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晉商族人,勞改幾年之後遇朝廷取消奴籍恢複正常身份,雖不能搬迴大明,從商還是可以的。晉商族人發配到西伯利亞,剛開始除了開墾土地還是開墾土地,朝廷說每人100畝,一望無際的林子,想開墾多少都是你的,晉商族人發揮山西老鄉吃苦耐勞優秀品質,用自己辛苦種植出來土豆、黑小麥,換布裏亞特蒙古人馬匹,販賣馬匹賺了第一桶金。明俄大戰,別人都看到的是搶地盤,而他們看到的是賣沙俄女奴,一位女奴管一頓飯主動跟你走,沒有交易幾次,晉商的後代再次崛起。一次利潤數十倍,仿佛他們父輩昔日百十倍利潤輝煌就在眼前。趁大明沙俄女奴不多,每次運送數萬人,一次賺上百萬。晉商真是打不死的小強。但是大明規定,女奴孩子隻能送迴新科爾沁和新北海長大,保持大明本土血統純淨,晉商感覺女奴生意也不是長久,需要轉行。
1630年10月,宗人府選秀完畢,進入最後關鍵環節。朱以潢,朱以派,朱以衍,朱以江前去挑選。200位秀女,個個傾國又傾城,膚白又貌美。11歲朱以海偷偷跑過來,看到這麽多大姐姐美若天仙,直流口水,拉著一位大姐姐胳膊不鬆開。泰興王一陣嗬斥方才罷手,沒辦法誰讓自己小。
朱以潢懷著激動的心情看了一遍,額的乖乖,個個都是極品,怎麽選。挑了兩遍選兩個很合自己眼緣的。朱以派選了兩個,朱以衍選了兩個,朱以江選了一位正妻,一位小妾。無論是否選上,每人得綠寶石一枚,落選者給予100兩補助。
選中的每位家人給聘禮20萬兩,8個幸運兒。然後把結果刊登到報紙上,引發轟動,而被選中的家長們喜不勝收,這可是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
文人雅士開始懷疑自己的審美能力是不是有問題,揚州商人也不再以三寸金蓮為美,跟著世子走。
一時間民間出現反對裹腳的聲音,聲稱裹腳就是人造殘疾,降低女人生存能力,隻能對男人百依百順。
不斷有知縣上疏要求禁止裹腳;更有年輕激進的知縣痛斥,裹腳就是人造兩腳羊,懷疑宋朝趙家人非吾華夏苗裔,而是胡虜。
有知縣說女人不裹腳長得漂亮卻不被認可,對正常女人也是一種打擊,禁止裹腳刻不容緩。
還有知縣上疏說文人審美集體出現偏差,對的說成錯的,錯的說成對的,這是社會的悲哀。
文人雅士應集體反思,甚至程朱理學和心學、儒學集體出現偏差,儒學一旦出現偏差,治國之道將會變成亡國之道。
批評的聲音非常尖銳,令南孔的眾人瑟瑟發抖,這也能扯到吾等。上次田地新政,一眾士紳慫恿北孔阻止新政,帶頭反對。未曾想田地被沒收不說,世上再無北孔。
1630年11月,又一批新的移民去了新大陸,而幾個月前也有一些移民迴來探親,王二大包小包拎了很多財物,接濟陝西老家親戚族人。
王二陝西白水縣南鹿角村人,陝西連年不雨,草木枯焦,朝廷已取消徭役,陝西田稅減半,種植土豆免稅。農民處於8成飽之中,魯王府每半年運過來一些免費糧。經過大明周報連續宣傳,百姓亦知道陝西要發生30年旱災,陛下帶頭節衣縮食,朝廷做的已足夠好,對大明還算滿意。
官員俸祿發放及時,不敢明目張膽壓榨百姓,但個別衙役利用職權對百姓敲詐勒索。王二就是其一,因為得罪過衙役王貴,隔三差五被找茬,深受其害。
王二這人講義氣,有不少結義兄弟,大家一合計,要不反了,號召民眾攻打縣衙,捉拿王貴報仇。幾人聯絡附近村子饑民,相約起事,本以為振臂一唿,能有數百人相應,奈何隻有區區幾十好漢跟隨,更有人偷偷告知縣令。
