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朗乾坤之下,四周環繞著數千名武藝超群的江湖豪傑,任何幽暗之物似乎都難以遁形。陳池心中暗自思量,即便貞子之流,在此等光景下現身,隻怕也要自取其辱,淪為笑柄。於是,他毫無畏懼地轉身迴望,隻見一片空曠,唯餘風聲,並無異象。


    難道是他那敏銳的直覺出現了偏差?陳池環視四周,一切看似風平浪靜,唯有趙敏的臉龐上,掛著一抹意味深長的冷笑,仿佛一切盡在她的預料之中。這份從容不迫,若非故作姿態,便是她手中尚握有扭轉乾坤的底牌。


    此時,場上局勢漸趨平穩,宋遠橋與俞蓮舟率武當眾弟子歸來,一一稟報探查結果,皆稱未見異常。張三豐聞言,神色淡然,輕輕頷首,其目光卻不經意間落在了張翠山身上。


    張翠山正忙碌於分發解毒聖藥三黃寶臘丸,忽而神色一凝,驚唿道:“且慢,此人並未中毒!”此言一出,原本聚集的中毒者群情激憤,瞬間暴起發難。張翠山猝不及防,雖受一掌重創,口吐鮮血,卻憑借高超的輕功梯雲縱,騰空而起,避開了後續的猛烈攻勢。


    然而,武當其餘弟子卻未能幸免,遭受重創,場麵一時混亂不堪。各門派高手見狀,雖感震驚,卻也因事不關己,反應略顯遲緩。張三豐則屹立原地,紋絲不動,宛如一尊古老的石雕,其沉穩之態,讓人誤以為年邁所致,反應遲鈍。


    陳池心中暗自揣測,以為張三豐年邁力衰,難以迅速應對。然而,轉瞬之間,事實便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隻見張三豐身後的大殿屋頂之上,兩道黑影如鬼魅般突襲而下,速度之快,即便是遠處的陳池,也能感受到那股淩厲的掌風撲麵而來,預示著一場更為激烈的較量即將展開。在武學之巔的武當之巔,竟有人膽敢挑戰張三豐之威,若無超凡脫俗之技藝,此行無異於飛蛾撲火,自尋死路。圍觀群雄,目光如炬,交織著難以置信的震撼與翹首以盼的激動。震撼於何人竟敢在武當聖地挑釁權威,期盼則源於對張三豐武學化境之境的親眼見證,這無疑是江湖中難得一見的盛事。


    江湖中關於張三豐武功已達超凡入聖、出神入化之境的傳聞,雖不絕於耳,然親眼目睹者卻寥寥無幾。今日,這一傳奇即將在眾人眼前緩緩展開其神秘麵紗。


    麵對突如其來的致命攻勢,張三豐真人神色淡然,僅以微不可察的頷首與輕揮衣袖的動作,便輕而易舉地將偷襲者的淩厲招式一一化解,迫使其不得不狼狽撤退。而另一名刺客,在即將觸及張三豐周身之際,卻如同撞上了堅不可摧的無形壁壘,被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猛然彈開,場麵之震撼,令在場眾人瞠目結舌,心中暗忖:這豈是凡人所能企及之武學境界?


    “哈哈,久仰張三豐前輩大名,今日一見,果真是名動江湖,非浪得虛名,楊某自愧不如。”偷襲者之一竟主動報出名號,其聲如雷,震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明教光明左使楊逍之名,瞬間讓氣氛降至冰點。


    “哼,這老道修為深厚,我之寒冰綿掌竟未能破其防身氣勁。”此言一出,更是石破天驚,寒冰綿掌本是青翼蝠王韋一笑的獨門絕技,何以會出現在楊逍之手?眾人心生疑竇,對明教此舉更是怒不可遏,暗罵其行事卑鄙,兩大高層聯手偷襲,有失名門正派之風範。


    “哈哈,爾等六大派虛偽做作,我明教遲早要讓你們知曉誰才是武林真正的主宰!孩兒們,撤退!”楊逍放聲大笑,隨即向周遭潛伏的明教弟子發出信號,眾人紛紛卸去偽裝,顯露五行旗的鮮明標誌,一場精心策劃的擾亂張三豐壽宴之局,已昭然若揭。


