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首善之城的太安城裏有座青雲樓。


    聽著不像是座酒樓名,最起碼不像是家正經酒樓,但毫無疑問,它不僅是家酒樓,而且還是整座太安城首屈一指的酒樓。


    青雲樓之所以如此受人追捧生意火爆,其實還是因為青雲二字。


    這兩個字是當年一位及第的進士所寫,如今那人已經位列中樞穩坐刑部的第二把交椅,隻要等到刑部尚書退下來,不出意外他就會順勢補上,真正地印證“平步青雲”四字。


    青雲樓的總計共三層,按照關掌櫃的話,這三層從不對外人開放,所以很少有人知道這第三層上究竟是個怎樣的光景。


    當然這並不妨礙青雲樓的生意,恰恰相反,正因為有這麽個噱頭在這,所以驅使著更多外地人來到酒樓想要一探究竟。


    即便登不上三層好歹也能夠二樓留下自己的足跡。


    隻不過今夜,不說那二樓,就連一樓都禁止踏足,掌櫃的早早就關門歇業,閉門謝客。


    其實緣由無他,今夜整座青雲樓被人包下來了,用來招待貴客。


    入夜時分,太安城內燈火通明繁華錦簇,長街之上依舊是人潮洶湧熱鬧不減。


    有一輛極為簡陋的馬車行駛在朱雀長街上,慢慢悠悠,最終在燈籠高掛的青雲樓門前停了下來。


    “老爺,我們到了。”駕車的馬夫轉頭對著車廂內輕聲提醒道。


    聽到自家管事的話後,車廂門簾被人掀開,然後就有一位滿頭華發精神煥發的老人被前者攙扶著下了馬車。


    “選這麽個地方,豈不是又要破費了。”老人手持念珠,嘀咕道。


    身材高大孔武有力的男子站在他身後,默不作聲。


    “你在外邊侯著就是了。”老人吩咐一聲後便走進了酒樓。


    那名男子聞言點點頭,將馬車牽至一旁。


    那位老人之所以能夠讓已經踏入磨根境的他如此對待,不單單是因為一層主仆關係,更多的是因為老人的那重上都護府副都護身份。


    當董和走進酒樓後,便被等候已久的侍從引至三樓。


    “二殿下,你就故意折騰我這把老骨頭吧。”還沒登上三樓,董和就出聲埋怨道。


    聽到樓下動靜後,原本在三樓與人閑談的秦王李濟民趕忙站起身來,走到樓梯口處迎住了臉色略微紅潤的董和。


    “董老,這你可不能怪我,今日不是我做東,要怪就怪咱們的周侍郎。”李濟民身著寬敞玄衣,攙扶住董和,笑嗬嗬說道。


    他口中的這位周侍郎姓周名樵嶺,是如今刑部的二把手,當然也是當年為青雲樓題字的那人。


    聽到秦王殿下“禍水東引”後,早就站起身來的周樵嶺趕忙應道:“二殿下說的是,是下官考慮不周。”


    “周侍郎別當真,咱們的秦王殿下是在打趣你呢。”董和擺手道。


    等到三人依次落座,周樵嶺朝著侯在一旁的關掌櫃使了個眼色,很快就有準備妥當的珍貴香茗端了上來。


    李濟民看著麵前熱氣嫋嫋的香茶,笑道:“董老,在正式談事之前我要先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董和轉頭看向賣關子的李濟民,捋了捋胡須,問道:“哦?是什麽事值得秦王殿下同老朽賣關子?”


    李濟民端起價值不菲的茶盞吹了吹熱氣,抿了一小口香茗後,迴味說道:“應該是董老現在最掛念的一個人,他沒有死。”


    董和聞言頓時停住了手上撚珠的動作,神情微變,問道:“殿下此言當真?”


    “董大人,你沒有聽錯,隋便確實沒死。”坐在他對麵的周樵嶺接過話去,迴道:“先前按照殿下的意思我派人去了趟四春館,應該是隋便的有意為之,我手下的捉刀郎吳晴見到了他。”


    董和緩緩吐出一口氣,點點頭,道:“沒死就好,沒死就好啊。”


    “既然他沒死...”董和看向李濟民,欲言又止道。


    “董大人放心,隋小將軍已經同我們承諾了,隻要裴子添可以鋃鐺入獄,我們大可以當他已經死了,而且東宮那邊也不會查到半點蛛絲馬跡。”周樵嶺解釋說道。


    隻要隋便不在人前現身,那刑部依舊可以定他裴子添的罪。


    “我們好像欠了份不小的人情啊。”聽到這番話後,董和感慨道。


    “是虧欠了他不少。”一直沒有開口的李濟民點頭說道。


    雖然沒有將那句話說出口,但李濟民已經決定,此事結束後自己必須要見一見那個隋便,哪怕是親自登門拜訪也不是不可以。


    “說正事吧。”半晌後,李濟民看了眼周樵嶺,說道。


    得到授意的周樵嶺正襟危坐,對李濟民與董和說道:“按照殿下的吩咐,整座刑部大獄已經增派了人手。下官已經抽調了三名捉刀郎率領數十名府衙官衛把守在大獄外,確保做到萬無一失。”


