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群臣勸諫,宋帝屈服
魂穿水滸:不做皇帝難道做山賊! 作者:無良神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宋徽宗來說,如今這個時候並不是最好的時機,軍師為何這麽肯定?”
“王爺,有件事還沒來及向您稟報,我們的糧草不多了,以前都是每隔十天就會運來一批糧,可這次都半個月了,一直沒動靜,我已經派出三波人馬去催糧草,至今渺無音訊。”
吳用麵色嚴肅,冷哼:“如今正值雨季,我本以為路途遙遠耽擱了,如今看來京都那邊壓根就沒打算送。”
“他們這是要斷我們後路,若真是如此,下一步應該就是設計坑殺我們。”
王倫立刻下令:“通知暗組,告訴王妃,馬上離開東京,傳令下去,各大州郡,進入一級備戰狀態,將宋廷的官員全都軟禁起來。”
“王爺,若我們沒猜錯的話,此刻的秦王府怕是已經被封禁了。”
“無妨,隻要我沒死,宋徽宗就不敢動秦王府的人,傳令三軍,暫時停止進攻,就地征集糧草,征集糧草時不可以勢壓人,不可草菅人命,要以正當手段。”
說罷,王倫又叮囑:“從現在開始,我們的敵人不隻有淮西楚軍,更要提防宋軍背後突襲。”
“王爺放心,我們這就去布置。”
吳用等人快步離去。
“宋徽宗,你這是在玩火。”
王倫遙望東京的方向,仿佛看穿一切。
汴京。
禦書房。
宋徽宗翻閱奏章時睡著了,下一刻猛然驚醒,額頭冷汗涔涔。
“官家,您怎麽了?”
大太監梁師成連忙呈上手帕。
宋徽宗接過手帕,擦了擦額頭滲出的汗水,隨手扔到一邊,麵色不好看。
“寡人做了一個夢,夢到群星墜落,天塌地陷,難道上天在向寡人發出警示?”
“官家近日操勞國家大事,應該是太累了。”
“前方戰事如何?”
“之前得到消息,秦王大軍進入淮西後,一路攻城拔寨,又拿下三州,估摸著再有十天半月就能拿下整個淮西。”
宋徽宗聞言大喜,旋即又歎了口氣:“秦王能征善戰,對我大宋來說倒是一件好事,可惜此人太過桀驁,若能真心臣服寡人就好了。”
梁師成嘴角露出一抹陰冷的笑容。
“官家,這段時間,秦王南征北戰,其麾下兵馬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壯大了,河北的那些州郡至今還在秦王手中握著,我們根本插不上手,田虎完了,卻換成了更難對付的王倫。”
說到這裏,梁師成猛的跪了下來,大聲勸諫
:“就算他能拿迴淮西,也是收入自己的囊中,秦王狼子野心昭昭,再這麽下去,必成大患!”
“如今秦王正在前方大戰,你說這話是何意?讓寡人派兵征討他嗎?一旦這樣做了,天下人會如何評判寡人!”
“他們會說,寡人心胸狹窄,容不下秦王,擔心秦王功高蓋主!”
宋徽宗麵色不悅的訓斥。
“官家,糊塗啊,和江山社稷比起來,幾句閑言碎語算得了什麽,一旦王倫拿下整個淮西,他的勢力將更加強大,再放任下去,悔之晚矣。”
“要是換做以前,也許寡人還擔心他太強大而危及大宋,如今他可是寡人親封的異姓一字王,不管寡人如何厭惡他,單憑這一點,在天下人眼中,寡人非常器重他,他就算想造反也得掂量掂量。”
“官家,無毒不丈夫,不能再放任他成長下去了,三思啊!”
梁師成重重的磕了一個響頭。
宋徽宗袍袖一甩,哼道:“他在前方戰場賣命,寡人在背後捅他刀子,如此一來就給了他造反的理由,人心都會倒向他,沒人會指責他,甚至會擁戴他稱帝,而寡人就成了人人唾沫的昏君。”
伏在地上的梁師成大感詫異,這皇帝竟然也有人間清醒的一天。
就在這時,一名小太監來報:“官家,眾大臣們有事要奏,此時就在外麵等候。”
“允。”
宋徽宗皺眉。
很快,一行人進入禦書房,為首的兩人正是高俅、蔡京,其餘人都是各部的大臣。
他們看了眼跪在地上的梁師成,已然心中有數。
“你們聯袂而來,所為何事?”
