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柱香後,昭陵行宮中殿的讓人心驚膽顫的廝殺聲戛然而止。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聚集在後殿中的朝臣猛然一驚,難道中殿這麽快就被攻破了?
但是按照親勳翊衛羽林中郎將沈追的能力,守住中殿一炷香都沒有問題,怎麽可能會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被攻克?
“報!”
又是一道焦急的傳報聲在殿外傳來。
先前那個熟悉的兵部參事又慌慌張張地跑進大殿內。
站在殿門口的是禮部給事胡惟庸,他瞧的出這位兵部參事的臉色要比先前那一趟難看。
胡惟庸心想道:“難道真如自己所料中殿已經被攻克了?”
隻見那位兵部參事前腳剛踏進大殿門檻,口中就沒了音。
此時距離他最近的胡惟庸臉上滿是鮮血。
是那位兵部參事的。
一支銳利無比的箭矢自他的後心穿過,溫熱的鮮血濺射了胡惟庸一臉。
一輩子都在同書卷禮製打交道的平日裏讓他殺隻雞都做不來此時見到這般血腥場麵兩眼一黑身子一軟就不省人事。
在場的朝臣見到這一幕後倒吸一口涼氣,麵露驚恐之色。
在那個死不瞑目的兵部參事向前撲倒進大殿後,在那條寬闊的禦道上,一位身著鎧甲手握硬弓的男子緩緩放下手臂,很明顯剛才那一箭就是出自他之手。
當那個身軀修長的男子由遠及近向大殿走來時,當大殿中的朝臣已經能夠看清那張麵孔時,幾乎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向後退卻了一步。
那人正是這場兵變謀逆的始作俑者,涼王李景涼。
隨著他踱步走在禦道上,不遠處有甲胄鮮明的精銳甲士以極為規整的步伐迅速跟了上來。
李景涼站在大殿殿門前,對正對殿門高坐的父皇李湯邀相對視。
隨後他緩緩舉起握弓的右手,弓上並非搭箭,但他依舊拉弦如滿月。
眾朝臣見此紛紛護在龍椅前,護住李湯,看向李景涼的眼神中滿是怒火。
“啪!”
李景涼輕輕鬆手,弓弦被震動得“嗡嗡”作響。
看到臉上流露出緊張神色的眾朝臣,殿門外的李景涼嘴角噙起一抹諷笑。
然後他將手中硬弓輕輕往後一拋,身後自然有眼疾手快的部將將其穩穩接住。
然後李景涼一步跨進大殿內,踢了踢已經毫無生氣的那個兵部參事,說道:“我嫌他太聒噪了所幸就給了他一箭,諸位大臣想來應該沒有什麽意見吧?”
然後他緩緩抬首看向龍椅上的李湯,笑吟吟地說道:“想必父皇也不會責怪兒臣的。”
李湯盯著台階下謀逆造反的孽子,龍顏大怒,嗬斥道:“逆子,你知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麽?”
