開客棧店門,走了出去。
房玄策與青雲兩人相視一眼,前者臉上神色複雜,後者則是輕歎一聲,隻能在心中默念一句“吉人自有天相”。
青雲若是傾盡全力也不是不能夠攔下它們,但之後呢,若是天霜山來人,等到那時該由誰來出手?
是畫地為牢的老寅?還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房玄策?亦或是秦鸞與呂奉仙兩人?
這兩塊大梁美璧若是對上大梁修士或許可以占據上風,但若是對上了天霜山修士,特別是來人極有可能是祖師堂的與自己同一輩分,那是他們說不定在對方手中都撐不住兩個迴合。
這並非是青雲小覷他們,而是事實本就是如此。
所以青雲不能夠輕舉妄動,至於老寅,他需要穩住這座虛空,不能夠讓這裏的異樣被外人所覺察。
而房玄策身為一個沒有修為的讀書人,周修福沒有理由將他推出去,更何況他深知房玄策在殿下心中的地位,就更加不能讓他去冒險。
所以客棧之內有資格出手也能夠這樣做的也隻有他自己了。
呂奉先看到不斷逼近的黑霧,沉聲說道:“不能夠再拖了,一旦金光破碎,被這數之不盡的鬼東西湧入客棧,尋到隋便,屆時後者絕對不隻是破境失敗這麽簡單。”
“你有辦法?”秦鸞開口問道。
“說到底它們就是一群鬼物而已。”呂奉仙緩緩吐出一口氣,“但凡是陰穢之物必然對鮮血感興趣。”
秦鸞聽到這番話後立馬就會意,旋即說道:“讓我來吧,我是淬體武夫出身,所以體內的氣血比起你的來要旺盛些。”
呂奉仙瞥了他一眼,說道:“這並不是氣血多少的問題,而是因為我是煉氣士,所以體內鮮血中蘊含有靈氣,對它們來說有些極強的誘惑力,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們對我的血會更感興趣些。”
秦鸞聞言意味深長地看了呂奉仙一眼,欲言又止。
“我可半點都沒有攀比的意思。”呂奉仙淡淡一笑,道。
秦鸞點點頭,輕嗯一聲。
然而就在呂奉仙將要出手劃破自己的掌心之時,客棧的店門猛然被人從裏麵推開來。
聽到動靜的秦鸞眼疾手快地攥住了呂奉仙的手腕,這才使得後者尚未將掌心劃破。
“有人出來了。”秦鸞沉聲說道。
“是先生?”呂奉仙凝聲問道。
在他心中覺得或許也隻有先生全力出手才能夠力挽狂瀾支撐住眼下的局麵。
“不對,是周修福。”眼力極好的秦鸞在看清那道背影後說道。
說完他便縱身躍下樓頂,站在了周修福的身邊。
而呂奉仙看了自己的掌心一眼,旋即跟了下去。
“周修福,你要做什麽?”看著周修福不斷朝金光外走去,秦鸞一把按住他的肩頭,神情嚴肅地質問道。
“秦將軍,眼下也隻有這一個辦法才能夠為殿下拖延片刻的功夫。”周修福轉頭看向出手製止自己的秦鸞,笑道。
同樣掠下樓來的呂奉仙聽到房玄策這麽說後,當即就明白了後者的用意。
“我同你一起去。”呂奉仙皺眉道。
沒想到周修福卻是連連搖頭,拒絕道:“呂將軍,周修福隻是一個龍門境的煉氣士,境界低微,死不足惜,但你不同,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你要比我有用的多,所以你現在不能夠有半點戰力折損。”
然後他又看向始終沒有鬆手的秦鸞,說道:“同理,還一樣秦將軍務必保存在實力。所以這裏交給我就好。”
“先前對秦將軍多有得罪,還希望將軍你大人有大量,不要將此事放在心上,或者真若心裏有氣的話現在可以撒在我身上,若是再晚些...或許就沒有機會了。”周修福對秦鸞說道。
“我進去找先生!”呂奉仙已經明顯看出了周修福的赴死之誌,說道。
“呂將軍!”周修福低喝一聲喊住了欲要轉身的呂奉仙,鄭重其事地說道:“青雲先生與寅老他們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做,還請呂將軍不要打擾他們!”