“官家,我們此番前來,為的就是勸諫官家發兵,征討秦王。”
高俅率先發聲。
宋徽宗猛的拍桌子,怒斥:“混賬!你們這是來勸諫嗎?壓根就是來逼寡人的!”
“官家息怒,且聽老臣細細說來。”
蔡京拱手,旋即說道:“如今正值雨季,再加上南方一些州郡鬧水災,各部都忙的不可開交,糧草籌集慢了幾日,可那秦王囂張至極,聲稱若不按時將糧草運送到淮西就造反。”
“此話當真?”
宋徽宗麵露狐疑之色。
戶部侍郎立馬躬身迴道:“千真萬確,短短幾日功夫,秦王就派來三波人馬,那些人口出狂言,說什麽大宋離了秦王就得滅亡,完全不把官家放在眼裏,更不把我們這些官員放在眼裏。”
“老臣聽聞,在濟州、青州、東平府及其整個河北,無論是官兵,還是百姓,都隻認秦王,不尊我大宋律例,藐視皇威。”
蔡京立馬添油加醋,發現宋徽宗臉色越來越難看,接著說道:“老臣鬥膽諫言,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必須快刀斬亂麻,否則淮西就是第二個河北。”
“藐視皇威就是藐視聖上,即便此人有蓋世功勳也絕不能留。”
“請官家出兵討伐逆賊。”
所有人都跪了下來,大聲勸諫。
“你們這是在逼寡人!”
宋徽宗臉色難看。
他是真不想走這一步。
在看到王倫的非凡能力後,他越來越不想和王倫站到對立麵。
在他認為,隻要他以仁心待王倫,王倫怎麽好意思造反?
然而眼前的這些大臣,掌管六部,他們達成一致,他們的意誌就決定了整個朝廷的走向,就連他這個皇帝也不得不屈服。
任何一朝的皇帝,都不希望群臣站在一條船上,因為群臣之間鬥的越厲害,皇位就越牢固,反之就危險了。
宋徽宗來迴走動,這種局麵不是他想要的。
猶豫片刻,他坐了下來,沉聲問道:“此時出兵征討秦王,你們可有勝算?”
“王爺,有件事還沒來及向您稟報,我們的糧草不多了,以前都是每隔十天就會運來一批糧,可這次都半個月了,一直沒動靜,我已經派出三波人馬去催糧草,至今渺無音訊。”
吳用麵色嚴肅,冷哼:“如今正值雨季,我本以為路途遙遠耽擱了,如今看來京都那邊壓根就沒打算送。”
“他們這是要斷我們後路,若真是如此,下一步應該就是設計坑殺我們。”
王倫立刻下令:“通知暗組,告訴王妃,馬上離開東京,傳令下去,各大州郡,進入一級備戰狀態,將宋廷的官員全都軟禁起來。”
“王爺,若我們沒猜錯的話,此刻的秦王府怕是已經被封禁了。”
“無妨,隻要我沒死,宋徽宗就不敢動秦王府的人,傳令三軍,暫時停止進攻,就地征集糧草,征集糧草時不可以勢壓人,不可草菅人命,要以正當手段。”
說罷,王倫又叮囑:“從現在開始,我們的敵人不隻有淮西楚軍,更要提防宋軍背後突襲。”
“王爺放心,我們這就去布置。”
吳用等人快步離去。
“宋徽宗,你這是在玩火。”
王倫遙望東京的方向,仿佛看穿一切。
汴京。
禦書房。
宋徽宗翻閱奏章時睡著了,下一刻猛然驚醒,額頭冷汗涔涔。
“官家,您怎麽了?”
大太監梁師成連忙呈上手帕。
宋徽宗接過手帕,擦了擦額頭滲出的汗水,隨手扔到一邊,麵色不好看。
“寡人做了一個夢,夢到群星墜落,天塌地陷,難道上天在向寡人發出警示?”
“官家近日操勞國家大事,應該是太累了。”
“前方戰事如何?”
