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秦鸞來到李濟民的別苑之時,守護在門前的那兩名天策衛右手攥拳捶在心口上,神情肅穆地喊道:“見過秦將軍。”
天策衛身為李濟民的親衛,對於秦鸞的到來並不疑惑,理所當然更不會將其攔下。
秦鸞微微點頭,問道:“秦王殿下怎麽樣了。”
那名天策衛沉聲迴道:“殿下被刺客一槍洞穿了肩胛,性命無礙如今正在裏邊包紮傷口。”
秦鸞聽到李濟民沒有性命之憂後,心湖上懸著的那顆巨石終於落了下來,隨後他神情凝重地問道:“知不知道刺客是何人?”
天策衛環顧左右,在確認沒有外人後,刻意壓低聲音,謹慎道:“聽昭陵鐵衛那邊說他們也不知道刺客是誰,也不知道究竟何時潛入宗祠的,但當時殿下給昭陵鐵衛的刀統求情時曾隱晦提到好像是前朝之人,所以刺客到底是什麽人這還得秦將軍親自問過殿下以後才清楚。”
“明白了。”秦鸞點點頭,隨後輕輕推開了緊閉的院門。
秦鸞剛剛推開院門就在院中見到了正在靜坐的李濟民。
“殿下。”秦鸞率先開口喊道。
李濟民早就聽到了門外的響動,所以目光一直落下院門上。
當秦鸞推開院門開口之時,他幾乎是同一時間點頭應了應。
秦鸞一個掠身來到他的身旁,一邊解下身上的大氅給後者披上,一邊擔憂道:“殿下,外邊風涼,你又有傷在身,不可在外邊久坐。”
李濟民緊了緊衣衫,應該是牽扯到了肩頭的傷勢,他眉頭微微蹙起,“秦大哥,我又不是嬌生慣養之身,你忘了當初虎牢關一戰我的右臂中了一箭不一樣跟你一起殺出重圍。”
聽起李濟民提起當年那場戰事,秦鸞訕訕一笑,“記得記得,若不是殿下那一支暗箭就射在老秦我的後心窩了。”
若是論起皇帝陛下三位皇子在軍中的威望,毫無疑問秦王殿下絕對遠勝李雍和與李景涼。
原因無他,當年兩國之戰是秦王殿下與大梁將士同吃同睡,浴血殺敵並肩作戰。
李濟民瞥了眼山頂的那座玉皇頂,緩緩轉身朝屋舍內走去。
秦鸞趕忙上前將其攙扶住。
李濟民見此無奈地苦笑道:“秦大哥,我真沒事。”
秦鸞默不吭聲,但攙扶他的那雙手自始至終都沒有鬆開。
近身之後的秦鸞怎麽可能會嗅不到李濟民身上那濃鬱至極的血腥味。
兩人走進屋舍後,秦鸞還是忍不住問道:“殿下,你的傷勢?”
李濟民輕輕按了按肩膀,瞬間一陣錐心刺骨的痛楚傳來,他緊咬牙關,寬慰道:“已經找邵太醫看過了,並沒有傷到筋骨,修養一陣就沒事了。”
聽到李濟民這般說,秦鸞這才鬆了口氣。
“殿下,宗祠內出現的刺客究竟是何人?”秦鸞凜然問道。
今日若是老天爺不站在大梁這邊,隻怕在宗祠內大梁皇室就要“全軍覆沒”了。
大梁將會陷入無君無儲的局麵當中。
“秦大哥,你知不知道昭陵山中鎮壓著大隋的殘存國運?”李濟民答非所問道。
不等秦鸞開口,李濟民就淡淡笑道:“算了,我也是今日才知道,想必秦大哥你在此之前也不知道這件事了。”
秦鸞抿了抿薄唇,將心湖間湧上的那股震驚強壓了下去。
大隋國運?被鎮壓在昭陵山?這怎麽可能?
“殿下,這種事...”秦鸞看了眼李濟民,欲言又止。
這種大梁辛秘之事殿下為何要告訴自己?
