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文考考生們把明天要考試的準備工作仔細檢查一遍,就早早入睡了。
他們要養精蓄銳,應付明天的關乎命運的人生大考。
通過鄉試的都是舉人,已經有入仕當官的資格。鄉試前三名,比如子明吳燕桂他們,至少有知縣正七品的官身。
鄉試取前十名,剩下的七名舉人,已經是候補官身。省府可以直接推薦擔任縣官以下的官職,比如正八品的縣丞,正九品的府知事,縣主薄之類。
如果會試通過,就是貢士,文科武科各取前一百名。這兩百名貢士,已經是正六品官身。一般留在京城供職,經過吏部的考核,給與相應的官職。
這兩百名貢士還有一個跳龍門的機會,就是參加殿試。
殿試由皇帝親自主考,一般取前三十名為進士。由於是文武聯考,就會誕生六十名進士。
進士前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這三甲進士就有正三品官身,比林侍郎從二品隻低一級。
其他文武進士最低也是正五品官身,在地方上就是一府之主了。
寒窗苦讀,就為一朝為官。在凡俗界,這是出人頭地唯一的捷徑。
第二天,禮部後殿考試院內,幾百個小房間內分別坐了一個考生。
子明坐在房間內,左右打量。這個四平方的小房間內,有一個木桌,筆墨紙硯一應俱全。一個燭台邊有兩根蠟燭。
子明進殿,進房前已經被從頭發到鞋底搜身檢查兩次,不能夾帶任何與考試有關的物品。衣服也有規定,不能穿長袍大袖,隻能是束腕短褂。這也是為了防止作弊。
一聲禮炮聲響以後,考試開始。這時考試試題才會發放到每個考生桌麵上。
文考也有三關。
當然主要是考四書五經上麵的內容。
第一關,明經。
就是在四書五經內任意選取一段文字。然後讓考生把上下文整篇都默寫出來,然後解釋經典要義,字句典故出處。
這一關主要是考記憶力。隻要把四書五經背得滾瓜爛熟,注釋也牢記在心,通過就沒有問題。
當然也要看考生的書法。
從童生到秀才,這些書生已經把書法練成了印刷體。答卷全部要求小楷書寫,一絲不苟。
子明五歲已經把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倒背如流。
這關考試對他實在沒有半點挑戰性。他本來想別出心裁搞點創意,顛覆一下經典要義。
但轉念一想,自己反正已經是仙家身份了,不必太驚世核俗。不然丟了狀元功名,對不起外公外婆的期待。
於是子明老老實實把答卷按照經典,中規中矩寫好。不到中午,子明就出了小房間,在監考官員驚訝的目光中,迴到了賓館。
他的試卷被監考官員小心收檢“糊名”。就是把考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貫等信息密封起來,防止閱卷考官徇私舞弊。
同時子明的表現立即傳到司徒德耳邊。他微微一笑,心裏感歎道:“這小神童,不出點風頭就不是他了!”
本來考試有一天的時間,中午有膳食供應。當然都是經過嚴格檢查,防止作弊的。
考生都是下午傍晚才出考房。
吳燕桂臉色凝重來到賓館餐廳,看見子明已經吃完飯了。
“你這麽早就出場了?”吳燕桂有點奇怪。考生們都是慎重對待這次大考,全力做到盡善盡美。不到最後一刻,基本沒人離場。
“我已經在這裏吃了中午飯了。”子明打個哈欠,這考試太沒勁了吧。
“你……”吳燕桂一想到子明的妖孽天賦,也無話可說了。
第二天上午考詩詞歌賦,下午考“論”。就是結合經典議論朝政利弊。雷陽國強調通經致用,就是要學以致用。考生們可以暢所欲言,發表觀點。雷陽國也不會因言獲罪,隻要考生不是故意唱反調就行。
子明在下午的論考上稍微費了點心思,也早早出場了。
七天後,兵部禮部兩部一起放榜。兩部各有一百名考生上榜。在兩榜上同時出現名字的有二十名。
子明不出意外,兩榜第一名列榜首。吳燕桂也赫然在列。武榜上也有洪顏圖八品武師,慕容海七品武師在列。
由於同時在兩榜上有名字的占了名額,為了湊足兩百個名額,兩榜後麵又各增加五個名額。
這十個人本來以為自己就這樣仕途到頭了,不由心灰意冷。哪知很快就在副榜上看到自己名字,又欣喜若狂。這人生中悲喜反轉的劇情不過如此了吧!
