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文明的困境
洪水末日:我打造了海上城市 作者:偷蘿卜的專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怎麽大齡剩女都這麽敏感嗎?
薑書意發現自己的表達方式不妥,忙解釋說,“不是剩下的,是專門留給重要人的!”
程程冷笑一聲,“你這個解釋太蒼白……”
“好吧!”
他剛走出程程的辦公室,對講機響了,張萌說道:“薑總,現在於總閑下來了,他想過去見你,你在哪啊?”
“我就在附近,你讓他等會兒,我去找他!”
“嗯,好的。”
薑書意來到於添的辦公樓時,於添已經領著一群人在外麵列隊迎接他。
於添第一個走上前,“薑總,您迴來了!太好了!”
薑書意隻是淡淡一笑,於添迴頭對眾人說道:“這位就是我們的一號公民,薑總!”
那一群人馬上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還有震耳欲聾的歡唿聲。
薑書意連忙說道:“好好好,快讓大家都迴去忙吧,別耽誤了工作!”
“嗯,好的!”
於添把他讓進了辦公室裏,請他坐在辦公桌裏麵的位置上。薑書意搖搖頭,隨便找了一把椅子坐下了。
於添也不敢坐在辦公桌裏麵,便找了一把椅子,坐在他邊上。
薑書意也沒有寒暄,“說說吧,咱們這現在是個什麽情況?”
於添也直入主題,“好的薑總,我就跟你匯報一下。首先說農業,上個月我們第一批麥子和水稻,總共收了五萬斤糧食。接下來還會陸續有新的收成,今年有望達到二十萬斤,明年突破一百萬斤也是大概率事件。”
薑書意點點頭,於添又說道:“而且農業部門的同仁,把無土栽培技術,和海水養殖技術進一步推廣,我們的蔬菜和海產品的產量也在穩步提升。我們預估,明年的食品供給將會更加充分,完全可以滿足十萬人的生存需求!”
“現在有多少人?”薑書意問道。
於添答道:“現在我們已經給三萬多人頒發了公民證,另外基地周圍,四個市場附近,還有兩萬多外來人員。以後如果條件允許,也會陸續給他們公民身份。而且從高原上,還有其他的島嶼,一直有船隻過來。特別是在您的朋友劉天文帶著船舶工業集團的船隊過來之後,就不斷有船隊拉著工業設備過來。”
“來的就照單全收嗎?”
於添搖搖頭,“現在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接下來我要給您匯報一下工業發展情況。目前我們的基地上,還有各個浮島上,已經建成了二十多個工廠,還有七十多個作坊。現在有十幾種日用品,我們都可以自己生產了。但是現在畢竟跟洪水前不一樣了,很多原材料都無法再獲得了,所以我們隻能重點發展幾個產業,主要是生產日用品的,還有武器……”
“哦?這裏有軍工廠了?”
於添點點頭,“算是初級的軍工廠吧!我們目前能生產的武器有手槍,半自動步槍,還有小口徑火炮。雖然質量還有待提高,但是用來自衛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好啊,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啊,連軍火都能生產了!
於添又介紹了商業與金融業的發展情況,總之是形勢大好,未來可期。最後於添問道:“不知薑總您有什麽指示嗎?”
薑書意想了想,“指示倒沒有,但我有個問題,咱們有必要一直擴張下去嗎?那樣不累嗎?”
於添頓了頓,然後麵帶微笑,“薑總,您聽說過塔斯馬尼亞島嗎?”
薑書意眨眨眼睛,“好像聽說過,那裏怎麽了?”
“那裏是在澳洲的最南麵,原本就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現在應該早就沉在海底了。”
“所以呢?”
“那裏曾經生活著幾萬塔斯馬尼亞人,當歐洲人在十七世紀發現那個島時,竟然發現島上的人連最簡單的工具都不會製作!”
“那就是一幫野人唄?”
於添搖搖頭,“他們應該是跟我們一樣的智人,隻是生產技術處於舊石器時代之前。”
“那有什麽稀奇呢?”
“最稀奇的是,考古人員發現,塔斯馬尼亞人曾經製造過各種複雜的工具,既有石器,也有骨製品,而後來他們竟然連衣服都不會穿了!”
