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泰興王一路送金銀,敲鑼打鼓到京城,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大家為了見一眼數量龐大的金銀,圍了裏三層外三層。各個酒館茶館熱鬧起來。“你們說天下是不是很大,還有很多無人的地方埋藏數不清的寶藏,怎麽泰興王世子出海一個多月,帶迴許多金銀,據說6500萬兩銀子,京城的這些才占到一半。本公子記得前兩年國庫窮的叮當響,當兵糧餉都發不出,現在滿餉,以前叫丘八,現在叫兵員外。”
旁邊的人迴道:“誰說不是呢?吾表弟的二嬸的小弟在魯藩當兵,每月四兩,這還不算,打一次仗,獎勵100兩,家人來信說前一段去倭國,搶的那叫一個歡,大包小包,帶迴來300兩金子,銀子都不要,拿不動。”
一書生歎道:“蠻夷之地,竟如此富庶。聽說那倭國有50多金礦,30多銀礦在開采。可憐吾大明還自稱天朝上國,倭國啥都不幹,撿一塊金子都能買走大明織女日夜辛苦做出來的絲綢和錦衣。”
.........
一時間蠻夷有錢,蠻夷富庶成了大明所有人的共識,包括朝中大小官員。特別是禮部官員,以前倭寇進貢都迴十倍的禮,想起來都心痛,自己像猴子被耍不自知,敗家子。以後再有國家上貢,一文不給迴禮。
泰興王朱壽鏞交接完畢,見到朱由校,朱壽鏞提出願意高價買王恭廠9成火藥。朱由校覺得事關重大,不能獨斷需與內閣商議。朱壽鏞上報朱由校,建奴餘孽出現在倭國,被魯藩消滅2萬騎,全軍覆沒。朱由校聽後哈哈大笑,大辦宴席慶賀,朝中重臣參加,給足了朱壽鏞麵子。
席間朱壽鏞拿出宋強、宋三刀二人的狀子,朱由校大怒,這不是逼百姓造反嗎?凡是阻擋新政者,從重從快處理,錦衣衛調查,屬實全家流放海南。
第二天,中斷了2個月的朝會再次正常運作。朱由校早早來到了朝堂,泰興王也被叫來參加,郡王參加朝會實乃罕見,太陽從西邊出來。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太監王安喊完。
戶部尚書李汝華又站出來“陛下,臣聽聞泰興王送達2600萬兩進內帑,臣認為不妥。”
“哦,李尚書,這金銀可是泰興王送給朕的哦,跟朝廷何幹?”朱由校笑道。
“陛下,泰興王世子出海,是不是登萊水師一起出征?”李汝華不示弱。
“對啊,不是給了登萊水師100萬,還有登萊水師搶的,不對,繳獲的,人人幾百兩。”朱由校道。
“陛下,不能這麽算,登萊水師出征,就應該分一半才對。”李汝華再次反駁道。
“臣等附議!”群臣全力支持李汝華。
“那好吧,不過朕有一個要求,把王恭廠9成火藥賣給泰興王。”朱由校無奈道。
“臣等遵旨。”大家並不反對,哪個多哪個少心裏門清。
“價格就由工部跟泰興王細談,還有別的事嗎?”朱由校道。
韓爌出列:“臣想知道德川秀忠如何處置?”
“倭國屢次入侵朝鮮、琉球,完全無視大明,臣朱國楨請求淩遲德川秀忠。”
“臣覺得可以斬首。”首輔劉一燝道。
大臣們難得統一立場,好像也不再互相傾軋和反對。
大家統一意見就是殺死,原來他們認為對周邊蠻夷好,蠻夷就對大明好,結果倭國不停入侵大明,大明還不能攻打它,要不違反祖製,泰興王世子不但打了,還撈了這麽多好處。倭國真是有錢,金礦50多座,銀礦30多座,傳遍整個京城。朝中重臣第一次覺得,武力也許更能富強。倭國為大明屬國,金礦銀礦理應歸大明。
京城菜市口,大明以倭國幕府入侵大明沿海、入侵朝鮮、入侵琉球的名義對德川秀忠全家處斬,其實入侵朝鮮應該是豐田秀吉的事。老百姓可不管這些,拍手稱快。
國庫原來剩下1500萬兩銀子,一口氣花出去一個億不好意思繼續申請。如今又增加相當於2600萬兩白銀。國庫有銀子後,朝臣覺得應擴建水師,魯藩始終要移走,將來大明要有自己的強大水師和戰兵。申請造大船戰船,購買火箭炮。
韓爌則想跟泰興王商量商量買點新大陸田畝,一兩銀子20畝跟白送差不多,誰嫌地多呢?現在家裏總共幾百畝,不夠塞牙縫。眾位大臣一合計,湊個一百萬兩,大不了火藥便宜點。
九邊最強兵也就是人人裝備燧發魯密銃,上次王恭廠申請兩千萬,玩命似的打造燧發魯密銃,朱由校要求淘汰火繩槍,全力研發射程更遠的火銃。
有一位劉大匠曾經和泰興王世子聊過,說什麽三棱箭,火藥加蜂蜜。經過調查,泰興王世子,大量購買白糖,劉大匠聽說後激動不已,蜂蜜不就是白糖嗎?用火藥和白糖配合,威力增加數倍,想必是火箭炮爆炸藥。至於三棱箭,大匠特意跑到皇宮,看了看泰興王護衛的武器和子彈後,明白了刻幾條線讓子彈轉起來,三棱箭一樣旋轉起來,更遠更精準。劉大匠豁然開朗,埋頭開始研發,一點一點實驗找出最佳配合比,不過沒人指導要想突破還需時間。王恭廠工匠滿餉和提供實驗費用,積極性在提高。
經過泰興王和工部尚書友好商談打2折,花200萬兩銀子買走王恭廠的9成火藥,仔賣爺田不心疼。泰興王允許朝臣購買土地,100萬兩銀子20萬頃新大陸土地,上不封頂,皆大歡喜,泰興王啟程迴兗州府。
旁邊的人迴道:“誰說不是呢?吾表弟的二嬸的小弟在魯藩當兵,每月四兩,這還不算,打一次仗,獎勵100兩,家人來信說前一段去倭國,搶的那叫一個歡,大包小包,帶迴來300兩金子,銀子都不要,拿不動。”
一書生歎道:“蠻夷之地,竟如此富庶。聽說那倭國有50多金礦,30多銀礦在開采。可憐吾大明還自稱天朝上國,倭國啥都不幹,撿一塊金子都能買走大明織女日夜辛苦做出來的絲綢和錦衣。”
.........