旋即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自己的掌心劃破,因為傷口極深,鮮血如泉水般汩汩流出。
“周修福去了,保護殿下一事就交給兩位將軍了。”周修福深吸一口氣,坦然道。
隨後他掙脫開秦鸞的那隻手掌的禁錮,毅然決然地朝已經暗淡下來的金光外奔掠而去。
看著空落落的手心,然後再看向那道逆行而去的背影,秦鸞抿了抿薄唇,重重地歎了口氣。
至於呂奉仙看了那道背影一眼後,神情黯淡地轉身迴到了客棧。
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他不用看都已經猜到了,畢竟這原來是他要打算做的事。
如今隻不過是這個叫做周修福的漢子替他去了而已。
周修福在闖出金光之後,身形霎那間就暴露在滾滾陰煞黑霧之中。
原本它們對周修福並沒有興趣,它們的目的自始至終都是樓內正在洗琉璃無垢身的隋便。
但現在的周修福卻是滿身血腥氣地出現在了它們的麵前。
它們在嗅到那股濃烈至極的血腥味後如同數日沒有進食的餓漢突兀間見到了一大桌美味佳肴般,兩眼放光,於是皆爭先恐後地朝周修福瘋湧而去。
看著朝自己瘋狂席卷而來的黑色霧氣,他冷哼一聲,右臂一甩將一大串血珠甩在那浮現出來的猙獰麵容之上。
嚐到甜頭後的它們於是更加瘋狂地朝周修福身上撲去。
很快周修福全身盡被滾滾黑霧所纏繞,包裹。
在微弱金光的照耀下,甚至能夠隱約看到隱藏在黑霧中的一張張猙獰麵孔不斷噬咬撕扯著周修福的身軀。
很快,周修福的身軀上出現了諸多傷口,當傷口上鮮血流出之時,它們並沒有就此罷休,反而愈加瘋狂。
周修福原本也想嚐試著用靈力將它們擊散,但當道道靈力匹練穿透滾滾黑霧徑直砸落在遠處地麵之上,他就知道一切都是徒然的。
最後他索性直接放棄了抵抗,就這般站在客棧門前,站在金光雷池之外,雙臂展開,以肉身之軀獨自攔下那鋪天蓋地而來的滾滾黑霧。
麵對著那一張張可怖麵孔的噬咬,感受著那宛若淩遲剃骨般的酷烈痛楚,周修福哪怕是牙齒咬碎都未曾發出半點聲響。
因為他怕樓內的眾人聽到後忍不住出手,更害怕殿下聽到後心神恍惚破境出現意外。
隨著滾滾黑霧蜂擁而至,周修福感受體內的氣血正迅速流失,一股沉重的眩暈感從神海深處奔湧上來。
他勉強站穩腳步,雙眼通紅額頭上更是青筋暴起。
他拚死也要為殿下爭取下片刻的時間。
半柱香之後,黑霧之中再無那道修長的身影。
隻有一枚篆刻有“青山修福”的四字黃玉印章隨著空蕩蕩的衣袍飄落在了地上。
十二年前,身為禁軍統領的周祈雲在看到大隋皇帝陛下的那份“君王死社稷”決心後,毅然決然的戰死在了皇城宮門前,死在了先帝之前。
十二年後,身為周祈雲之子的他未曾忘記父親的那句“事君,能致其身”教誨,果斷堅決地選擇了以死護主。
周家父子兩人,先後盡忠而死。
距離太安城何止千裏之遠的西洲。
在那座高昌城內的某座宅院中。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守著一盞油燈,靜靜地看著麵前的那盤棋局,雙手攏袖眼眸微閉。
原本這家中本該還有兩人的,但一人奉旨進京,前不久他放心不下所以讓另一人收拾一下也去往那座帝都了。
所以家中此時隻有他一人。
夜深人靜,楊自在依舊沒有睡。
用他的話說“年紀大了,覺少”,但這十二年來他的覺又何曾多了,夜夜挑燈在棋盤之上縱橫捭闔,就是為了興複大隋。
但在當他知道大隋國運已經耗盡之時,他心中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失落。
比起興複大隋,他更希望那小子能夠好好地活著。
這樣他即便去九泉之下也無愧於先帝與皇後了。
當然在此之後要不要複國,他這當先生的已經將選擇權交到了學生的手上。
在這之後的一切,就都由他做主了。
猛然間燭火飄搖,他心神一緊,穆然間睜開眼眸。
他看到麵前棋盤之上,那目位於天元之處的黑子之上竟然出現了一似裂痕。