    “阿彌陀佛,諸位施主,行惡之後豈能輕易脫身?”此時,一位高僧挺身而出,其聲如洪鍾,迴蕩在武當山巔,提醒著在場的每一個人:正義雖遲但到,罪惡終難逃天網恢恢。


    現場高手雲集,每一位皆是江湖中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深知,今日之事,絕非簡單的挑釁與反擊,而是正邪兩道勢力的一次正麵交鋒。明教的挑釁,無疑在平靜的江湖中投下了一顆震撼彈,而武當,乃至整個武林,都將因此事而掀起新的波瀾。在少林寺的陣前,一位身著僧袍、胡須微黃的漢子毅然踏出,其聲如雷貫耳:“我乃空性,特來討教諸位高招。”此言一出,周遭嘩然,紛紛揣測此人是否便是以龍抓手絕技威震武林的空性大師。


    然而,武當派一方,張三豐與武當七俠並未急於應戰,其態度仿佛已有人越俎代庖,提前布局。此時,一聲冷笑劃破空氣,“龍抓手?有趣,楊某便來會一會你。”言罷,明教光明左使楊逍身形一閃,已至空性身前,兩人瞬間陷入激戰,招式淩厲,令觀者無不屏息凝視。


    眾武林人士雖心存觀戰之意,卻也顧慮重重,既不願拂了空性與少林寺的顏麵,亦不願自身名譽受損,故而未有群起而攻之的念頭。畢竟,江湖規矩,以多勝少,實為不恥。


    戰至酣處,楊逍忽顯退意,大笑間,一掌猛擊空性胸前,實則虛招,意在試探。空性機敏避過,而楊逍則借此間隙,向人群中投擲一物,伴隨著他狂妄的笑聲:“讓你們也嚐嚐十香軟筋散的滋味!”


    此言一出,群情激憤,然多數人未及反應,已有人中招倒地,哀嚎聲四起。陳池見狀,迅速以手掩口鼻,即便是身懷通犀地龍丸這等解毒聖品,亦不敢有絲毫懈怠,其謹慎之態,可見一斑。


    片刻間,未加防範的江湖人士紛紛倒下,大殿之內亂作一團。明教眾人則趁此機會,悄然撤離。張三豐始終靜立原地,眉頭緊鎖,若有所思,直至局勢幾近失控,他才緩緩開口,聲音雖淡,卻足以讓所有人凝神靜聽:“諸位,請稍安勿躁。”


    他環視四周,繼續言道:“十香軟筋散非毒,僅令人暫時喪失力氣,修養兩個時辰便可恢複。”此言一出,眾人心緒稍安,但張三豐隨即話鋒一轉,目光銳利地投向武當俞三俠:“俞三俠,你如今還要堅稱明教無辜嗎?”此言一出,現場氣氛再次凝固,一場關於正邪、忠奸的較量,似乎才剛剛開始。在場眾人皆敏銳地洞察到,張三豐前輩擁有足以製衡楊逍與韋一笑的深厚修為,然他卻選擇袖手旁觀,此舉無疑在眾人心中激起了層層波瀾,一股難以名狀的憤懣之情悄然滋生……礙於張三豐的威望,眾人不敢直抒胸臆,轉而將這股情緒微妙地轉移至了俞岱岩身上,使得他成為了無聲的承受者。


    俞三俠麵對此景,唯有緘默以對,即便心中千言萬語,在鐵一般的事實麵前,也顯得那麽微不足道,仿佛任何辯解都顯得蒼白無力。


    此時,少林寺的空性大師挺身而出,言語間透露出對即將展開的六大派共伐光明頂行動的堅決,以及未能即刻製服楊逍的挫敗感,使得他的語氣中夾雜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憤慨,甚至對張三豐也隱隱透露出不滿之意,這不禁讓人質疑其修行境界是否真能達到“萬念俱空”之境。


    張三豐則以一貫的平和之姿,輕輕擺手,將決策權賦予了宋遠橋,並以一種超脫物外的口吻,對今日的變故表示遺憾,同時邀請在場眾人共飲一杯,以表歉意,其風範令人敬佩。


    隨後,他輕拂衣袖,留下一室愕然的賓客,獨自離去,將後續事宜交由宋遠橋妥善處理,此舉既彰顯了其超凡脫俗的境界,也透露出對後輩的信任與栽培。


    此情此景,令一旁觀戰的陳池深感意猶未盡,正欲悄然離場,卻猛然間感受到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竟是張三豐正向自己踱步而來,這一幕,無疑為這場波瀾起伏的宴席平添了幾分未解之謎與期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異界有座鏢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奕並收藏我在異界有座鏢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