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隋便滿臉歉意地說道。
若他不是執意救自己也不會身陷絕境。
見到周修福隋便仿佛看到了更多的前朝遺民,十二年的風雨春秋他們始終沒有忘記那個大隋。
那句對不起是他對周修福說的,同樣也是對他們說的。
周修福聞言沒有出聲,隻是將一隻手輕輕搭在了他的肩頭。
自己可以死,但他不能死在這裏,因為還有好多像他這樣的人在等著他重迴帝凰城。
覺察到周修福隱晦動作的程可輔冷哼一聲,道:“你們一個都跑不了。”
“跑?為什麽要跑?”隋便反問道。
十二年他已經逃過一次,那一次他身為隋朝太子的他拋下父皇母妃,拋下那群骨鯁之臣,拋下大隋先祖開創的春秋大業,逃離了帝凰城。
如今十二年過去了,他不能再拋下像周修福這樣隱忍多年的忠烈之後,獨自逃走。
“既然跑不掉,那就死吧。”程可輔獰笑道。
話音剛落,甚至他嘴角的猙獰笑意還沒有消散,在頭頂上方就有一道戲謔之聲響起。
“原來這就是雍和衛,也不過如此。”
程可輔聞聲抬頭望去,他倒是要看看對方究竟有什麽本事竟然敢這般口出狂言。
什麽叫不過如此,整座太安城能夠找出其戰力與雍和衛相當甚至是略勝一籌的絕對超不過三指之熟,突然攪局的那人有什麽資格說出不過而已這四個字。
但很快他就目瞪口呆怔怔出神。
站在高牆上的那人居高臨下逆光看向程可輔,後者即便是隻能夠看清那雙眉眼也能夠認出來人的身份。
秦鸞。
與呂奉仙並成為大梁雙壁的那個秦鸞。
當然還有不知何時出現在他們身後的天策衛。
秦鸞一躍而下,護在隋便身邊。
轉頭看著傷勢極重的隋便,秦鸞那張俊朗的臉龐上浮現出幾分慍色。
他李雍和當真覺得可以隻手遮天了不成?!
“秦將軍。”隋便嘴唇翕動,有氣無力地喊道。
鮮血順著隋便的衣袍流淌在地上,因為失血多過的緣故,他體內的氣血正不斷流失。
“隋小將軍。”秦鸞一手攙扶住隋便搖搖欲墜的身形,神情擔憂地說道:“我先讓人帶你離開這。”
心思終於落地的隋便咧嘴一笑,“有勞了。”
然後便眼前一黑失去神識徑直向後倒去。
眼疾手快的周修福趕忙將其攙扶住。
秦鸞認出了他身上刑部捉刀郎的製式官服,神色凝重地問道:“我能不能放心的將他交到你的手上?”
周修福極為鄭重地點點頭。
“那就有勞將他護送到秦王府了。”秦鸞拱手說道。
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正眼瞧過程可輔。
周修福輕嗯一聲,“秦將軍請放心。”
如今敢收留他而又敢醫治他的也隻有那位秦王李濟民了。
看到周修福背上隋便又提起後者的玄槍飛掠上牆頭,程可輔右腳猛然一踏地麵,一股近乎實質的靈壓自他體內擴散開來。
身上負傷的周修福絕對無法在自己的靈壓下活動自如。
感受到那股不斷蔓延開來的靈壓,秦鸞眉頭微皺,對方竟然敢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搞這種小動作,還真是茅房裏打燈籠。
找死。
旋即一股霸道沉重的武夫氣機在秦鸞體內傳出,繼而與那股靈壓相撞在一起,巷道兩旁的高牆被震蕩地簌簌落灰。
然後短短幾息的功夫那股剛猛的武夫氣機竟然直接將那道靈壓撕碎看來,殘餘的氣機盡數轟在程可輔的身軀之上。
霎那間程可輔悶哼一聲,臉色有些蒼白。
很明顯在剛才的對峙中他略輸一籌。