見到這一幕後那張滄桑的臉龐上滿是凝重之色。
這兩盒棋子是那小子親手雕刻而出送給自己的,而且當時這盒黑子還被杜行甲施以了術法。
當他看到天元處的黑子上出現裂痕的時候,他就知道遠在太安城的隋便身處險境了。
他悠悠歎了口氣,喃喃低語道:“雖然你還沒有親口告訴我,但當先生的哪有不知道自己學生秉性的道理的,所以你會做出怎樣的抉擇其實我這當先生的一早就知道了。”
楊自在看向桌對麵,明明那裏空無一人,但他仿佛就看到隋便坐在那裏。
那時的隋便還在年少,桌案上也沒有什麽棋盤,隻有堆放得整整齊齊的書本。
隋便正搖頭晃腦背誦著聖人賢語,當聽到尚且年幼的他背誦至雖千萬人吾往矣之時,楊自在捋了捋胡須,微微一笑。
“雖九死其猶未悔。”他朗聲大笑地應道。
話音落地,靜坐室內的他身上袖袍無風鼓蕩獵獵作響。
“臭小子,當先生的沒什麽本事,做不來你杜叔那樣搬山截江千軍辟易的壯舉,也不怕你笑話,老夫就是一介讀書人,讀了大半輩子的論語春秋,也沒讀出個世人口中的太平盛世神仙境界。”這位曾經大隋的太子太傅在四下無人的房間中輕輕呢喃道。
但是當年在那文人詩詞若星河燦爛之下的瓊樓玉宇,讓天上仙人生出不敢高聲語的大隋,在那個諸子百家爭鳴講學,高僧真人說法講道的大隋,在那個鼎盛璀璨如曆史長河中一顆滄海遺珠的大隋,根本就沒有什麽狗屁的“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一說。
他楊自在就是那浩瀚文林中的一枝獨秀。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你不用同我說對不起。”老人看向對麵,說道:“若是真要說聲對不起,那也是我欠你的。”
這位雖然叫做楊自在但卻半生都不曾自在的古稀老人輕輕從棋盒中拈出一子,然後一如多年前那小子猶在身邊觀棋之時,笑著說道:“這一子,該落在這。”
霎那間,這座毫不起眼的小院內,一道恢宏磅礴的文運氣柱衝天而起。
這一夜,大梁西洲之處十數萬百姓聞人說春秋講春秋論春秋最後笑春秋。
房玄策與青雲兩人相視一眼,前者臉上神色複雜,後者則是輕歎一聲,隻能在心中默念一句“吉人自有天相”。
青雲若是傾盡全力也不是不能夠攔下它們,但之後呢,若是天霜山來人,等到那時該由誰來出手?
是畫地為牢的老寅?還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房玄策?亦或是秦鸞與呂奉仙兩人?
這兩塊大梁美璧若是對上大梁修士或許可以占據上風,但若是對上了天霜山修士,特別是來人極有可能是祖師堂的與自己同一輩分,那是他們說不定在對方手中都撐不住兩個迴合。
這並非是青雲小覷他們,而是事實本就是如此。
所以青雲不能夠輕舉妄動,至於老寅,他需要穩住這座虛空,不能夠讓這裏的異樣被外人所覺察。
而房玄策身為一個沒有修為的讀書人,周修福沒有理由將他推出去,更何況他深知房玄策在殿下心中的地位,就更加不能讓他去冒險。
所以客棧之內有資格出手也能夠這樣做的也隻有他自己了。
呂奉先看到不斷逼近的黑霧,沉聲說道:“不能夠再拖了,一旦金光破碎,被這數之不盡的鬼東西湧入客棧,尋到隋便,屆時後者絕對不隻是破境失敗這麽簡單。”
“你有辦法?”秦鸞開口問道。
“說到底它們就是一群鬼物而已。”呂奉仙緩緩吐出一口氣,“但凡是陰穢之物必然對鮮血感興趣。”
秦鸞聽到這番話後立馬就會意,旋即說道:“讓我來吧,我是淬體武夫出身,所以體內的氣血比起你的來要旺盛些。”
呂奉仙瞥了他一眼,說道:“這並不是氣血多少的問題,而是因為我是煉氣士,所以體內鮮血中蘊含有靈氣,對它們來說有些極強的誘惑力,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們對我的血會更感興趣些。”
秦鸞聞言意味深長地看了呂奉仙一眼,欲言又止。
“我可半點都沒有攀比的意思。”呂奉仙淡淡一笑,道。
秦鸞點點頭,輕嗯一聲。