李濟民仿佛猜到了他的心思,擺手示意無妨,“沒關係,因為被鎮壓在昭陵山底的大隋國運今日已經被人帶走了。”
“帶走了?”秦鸞驚咦一聲,不過很快就想明白了過來。
“沒錯,就是被那個刺客帶走了。”李濟民點頭應道:“既然能讓大隋國運歸順於他,那他的身份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秦鸞聞言劍眉緊皺,冷聲道:“那位傳言自焚於昭陽宮的隋朝太子。”
李濟民不著痕跡地點點頭,“八九不離十了。”
“聽門口的那兩個兄弟說,殿下是受得槍傷?”秦鸞輕聲詢問道。
李濟民低頭看了眼肩膀處的傷口,如實說道:“確實,本來那一槍是挑向父皇的,但被我攔了下來。”
秦鸞聞言眉頭微皺,露出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
“怎麽了?”李濟民狐疑問道。
“那殿下可曾看清了那人的長相?”秦鸞繼續問道。
不知道為何,當秦鸞聽到李濟民身受槍傷時,神海中下意識出現了一道模糊的身影。
雖然他知道極為離譜,但不得不承認那人確實是用槍的高手。
李濟民搖搖頭,“刺客是有備而來,麵覆假麵,沒有瞧見他的容貌。”
李濟民沒有告訴秦鸞,雖然他沒有見到刺客的容貌,但他卻依稀感覺那人的背影很是熟悉。
秦鸞聞言不知為何心中竟然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可能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為何會有這般心思。
“宗祠遇襲後父皇就封鎖了昭陵山,這段時間你也不要隨意走動,可能秋狩大典也要因此往後推移一段時日了。”李濟民特意囑咐道。
“聽說太子與涼王至今昏迷不醒?”秦鸞借此壓低嗓音,問道。
李濟民聞言嗤笑道:“他們倆平日養尊處優慣了,聽太醫說也隻不過是氣血虧虛罷了,調養幾日自然就好了。”
秦鸞嘴角同樣噙起一抹諷笑,“太子昏迷不醒太子一黨可不得坐立難安一會兒。”
李濟民笑而不語,有些話自己說可以,但部下不能說,而又有一些話,部下說可以,但自己卻不能說。
“對了。”李濟民穆然問道:“秦大哥是從玄策那邊過來的?”
秦鸞輕嗯一聲,問道:“殿下有吩咐?”
李濟民搖搖頭,“秦大哥過來的時候隋便是都同玄策在一起?”
聽聞這般詢問,秦鸞心裏“咯噔”一聲,雖然此時他心緒紊亂,但依舊是裝作若無其事地點頭應道:“在。”
其實隻有他與房玄策清楚,隋便一早就離開了別苑小築。
這是秦鸞第一次對李濟民有所隱瞞。
李濟民聽到這個答複後不著痕跡地點點頭,“那就沒什麽事了。”
“既然隋便一直待在別苑小築未曾離開過,看來出現在法壇中的那人就不是他了。”李濟民心想道。
“好了。我這沒有什麽事了,秦大哥你先下去吧。”李濟民吩咐道。
“好。”秦鸞重重地點點頭,拱手道:“那殿下就好好休息,末將告辭了。”
秦鸞之所以不在這邊逗留,一來是因為李濟民有傷在身確實需要休養,再者他也有一件事需要去確認一番,否則他會一直心緒不寧。
當他再次折身返迴房玄策住處時,看著緊閉的院門,他的神情明顯比之前凝重了幾分。
難道他還沒有迴來?
秦鸞輕輕推開院門,看到了院中蒲鬆樹下正在翻書的房玄策。
聽到動靜後房玄策緩緩抬眸,看清來人後合上書卷,問道:“二殿下沒事吧?”
“太醫已經看過了,說是沒有大礙。”秦鸞一邊朝房玄策走去一邊說道。
聽到李濟民無恙,房玄策鬆了口氣,“那就好。”
緊接著秦鸞故作輕鬆地問道:“隋便還沒有迴來?”
“誰知道這會兒他跑哪去了。”房玄策聞言淡淡笑道。
雖然房玄策是這般若無其事的說,但他掩在書卷下的左手已經緊攥成拳,後背衣衫也已經不知不覺被冷汗浸透。
“眼下這種情況還是喊他迴來比較好。”秦鸞沉聲道。
房玄策站起身來,麵不改色地說道:“秦大哥,現如今昭陵山已經被封,各處別苑都收到了禁足令,難不成你覺得我敢違背旨意不成?”
秦鸞聽到這番話後沉吟了許久,最終還是緩緩說道:“皇帝陛下與秦王殿下在宗祠遇刺,當然至於太子與涼王兩人也沒好到哪去,至今昏迷不醒,你知不知行刺的是誰?”