對方是實打實的煉骨武夫,是能夠與山河境的呂奉仙一較長短的強者。
而他雖說是半步山河境,但終究隻是半步。
大道修行失之毫厘就會有千裏之差。
像隋便那種可以越境而戰逆行上伐的天縱妖孽,人間數百年都難得一見。
“呂奉仙怎麽沒來?”秦鸞問道。
按理來說這支雍和衛理該由他統帥,眼前這個蒙麵男子境界修為確實不夠看。
程可輔聞言默不作聲,如今隋便已經被那個捉刀郎救走,而眼下又有秦鸞率領天策衛攔住去路,所以此次任務已經是失敗了。
“退!”程可輔低聲吩咐道。
任務失敗再同他們纏鬥下去根本沒有任何意義,更何況自己要對上的還是秦鸞。
沒有半點勝算。
“我有說你們可以走嗎?”秦鸞看到對方露出退意,殺意凜然地問道。
先不說這支雍和衛對手無寸鐵的市井百姓痛下殺手,單是他們截殺隋便以至於後者如今性命垂危這件事秦鸞就有一百種理由殺了他們。
隋便對自己有救命之恩,而眼前這支雍和衛則是將其重傷,於情於理自己都該就此罷手。
程可輔環顧四周,那十數名天策衛皆是神色不善,看來今日之事沒辦法善了了。
“秦鸞,我們兩家人還沒有到非要撕破臉皮的地步。”程可輔沉聲說道。
並非是他怯戰,而是如今雍和衛中有不少人身上帶傷,若真動起手來以死相向,那吃虧的就是他們。
秦鸞聞言仿佛聽到了一個天大的笑話,他嘴角噙起一抹譏笑,緩緩向前走去,每走一步仿若地動山搖般都在青磚地麵上留下一個深深的腳印。
“那是你覺得。”
緊接著,一條狹窄且逼仄的巷道中傳來道道聲響。
有長戟刺穿身軀之聲,有圓月彎刃劃破甲胄之聲,有拳罡轟在牆壁之聲,有靈力震蕩虛空之中。
廝殺聲持續了許久才停了下來,以至於整條巷道都破碎成了一堆殘磚斷瓦斷壁殘垣。
等到李雍和與李景涼兄弟兩人離開葫蘆口兒後,在祈雨台負責攔截的霽月與瓊霞也抽身離開戰場。
攔截的目的已經達到便沒必要再同官府的人浪費太多力氣。
至於吳晴與沈萬山兩人見對方撤離後並沒有再率人追趕,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要進葫蘆口兒。
可當他們趕到葫蘆口兒時卻被眼前的這一幕所驚呆了,饒是吳晴當差多年閱曆豐富也被震驚地久久說不出話來。
整條葫蘆口兒的街口已經消失不見,準確的來說是整片地麵都塌陷了下去,隻留下一座數丈之深的幽黑坑洞。
當他們小心翼翼地繞過地麵上偌大的坑洞,順著地麵上的血跡來到其實已經不複存在的好運酒樓時,吳晴手下已經有好幾人低身幹嘔了起來。
地麵之上盡是屍體,每隔幾步就有一具,屍體連著屍體,以至於血流成河已經沒有了可以落腳的地方。
踩在粘稠暗黑的鮮血上吳晴檢查著每具屍體,有的是被穿胸而死,有的是被斬斷了腦袋,有的甚至直接是被洞穿頭顱。
總之都死了,而且皆是被一刀斃命。
很明顯,對方將這場一邊倒的屠殺當成了一場狩獵遊戲。
隻是在這些屍首中吳晴沒有看到周修福,也沒有看到隋便,那就說明這兩人可能還活著。
很快秦王府那邊就有人來通知吳晴與沈萬山,捉刀郎周修福已經帶著隋便返迴。
吳晴望著來也叢叢去也匆匆的傳信之人,怔怔出神。
身材高大的沈萬山緩緩走到他身邊,與其並肩而立。
當下已經日將下落西山,赤金色的餘暉撒在兩人的身上繼而將他們的身影拉的極長。
“吳大人,可以迴府衙交差了。”沈萬山提醒道。
被打斷思緒的吳晴終於緩過神來,他吐出一口濁氣,輕聲問道:“怎麽?沈大人是覺得這樁事已經結束了嗎?”