然而就在呂奉仙將要出手劃破自己的掌心之時,客棧的店門猛然被人從裏麵推開來。
聽到動靜的秦鸞眼疾手快地攥住了呂奉仙的手腕,這才使得後者尚未將掌心劃破。
“有人出來了。”秦鸞沉聲說道。
“是先生?”呂奉仙凝聲問道。
在他心中覺得或許也隻有先生全力出手才能夠力挽狂瀾支撐住眼下的局麵。
“不對,是周修福。”眼力極好的秦鸞在看清那道背影後說道。
說完他便縱身躍下樓頂,站在了周修福的身邊。
而呂奉仙看了自己的掌心一眼,旋即跟了下去。
“周修福,你要做什麽?”看著周修福不斷朝金光外走去,秦鸞一把按住他的肩頭,神情嚴肅地質問道。
“秦將軍,眼下也隻有這一個辦法才能夠為殿下拖延片刻的功夫。”周修福轉頭看向出手製止自己的秦鸞,笑道。
同樣掠下樓來的呂奉仙聽到房玄策這麽說後,當即就明白了後者的用意。
“我同你一起去。”呂奉仙皺眉道。
沒想到周修福卻是連連搖頭,拒絕道:“呂將軍,周修福隻是一個龍門境的煉氣士,境界低微,死不足惜,但你不同,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你要比我有用的多,所以你現在不能夠有半點戰力折損。”
然後他又看向始終沒有鬆手的秦鸞,說道:“同理,還一樣秦將軍務必保存在實力。所以這裏交給我就好。”
“先前對秦將軍多有得罪,還希望將軍你大人有大量,不要將此事放在心上,或者真若心裏有氣的話現在可以撒在我身上,若是再晚些...或許就沒有機會了。”周修福對秦鸞說道。
“我進去找先生!”呂奉仙已經明顯看出了周修福的赴死之誌,說道。
“呂將軍!”周修福低喝一聲喊住了欲要轉身的呂奉仙,鄭重其事地說道:“青雲先生與寅老他們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做,還請呂將軍不要打擾他們!”
旋即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自己的掌心劃破,因為傷口極深,鮮血如泉水般汩汩流出。
“周修福去了,保護殿下一事就交給兩位將軍了。”周修福深吸一口氣,坦然道。
隨後他掙脫開秦鸞的那隻手掌的禁錮,毅然決然地朝已經暗淡下來的金光外奔掠而去。
看著空落落的手心,然後再看向那道逆行而去的背影,秦鸞抿了抿薄唇,重重地歎了口氣。
至於呂奉仙看了那道背影一眼後,神情黯淡地轉身迴到了客棧。
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他不用看都已經猜到了,畢竟這原來是他要打算做的事。
如今隻不過是這個叫做周修福的漢子替他去了而已。
周修福在闖出金光之後,身形霎那間就暴露在滾滾陰煞黑霧之中。
原本它們對周修福並沒有興趣,它們的目的自始至終都是樓內正在洗琉璃無垢身的隋便。
但現在的周修福卻是滿身血腥氣地出現在了它們的麵前。
它們在嗅到那股濃烈至極的血腥味後如同數日沒有進食的餓漢突兀間見到了一大桌美味佳肴般,兩眼放光,於是皆爭先恐後地朝周修福瘋湧而去。
看著朝自己瘋狂席卷而來的黑色霧氣,他冷哼一聲,右臂一甩將一大串血珠甩在那浮現出來的猙獰麵容之上。
嚐到甜頭後的它們於是更加瘋狂地朝周修福身上撲去。
很快周修福全身盡被滾滾黑霧所纏繞,包裹。
在微弱金光的照耀下,甚至能夠隱約看到隱藏在黑霧中的一張張猙獰麵孔不斷噬咬撕扯著周修福的身軀。
很快,周修福的身軀上出現了諸多傷口,當傷口上鮮血流出之時,它們並沒有就此罷休,反而愈加瘋狂。
周修福原本也想嚐試著用靈力將它們擊散,但當道道靈力匹練穿透滾滾黑霧徑直砸落在遠處地麵之上,他就知道一切都是徒然的。
最後他索性直接放棄了抵抗,就這般站在客棧門前,站在金光雷池之外,雙臂展開,以肉身之軀獨自攔下那鋪天蓋地而來的滾滾黑霧。
麵對著那一張張可怖麵孔的噬咬,感受著那宛若淩遲剃骨般的酷烈痛楚,周修福哪怕是牙齒咬碎都未曾發出半點聲響。
因為他怕樓內的眾人聽到後忍不住出手,更害怕殿下聽到後心神恍惚破境出現意外。