房玄策搖搖頭,直截了當地說道:“秦大哥你不用同我賣關子了。”
“是前朝的太子。”秦鸞一字一句地說道。
“前朝太子!”房玄策難掩臉上的驚訝神色,倒吸一口涼氣。
他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前朝太子竟然潛入到了昭陵山,而且是在神不知鬼不覺之間進入到了宗祠。
不對,房玄策很快就意識到了,假若他是跟隨文武百官一起進山的呢?假若他就在隨行的車隊中呢?又假若...
又假若此時不在小築中的隋便與那個前朝太子之間就有淵源呢?
畢竟一切都太巧了,隋便離開別苑,然後就有了皇帝陛下在宗祠遇襲,而且時間還極為吻合。
一念至此,房玄策抬手望向秦鸞,鄭重其事地問道:“秦大哥,我們之間不用藏著掖著,你是不是在懷疑隋便?”
秦鸞明顯被他這麽一問給難住,他沒想到房玄策會這麽直言直語,要知道這種話一旦隔牆有耳被其他人聽在耳中記在心上,指不定就會傳到皇帝陛下那。
而以皇帝陛下的心思,這種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最後肯定是寧可錯殺也不會放過的。
秦鸞環顧四周,並且將氣機蕩漾至方圓數裏,在並沒有覺察到異樣後這才放下心來。
“殿下說他是被一杆長槍刺穿了肩膀。”秦鸞沉聲道:“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隋便出門的時候是帶著那杆槍出門的。”
房玄策聞言緘默不語,對於他的那杆槍自己再熟悉不過了,當初葫蘆口兒的那場圍殺還是自己與李畫扇呂成玄三人一起將槍送到了他的手上。
看到房玄策默認了此時,秦鸞歎了口氣,道:“並非是我懷疑他,而是諸多的巧合使得矛頭都將所有的懷疑指向了他。”
秦鸞並不是來將隋便問罪的,而是要在秦王殿下還未覺察時證實他的清白。
“所以他究竟去了哪?”秦鸞凝聲問道。
房玄策苦笑一聲,“我真不知道。”
“吱呀。”
就在院中兩人兩兩無言,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當中之時,那扇院門被人輕輕推了開來。
“都站在這幹嘛呢?”隋便從門外走了進來,麵帶笑意地問道。
天策衛身為李濟民的親衛,對於秦鸞的到來並不疑惑,理所當然更不會將其攔下。
秦鸞微微點頭,問道:“秦王殿下怎麽樣了。”
那名天策衛沉聲迴道:“殿下被刺客一槍洞穿了肩胛,性命無礙如今正在裏邊包紮傷口。”
秦鸞聽到李濟民沒有性命之憂後,心湖上懸著的那顆巨石終於落了下來,隨後他神情凝重地問道:“知不知道刺客是何人?”
天策衛環顧左右,在確認沒有外人後,刻意壓低聲音,謹慎道:“聽昭陵鐵衛那邊說他們也不知道刺客是誰,也不知道究竟何時潛入宗祠的,但當時殿下給昭陵鐵衛的刀統求情時曾隱晦提到好像是前朝之人,所以刺客到底是什麽人這還得秦將軍親自問過殿下以後才清楚。”
“明白了。”秦鸞點點頭,隨後輕輕推開了緊閉的院門。
秦鸞剛剛推開院門就在院中見到了正在靜坐的李濟民。
“殿下。”秦鸞率先開口喊道。
李濟民早就聽到了門外的響動,所以目光一直落下院門上。
當秦鸞推開院門開口之時,他幾乎是同一時間點頭應了應。
秦鸞一個掠身來到他的身旁,一邊解下身上的大氅給後者披上,一邊擔憂道:“殿下,外邊風涼,你又有傷在身,不可在外邊久坐。”
李濟民緊了緊衣衫,應該是牽扯到了肩頭的傷勢,他眉頭微微蹙起,“秦大哥,我又不是嬌生慣養之身,你忘了當初虎牢關一戰我的右臂中了一箭不一樣跟你一起殺出重圍。”
聽起李濟民提起當年那場戰事,秦鸞訕訕一笑,“記得記得,若不是殿下那一支暗箭就射在老秦我的後心窩了。”
若是論起皇帝陛下三位皇子在軍中的威望,毫無疑問秦王殿下絕對遠勝李雍和與李景涼。
原因無他,當年兩國之戰是秦王殿下與大梁將士同吃同睡,浴血殺敵並肩作戰。
李濟民瞥了眼山頂的那座玉皇頂,緩緩轉身朝屋舍內走去。
秦鸞趕忙上前將其攙扶住。
李濟民見此無奈地苦笑道:“秦大哥,我真沒事。”
秦鸞默不吭聲,但攙扶他的那雙手自始至終都沒有鬆開。
近身之後的秦鸞怎麽可能會嗅不到李濟民身上那濃鬱至極的血腥味。
兩人走進屋舍後,秦鸞還是忍不住問道:“殿下,你的傷勢?”