薑書意感到有些不可思議,於添繼續說道:“也就是說,長期的與世隔絕,讓他們的文明倒退了!一萬年前,他們跟我們的祖先處於同樣的起點,而在幾百年前,他們卻徹底滅絕了!”
薑書意沉默了,他明白於添想表達的意思。文明不可能停留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中原地踏步,要麽進步,要麽退化。
進步意味著生存,退化意味著滅絕!
最後薑書意站起身,“好吧,那就辛苦你和大家了!”
此時薑書意的心中釋然了,既然於添願意擔負起發展人類文明的重擔,既然他不怕累,那就由他去吧!
離開於添之後,薑書意又來到了石老師的住所,兩人閑聊了許久。他突然低聲問道:“石老師,你有沒有感覺到,他們是不是把你架空了?”
石老師也低聲說道:“是啊,怎麽了?”
薑書意又問道:“那你覺得怎麽樣?我有個計策,或許可以翻天覆地!”
石老師說,“我覺得……”
第二天下午,石老師準備了一大桌豐盛的飯菜,把最初上船的那一批老朋友都叫來了。薑書意又搬來了一箱紅葡萄酒,一箱白葡萄酒,還有一瓶伏特加。
柯老師最先過來了,張美也帶著女兒和琳琳過來了,開始幫著石老師忙活。
跟著教練和楊鑫來了,兩個人先拿著酒瓶吹起來。不久小魏也來了,馬上加入了酒局。
然後是小坤,小顧,楊小京,欣欣,孫傑,娜娜,張萌,程程最後一個趕過來。
加上菲菲和珍妮,他們第一次船頭夜宴時的老朋友都到齊了,另外還多了石老師的女兒月月,和薑書意創造的琳琳。
大家把酒言歡,其樂融融,一起追憶往事。漲水時的驚慌失措,上船後的驚喜,每個人撈到第一網魚時的興奮,還有小苗苗破土而出時的歡欣……
時間隻過去了半年多,感覺卻像已經過去了幾個世紀……
今夜沒有工作,沒有官職等級!
今夜隻有老朋友,大家一醉方休!
薑書意發現自己的表達方式不妥,忙解釋說,“不是剩下的,是專門留給重要人的!”
程程冷笑一聲,“你這個解釋太蒼白……”
“好吧!”
他剛走出程程的辦公室,對講機響了,張萌說道:“薑總,現在於總閑下來了,他想過去見你,你在哪啊?”
“我就在附近,你讓他等會兒,我去找他!”
“嗯,好的。”
薑書意來到於添的辦公樓時,於添已經領著一群人在外麵列隊迎接他。
於添第一個走上前,“薑總,您迴來了!太好了!”
薑書意隻是淡淡一笑,於添迴頭對眾人說道:“這位就是我們的一號公民,薑總!”
那一群人馬上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還有震耳欲聾的歡唿聲。
薑書意連忙說道:“好好好,快讓大家都迴去忙吧,別耽誤了工作!”
“嗯,好的!”
於添把他讓進了辦公室裏,請他坐在辦公桌裏麵的位置上。薑書意搖搖頭,隨便找了一把椅子坐下了。
於添也不敢坐在辦公桌裏麵,便找了一把椅子,坐在他邊上。
薑書意也沒有寒暄,“說說吧,咱們這現在是個什麽情況?”
於添也直入主題,“好的薑總,我就跟你匯報一下。首先說農業,上個月我們第一批麥子和水稻,總共收了五萬斤糧食。接下來還會陸續有新的收成,今年有望達到二十萬斤,明年突破一百萬斤也是大概率事件。”
薑書意點點頭,於添又說道:“而且農業部門的同仁,把無土栽培技術,和海水養殖技術進一步推廣,我們的蔬菜和海產品的產量也在穩步提升。我們預估,明年的食品供給將會更加充分,完全可以滿足十萬人的生存需求!”