沈萬山覺著身上沾血的官袍有些粘身,所以一邊脫下官袍一邊反問道道:“不是嗎?隋便不是已經被周修福帶迴秦王府?”
吳晴轉身指向地上正在被清理拚湊的屍首,出聲道:“那他們呢?整整數十條人命,這樁樁命案怎麽交代?”
他知道這種命案瞞不住的,可能用不了明日,等到今晚他們將拚湊好的屍首運迴刑部後,有關葫蘆口兒的消息就會不脛而走。
沈萬山聞言緘默不語,今日葫蘆口兒確實已經死了太多的無辜百姓,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知道這樁樁命案是誰所為,但他們卻沒有半點辦法。
難道要他們去太子府將貴為儲君的李雍和捉拿歸案嗎?
沈萬山實在難以想象若真讓視人命如草芥的李雍和登基大寶,那整座大梁將會變成怎樣。
吳晴輕拍他的肩頭,有氣無力地說道:“發生命案並非你們兵部的管轄範圍,沈大人還是先迴吧,這裏有我就夠了。”
沈萬山聞言沉吟片刻後點點頭,說道:“那我先迴兵部將這裏的事向上頭迴稟下。”
等到沈萬山帶人離開後,吳晴深吸一口氣,看著不遠處冉冉點起的萬家燈火,他緩緩閉上眼睛。
其實在很多時候像他們這種小人物根本就沒有選擇權,隻能夠在權力交錯的漩渦中順流而行。
其實他也不是很了解那位秦王的性情如何,甚至都未曾見過幾麵未曾與之有過半句交談。
但相較殘忍暴戾屠殺無辜百姓的李雍和,他更願意擁戴前者坐上那張龍椅。
像他們這種不能夠左右朝堂大局的小人物而言,所想的無非就是見到一個更好的大梁。
若他不是執意救自己也不會身陷絕境。
見到周修福隋便仿佛看到了更多的前朝遺民,十二年的風雨春秋他們始終沒有忘記那個大隋。
那句對不起是他對周修福說的,同樣也是對他們說的。
周修福聞言沒有出聲,隻是將一隻手輕輕搭在了他的肩頭。
自己可以死,但他不能死在這裏,因為還有好多像他這樣的人在等著他重迴帝凰城。
覺察到周修福隱晦動作的程可輔冷哼一聲,道:“你們一個都跑不了。”
“跑?為什麽要跑?”隋便反問道。
十二年他已經逃過一次,那一次他身為隋朝太子的他拋下父皇母妃,拋下那群骨鯁之臣,拋下大隋先祖開創的春秋大業,逃離了帝凰城。
如今十二年過去了,他不能再拋下像周修福這樣隱忍多年的忠烈之後,獨自逃走。
“既然跑不掉,那就死吧。”程可輔獰笑道。
話音剛落,甚至他嘴角的猙獰笑意還沒有消散,在頭頂上方就有一道戲謔之聲響起。
“原來這就是雍和衛,也不過如此。”
程可輔聞聲抬頭望去,他倒是要看看對方究竟有什麽本事竟然敢這般口出狂言。
什麽叫不過如此,整座太安城能夠找出其戰力與雍和衛相當甚至是略勝一籌的絕對超不過三指之熟,突然攪局的那人有什麽資格說出不過而已這四個字。
但很快他就目瞪口呆怔怔出神。
站在高牆上的那人居高臨下逆光看向程可輔,後者即便是隻能夠看清那雙眉眼也能夠認出來人的身份。
秦鸞。
與呂奉仙並成為大梁雙壁的那個秦鸞。
當然還有不知何時出現在他們身後的天策衛。
秦鸞一躍而下,護在隋便身邊。
轉頭看著傷勢極重的隋便,秦鸞那張俊朗的臉龐上浮現出幾分慍色。
他李雍和當真覺得可以隻手遮天了不成?!