這兩百名貢士已經是朝廷新貴。兩部各自舉辦了一個慶功宴會,子明作為雙榜第一名,得兩頭跑。
半個月後,殿試開始。
貢士們都有統一的正六品官服加身,參加殿試必須莊重禮全。
殿試在龍禁城內極和殿內舉行。子明穿著給他特製的官服走在最前麵。這個兩百精英中年紀最小,身材最矮的小孩,走起方步來有模有樣。
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一臉恭謹。他在文武雙考中的表現已經家喻戶曉。大家心裏都知道,五百年一出的文武狀元就是他了。
雖然還沒有經過殿試,但子明前麵的優勢太大了。加上殿試就是皇上欽點前三甲,皇上對子明的期待與維護,隻要是混過官場的,都不會看不到。
殿試主要是“策”試。要求貢士不光對國內政治民生建言獻策,還要對國際形勢分析謀劃。
其中司徒德最擔心的就是與出倫國的關係了。
子明做“十策”,其中有五策專門論述了對出倫國的戰略國策。
這十策深合司徒德心意,更加有建設性的觀點。
司徒德朱筆一揮,在子明試卷上批上“狀元”兩個紅字。
五百年一出的文武狀元在司徒德朱筆下得到實現。司徒德也為自己能看到一個傳說中的人物無比興奮。
吳燕桂平時經常與子明在一起討論時政,所做的策論雖然不及子明全麵深遠,但也相差不遠。
司徒德看到吳燕桂年青秀麗,文筆也合心意,又是朱筆一揮,榜眼就給了她。
探花被二十歲的慕容海奪得。他英俊瀟灑,uu看書 ww.uknshu.cm氣態不凡,又是雙考榜上有名的文武全才。
像這樣全憑皇上喜好的殿試,有時候顏值真的很重要。曆史上曾經出現才高八鬥的飽學之士因為相貌不佳而無緣殿試者,不足為怪。其他五十五名進士,都是司徒德憑著第一印象一一朱筆勾出。那些策論大同小異,沒有什麽可比性。
當然司徒德也會平衡各省的利益,不全是乘興而為的。名單早已經有了預擬。
像武榜眼就給了北域洪家的洪顏圖,武探花就落在西域歐陽家族的歐陽雄頭上。這都是出於戰略上的考慮。
當初子明與吳燕桂在馬車上的戲言,現在一一成真。
接著是一係列的慶典活動。
首先是在雷陽城落雁塔頂層功德碑上留名。這是雷陽國建國兩千年來曆屆三甲進士留芳千古的聖地。
然後是名苑折花。這時已經是十月,正是寒牡丹開放季節。折花主要是由探花來采摘。將牡丹園中開得最豔的三朵摘下,分別插在帽子上。
最後是騎白馬誇官三天。
北方到了十月已經寒意漸濃。但雷陽城這幾天熱火朝天,喜氣洋洋。沿街兩邊都披紅掛彩,萬人空巷。大家都湧到街上,瞻仰五百年一出的文武狀元風采,五百年一出的女榜眼儀範。
吳神醫站在人群裏,靜靜看著顯得特別美麗高貴的女兒,眼睛漸漸濕潤。他心裏說:“要是你娘能看到這一切,該有多好。”
孫老武師與劉泰山武師也是一臉激動驕傲的看著小少爺。感到自己這一輩子沒有白活,子明的榮耀就是他們的榮耀。
他們要養精蓄銳,應付明天的關乎命運的人生大考。
通過鄉試的都是舉人,已經有入仕當官的資格。鄉試前三名,比如子明吳燕桂他們,至少有知縣正七品的官身。
鄉試取前十名,剩下的七名舉人,已經是候補官身。省府可以直接推薦擔任縣官以下的官職,比如正八品的縣丞,正九品的府知事,縣主薄之類。
如果會試通過,就是貢士,文科武科各取前一百名。這兩百名貢士,已經是正六品官身。一般留在京城供職,經過吏部的考核,給與相應的官職。
這兩百名貢士還有一個跳龍門的機會,就是參加殿試。