縣令派配置短銃百戶前來詢問,王二不知如何迴答,眼看就要露餡,一小弟靈機一動,說道:“吾等聚集一起是商量如何去新大陸。”
縣令一聽好啊,你們走,地賣給別人,就會少一些饑民。給王二一眾辦理通關手續,王二幾十人拖家帶口數百人,不情願的賣地,換些銀兩作為路費。在兗州府,他們算是見識到什麽是富裕,改變了對移民的看法,對未來充滿希望。
移民區管吃管住,訓練他們新大陸如何團結,如何自我保護。還跟一位姓朱的奉國中尉真槍實彈訓練,被告知遇到危險,要聽從朱家軍號召,牢記一切美好日子都是魯王殿下給予的。
三年前,數百人跟著移民大軍坐上大船一路東行,來到周國新開封,周邊土人很少,不事農業,肥沃的土地白白浪費。王二一家10口人,分1000畝土地,全家齊上陣,日夜開墾。第一年開墾400畝,第二年開墾出600畝。全部種植大米、小麥、大豆、土豆等,一年能賣1000兩,扣除成本還剩下500兩。王二心想,族人和親戚還不知道這邊土地肥沃、雨水充足。有金礦,有紅木林。景色優美,處處是機會,新大陸西邊福王的地盤更肥沃,現在各個藩王都在搶奪移民。經兄弟們一致推薦,特趕迴來告訴族人和親戚,以及弟兄的族人親戚們,快點移民,莫錯過機會。白水縣這邊跟新大陸比,這裏的地不叫耕地,叫沙地。
王二說完,親戚族人一陣驚歎,不少人動心,決定闖一闖。經過移民現身說法,大明又掀起一波移民潮,同樣的故事也在別處演繹,北方幾省百姓摩拳擦掌,已經等不及。這次移民,白水縣子民走一半多,縣令樂壞,這下人人土地足夠,不會再有人造反。王二這個傻子還真以為老夫不知道他計劃造反,鄰居早把王二的情況上報給本官,隻是朝廷仁慈,連晉商那樣的九族都不處理,把他們忽悠走算了,沒想到這小子出海三年發財,造化弄人呐。
傳出新開封有金子的消息後,周王開封府剩下的子民也不再猶豫,有的準備去新開封做個淘金者,有的打算當個小地主。
銀川的慶王子民最激動,3000萬萬斤銅什麽概念,就算2成600萬萬斤銅。一兩銀子6斤銅,相當於100萬萬兩銀子。還等什麽,1630年11月1日,一定去慶王封地。
1630年10月,宗人府選秀完畢,進入最後關鍵環節。朱以潢,朱以派,朱以衍,朱以江前去挑選。200位秀女,個個傾國又傾城,膚白又貌美。11歲朱以海偷偷跑過來,看到這麽多大姐姐美若天仙,直流口水,拉著一位大姐姐胳膊不鬆開。泰興王一陣嗬斥方才罷手,沒辦法誰讓自己小。
朱以潢懷著激動的心情看了一遍,額的乖乖,個個都是極品,怎麽選。挑了兩遍選兩個很合自己眼緣的。朱以派選了兩個,朱以衍選了兩個,朱以江選了一位正妻,一位小妾。無論是否選上,每人得綠寶石一枚,落選者給予100兩補助。
選中的每位家人給聘禮20萬兩,8個幸運兒。然後把結果刊登到報紙上,引發轟動,而被選中的家長們喜不勝收,這可是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
文人雅士開始懷疑自己的審美能力是不是有問題,揚州商人也不再以三寸金蓮為美,跟著世子走。
一時間民間出現反對裹腳的聲音,聲稱裹腳就是人造殘疾,降低女人生存能力,隻能對男人百依百順。
不斷有知縣上疏要求禁止裹腳;更有年輕激進的知縣痛斥,裹腳就是人造兩腳羊,懷疑宋朝趙家人非吾華夏苗裔,而是胡虜。
有知縣說女人不裹腳長得漂亮卻不被認可,對正常女人也是一種打擊,禁止裹腳刻不容緩。
