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對第六代戰機的初步構想
大國崛起:我用未來科技,開啟星辰大海 作者:三寸春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六代戰鬥機,通常是指由人工智能控製的吸氣式高超音速戰鬥機,目前世界各國正在研究原型機。
第六代戰鬥機是一種諸多大國已經進入概念提案研製階段的戰鬥機,其使用第六代航空發動機。
與第五代戰鬥機相比,第六代戰鬥機通過第六代航空發動機的機動性以及全翼身融合和大升阻比設計,使戰機在各種高度、各種姿態下的機動性和隱身性都能夠得到很好的兼顧。
如果說五代機是基於信息係統,那麽六代機就是基於物聯網。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陸、海、空、天、電、網一體化,實現了基於物聯網的互聯、互通、互操作。
第六代戰機概念的提出起始於鷹國。
2010年後,鷹國前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提出預測,熊大國的第五代戰機將在2015-2016年後投入部署,龍國的j-20也計劃在2017年後投入部署,幾年之後也有望擁有自己的第五代戰機。未來如果龍熊兩國大量生產第五代戰鬥機,那麽到2020年代中期,鷹國將失去對兩國的空中優勢。
尤其是熊大國已經服役的某些雷達已經具備探測鷹軍隱身戰機的能力,到2020年,熊大國戰鬥機對鷹國隱身戰機(f-35和f-22)的探測距離將超過46千米。屆時熊大國空軍還將獲得最新式的戰鬥機,這款戰機有能力挑戰鷹國最先進的f-35和f-22,預計最遲從2020年開始就會實現大批量部署。
基於這種擔憂,鷹國為了確保在空中領域的明顯優勢,讓對手望而卻步,不敢發動戰爭,才提出了第六代戰鬥機這一概念,並投入研發。
最廣為人知的兩架第六代戰機的概念機,分別是b-21(突襲者)隱形轟炸機和sr-72(臨界鷹)戰略偵察機。
其中,b-21隱形轟炸機已於2023年11月10日在加利福尼亞州帕姆代爾實現首次試飛。
根據部分資料顯示,b-21轟炸機的最大速度約為1.2馬赫。
這個速度與h-75n相比差距極為巨大,不足為懼,但最麻煩的,是它的隱身能力。
對轟炸機來說,可以躲避雷達偵測的隱身能力排在首位,其次才是速度。
sr-72雖然仍處於研發當中,但根據部分資料顯示,它的最大速度可以達到驚人的6馬赫,也就是六倍音速!
雖然偵察機與殲擊機不同,但誰都無法保證鷹國未來可能研發成功的第六代殲擊機無法達到相近的速度。
而蘇辰想要研發的第六代戰鬥機,其實在第一層級的考驗關卡【智能變革】和【反物質變局】的通關結局裏曾出現過。
想要研發成功,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第六代專用於戰鬥機的航空發動機。
蘇辰經過多方查找相關資料,對此有了一個初步設想,就是新型“自適應變循環發動機(avet)”。
變循環發動機這一概念同樣是鷹國最早提出並研發成功的,其代表作就是yf-120發動機。
yf-120發動機,是鷹國通用電氣公司在1995年根據鷹國空軍要求,為f-22專門研發的一款新穎的變循環噴氣式發動機。
雖然它在最終的競選中沒有被鷹國空軍認可,但其技術理論卻對新型發動機的研發方向提供了極為有力的論證和參考。
2011年,鷹國海軍重新啟動了變循環發動機技術研發項目,該發動機將在未來裝備於f\/a-18e\/f“超級大黃蜂”的替代機型。
變循環發動機與常規循環發動機不同,是一種多設計點發動機。可以通過改變一些部件的幾何形狀、尺寸或位置,來調節其熱力循環參數(如增壓比、渦輪進口溫度、空氣流量和涵道比),改變發動機循環工作模式(高推力或低油耗),使發動機在各種飛行情況下都能工作在最佳狀態。
同時,變循環發動機能以多種模式(包括渦輪模式、渦輪風扇模式和衝壓模式等)工作,在亞音速、跨音速、超音速和高超音速飛行狀態下都具有良好的性能,可以裝備在幾乎所有戰鬥機型。
在渦噴\/渦扇發動機方麵,重點研究改變涵道比,如發動機在爬升、加速和超音速飛行時涵道比減小,接近渦噴發動機的性能,以增大推力;在起飛和亞音速飛行時,加大涵道比,以渦扇發動機狀態工作,降低耗油率和噪聲。
在渦軸發動機方麵,重點研究可調麵積渦輪,以改變發動機空氣流量,降低部分功率下的耗油率。
根據研製該技術的ge公司官網宣傳資料,變循環發動機在同等燃油的情況下,飛機的滯空時間可以提高50%,航程增加33%,燃油消耗率減少25%,達到60%的燃油熱吸收率。
因此,變循環發動機能夠為戰機提供更大的高空高速推力,可以有效提升戰機的超巡、攔射能力,能夠提供更經濟的中低空、亞音速耗油率,對提升戰機的經濟性有非常明顯的幫助。
……
首席工程師連忙壓低聲音,問道:“已經有研發方向了?”
蘇辰點了點頭,道:“目前有了一些構想,但暫時還不完善。並且,最關鍵的研發設備目前尚未完成。”
他指的關鍵研發設備,就是虛擬工廠。
如果沒有虛擬工廠的幫助,想要研發出第六代戰機,蘇辰保守估計,至少需要20-30年的時間。
首席工程師深吸口氣,沒有繼續多問,而是鄭重道:“如果您以後有需要,隨時召喚,我一定全力以赴!”