殿試由皇帝親自主考,一般取前三十名為進士。由於是文武聯考,就會誕生六十名進士。
進士前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這三甲進士就有正三品官身,比林侍郎從二品隻低一級。
其他文武進士最低也是正五品官身,在地方上就是一府之主了。
寒窗苦讀,就為一朝為官。在凡俗界,這是出人頭地唯一的捷徑。
第二天,禮部後殿考試院內,幾百個小房間內分別坐了一個考生。
子明坐在房間內,左右打量。這個四平方的小房間內,有一個木桌,筆墨紙硯一應俱全。一個燭台邊有兩根蠟燭。
子明進殿,進房前已經被從頭發到鞋底搜身檢查兩次,不能夾帶任何與考試有關的物品。衣服也有規定,不能穿長袍大袖,隻能是束腕短褂。這也是為了防止作弊。
一聲禮炮聲響以後,考試開始。這時考試試題才會發放到每個考生桌麵上。
文考也有三關。
當然主要是考四書五經上麵的內容。
第一關,明經。
就是在四書五經內任意選取一段文字。然後讓考生把上下文整篇都默寫出來,然後解釋經典要義,字句典故出處。
這一關主要是考記憶力。隻要把四書五經背得滾瓜爛熟,注釋也牢記在心,通過就沒有問題。
當然也要看考生的書法。
從童生到秀才,這些書生已經把書法練成了印刷體。答卷全部要求小楷書寫,一絲不苟。
子明五歲已經把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倒背如流。
這關考試對他實在沒有半點挑戰性。他本來想別出心裁搞點創意,顛覆一下經典要義。
但轉念一想,自己反正已經是仙家身份了,不必太驚世核俗。不然丟了狀元功名,對不起外公外婆的期待。
於是子明老老實實把答卷按照經典,中規中矩寫好。不到中午,子明就出了小房間,在監考官員驚訝的目光中,迴到了賓館。
他的試卷被監考官員小心收檢“糊名”。就是把考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貫等信息密封起來,防止閱卷考官徇私舞弊。
同時子明的表現立即傳到司徒德耳邊。他微微一笑,心裏感歎道:“這小神童,不出點風頭就不是他了!”
本來考試有一天的時間,中午有膳食供應。當然都是經過嚴格檢查,防止作弊的。
考生都是下午傍晚才出考房。
吳燕桂臉色凝重來到賓館餐廳,看見子明已經吃完飯了。
“你這麽早就出場了?”吳燕桂有點奇怪。考生們都是慎重對待這次大考,全力做到盡善盡美。不到最後一刻,基本沒人離場。
“我已經在這裏吃了中午飯了。”子明打個哈欠,這考試太沒勁了吧。
“你……”吳燕桂一想到子明的妖孽天賦,也無話可說了。
第二天上午考詩詞歌賦,下午考“論”。就是結合經典議論朝政利弊。雷陽國強調通經致用,就是要學以致用。考生們可以暢所欲言,發表觀點。雷陽國也不會因言獲罪,隻要考生不是故意唱反調就行。
子明在下午的論考上稍微費了點心思,也早早出場了。
七天後,兵部禮部兩部一起放榜。兩部各有一百名考生上榜。在兩榜上同時出現名字的有二十名。
子明不出意外,兩榜第一名列榜首。吳燕桂也赫然在列。武榜上也有洪顏圖八品武師,慕容海七品武師在列。
由於同時在兩榜上有名字的占了名額,為了湊足兩百個名額,兩榜後麵又各增加五個名額。
這十個人本來以為自己就這樣仕途到頭了,不由心灰意冷。哪知很快就在副榜上看到自己名字,又欣喜若狂。這人生中悲喜反轉的劇情不過如此了吧!
