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坐觀虎鬥,抄家!
我是反賊,娶個公主很合理吧? 作者:水裏撈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得不說的是,趙義匡所言確有其事。
但他要是能有多點城府的話,便也不難看出,此間頗有隱晦與不得已的因素在。
趙紫薇大怒道:“混賬東西,此事不假,但你腦子裏都是泔水嗎?豈能看不出來,那是本宮為了護你周全,這才出此下策,以穩住李宣和虎威軍。真正綁架你的人是李宣!你是傻子嗎?他說什麽你都信?”
趙太子殿下生性頑劣,無懼天子,卻唯獨對自己這位親姐多有忌憚。
見趙紫薇橫眉怒目,嚇得臉色一變,後退幾步道:“胡說!若是他綁架了本宮,豈會如此輕易放本宮迴來?他難道不怕本宮翻臉?他會這麽蠢?倒是皇姐對他偏見頗深,絲毫不聽解釋。”
“看來正如姊夫所說,你們對他的誤會太深了,皆沒有本宮這樣明辨是非的慧眼!也罷,你們不待見他,本宮待見!而這一切都是那個李彥祖蠱惑你們的吧?哼,本宮與李彥祖不共戴天!”
他突然鬼使神差來了這麽一句。
有了韓大貂的透露,如今趙太子倒也知道了“彥祖哥”的存在。
更“先入為主”地以為,姐夫之所以會被父皇和皇姐誤會,便是受了這個來曆不明的“李彥祖”蠱惑。
令趙紫薇更怒,爆斥道:“孽障,你仍是執迷不悟,胡言亂語?看本宮打死你!”
說完,人已快速從一旁的太監手上奪過家法,氣衝衝朝趙義匡走去。
這根“家法”本是留給趙徹訓斥用的,趙紫薇怒極之下卻是“僭越”了...
而站在趙紫薇的角度,自己這個弟弟尚不能明辨是非也就罷了,畢竟也還年輕,仍有待進步。
但關鍵他不該對“彥祖哥”起什麽壞心思,還說與之不共戴天。
如今的“彥祖哥”是什麽人?
非但是她公主府的執劍不說,而且還在那處山洞中...奪走了她的初夜,這代表了什麽?
***殿下還在暗自籌謀著,該如何慫恿皇帝解除他們兩人之間的師徒關係,然後再扶持“彥祖哥”上位,好歹有些爵位在身。
如此一來,她再向皇帝稟明實情,說與“彥祖哥”有了肌膚之親,改賜婚給她和“彥祖哥”,也就終成眷屬了。
誰知,趙太子這被綁了一次迴來,居然對李宣趨之若鶩,反倒對“彥祖哥”多有不滿,這可如何是好?
“彥祖哥”隻是一介寒士,要想成為駙馬,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要是被東宮太子給記恨上了,那她倆還怎麽成事?
以她對趙義匡的了解,以後估計得對“彥祖哥”事事針對,這還得了?
趙紫薇怒憤至極,抓著一根手臂粗的藤條,就要代天子執法。
趙太子雖單純,但不蠢,見形勢不妙,立馬逃走,轉頭一溜煙兒就沒影了。
人雖走,邊跑還不忘“挑釁”道:“阿姊莫要張狂,你一葉障目,不識姊夫之好,情有可原。那就來打個賭吧!你帶著你的彥祖哥,本宮帶著魏王,看誰能在五朝盛會上獨領風騷。若是你的彥祖哥輸了,記得給本宮道歉,並發誓不可再對本宮用家法!可敢?”
話說完的同時,人也已然不見。
趙紫薇氣炸了,剛到追去。
卻還沒跨出門口,就因牽動自己肩上的箭傷而止步。
這時候。
一直沉默的趙徹終於動了,冷麵甩袖道:“來人,將這逆子給朕帶迴來,家法伺候!”
話剛說完,門外的禁衛還未及領命。
身旁的一名老邁親王就果然開口阻攔道:“且慢!陛下,老臣有事請奏。太子年方十六,頗有些頑劣,無可厚非。一味強壓之,隻怕適得其反,當循循善導為上。”
趙徹哼了一聲,迴過頭望向那位親王時,卻是一臉和善,道:“厲王叔有何話要說?”