“好。”
蘇辰微笑點頭。
兩人不再多說,靜靜看著前方的監控畫麵。
畫麵裏,跑道已經完全清空,h-75n也已經點火,做好了起飛準備,隻等時間到來。
第六代戰鬥機是一種諸多大國已經進入概念提案研製階段的戰鬥機,其使用第六代航空發動機。
與第五代戰鬥機相比,第六代戰鬥機通過第六代航空發動機的機動性以及全翼身融合和大升阻比設計,使戰機在各種高度、各種姿態下的機動性和隱身性都能夠得到很好的兼顧。
如果說五代機是基於信息係統,那麽六代機就是基於物聯網。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陸、海、空、天、電、網一體化,實現了基於物聯網的互聯、互通、互操作。
第六代戰機概念的提出起始於鷹國。
2010年後,鷹國前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提出預測,熊大國的第五代戰機將在2015-2016年後投入部署,龍國的j-20也計劃在2017年後投入部署,幾年之後也有望擁有自己的第五代戰機。未來如果龍熊兩國大量生產第五代戰鬥機,那麽到2020年代中期,鷹國將失去對兩國的空中優勢。
尤其是熊大國已經服役的某些雷達已經具備探測鷹軍隱身戰機的能力,到2020年,熊大國戰鬥機對鷹國隱身戰機(f-35和f-22)的探測距離將超過46千米。屆時熊大國空軍還將獲得最新式的戰鬥機,這款戰機有能力挑戰鷹國最先進的f-35和f-22,預計最遲從2020年開始就會實現大批量部署。
基於這種擔憂,鷹國為了確保在空中領域的明顯優勢,讓對手望而卻步,不敢發動戰爭,才提出了第六代戰鬥機這一概念,並投入研發。
最廣為人知的兩架第六代戰機的概念機,分別是b-21(突襲者)隱形轟炸機和sr-72(臨界鷹)戰略偵察機。
其中,b-21隱形轟炸機已於2023年11月10日在加利福尼亞州帕姆代爾實現首次試飛。
根據部分資料顯示,b-21轟炸機的最大速度約為1.2馬赫。
這個速度與h-75n相比差距極為巨大,不足為懼,但最麻煩的,是它的隱身能力。
對轟炸機來說,可以躲避雷達偵測的隱身能力排在首位,其次才是速度。
sr-72雖然仍處於研發當中,但根據部分資料顯示,它的最大速度可以達到驚人的6馬赫,也就是六倍音速!
雖然偵察機與殲擊機不同,但誰都無法保證鷹國未來可能研發成功的第六代殲擊機無法達到相近的速度。
而蘇辰想要研發的第六代戰鬥機,其實在第一層級的考驗關卡【智能變革】和【反物質變局】的通關結局裏曾出現過。
想要研發成功,其中最關鍵的,就是第六代專用於戰鬥機的航空發動機。
蘇辰經過多方查找相關資料,對此有了一個初步設想,就是新型“自適應變循環發動機(avet)”。
變循環發動機這一概念同樣是鷹國最早提出並研發成功的,其代表作就是yf-120發動機。
yf-120發動機,是鷹國通用電氣公司在1995年根據鷹國空軍要求,為f-22專門研發的一款新穎的變循環噴氣式發動機。
雖然它在最終的競選中沒有被鷹國空軍認可,但其技術理論卻對新型發動機的研發方向提供了極為有力的論證和參考。
2011年,鷹國海軍重新啟動了變循環發動機技術研發項目,該發動機將在未來裝備於f\/a-18e\/f“超級大黃蜂”的替代機型。
變循環發動機與常規循環發動機不同,是一種多設計點發動機。可以通過改變一些部件的幾何形狀、尺寸或位置,來調節其熱力循環參數(如增壓比、渦輪進口溫度、空氣流量和涵道比),改變發動機循環工作模式(高推力或低油耗),使發動機在各種飛行情況下都能工作在最佳狀態。
同時,變循環發動機能以多種模式(包括渦輪模式、渦輪風扇模式和衝壓模式等)工作,在亞音速、跨音速、超音速和高超音速飛行狀態下都具有良好的性能,可以裝備在幾乎所有戰鬥機型。
在渦噴\/渦扇發動機方麵,重點研究改變涵道比,如發動機在爬升、加速和超音速飛行時涵道比減小,接近渦噴發動機的性能,以增大推力;在起飛和亞音速飛行時,加大涵道比,以渦扇發動機狀態工作,降低耗油率和噪聲。
在渦軸發動機方麵,重點研究可調麵積渦輪,以改變發動機空氣流量,降低部分功率下的耗油率。
根據研製該技術的ge公司官網宣傳資料,變循環發動機在同等燃油的情況下,飛機的滯空時間可以提高50%,航程增加33%,燃油消耗率減少25%,達到60%的燃油熱吸收率。
因此,變循環發動機能夠為戰機提供更大的高空高速推力,可以有效提升戰機的超巡、攔射能力,能夠提供更經濟的中低空、亞音速耗油率,對提升戰機的經濟性有非常明顯的幫助。
……
首席工程師連忙壓低聲音,問道:“已經有研發方向了?”
蘇辰點了點頭,道:“目前有了一些構想,但暫時還不完善。並且,最關鍵的研發設備目前尚未完成。”
他指的關鍵研發設備,就是虛擬工廠。
如果沒有虛擬工廠的幫助,想要研發出第六代戰機,蘇辰保守估計,至少需要20-30年的時間。
首席工程師深吸口氣,沒有繼續多問,而是鄭重道:“如果您以後有需要,隨時召喚,我一定全力以赴!”
“好。”
蘇辰微笑點頭。
兩人不再多說,靜靜看著前方的監控畫麵。
畫麵裏,跑道已經完全清空,h-75n也已經點火,做好了起飛準備,隻等時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