李景涼掏了掏耳朵,露出一副全然無謂的姿態,道:“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麽,我也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做什麽。”
接下來他就該坐在那張龍椅上了。
“殿下,行宮內外已經清理幹淨了。”這時大殿內的朝臣竟然看到身為親勳翊衛羽林中郎將的沈追竟然站在了李景涼的身邊,畢恭畢敬地說道。
“沈追,你膽敢背叛陛下助紂為虐!”身為四征四平四鎮之一的征北老將軍辛棄疾指著沈追怒聲嗬斥道。
眼下沈追投靠叛軍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若不是身為親勳翊衛羽林中郎將的他倒戈相向,中殿也不會淪陷的這麽快。
沈追聞言剛要出聲就被李景涼揮手製止,然後他緩緩走到辛棄疾麵前,所經之處朝臣紛紛避讓出一條道路來。
看著明顯已經是發須花白臉色因為憤怒而紅潤的老將軍,李景涼麵帶笑意地說道:“沒想到辛老將軍依舊是中氣十足。”
然後他環顧四周,問道:“你們知不知道沈追為什麽會投靠我,是因為我許諾他隻是我登基大寶後征北大將軍的位置就由他來坐。”
“所以。”說到這他重新看向辛棄疾,臉上依舊掛著人畜無害的笑容,說道:“老將軍,就請你讓個位置吧。”
辛棄疾聽到他這番話後剛想大罵他幾句時,一股劇痛已經從他的小腹處傳來。
為大梁戎馬半生德高望重的他難以置信地低頭看去,一柄長劍已經刺入他的小腹,鮮血瞬間就染紅了他官服。
“我指得讓位置其實是這個位置。”李景涼猛然抽出長劍,看著劍刃上的殷紅血珠,麵無波瀾地說道。
“辛老將軍!”見到辛棄疾向後倒去,兵部那兩位侍郎趕忙上前將其攙扶住,喊道。
這兩人算是辛勞將軍的得意門生了。
辛棄疾口吐鮮血,然後很快就將他雪白的胡須染紅。
辛棄疾征戰半生哪怕是身負重傷也從鬼門關爬了出來,但他卻沒有想到本該在頤養天年之時竟然死在了堂堂大梁四皇子的手上。
他用盡最後一絲氣力抬手指向手提血刃的李景涼,斷斷續續地說道:“賊子...”
見到辛棄疾已經已經魂歸西去,兩位兵部侍郎滿臉震怒地看向李景涼。
後者聳聳肩,笑道:“我勸你們不要用這種眼神看我,我怕一個不小心就把兩位侍郎大人也給宰了。”
旋即他轉身緩緩朝沈追走去,等到站在沈追麵前後,他將手中的的血刃用後者的官袍擦拭幹淨後,然後歸入劍鞘內。
不等沈追開口,李景涼隨意道:“征北大將軍的位置是你的了。”
“微臣叩謝殿下!”欣喜若狂的沈追雙膝跪地,嗓音激動地喊道。
“嗯?”李景涼聽到這個稱唿後眉頭微微皺起。
意識到自己說錯話的沈追慌忙改口道:“微臣沈追謝主隆恩。”
李景涼心滿意足地轉過身去,看向龍椅上臉色陰沉難看的李湯,抬手道:“平身。”
“父皇,現在你覺得我坐得起你身下那張龍椅嗎?”李景涼問道。
在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在他身後的那眾持弓甲士紛紛搭箭在弦,極為大逆不道地對準了龍椅上的李湯。
李湯見到這個無可救藥的逆子,然後又看向他身後那數十支寒光凜冽的箭矢,緩緩歎了口氣。
在此時也沒有哪個朝臣膽敢發出異聲,因為此時皇帝陛下的性命就在生死一線之間。
最後李湯看著有恃無恐的李景涼,在眾多臣子的注視下慢慢撐起身子,走下台階來。
見到這一幕後滿朝臣子皆是麵露悲痛之色,因為他們清楚這意味著什麽。
李景涼朗聲一笑,然後從朝臣主動避開的過道上踱步朝那張龍椅走去,朝權力的巔峰一步步拾級而上。
如今的他要要比李雍和與李濟民兩人更加接近大梁王朝的頂峰。
最終,他站在了那張金燦燦的龍椅前。
看著那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龍,李景涼再也難以掩飾內心的欣喜,他伸手撫摸著那條金龍,呢喃道:“我終於等到這天了。”
繼而他在眾目睽睽之下坐在了龍椅上,雙眸微閉麵露陶醉之色。
過於許久,李景涼終於睜開眼眸,撐身俯視著台下的眾臣,沉聲道:“聽說李濟民為了救你們去金陵搬救兵去了,那我想知道我的那個大哥現如今身在何處?”