厲王趙無殤,皇帝趙徹的叔叔輩,當朝大宗令,宗室的首腦,已年屆七十有五,但仍顯老當益壯。
本已不問朝堂多年,但事關社稷大事時,趙徹也總會尋求他的意見。
趙無殤道:“陛下,老臣以為...既然太子已經安全歸來,那麽到底是誰助他出城,又是何人主導綁架,都可暫且不談。至少,在眼下不必深究。而麵前卻有個大好機會,可以利用!”
趙徹眉目一動,道:“哦?王叔且說說看。”
“前朝金銀已經現世,朝廷若能得到,可解燃眉之急。對陛下之後欲實行的一係列富民計劃,至關重要。那麽既然這批金銀原屬於李宣,又是李宣拱手讓於葉家,太子又竭力堅持讓李宣接手此案。何不順水推舟,讓他去查?”
趙無殤眼帶笑意,滿是城府般接道:“李宣自稱是為查清當年虎威軍事件真相而來,城外黑礦中的線索證據又指向葉家。關鍵是...陛下也有敲打葉家之意,不是嗎?倒是可借李宣之手辦成此事!”
“讓李宣去撼動葉家,待兩敗俱傷之時,我們再出麵收拾殘局,豈非更佳?屆時,不論是哪一方綁架了太子,皆由陛下說了算!朝廷既可得到前朝金銀,又可削弱這兩方勢力,何樂不為?”
“虎威軍僅餘數千兵力,卻敢拿出十年前的聖旨,風風火火的重豎大旗。暗地裏,絕不簡單!葉家紮根京都多年,固若磐石,就算朝廷想動他,也得掂量影響。但若先任由這兩方私鬥,等他們傷筋動骨之時,朝廷再出手,效果就不一樣了。”
聽此。
趙徹父女對視一眼,神色各異。
趙無殤這個建議,聽起來倒是大有可為。
借李宣之手除去葉家,不論結果孰勝孰敗,兩方都必將元氣大傷。
朝廷坐觀虎鬥,既得漁翁之利,奪迴前朝金銀,又能變相削弱兩大潛在的威脅,看似並無拒絕的理由。
頓了頓,趙徹深思後,道:“王叔此計甚佳,朕覺可行,便依王叔之意。然,子眾不諳朝堂,且是當事人,不宜出麵主持此事。既是王叔之計,還得由你過問。”
說著,便轉身對不遠處的內侍太監發號施令,道:“傳旨,太子身陷城東黑礦一事,牽涉皇室,由大宗令全權主持審查,魏王李宣主辦,涉事三品以下官員者,可不問而拿!五朝盛會開幕前,務必結案。”
“是。”
內侍太監當即應是。
趙無殤則跪倒:“老臣遵旨。”
...
當天下午。
城中深山中的礦區中。
李宣在接到皇帝的聖旨後,將整個礦區的控製權與密室中的三百萬兩黃金交給了禁衛。
隨後將隊伍全員集合起來,跟隨欽差緩步朝京都進發。
途中。
馬為先與李宣同車,數度欲言又止後,最終還是開口道:“少帥,你不覺得聖旨這時候來,有些詭異嗎?趙徹不動三司兵馬,卻派了大宗令來主導此事,估計是另有籌謀。而且,他居然如此輕易就讓咱們插手此案。”
李宣笑道:“都是老狐狸啊,誰會是省油的燈?趙徹這是想借我之手除去葉家,而葉家掌管三司府兵,他不動三司之人查案,便是有意給我便利。至於外派宗室的人來...估計是我想到一塊去了。”
馬為先道:“少帥想到了什麽?”
李宣卻搖了搖頭,“沒什麽!總之知道一點就行,皇帝並不會無緣無故讓這位大宗令來插手此事!而既然他們想看我們與葉家火拚,那便如他們所願。隻不過,不到最後...尚不知誰是漁翁,誰是鷸蚌!”
“少帥接下來第一步想怎麽做?以我們布下的證據,足以直接對葉氏全族問罪!”
“那就無需拐彎抹角了!傳令下去,一入京都,直去葉家!”