一時間蠻夷有錢,蠻夷富庶成了大明所有人的共識,包括朝中大小官員。特別是禮部官員,以前倭寇進貢都迴十倍的禮,想起來都心痛,自己像猴子被耍不自知,敗家子。以後再有國家上貢,一文不給迴禮。
泰興王朱壽鏞交接完畢,見到朱由校,朱壽鏞提出願意高價買王恭廠9成火藥。朱由校覺得事關重大,不能獨斷需與內閣商議。朱壽鏞上報朱由校,建奴餘孽出現在倭國,被魯藩消滅2萬騎,全軍覆沒。朱由校聽後哈哈大笑,大辦宴席慶賀,朝中重臣參加,給足了朱壽鏞麵子。
席間朱壽鏞拿出宋強、宋三刀二人的狀子,朱由校大怒,這不是逼百姓造反嗎?凡是阻擋新政者,從重從快處理,錦衣衛調查,屬實全家流放海南。
第二天,中斷了2個月的朝會再次正常運作。朱由校早早來到了朝堂,泰興王也被叫來參加,郡王參加朝會實乃罕見,太陽從西邊出來。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太監王安喊完。
戶部尚書李汝華又站出來“陛下,臣聽聞泰興王送達2600萬兩進內帑,臣認為不妥。”
“哦,李尚書,這金銀可是泰興王送給朕的哦,跟朝廷何幹?”朱由校笑道。
“陛下,泰興王世子出海,是不是登萊水師一起出征?”李汝華不示弱。
“對啊,不是給了登萊水師100萬,還有登萊水師搶的,不對,繳獲的,人人幾百兩。”朱由校道。
“陛下,不能這麽算,登萊水師出征,就應該分一半才對。”李汝華再次反駁道。
“臣等附議!”群臣全力支持李汝華。
“那好吧,不過朕有一個要求,把王恭廠9成火藥賣給泰興王。”朱由校無奈道。
“臣等遵旨。”大家並不反對,哪個多哪個少心裏門清。
“價格就由工部跟泰興王細談,還有別的事嗎?”朱由校道。
韓爌出列:“臣想知道德川秀忠如何處置?”
“倭國屢次入侵朝鮮、琉球,完全無視大明,臣朱國楨請求淩遲德川秀忠。”
“臣覺得可以斬首。”首輔劉一燝道。
大臣們難得統一立場,好像也不再互相傾軋和反對。
大家統一意見就是殺死,原來他們認為對周邊蠻夷好,蠻夷就對大明好,結果倭國不停入侵大明,大明還不能攻打它,要不違反祖製,泰興王世子不但打了,還撈了這麽多好處。倭國真是有錢,金礦50多座,銀礦30多座,傳遍整個京城。朝中重臣第一次覺得,武力也許更能富強。倭國為大明屬國,金礦銀礦理應歸大明。
京城菜市口,大明以倭國幕府入侵大明沿海、入侵朝鮮、入侵琉球的名義對德川秀忠全家處斬,其實入侵朝鮮應該是豐田秀吉的事。老百姓可不管這些,拍手稱快。
國庫原來剩下1500萬兩銀子,一口氣花出去一個億不好意思繼續申請。如今又增加相當於2600萬兩白銀。國庫有銀子後,朝臣覺得應擴建水師,魯藩始終要移走,將來大明要有自己的強大水師和戰兵。申請造大船戰船,購買火箭炮。
韓爌則想跟泰興王商量商量買點新大陸田畝,一兩銀子20畝跟白送差不多,誰嫌地多呢?現在家裏總共幾百畝,不夠塞牙縫。眾位大臣一合計,湊個一百萬兩,大不了火藥便宜點。
九邊最強兵也就是人人裝備燧發魯密銃,上次王恭廠申請兩千萬,玩命似的打造燧發魯密銃,朱由校要求淘汰火繩槍,全力研發射程更遠的火銃。
有一位劉大匠曾經和泰興王世子聊過,說什麽三棱箭,火藥加蜂蜜。經過調查,泰興王世子,大量購買白糖,劉大匠聽說後激動不已,蜂蜜不就是白糖嗎?用火藥和白糖配合,威力增加數倍,想必是火箭炮爆炸藥。至於三棱箭,大匠特意跑到皇宮,看了看泰興王護衛的武器和子彈後,明白了刻幾條線讓子彈轉起來,三棱箭一樣旋轉起來,更遠更精準。劉大匠豁然開朗,埋頭開始研發,一點一點實驗找出最佳配合比,不過沒人指導要想突破還需時間。王恭廠工匠滿餉和提供實驗費用,積極性在提高。
經過泰興王和工部尚書友好商談打2折,花200萬兩銀子買走王恭廠的9成火藥,仔賣爺田不心疼。泰興王允許朝臣購買土地,100萬兩銀子20萬頃新大陸土地,上不封頂,皆大歡喜,泰興王啟程迴兗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