“秦將軍。”隋便嘴唇翕動,有氣無力地喊道。
鮮血順著隋便的衣袍流淌在地上,因為失血多過的緣故,他體內的氣血正不斷流失。
“隋小將軍。”秦鸞一手攙扶住隋便搖搖欲墜的身形,神情擔憂地說道:“我先讓人帶你離開這。”
心思終於落地的隋便咧嘴一笑,“有勞了。”
然後便眼前一黑失去神識徑直向後倒去。
眼疾手快的周修福趕忙將其攙扶住。
秦鸞認出了他身上刑部捉刀郎的製式官服,神色凝重地問道:“我能不能放心的將他交到你的手上?”
周修福極為鄭重地點點頭。
“那就有勞將他護送到秦王府了。”秦鸞拱手說道。
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正眼瞧過程可輔。
周修福輕嗯一聲,“秦將軍請放心。”
如今敢收留他而又敢醫治他的也隻有那位秦王李濟民了。
看到周修福背上隋便又提起後者的玄槍飛掠上牆頭,程可輔右腳猛然一踏地麵,一股近乎實質的靈壓自他體內擴散開來。
身上負傷的周修福絕對無法在自己的靈壓下活動自如。
感受到那股不斷蔓延開來的靈壓,秦鸞眉頭微皺,對方竟然敢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搞這種小動作,還真是茅房裏打燈籠。
找死。
旋即一股霸道沉重的武夫氣機在秦鸞體內傳出,繼而與那股靈壓相撞在一起,巷道兩旁的高牆被震蕩地簌簌落灰。
然後短短幾息的功夫那股剛猛的武夫氣機竟然直接將那道靈壓撕碎看來,殘餘的氣機盡數轟在程可輔的身軀之上。
霎那間程可輔悶哼一聲,臉色有些蒼白。
很明顯在剛才的對峙中他略輸一籌。
對方是實打實的煉骨武夫,是能夠與山河境的呂奉仙一較長短的強者。
而他雖說是半步山河境,但終究隻是半步。
大道修行失之毫厘就會有千裏之差。
像隋便那種可以越境而戰逆行上伐的天縱妖孽,人間數百年都難得一見。
“呂奉仙怎麽沒來?”秦鸞問道。
按理來說這支雍和衛理該由他統帥,眼前這個蒙麵男子境界修為確實不夠看。
程可輔聞言默不作聲,如今隋便已經被那個捉刀郎救走,而眼下又有秦鸞率領天策衛攔住去路,所以此次任務已經是失敗了。
“退!”程可輔低聲吩咐道。
任務失敗再同他們纏鬥下去根本沒有任何意義,更何況自己要對上的還是秦鸞。
沒有半點勝算。
“我有說你們可以走嗎?”秦鸞看到對方露出退意,殺意凜然地問道。
先不說這支雍和衛對手無寸鐵的市井百姓痛下殺手,單是他們截殺隋便以至於後者如今性命垂危這件事秦鸞就有一百種理由殺了他們。
隋便對自己有救命之恩,而眼前這支雍和衛則是將其重傷,於情於理自己都該就此罷手。
程可輔環顧四周,那十數名天策衛皆是神色不善,看來今日之事沒辦法善了了。
“秦鸞,我們兩家人還沒有到非要撕破臉皮的地步。”程可輔沉聲說道。
並非是他怯戰,而是如今雍和衛中有不少人身上帶傷,若真動起手來以死相向,那吃虧的就是他們。
秦鸞聞言仿佛聽到了一個天大的笑話,他嘴角噙起一抹譏笑,緩緩向前走去,每走一步仿若地動山搖般都在青磚地麵上留下一個深深的腳印。
“那是你覺得。”
緊接著,一條狹窄且逼仄的巷道中傳來道道聲響。
有長戟刺穿身軀之聲,有圓月彎刃劃破甲胄之聲,有拳罡轟在牆壁之聲,有靈力震蕩虛空之中。
廝殺聲持續了許久才停了下來,以至於整條巷道都破碎成了一堆殘磚斷瓦斷壁殘垣。
