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鋼鐵研究分院。


    咚咚咚敲門聲響起,院長呂三放下手頭工作。


    “請進!”


    “老呂在忙呀!”吳有性未作休息,便風塵仆仆來到呂三辦公室。


    看到大名鼎鼎的神醫吳有性,呂三連忙起身,滿臉堆笑,親自給沏上茶水,拿出點心。


    “吳院長,您這是無事不登門啊,快請坐。”


    “老呂,有事請你們鋼鐵分院幫忙,聽朱以潢說你們這裏有一種易揮發性的物質,是用高純度酒和濃硫酸加熱製得。”


    看吳有性一臉著急的樣子,呂三安慰道:“吳院長,你先別急,俺這就去通知小劉給你取來。


    俺們叫乙醚,夏天很容易蒸發,這玩意有毒,吸多了對身體不好,容易引發炎症,健忘,情緒低落。”


    “老呂,你放心,吾會注意的。”吳有性聽到老呂所言,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心想希望早點把青蒿素提取出來,將來萬畝良田,關係到子孫後代的大事。


    一刻鍾後,小劉拿過來一隻玻璃瓶,裏麵裝著無色透明液體。


    呂三遞給吳有性,說道:“吳院長,一瓶夠不夠?”


    “先要一瓶,以後大量需要。”


    呂三聽到後,大喜,也許會有一樁大生意,目前乙醚隻用來製造無煙火藥,由於沒有裝備,用量不大,先前準備的都積壓在庫房。


    “放心,你那裏需要多少,俺就能給你提供多少,一定要注意,這東西遇明火爆炸。”


    吳有性茶水未喝,拿起瓶子,邊走邊應答。


    迴到泰興中藥研究中心,李中梓、喻昌正為誰來做提取青蒿素研究組的組長,吵得不可開交,傅青主勸也勸不住。


    看到這一幕,頓時板起臉色。


    “都別爭了,本院長親自擔任組長,組織大家進行提取。”


    其他人一聽,也不再說什麽,畢竟官大一級壓死人。


    為了安全起見,大家選取偏僻的位置進行實驗,保持通風。


    吳有性想起呂三的警告,說道:“大家注意明火,穿戴好防護用具。”


    ......


    提取試驗,需要大量的青蒿和乙醚,由於密封做的不太嚴實,實驗室到處彌漫著刺鼻的乙醚味道,一些人出現頭暈眼脹等症狀,但大家都顧不上太多。隻好加大通風,甚至搬來了人工風箱吹風,可喜的是,未有人員出現嚴重不適。


    實驗小組通過一係列的步驟,經過不懈努力終於提取到青蒿素。


    他們先把采集到的青蒿植物,大多是花朵未完全開放的青蒿,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進行晾曬,以降低青蒿中的水含量。


    晾曬完後,把幹燥後的青蒿粉碎成細小的顆粒,再將青蒿植物顆粒與適乙醚混合,等青蒿中的青蒿素完全溶解於乙醚,並進行過濾。除去殘渣和其他雜質,然後對溶液進行蒸發,青蒿素逐漸沉澱,開始結晶。


    經過幹燥,去除殘留水分,就得到無色針狀結晶。重複一下以上步驟,進一步提純。


    “成功了!”看到實驗出成果,幾十名測試人員忍不住歡唿。


    “諸位,吾等隻完成了一半,還得臨床實驗才行啊,這個乙醚有毒,不知道有沒有蒸發完,得拿普通人測試,才能得知藥效如何。”吳有性此刻很清醒。


    “醫學家劉純曾做過以囚試藥。”李中梓道。


    “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或許選取一些動物。”


    “安南、天竺人試藥如何,那裏瘧疾患者多。”


    ......


    大家各出意見,吳有性想想明人為一等人,不能拿明人的生命當賭注,哪怕死囚,現在明人身價大增,致死人賠不起。


    說道:“那吾等就發發善心,幫助一下安南和天竺人民。”


    眾人一致讚同。


    至於測試方案,每地選取100名患者,其中男女各50名,輕症和重症各占一半,派去醫官,詳細記錄患者用藥以後的所有反應。由傅青主和喻昌組織,爭取半年內出結果,後續由其他人跟蹤兩年。


    “吾願意去酉陽,組織當地人選取植株,種植青蒿,然後就地組建中藥作坊。”看到傅青主去天竺,喻昌去安南,李中梓自告奮勇,心想這點小要求應該會同意吧。


    “可以,李大夫先去魯商商會申請十萬兩白銀,多帶一些助手。”


    ......


    就在吳有性研究青蒿素時,朱五牛完成任務,來到泰興研究中心,帶來一些樹皮。


    作為大夫,對藥材的敏感性,認為這絕不是一般的樹皮。


    “魯王府家丁朱五牛,受世子朱以潢所托,為吳院長送來生命之樹樹皮,能治療瘧疾,效果不亞於青蒿素。”


    “可是當真?”


    “魯王世子的意思看看能不能從樹皮中提取一些物質,分清哪種物質治療瘧疾,也許以後可以人工合成這種物質。”


    “中藥研究中心定會認真對待,早日提取出來有效物質。”


    ......


    朱弘橋從喀布爾輾轉來到南大陸東南位置草原,已經一年有餘,帶著家眷初到此地,張獻忠作為下官,組織牧民熱情接待,看到對方四人,按照規定給朱弘橋分配一千二畝草地,朱弘橋出銀子購買三百頭牛羊馬,九十頭牛,二百隻羊,十匹馬。


    南大陸草原上,大家分工合作,互相幫助,沒有主奴之分,沒有劫掠現象,偶爾有野狗出沒,危害不大,正是理想安家落戶之地,朱弘橋覺得自己的選擇很明智。


    養這麽多牛羊,有點辛苦,因為喜歡,所以不感覺累。


    朱弘橋騎馬到處轉悠,路過一戶牧民的草場,看到草長勢特別好,跟其它草場不一樣,也許是人工種植。


    想起父親的話,人工種植草籽,防止草場退化,提高草場利用率。


    於是停下來,拜訪牧民秦雙,對方熱情接待朱弘橋。朱弘橋打量著秦雙,看起來五十來歲,滿臉皺紋,暴露出曾經坎坷的人生。


    “吾看大叔草場的草長勢良好,十分肥美。”


    “這是額種植的苜蓿,苜蓿從漢武帝時代就開始人工種植,種植在西安草場坡,用來喂養汗血寶馬,老夫這手藝也是祖輩傳下來的。“


    “大叔厲害,吾想你也會人工種植紅三葉、白三葉、黑麥草、鴨茅。”


    “應該沒問題,鴨茅也種過,黑麥草、皇竹草、新山東玉米草也不錯,隻是大家不喜歡人工種草,太費功夫。”


    ”那太好了,以後有機會吾聘你,專門負責人工種植草場,爭取五十年內,南大陸人工草場達到三成。


    “那樣的話,額南大陸草場能多養兩倍以上的牛羊馬。”


    ......


    朱弘橋決定先把自己的一千二百畝草場改為人工種植,實驗一下可行性,於是一家人開始忙碌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明聯盟共和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韭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韭菜並收藏新明聯盟共和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