隨著滾滾黑霧蜂擁而至,周修福感受體內的氣血正迅速流失,一股沉重的眩暈感從神海深處奔湧上來。
他勉強站穩腳步,雙眼通紅額頭上更是青筋暴起。
他拚死也要為殿下爭取下片刻的時間。
半柱香之後,黑霧之中再無那道修長的身影。
隻有一枚篆刻有“青山修福”的四字黃玉印章隨著空蕩蕩的衣袍飄落在了地上。
十二年前,身為禁軍統領的周祈雲在看到大隋皇帝陛下的那份“君王死社稷”決心後,毅然決然的戰死在了皇城宮門前,死在了先帝之前。
十二年後,身為周祈雲之子的他未曾忘記父親的那句“事君,能致其身”教誨,果斷堅決地選擇了以死護主。
周家父子兩人,先後盡忠而死。
距離太安城何止千裏之遠的西洲。
在那座高昌城內的某座宅院中。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守著一盞油燈,靜靜地看著麵前的那盤棋局,雙手攏袖眼眸微閉。
原本這家中本該還有兩人的,但一人奉旨進京,前不久他放心不下所以讓另一人收拾一下也去往那座帝都了。
所以家中此時隻有他一人。
夜深人靜,楊自在依舊沒有睡。
用他的話說“年紀大了,覺少”,但這十二年來他的覺又何曾多了,夜夜挑燈在棋盤之上縱橫捭闔,就是為了興複大隋。
但在當他知道大隋國運已經耗盡之時,他心中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失落。
比起興複大隋,他更希望那小子能夠好好地活著。
這樣他即便去九泉之下也無愧於先帝與皇後了。
當然在此之後要不要複國,他這當先生的已經將選擇權交到了學生的手上。
在這之後的一切,就都由他做主了。
猛然間燭火飄搖,他心神一緊,穆然間睜開眼眸。
他看到麵前棋盤之上,那目位於天元之處的黑子之上竟然出現了一似裂痕。
見到這一幕後那張滄桑的臉龐上滿是凝重之色。
這兩盒棋子是那小子親手雕刻而出送給自己的,而且當時這盒黑子還被杜行甲施以了術法。
當他看到天元處的黑子上出現裂痕的時候,他就知道遠在太安城的隋便身處險境了。
他悠悠歎了口氣,喃喃低語道:“雖然你還沒有親口告訴我,但當先生的哪有不知道自己學生秉性的道理的,所以你會做出怎樣的抉擇其實我這當先生的一早就知道了。”
楊自在看向桌對麵,明明那裏空無一人,但他仿佛就看到隋便坐在那裏。
那時的隋便還在年少,桌案上也沒有什麽棋盤,隻有堆放得整整齊齊的書本。
隋便正搖頭晃腦背誦著聖人賢語,當聽到尚且年幼的他背誦至雖千萬人吾往矣之時,楊自在捋了捋胡須,微微一笑。
“雖九死其猶未悔。”他朗聲大笑地應道。
話音落地,靜坐室內的他身上袖袍無風鼓蕩獵獵作響。
“臭小子,當先生的沒什麽本事,做不來你杜叔那樣搬山截江千軍辟易的壯舉,也不怕你笑話,老夫就是一介讀書人,讀了大半輩子的論語春秋,也沒讀出個世人口中的太平盛世神仙境界。”這位曾經大隋的太子太傅在四下無人的房間中輕輕呢喃道。
但是當年在那文人詩詞若星河燦爛之下的瓊樓玉宇,讓天上仙人生出不敢高聲語的大隋,在那個諸子百家爭鳴講學,高僧真人說法講道的大隋,在那個鼎盛璀璨如曆史長河中一顆滄海遺珠的大隋,根本就沒有什麽狗屁的“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一說。
他楊自在就是那浩瀚文林中的一枝獨秀。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你不用同我說對不起。”老人看向對麵,說道:“若是真要說聲對不起,那也是我欠你的。”
這位雖然叫做楊自在但卻半生都不曾自在的古稀老人輕輕從棋盒中拈出一子,然後一如多年前那小子猶在身邊觀棋之時,笑著說道:“這一子,該落在這。”
霎那間,這座毫不起眼的小院內,一道恢宏磅礴的文運氣柱衝天而起。
這一夜,大梁西洲之處十數萬百姓聞人說春秋講春秋論春秋最後笑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