還有知縣上疏說文人審美集體出現偏差,對的說成錯的,錯的說成對的,這是社會的悲哀。
文人雅士應集體反思,甚至程朱理學和心學、儒學集體出現偏差,儒學一旦出現偏差,治國之道將會變成亡國之道。
批評的聲音非常尖銳,令南孔的眾人瑟瑟發抖,這也能扯到吾等。上次田地新政,一眾士紳慫恿北孔阻止新政,帶頭反對。未曾想田地被沒收不說,世上再無北孔。
1630年11月,又一批新的移民去了新大陸,而幾個月前也有一些移民迴來探親,王二大包小包拎了很多財物,接濟陝西老家親戚族人。
王二陝西白水縣南鹿角村人,陝西連年不雨,草木枯焦,朝廷已取消徭役,陝西田稅減半,種植土豆免稅。農民處於8成飽之中,魯王府每半年運過來一些免費糧。經過大明周報連續宣傳,百姓亦知道陝西要發生30年旱災,陛下帶頭節衣縮食,朝廷做的已足夠好,對大明還算滿意。
官員俸祿發放及時,不敢明目張膽壓榨百姓,但個別衙役利用職權對百姓敲詐勒索。王二就是其一,因為得罪過衙役王貴,隔三差五被找茬,深受其害。
王二這人講義氣,有不少結義兄弟,大家一合計,要不反了,號召民眾攻打縣衙,捉拿王貴報仇。幾人聯絡附近村子饑民,相約起事,本以為振臂一唿,能有數百人相應,奈何隻有區區幾十好漢跟隨,更有人偷偷告知縣令。
縣令派配置短銃百戶前來詢問,王二不知如何迴答,眼看就要露餡,一小弟靈機一動,說道:“吾等聚集一起是商量如何去新大陸。”
縣令一聽好啊,你們走,地賣給別人,就會少一些饑民。給王二一眾辦理通關手續,王二幾十人拖家帶口數百人,不情願的賣地,換些銀兩作為路費。在兗州府,他們算是見識到什麽是富裕,改變了對移民的看法,對未來充滿希望。
移民區管吃管住,訓練他們新大陸如何團結,如何自我保護。還跟一位姓朱的奉國中尉真槍實彈訓練,被告知遇到危險,要聽從朱家軍號召,牢記一切美好日子都是魯王殿下給予的。
三年前,數百人跟著移民大軍坐上大船一路東行,來到周國新開封,周邊土人很少,不事農業,肥沃的土地白白浪費。王二一家10口人,分1000畝土地,全家齊上陣,日夜開墾。第一年開墾400畝,第二年開墾出600畝。全部種植大米、小麥、大豆、土豆等,一年能賣1000兩,扣除成本還剩下500兩。王二心想,族人和親戚還不知道這邊土地肥沃、雨水充足。有金礦,有紅木林。景色優美,處處是機會,新大陸西邊福王的地盤更肥沃,現在各個藩王都在搶奪移民。經兄弟們一致推薦,特趕迴來告訴族人和親戚,以及弟兄的族人親戚們,快點移民,莫錯過機會。白水縣這邊跟新大陸比,這裏的地不叫耕地,叫沙地。
王二說完,親戚族人一陣驚歎,不少人動心,決定闖一闖。經過移民現身說法,大明又掀起一波移民潮,同樣的故事也在別處演繹,北方幾省百姓摩拳擦掌,已經等不及。這次移民,白水縣子民走一半多,縣令樂壞,這下人人土地足夠,不會再有人造反。王二這個傻子還真以為老夫不知道他計劃造反,鄰居早把王二的情況上報給本官,隻是朝廷仁慈,連晉商那樣的九族都不處理,把他們忽悠走算了,沒想到這小子出海三年發財,造化弄人呐。
傳出新開封有金子的消息後,周王開封府剩下的子民也不再猶豫,有的準備去新開封做個淘金者,有的打算當個小地主。
銀川的慶王子民最激動,3000萬萬斤銅什麽概念,就算2成600萬萬斤銅。一兩銀子6斤銅,相當於100萬萬兩銀子。還等什麽,1630年11月1日,一定去慶王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