聽到李景涼這般詢問,滿朝臣子緘默不語。
見到他們將自己的問話置若罔聞,李景涼臉上倒也才看見慍色,然後他將目光落在被忠心臣子攙扶住的李湯身上,笑問道:“父皇,你知不知道我大哥去哪了?”
既然李雍和早就知曉了錦囊中的密信,也知道自己即將起兵奪權,那為何昨夜一夜他沒有半點舉動?
李景涼了解他這個大哥,李雍和絕對不會將皇位拱手想讓。
既然如此,那李雍和現在究竟身在何處?
這其實是他迫切想知道的一件事。
“朕不知道。”李湯冷冷說道。
“難道滿朝朝臣就沒有一個人知道李雍和去哪了嗎?”
迴答他的是整座大殿的寂靜無聲。
“殺,等到什麽時候有人開口什麽時候停。”李景涼淡淡吩咐道。
“逆子,你敢!”李湯怒喝道。
李景涼單手枕著腦袋,麵無表情地說道:“別一口一個逆子,朕隻說一遍,朕是大梁的皇帝!”
話音剛落,在最外圍已經有朝臣慘死在了叛軍的屠刀之下。
慘叫聲哀嚎聲哭喊聲交織混雜迴蕩在偌大的宮殿中。
此時原本應該金碧輝煌的大殿已經血流滿地橫屍遍地,宛若一座人間煉獄。
身在煉獄中的朝臣們隻能夠靜靜等待著屠刀的落下。
胡惟庸看著眼前宛若煉獄的血腥一幕,雙股中傳來濕潤之感,繼而一股騷臭傳來。
他雙手扶住朱紅的殿柱,顫顫巍巍地說道:“我知道太子殿下在哪裏。”
胡惟庸可能是被嚇破了膽子所以聲音極小,但這句話卻依舊穿過淒厲的慘叫聲傳到了李景涼的耳中。
龍椅上閉目養神的李景涼穆然睜開眼眸,犀利的眼神落在了站在成河鮮血中的胡惟庸身上。
“哦?你知道李雍和現在身在何處?”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聚集在後殿中的朝臣猛然一驚,難道中殿這麽快就被攻破了?
但是按照親勳翊衛羽林中郎將沈追的能力,守住中殿一炷香都沒有問題,怎麽可能會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被攻克?
“報!”
又是一道焦急的傳報聲在殿外傳來。
先前那個熟悉的兵部參事又慌慌張張地跑進大殿內。
站在殿門口的是禮部給事胡惟庸,他瞧的出這位兵部參事的臉色要比先前那一趟難看。
胡惟庸心想道:“難道真如自己所料中殿已經被攻克了?”
隻見那位兵部參事前腳剛踏進大殿門檻,口中就沒了音。
此時距離他最近的胡惟庸臉上滿是鮮血。
是那位兵部參事的。
一支銳利無比的箭矢自他的後心穿過,溫熱的鮮血濺射了胡惟庸一臉。
一輩子都在同書卷禮製打交道的平日裏讓他殺隻雞都做不來此時見到這般血腥場麵兩眼一黑身子一軟就不省人事。
在場的朝臣見到這一幕後倒吸一口涼氣,麵露驚恐之色。
在那個死不瞑目的兵部參事向前撲倒進大殿後,在那條寬闊的禦道上,一位身著鎧甲手握硬弓的男子緩緩放下手臂,很明顯剛才那一箭就是出自他之手。
當那個身軀修長的男子由遠及近向大殿走來時,當大殿中的朝臣已經能夠看清那張麵孔時,幾乎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向後退卻了一步。
那人正是這場兵變謀逆的始作俑者,涼王李景涼。
隨著他踱步走在禦道上,不遠處有甲胄鮮明的精銳甲士以極為規整的步伐迅速跟了上來。
李景涼站在大殿殿門前,對正對殿門高坐的父皇李湯邀相對視。
隨後他緩緩舉起握弓的右手,弓上並非搭箭,但他依舊拉弦如滿月。
眾朝臣見此紛紛護在龍椅前,護住李湯,看向李景涼的眼神中滿是怒火。
“啪!”