李濟民輕輕按了按肩膀,瞬間一陣錐心刺骨的痛楚傳來,他緊咬牙關,寬慰道:“已經找邵太醫看過了,並沒有傷到筋骨,修養一陣就沒事了。”
聽到李濟民這般說,秦鸞這才鬆了口氣。
“殿下,宗祠內出現的刺客究竟是何人?”秦鸞凜然問道。
今日若是老天爺不站在大梁這邊,隻怕在宗祠內大梁皇室就要“全軍覆沒”了。
大梁將會陷入無君無儲的局麵當中。
“秦大哥,你知不知道昭陵山中鎮壓著大隋的殘存國運?”李濟民答非所問道。
不等秦鸞開口,李濟民就淡淡笑道:“算了,我也是今日才知道,想必秦大哥你在此之前也不知道這件事了。”
秦鸞抿了抿薄唇,將心湖間湧上的那股震驚強壓了下去。
大隋國運?被鎮壓在昭陵山?這怎麽可能?
“殿下,這種事...”秦鸞看了眼李濟民,欲言又止。
這種大梁辛秘之事殿下為何要告訴自己?
李濟民仿佛猜到了他的心思,擺手示意無妨,“沒關係,因為被鎮壓在昭陵山底的大隋國運今日已經被人帶走了。”
“帶走了?”秦鸞驚咦一聲,不過很快就想明白了過來。
“沒錯,就是被那個刺客帶走了。”李濟民點頭應道:“既然能讓大隋國運歸順於他,那他的身份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秦鸞聞言劍眉緊皺,冷聲道:“那位傳言自焚於昭陽宮的隋朝太子。”
李濟民不著痕跡地點點頭,“八九不離十了。”
“聽門口的那兩個兄弟說,殿下是受得槍傷?”秦鸞輕聲詢問道。
李濟民低頭看了眼肩膀處的傷口,如實說道:“確實,本來那一槍是挑向父皇的,但被我攔了下來。”
秦鸞聞言眉頭微皺,露出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
“怎麽了?”李濟民狐疑問道。
“那殿下可曾看清了那人的長相?”秦鸞繼續問道。
不知道為何,當秦鸞聽到李濟民身受槍傷時,神海中下意識出現了一道模糊的身影。
雖然他知道極為離譜,但不得不承認那人確實是用槍的高手。
李濟民搖搖頭,“刺客是有備而來,麵覆假麵,沒有瞧見他的容貌。”
李濟民沒有告訴秦鸞,雖然他沒有見到刺客的容貌,但他卻依稀感覺那人的背影很是熟悉。
秦鸞聞言不知為何心中竟然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可能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為何會有這般心思。
“宗祠遇襲後父皇就封鎖了昭陵山,這段時間你也不要隨意走動,可能秋狩大典也要因此往後推移一段時日了。”李濟民特意囑咐道。
“聽說太子與涼王至今昏迷不醒?”秦鸞借此壓低嗓音,問道。
李濟民聞言嗤笑道:“他們倆平日養尊處優慣了,聽太醫說也隻不過是氣血虧虛罷了,調養幾日自然就好了。”
秦鸞嘴角同樣噙起一抹諷笑,“太子昏迷不醒太子一黨可不得坐立難安一會兒。”
李濟民笑而不語,有些話自己說可以,但部下不能說,而又有一些話,部下說可以,但自己卻不能說。
“對了。”李濟民穆然問道:“秦大哥是從玄策那邊過來的?”
秦鸞輕嗯一聲,問道:“殿下有吩咐?”
李濟民搖搖頭,“秦大哥過來的時候隋便是都同玄策在一起?”