這兩百名貢士已經是朝廷新貴。兩部各自舉辦了一個慶功宴會,子明作為雙榜第一名,得兩頭跑。
半個月後,殿試開始。
貢士們都有統一的正六品官服加身,參加殿試必須莊重禮全。
殿試在龍禁城內極和殿內舉行。子明穿著給他特製的官服走在最前麵。這個兩百精英中年紀最小,身材最矮的小孩,走起方步來有模有樣。
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一臉恭謹。他在文武雙考中的表現已經家喻戶曉。大家心裏都知道,五百年一出的文武狀元就是他了。
雖然還沒有經過殿試,但子明前麵的優勢太大了。加上殿試就是皇上欽點前三甲,皇上對子明的期待與維護,隻要是混過官場的,都不會看不到。
殿試主要是“策”試。要求貢士不光對國內政治民生建言獻策,還要對國際形勢分析謀劃。
其中司徒德最擔心的就是與出倫國的關係了。
子明做“十策”,其中有五策專門論述了對出倫國的戰略國策。
這十策深合司徒德心意,更加有建設性的觀點。
司徒德朱筆一揮,在子明試卷上批上“狀元”兩個紅字。
五百年一出的文武狀元在司徒德朱筆下得到實現。司徒德也為自己能看到一個傳說中的人物無比興奮。
吳燕桂平時經常與子明在一起討論時政,所做的策論雖然不及子明全麵深遠,但也相差不遠。
司徒德看到吳燕桂年青秀麗,文筆也合心意,又是朱筆一揮,榜眼就給了她。
探花被二十歲的慕容海奪得。他英俊瀟灑,uu看書 ww.uknshu.cm氣態不凡,又是雙考榜上有名的文武全才。
像這樣全憑皇上喜好的殿試,有時候顏值真的很重要。曆史上曾經出現才高八鬥的飽學之士因為相貌不佳而無緣殿試者,不足為怪。其他五十五名進士,都是司徒德憑著第一印象一一朱筆勾出。那些策論大同小異,沒有什麽可比性。
當然司徒德也會平衡各省的利益,不全是乘興而為的。名單早已經有了預擬。
像武榜眼就給了北域洪家的洪顏圖,武探花就落在西域歐陽家族的歐陽雄頭上。這都是出於戰略上的考慮。
當初子明與吳燕桂在馬車上的戲言,現在一一成真。
接著是一係列的慶典活動。
首先是在雷陽城落雁塔頂層功德碑上留名。這是雷陽國建國兩千年來曆屆三甲進士留芳千古的聖地。
然後是名苑折花。這時已經是十月,正是寒牡丹開放季節。折花主要是由探花來采摘。將牡丹園中開得最豔的三朵摘下,分別插在帽子上。
最後是騎白馬誇官三天。
北方到了十月已經寒意漸濃。但雷陽城這幾天熱火朝天,喜氣洋洋。沿街兩邊都披紅掛彩,萬人空巷。大家都湧到街上,瞻仰五百年一出的文武狀元風采,五百年一出的女榜眼儀範。
吳神醫站在人群裏,靜靜看著顯得特別美麗高貴的女兒,眼睛漸漸濕潤。他心裏說:“要是你娘能看到這一切,該有多好。”
孫老武師與劉泰山武師也是一臉激動驕傲的看著小少爺。感到自己這一輩子沒有白活,子明的榮耀就是他們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