“現在有多少人?”薑書意問道。
於添答道:“現在我們已經給三萬多人頒發了公民證,另外基地周圍,四個市場附近,還有兩萬多外來人員。以後如果條件允許,也會陸續給他們公民身份。而且從高原上,還有其他的島嶼,一直有船隻過來。特別是在您的朋友劉天文帶著船舶工業集團的船隊過來之後,就不斷有船隊拉著工業設備過來。”
“來的就照單全收嗎?”
於添搖搖頭,“現在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接下來我要給您匯報一下工業發展情況。目前我們的基地上,還有各個浮島上,已經建成了二十多個工廠,還有七十多個作坊。現在有十幾種日用品,我們都可以自己生產了。但是現在畢竟跟洪水前不一樣了,很多原材料都無法再獲得了,所以我們隻能重點發展幾個產業,主要是生產日用品的,還有武器……”
“哦?這裏有軍工廠了?”
於添點點頭,“算是初級的軍工廠吧!我們目前能生產的武器有手槍,半自動步槍,還有小口徑火炮。雖然質量還有待提高,但是用來自衛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好啊,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啊,連軍火都能生產了!
於添又介紹了商業與金融業的發展情況,總之是形勢大好,未來可期。最後於添問道:“不知薑總您有什麽指示嗎?”
薑書意想了想,“指示倒沒有,但我有個問題,咱們有必要一直擴張下去嗎?那樣不累嗎?”
於添頓了頓,然後麵帶微笑,“薑總,您聽說過塔斯馬尼亞島嗎?”
薑書意眨眨眼睛,“好像聽說過,那裏怎麽了?”
“那裏是在澳洲的最南麵,原本就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現在應該早就沉在海底了。”
“所以呢?”
“那裏曾經生活著幾萬塔斯馬尼亞人,當歐洲人在十七世紀發現那個島時,竟然發現島上的人連最簡單的工具都不會製作!”
“那就是一幫野人唄?”
於添搖搖頭,“他們應該是跟我們一樣的智人,隻是生產技術處於舊石器時代之前。”
“那有什麽稀奇呢?”
“最稀奇的是,考古人員發現,塔斯馬尼亞人曾經製造過各種複雜的工具,既有石器,也有骨製品,而後來他們竟然連衣服都不會穿了!”
薑書意感到有些不可思議,於添繼續說道:“也就是說,長期的與世隔絕,讓他們的文明倒退了!一萬年前,他們跟我們的祖先處於同樣的起點,而在幾百年前,他們卻徹底滅絕了!”
薑書意沉默了,他明白於添想表達的意思。文明不可能停留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中原地踏步,要麽進步,要麽退化。
進步意味著生存,退化意味著滅絕!
最後薑書意站起身,“好吧,那就辛苦你和大家了!”
此時薑書意的心中釋然了,既然於添願意擔負起發展人類文明的重擔,既然他不怕累,那就由他去吧!
離開於添之後,薑書意又來到了石老師的住所,兩人閑聊了許久。他突然低聲問道:“石老師,你有沒有感覺到,他們是不是把你架空了?”
石老師也低聲說道:“是啊,怎麽了?”
薑書意又問道:“那你覺得怎麽樣?我有個計策,或許可以翻天覆地!”
石老師說,“我覺得……”
第二天下午,石老師準備了一大桌豐盛的飯菜,把最初上船的那一批老朋友都叫來了。薑書意又搬來了一箱紅葡萄酒,一箱白葡萄酒,還有一瓶伏特加。
柯老師最先過來了,張美也帶著女兒和琳琳過來了,開始幫著石老師忙活。
跟著教練和楊鑫來了,兩個人先拿著酒瓶吹起來。不久小魏也來了,馬上加入了酒局。
然後是小坤,小顧,楊小京,欣欣,孫傑,娜娜,張萌,程程最後一個趕過來。
加上菲菲和珍妮,他們第一次船頭夜宴時的老朋友都到齊了,另外還多了石老師的女兒月月,和薑書意創造的琳琳。
大家把酒言歡,其樂融融,一起追憶往事。漲水時的驚慌失措,上船後的驚喜,每個人撈到第一網魚時的興奮,還有小苗苗破土而出時的歡欣……
時間隻過去了半年多,感覺卻像已經過去了幾個世紀……
今夜沒有工作,沒有官職等級!
今夜隻有老朋友,大家一醉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