“之前得到消息,秦王大軍進入淮西後,一路攻城拔寨,又拿下三州,估摸著再有十天半月就能拿下整個淮西。”
宋徽宗聞言大喜,旋即又歎了口氣:“秦王能征善戰,對我大宋來說倒是一件好事,可惜此人太過桀驁,若能真心臣服寡人就好了。”
梁師成嘴角露出一抹陰冷的笑容。
“官家,這段時間,秦王南征北戰,其麾下兵馬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壯大了,河北的那些州郡至今還在秦王手中握著,我們根本插不上手,田虎完了,卻換成了更難對付的王倫。”
說到這裏,梁師成猛的跪了下來,大聲勸諫
:“就算他能拿迴淮西,也是收入自己的囊中,秦王狼子野心昭昭,再這麽下去,必成大患!”
“如今秦王正在前方大戰,你說這話是何意?讓寡人派兵征討他嗎?一旦這樣做了,天下人會如何評判寡人!”
“他們會說,寡人心胸狹窄,容不下秦王,擔心秦王功高蓋主!”
宋徽宗麵色不悅的訓斥。
“官家,糊塗啊,和江山社稷比起來,幾句閑言碎語算得了什麽,一旦王倫拿下整個淮西,他的勢力將更加強大,再放任下去,悔之晚矣。”
“要是換做以前,也許寡人還擔心他太強大而危及大宋,如今他可是寡人親封的異姓一字王,不管寡人如何厭惡他,單憑這一點,在天下人眼中,寡人非常器重他,他就算想造反也得掂量掂量。”
“官家,無毒不丈夫,不能再放任他成長下去了,三思啊!”
梁師成重重的磕了一個響頭。
宋徽宗袍袖一甩,哼道:“他在前方戰場賣命,寡人在背後捅他刀子,如此一來就給了他造反的理由,人心都會倒向他,沒人會指責他,甚至會擁戴他稱帝,而寡人就成了人人唾沫的昏君。”
伏在地上的梁師成大感詫異,這皇帝竟然也有人間清醒的一天。
就在這時,一名小太監來報:“官家,眾大臣們有事要奏,此時就在外麵等候。”
“允。”
宋徽宗皺眉。
很快,一行人進入禦書房,為首的兩人正是高俅、蔡京,其餘人都是各部的大臣。
他們看了眼跪在地上的梁師成,已然心中有數。
“你們聯袂而來,所為何事?”
“官家,我們此番前來,為的就是勸諫官家發兵,征討秦王。”
高俅率先發聲。
宋徽宗猛的拍桌子,怒斥:“混賬!你們這是來勸諫嗎?壓根就是來逼寡人的!”
“官家息怒,且聽老臣細細說來。”
蔡京拱手,旋即說道:“如今正值雨季,再加上南方一些州郡鬧水災,各部都忙的不可開交,糧草籌集慢了幾日,可那秦王囂張至極,聲稱若不按時將糧草運送到淮西就造反。”
“此話當真?”
宋徽宗麵露狐疑之色。
戶部侍郎立馬躬身迴道:“千真萬確,短短幾日功夫,秦王就派來三波人馬,那些人口出狂言,說什麽大宋離了秦王就得滅亡,完全不把官家放在眼裏,更不把我們這些官員放在眼裏。”
“老臣聽聞,在濟州、青州、東平府及其整個河北,無論是官兵,還是百姓,都隻認秦王,不尊我大宋律例,藐視皇威。”
蔡京立馬添油加醋,發現宋徽宗臉色越來越難看,接著說道:“老臣鬥膽諫言,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必須快刀斬亂麻,否則淮西就是第二個河北。”
“藐視皇威就是藐視聖上,即便此人有蓋世功勳也絕不能留。”
“請官家出兵討伐逆賊。”
所有人都跪了下來,大聲勸諫。
“你們這是在逼寡人!”
宋徽宗臉色難看。
他是真不想走這一步。
在看到王倫的非凡能力後,他越來越不想和王倫站到對立麵。
在他認為,隻要他以仁心待王倫,王倫怎麽好意思造反?
然而眼前的這些大臣,掌管六部,他們達成一致,他們的意誌就決定了整個朝廷的走向,就連他這個皇帝也不得不屈服。
任何一朝的皇帝,都不希望群臣站在一條船上,因為群臣之間鬥的越厲害,皇位就越牢固,反之就危險了。
宋徽宗來迴走動,這種局麵不是他想要的。
猶豫片刻,他坐了下來,沉聲問道:“此時出兵征討秦王,你們可有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