    “三名捉刀郎再加上數十名官衛,是不是有些不夠看的?”董和端起杯盞,問道。


    不等周樵嶺開口,李濟民已經率先開口道:“所以我還特意安排了巡防營守在刑部大獄的周邊街道巷口。”


    太安城的巡防營由京畿四鎮中抽調強卒組建而成,職責便是護衛城中安全,而李濟民身為天策將軍當然有調遣他們的權力。


    “當初殿下征戰四方無暇他顧,所以大梁境內的那些個江湖門派皆是由太子與涼王整頓,這其中有好幾次馬踏江湖和江湖傳首,借助那個機會咱們的涼王籠絡起不少的死士殺手。”董和飲了口香茶,說道:“先前那場西洲伏殺應該就是出自涼王之手,雖然時隔多日但如今想來依舊是心有餘悸。”


    言下之意就是涼王麾下的那群死士修為極高,出手極狠,隻靠刑部哪怕再加上一座巡防營的力量也很難抵擋下來。


    “如果再加一個秦鸞呢?”自始至終泰然自若的李濟民笑著問道。


    東宮那邊有張良計自己未必沒有過牆梯。


    聽到秦鸞這個名字,周樵嶺可能會有些陌生,但董和卻是神色一凜。


    秦鸞,當年追隨在李濟民身邊時就已經擔任騎軍右騎將軍。


    數場大戰中憑借煉骨境的武夫修為鑿陣破甲千軍辟易。


    而後在天下大定初謝絕皇帝李湯賜封“虎賁將軍”的封賞,心甘情願在秦王府當一名折衝校尉。


    這件事在當時引開諸多非議,甚至太子一係曾經以此大做文章,但李湯隻是笑著說了句“人各有誌”便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此時秦鸞已經率領天策衛守在了刑部大獄中。”李濟民嘴角噙起一抹笑意,說道:“如今就不知道大哥有沒有那個膽量敢行大逆不道之事了。”


    董和與周樵嶺兩人對視一眼,閉口不語。


    這種話即便是官場資曆極老的董和都不敢妄加插嘴,臣子就是臣子,不會也不敢逾越禮製分毫。


    夜漸深,即便白日繁華似錦的長街上也慢慢人影稀少,最後隻剩下幾個醉倒在街邊的酒鬼以及無家可歸的野貓發出幾聲輕微動靜。


    “邦邦邦。”打更人走在長街上,嘴裏吆喝著“天幹物燥小心火燭”。


    “咻!”


    在兩旁房頂上不斷有破空聲傳來,一道道與夜色相融的身影以迅雷之勢經過,繼而遠去,最終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當那名打更人聞聲望向屋頂時,注定看不到半道人影,而他也隻當是找食的野貓弄出的動靜。


    他不知道自己剛才就從鬼門關走了一遭,更不會知道那群消失在夜色中的人影竟然是衝著劫獄去的。


    天子腳下怎敢行這種謀逆之事,實在是太過駭人聽聞了!


    “請問...”一道溫醇的嗓音在打更人的身後響起。


    已經打更多年的他聽到身後動靜後先是渾身一顫,穩下心神來後提著燈籠緩緩轉身。


    在微弱燈火的照映下,他才看清了那人。


    其實也不能說看清,畢竟後者臉上還戴著張假麵。


    所以他隻能確定是人不是鬼,畢竟有影子嘛。


    打更人有些埋怨地說道:“小夥子,大晚上你這樣會嚇死人的。”


    那人訕訕一笑,略帶歉地說道:“抱歉。”


    黑衣少年正是從有間客棧出門的隋便。


    “請問刑部大獄怎麽走?”隋便不想耽誤太長時間,緊接著問道。


    打更人聽到這句話後偷偷咽了口氣,正常人怎麽會這麽晚去刑部大獄。


    況且眼前這個人還身著黑衣戴著假麵,瞧著身後那物件該是一柄長劍吧?


    “這麽晚去刑部大獄幹什麽?”打更人壓下內心的慌張,小心翼翼地問道。


    隋便淡淡迴道:“去救人。”


    打更人聞言又咽了口口水,腹誹道:“你這打扮怎麽看都像是去劫人的吧?!”


    不過他還是指了指某個方向,說道:“沿著這條長街走到頭,然後往左....”


    “謝了。”還沒等他說完,隨著眼前一陣恍惚那人就消失不見了。


    迴過神來的打更人哆哆嗦嗦地提著燈籠,雙股顫抖。


    過了許久,空蕩的長街上來傳來陣陣鬼哭狼嚎的哭喊聲。


    “有鬼啊!”


    距離刑部大獄不遠的一處高樓。


    隨著一陣破空聲響起一道人影穩穩地落在樓頂上。


    看著守衛森嚴的牢獄大門,背負長劍的隋便搖搖頭一屁股坐了下來。


    然後他從懷中掏出一塊來時路上買的油豆皮,慢慢品嚐了起來。


    “味道還不錯,迴去的時候要不要給那家夥帶塊?”隋便一邊嚼著油豆皮一邊煞有心思的嘀咕道。


    俗話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著什麽急。


    等著就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天小神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天小神仙並收藏神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