李景涼輕輕鬆手,弓弦被震動得“嗡嗡”作響。
看到臉上流露出緊張神色的眾朝臣,殿門外的李景涼嘴角噙起一抹諷笑。
然後他將手中硬弓輕輕往後一拋,身後自然有眼疾手快的部將將其穩穩接住。
然後李景涼一步跨進大殿內,踢了踢已經毫無生氣的那個兵部參事,說道:“我嫌他太聒噪了所幸就給了他一箭,諸位大臣想來應該沒有什麽意見吧?”
然後他緩緩抬首看向龍椅上的李湯,笑吟吟地說道:“想必父皇也不會責怪兒臣的。”
李湯盯著台階下謀逆造反的孽子,龍顏大怒,嗬斥道:“逆子,你知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麽?”
李景涼掏了掏耳朵,露出一副全然無謂的姿態,道:“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麽,我也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做什麽。”
接下來他就該坐在那張龍椅上了。
“殿下,行宮內外已經清理幹淨了。”這時大殿內的朝臣竟然看到身為親勳翊衛羽林中郎將的沈追竟然站在了李景涼的身邊,畢恭畢敬地說道。
“沈追,你膽敢背叛陛下助紂為虐!”身為四征四平四鎮之一的征北老將軍辛棄疾指著沈追怒聲嗬斥道。
眼下沈追投靠叛軍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若不是身為親勳翊衛羽林中郎將的他倒戈相向,中殿也不會淪陷的這麽快。
沈追聞言剛要出聲就被李景涼揮手製止,然後他緩緩走到辛棄疾麵前,所經之處朝臣紛紛避讓出一條道路來。
看著明顯已經是發須花白臉色因為憤怒而紅潤的老將軍,李景涼麵帶笑意地說道:“沒想到辛老將軍依舊是中氣十足。”
然後他環顧四周,問道:“你們知不知道沈追為什麽會投靠我,是因為我許諾他隻是我登基大寶後征北大將軍的位置就由他來坐。”
“所以。”說到這他重新看向辛棄疾,臉上依舊掛著人畜無害的笑容,說道:“老將軍,就請你讓個位置吧。”
辛棄疾聽到他這番話後剛想大罵他幾句時,一股劇痛已經從他的小腹處傳來。
為大梁戎馬半生德高望重的他難以置信地低頭看去,一柄長劍已經刺入他的小腹,鮮血瞬間就染紅了他官服。
“我指得讓位置其實是這個位置。”李景涼猛然抽出長劍,看著劍刃上的殷紅血珠,麵無波瀾地說道。
“辛老將軍!”見到辛棄疾向後倒去,兵部那兩位侍郎趕忙上前將其攙扶住,喊道。
這兩人算是辛勞將軍的得意門生了。
辛棄疾口吐鮮血,然後很快就將他雪白的胡須染紅。
辛棄疾征戰半生哪怕是身負重傷也從鬼門關爬了出來,但他卻沒有想到本該在頤養天年之時竟然死在了堂堂大梁四皇子的手上。
他用盡最後一絲氣力抬手指向手提血刃的李景涼,斷斷續續地說道:“賊子...”