“拿人?”
“抄家!”
李宣詭異一笑。
但他要是能有多點城府的話,便也不難看出,此間頗有隱晦與不得已的因素在。
趙紫薇大怒道:“混賬東西,此事不假,但你腦子裏都是泔水嗎?豈能看不出來,那是本宮為了護你周全,這才出此下策,以穩住李宣和虎威軍。真正綁架你的人是李宣!你是傻子嗎?他說什麽你都信?”
趙太子殿下生性頑劣,無懼天子,卻唯獨對自己這位親姐多有忌憚。
見趙紫薇橫眉怒目,嚇得臉色一變,後退幾步道:“胡說!若是他綁架了本宮,豈會如此輕易放本宮迴來?他難道不怕本宮翻臉?他會這麽蠢?倒是皇姐對他偏見頗深,絲毫不聽解釋。”
“看來正如姊夫所說,你們對他的誤會太深了,皆沒有本宮這樣明辨是非的慧眼!也罷,你們不待見他,本宮待見!而這一切都是那個李彥祖蠱惑你們的吧?哼,本宮與李彥祖不共戴天!”
他突然鬼使神差來了這麽一句。
有了韓大貂的透露,如今趙太子倒也知道了“彥祖哥”的存在。
更“先入為主”地以為,姐夫之所以會被父皇和皇姐誤會,便是受了這個來曆不明的“李彥祖”蠱惑。
令趙紫薇更怒,爆斥道:“孽障,你仍是執迷不悟,胡言亂語?看本宮打死你!”
說完,人已快速從一旁的太監手上奪過家法,氣衝衝朝趙義匡走去。
這根“家法”本是留給趙徹訓斥用的,趙紫薇怒極之下卻是“僭越”了...
而站在趙紫薇的角度,自己這個弟弟尚不能明辨是非也就罷了,畢竟也還年輕,仍有待進步。
但關鍵他不該對“彥祖哥”起什麽壞心思,還說與之不共戴天。
如今的“彥祖哥”是什麽人?
非但是她公主府的執劍不說,而且還在那處山洞中...奪走了她的初夜,這代表了什麽?
***殿下還在暗自籌謀著,該如何慫恿皇帝解除他們兩人之間的師徒關係,然後再扶持“彥祖哥”上位,好歹有些爵位在身。
如此一來,她再向皇帝稟明實情,說與“彥祖哥”有了肌膚之親,改賜婚給她和“彥祖哥”,也就終成眷屬了。
誰知,趙太子這被綁了一次迴來,居然對李宣趨之若鶩,反倒對“彥祖哥”多有不滿,這可如何是好?
“彥祖哥”隻是一介寒士,要想成為駙馬,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要是被東宮太子給記恨上了,那她倆還怎麽成事?
以她對趙義匡的了解,以後估計得對“彥祖哥”事事針對,這還得了?
趙紫薇怒憤至極,抓著一根手臂粗的藤條,就要代天子執法。
趙太子雖單純,但不蠢,見形勢不妙,立馬逃走,轉頭一溜煙兒就沒影了。
人雖走,邊跑還不忘“挑釁”道:“阿姊莫要張狂,你一葉障目,不識姊夫之好,情有可原。那就來打個賭吧!你帶著你的彥祖哥,本宮帶著魏王,看誰能在五朝盛會上獨領風騷。若是你的彥祖哥輸了,記得給本宮道歉,並發誓不可再對本宮用家法!可敢?”
話說完的同時,人也已然不見。
趙紫薇氣炸了,剛到追去。
卻還沒跨出門口,就因牽動自己肩上的箭傷而止步。
這時候。
一直沉默的趙徹終於動了,冷麵甩袖道:“來人,將這逆子給朕帶迴來,家法伺候!”
話剛說完,門外的禁衛還未及領命。
身旁的一名老邁親王就果然開口阻攔道:“且慢!陛下,老臣有事請奏。太子年方十六,頗有些頑劣,無可厚非。一味強壓之,隻怕適得其反,當循循善導為上。”
趙徹哼了一聲,迴過頭望向那位親王時,卻是一臉和善,道:“厲王叔有何話要說?”