聽聞這般詢問,秦鸞心裏“咯噔”一聲,雖然此時他心緒紊亂,但依舊是裝作若無其事地點頭應道:“在。”
其實隻有他與房玄策清楚,隋便一早就離開了別苑小築。
這是秦鸞第一次對李濟民有所隱瞞。
李濟民聽到這個答複後不著痕跡地點點頭,“那就沒什麽事了。”
“既然隋便一直待在別苑小築未曾離開過,看來出現在法壇中的那人就不是他了。”李濟民心想道。
“好了。我這沒有什麽事了,秦大哥你先下去吧。”李濟民吩咐道。
“好。”秦鸞重重地點點頭,拱手道:“那殿下就好好休息,末將告辭了。”
秦鸞之所以不在這邊逗留,一來是因為李濟民有傷在身確實需要休養,再者他也有一件事需要去確認一番,否則他會一直心緒不寧。
當他再次折身返迴房玄策住處時,看著緊閉的院門,他的神情明顯比之前凝重了幾分。
難道他還沒有迴來?
秦鸞輕輕推開院門,看到了院中蒲鬆樹下正在翻書的房玄策。
聽到動靜後房玄策緩緩抬眸,看清來人後合上書卷,問道:“二殿下沒事吧?”
“太醫已經看過了,說是沒有大礙。”秦鸞一邊朝房玄策走去一邊說道。
聽到李濟民無恙,房玄策鬆了口氣,“那就好。”
緊接著秦鸞故作輕鬆地問道:“隋便還沒有迴來?”
“誰知道這會兒他跑哪去了。”房玄策聞言淡淡笑道。
雖然房玄策是這般若無其事的說,但他掩在書卷下的左手已經緊攥成拳,後背衣衫也已經不知不覺被冷汗浸透。
“眼下這種情況還是喊他迴來比較好。”秦鸞沉聲道。
房玄策站起身來,麵不改色地說道:“秦大哥,現如今昭陵山已經被封,各處別苑都收到了禁足令,難不成你覺得我敢違背旨意不成?”
秦鸞聽到這番話後沉吟了許久,最終還是緩緩說道:“皇帝陛下與秦王殿下在宗祠遇刺,當然至於太子與涼王兩人也沒好到哪去,至今昏迷不醒,你知不知行刺的是誰?”
房玄策搖搖頭,直截了當地說道:“秦大哥你不用同我賣關子了。”
“是前朝的太子。”秦鸞一字一句地說道。
“前朝太子!”房玄策難掩臉上的驚訝神色,倒吸一口涼氣。
他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前朝太子竟然潛入到了昭陵山,而且是在神不知鬼不覺之間進入到了宗祠。
不對,房玄策很快就意識到了,假若他是跟隨文武百官一起進山的呢?假若他就在隨行的車隊中呢?又假若...
又假若此時不在小築中的隋便與那個前朝太子之間就有淵源呢?
畢竟一切都太巧了,隋便離開別苑,然後就有了皇帝陛下在宗祠遇襲,而且時間還極為吻合。
一念至此,房玄策抬手望向秦鸞,鄭重其事地問道:“秦大哥,我們之間不用藏著掖著,你是不是在懷疑隋便?”
秦鸞明顯被他這麽一問給難住,他沒想到房玄策會這麽直言直語,要知道這種話一旦隔牆有耳被其他人聽在耳中記在心上,指不定就會傳到皇帝陛下那。
而以皇帝陛下的心思,這種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最後肯定是寧可錯殺也不會放過的。
秦鸞環顧四周,並且將氣機蕩漾至方圓數裏,在並沒有覺察到異樣後這才放下心來。
“殿下說他是被一杆長槍刺穿了肩膀。”秦鸞沉聲道:“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隋便出門的時候是帶著那杆槍出門的。”
房玄策聞言緘默不語,對於他的那杆槍自己再熟悉不過了,當初葫蘆口兒的那場圍殺還是自己與李畫扇呂成玄三人一起將槍送到了他的手上。
看到房玄策默認了此時,秦鸞歎了口氣,道:“並非是我懷疑他,而是諸多的巧合使得矛頭都將所有的懷疑指向了他。”
秦鸞並不是來將隋便問罪的,而是要在秦王殿下還未覺察時證實他的清白。
“所以他究竟去了哪?”秦鸞凝聲問道。
房玄策苦笑一聲,“我真不知道。”
“吱呀。”
就在院中兩人兩兩無言,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當中之時,那扇院門被人輕輕推了開來。
“都站在這幹嘛呢?”隋便從門外走了進來,麵帶笑意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