等到李雍和與李景涼兄弟兩人離開葫蘆口兒後,在祈雨台負責攔截的霽月與瓊霞也抽身離開戰場。
攔截的目的已經達到便沒必要再同官府的人浪費太多力氣。
至於吳晴與沈萬山兩人見對方撤離後並沒有再率人追趕,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要進葫蘆口兒。
可當他們趕到葫蘆口兒時卻被眼前的這一幕所驚呆了,饒是吳晴當差多年閱曆豐富也被震驚地久久說不出話來。
整條葫蘆口兒的街口已經消失不見,準確的來說是整片地麵都塌陷了下去,隻留下一座數丈之深的幽黑坑洞。
當他們小心翼翼地繞過地麵上偌大的坑洞,順著地麵上的血跡來到其實已經不複存在的好運酒樓時,吳晴手下已經有好幾人低身幹嘔了起來。
地麵之上盡是屍體,每隔幾步就有一具,屍體連著屍體,以至於血流成河已經沒有了可以落腳的地方。
踩在粘稠暗黑的鮮血上吳晴檢查著每具屍體,有的是被穿胸而死,有的是被斬斷了腦袋,有的甚至直接是被洞穿頭顱。
總之都死了,而且皆是被一刀斃命。
很明顯,對方將這場一邊倒的屠殺當成了一場狩獵遊戲。
隻是在這些屍首中吳晴沒有看到周修福,也沒有看到隋便,那就說明這兩人可能還活著。
很快秦王府那邊就有人來通知吳晴與沈萬山,捉刀郎周修福已經帶著隋便返迴。
吳晴望著來也叢叢去也匆匆的傳信之人,怔怔出神。
身材高大的沈萬山緩緩走到他身邊,與其並肩而立。
當下已經日將下落西山,赤金色的餘暉撒在兩人的身上繼而將他們的身影拉的極長。
“吳大人,可以迴府衙交差了。”沈萬山提醒道。
被打斷思緒的吳晴終於緩過神來,他吐出一口濁氣,輕聲問道:“怎麽?沈大人是覺得這樁事已經結束了嗎?”
沈萬山覺著身上沾血的官袍有些粘身,所以一邊脫下官袍一邊反問道道:“不是嗎?隋便不是已經被周修福帶迴秦王府?”
吳晴轉身指向地上正在被清理拚湊的屍首,出聲道:“那他們呢?整整數十條人命,這樁樁命案怎麽交代?”
他知道這種命案瞞不住的,可能用不了明日,等到今晚他們將拚湊好的屍首運迴刑部後,有關葫蘆口兒的消息就會不脛而走。
沈萬山聞言緘默不語,今日葫蘆口兒確實已經死了太多的無辜百姓,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知道這樁樁命案是誰所為,但他們卻沒有半點辦法。
難道要他們去太子府將貴為儲君的李雍和捉拿歸案嗎?
沈萬山實在難以想象若真讓視人命如草芥的李雍和登基大寶,那整座大梁將會變成怎樣。
吳晴輕拍他的肩頭,有氣無力地說道:“發生命案並非你們兵部的管轄範圍,沈大人還是先迴吧,這裏有我就夠了。”
沈萬山聞言沉吟片刻後點點頭,說道:“那我先迴兵部將這裏的事向上頭迴稟下。”
等到沈萬山帶人離開後,吳晴深吸一口氣,看著不遠處冉冉點起的萬家燈火,他緩緩閉上眼睛。
其實在很多時候像他們這種小人物根本就沒有選擇權,隻能夠在權力交錯的漩渦中順流而行。
其實他也不是很了解那位秦王的性情如何,甚至都未曾見過幾麵未曾與之有過半句交談。
但相較殘忍暴戾屠殺無辜百姓的李雍和,他更願意擁戴前者坐上那張龍椅。
像他們這種不能夠左右朝堂大局的小人物而言,所想的無非就是見到一個更好的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