厲王趙無殤,皇帝趙徹的叔叔輩,當朝大宗令,宗室的首腦,已年屆七十有五,但仍顯老當益壯。
本已不問朝堂多年,但事關社稷大事時,趙徹也總會尋求他的意見。
趙無殤道:“陛下,老臣以為...既然太子已經安全歸來,那麽到底是誰助他出城,又是何人主導綁架,都可暫且不談。至少,在眼下不必深究。而麵前卻有個大好機會,可以利用!”
趙徹眉目一動,道:“哦?王叔且說說看。”
“前朝金銀已經現世,朝廷若能得到,可解燃眉之急。對陛下之後欲實行的一係列富民計劃,至關重要。那麽既然這批金銀原屬於李宣,又是李宣拱手讓於葉家,太子又竭力堅持讓李宣接手此案。何不順水推舟,讓他去查?”
趙無殤眼帶笑意,滿是城府般接道:“李宣自稱是為查清當年虎威軍事件真相而來,城外黑礦中的線索證據又指向葉家。關鍵是...陛下也有敲打葉家之意,不是嗎?倒是可借李宣之手辦成此事!”
“讓李宣去撼動葉家,待兩敗俱傷之時,我們再出麵收拾殘局,豈非更佳?屆時,不論是哪一方綁架了太子,皆由陛下說了算!朝廷既可得到前朝金銀,又可削弱這兩方勢力,何樂不為?”
“虎威軍僅餘數千兵力,卻敢拿出十年前的聖旨,風風火火的重豎大旗。暗地裏,絕不簡單!葉家紮根京都多年,固若磐石,就算朝廷想動他,也得掂量影響。但若先任由這兩方私鬥,等他們傷筋動骨之時,朝廷再出手,效果就不一樣了。”
聽此。
趙徹父女對視一眼,神色各異。
趙無殤這個建議,聽起來倒是大有可為。
借李宣之手除去葉家,不論結果孰勝孰敗,兩方都必將元氣大傷。
朝廷坐觀虎鬥,既得漁翁之利,奪迴前朝金銀,又能變相削弱兩大潛在的威脅,看似並無拒絕的理由。
頓了頓,趙徹深思後,道:“王叔此計甚佳,朕覺可行,便依王叔之意。然,子眾不諳朝堂,且是當事人,不宜出麵主持此事。既是王叔之計,還得由你過問。”
說著,便轉身對不遠處的內侍太監發號施令,道:“傳旨,太子身陷城東黑礦一事,牽涉皇室,由大宗令全權主持審查,魏王李宣主辦,涉事三品以下官員者,可不問而拿!五朝盛會開幕前,務必結案。”
“是。”
內侍太監當即應是。
趙無殤則跪倒:“老臣遵旨。”
...
當天下午。
城中深山中的礦區中。
李宣在接到皇帝的聖旨後,將整個礦區的控製權與密室中的三百萬兩黃金交給了禁衛。
隨後將隊伍全員集合起來,跟隨欽差緩步朝京都進發。
途中。
馬為先與李宣同車,數度欲言又止後,最終還是開口道:“少帥,你不覺得聖旨這時候來,有些詭異嗎?趙徹不動三司兵馬,卻派了大宗令來主導此事,估計是另有籌謀。而且,他居然如此輕易就讓咱們插手此案。”
李宣笑道:“都是老狐狸啊,誰會是省油的燈?趙徹這是想借我之手除去葉家,而葉家掌管三司府兵,他不動三司之人查案,便是有意給我便利。至於外派宗室的人來...估計是我想到一塊去了。”
馬為先道:“少帥想到了什麽?”
李宣卻搖了搖頭,“沒什麽!總之知道一點就行,皇帝並不會無緣無故讓這位大宗令來插手此事!而既然他們想看我們與葉家火拚,那便如他們所願。隻不過,不到最後...尚不知誰是漁翁,誰是鷸蚌!”
“少帥接下來第一步想怎麽做?以我們布下的證據,足以直接對葉氏全族問罪!”
“那就無需拐彎抹角了!傳令下去,一入京都,直去葉家!”
“拿人?”
“抄家!”
李宣詭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