見到辛棄疾已經已經魂歸西去,兩位兵部侍郎滿臉震怒地看向李景涼。
後者聳聳肩,笑道:“我勸你們不要用這種眼神看我,我怕一個不小心就把兩位侍郎大人也給宰了。”
旋即他轉身緩緩朝沈追走去,等到站在沈追麵前後,他將手中的的血刃用後者的官袍擦拭幹淨後,然後歸入劍鞘內。
不等沈追開口,李景涼隨意道:“征北大將軍的位置是你的了。”
“微臣叩謝殿下!”欣喜若狂的沈追雙膝跪地,嗓音激動地喊道。
“嗯?”李景涼聽到這個稱唿後眉頭微微皺起。
意識到自己說錯話的沈追慌忙改口道:“微臣沈追謝主隆恩。”
李景涼心滿意足地轉過身去,看向龍椅上臉色陰沉難看的李湯,抬手道:“平身。”
“父皇,現在你覺得我坐得起你身下那張龍椅嗎?”李景涼問道。
在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在他身後的那眾持弓甲士紛紛搭箭在弦,極為大逆不道地對準了龍椅上的李湯。
李湯見到這個無可救藥的逆子,然後又看向他身後那數十支寒光凜冽的箭矢,緩緩歎了口氣。
在此時也沒有哪個朝臣膽敢發出異聲,因為此時皇帝陛下的性命就在生死一線之間。
最後李湯看著有恃無恐的李景涼,在眾多臣子的注視下慢慢撐起身子,走下台階來。
見到這一幕後滿朝臣子皆是麵露悲痛之色,因為他們清楚這意味著什麽。
李景涼朗聲一笑,然後從朝臣主動避開的過道上踱步朝那張龍椅走去,朝權力的巔峰一步步拾級而上。
如今的他要要比李雍和與李濟民兩人更加接近大梁王朝的頂峰。
最終,他站在了那張金燦燦的龍椅前。
看著那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龍,李景涼再也難以掩飾內心的欣喜,他伸手撫摸著那條金龍,呢喃道:“我終於等到這天了。”
繼而他在眾目睽睽之下坐在了龍椅上,雙眸微閉麵露陶醉之色。
過於許久,李景涼終於睜開眼眸,撐身俯視著台下的眾臣,沉聲道:“聽說李濟民為了救你們去金陵搬救兵去了,那我想知道我的那個大哥現如今身在何處?”
聽到李景涼這般詢問,滿朝臣子緘默不語。
見到他們將自己的問話置若罔聞,李景涼臉上倒也才看見慍色,然後他將目光落在被忠心臣子攙扶住的李湯身上,笑問道:“父皇,你知不知道我大哥去哪了?”
既然李雍和早就知曉了錦囊中的密信,也知道自己即將起兵奪權,那為何昨夜一夜他沒有半點舉動?
李景涼了解他這個大哥,李雍和絕對不會將皇位拱手想讓。
既然如此,那李雍和現在究竟身在何處?
這其實是他迫切想知道的一件事。
“朕不知道。”李湯冷冷說道。
“難道滿朝朝臣就沒有一個人知道李雍和去哪了嗎?”
迴答他的是整座大殿的寂靜無聲。
“殺,等到什麽時候有人開口什麽時候停。”李景涼淡淡吩咐道。
“逆子,你敢!”李湯怒喝道。
李景涼單手枕著腦袋,麵無表情地說道:“別一口一個逆子,朕隻說一遍,朕是大梁的皇帝!”
話音剛落,在最外圍已經有朝臣慘死在了叛軍的屠刀之下。
慘叫聲哀嚎聲哭喊聲交織混雜迴蕩在偌大的宮殿中。
此時原本應該金碧輝煌的大殿已經血流滿地橫屍遍地,宛若一座人間煉獄。
身在煉獄中的朝臣們隻能夠靜靜等待著屠刀的落下。
胡惟庸看著眼前宛若煉獄的血腥一幕,雙股中傳來濕潤之感,繼而一股騷臭傳來。
他雙手扶住朱紅的殿柱,顫顫巍巍地說道:“我知道太子殿下在哪裏。”
胡惟庸可能是被嚇破了膽子所以聲音極小,但這句話卻依舊穿過淒厲的慘叫聲傳到了李景涼的耳中。
龍椅上閉目養神的李景涼穆然睜開眼眸,犀利的眼神落在了站在成河鮮血中的胡惟庸身上。
“哦?你知道李雍和現在身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