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我的地盤,誰敢搶?誰又能搶走!
魂穿水滸:不做皇帝難道做山賊! 作者:無良神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日後。
城東一處風景秀麗之地,立著一座幾丈高的石碑,上麵刻著密密麻麻的名字,他們都是出征以來犧牲的士兵。
石碑上方碩大的五個字十分醒目。
英雄紀念碑。
石碑後方有一個非常大的英雄塚,裏麵葬著數千士兵的骸骨。
王倫身披白布,頭係白綾,神情嚴肅。
吳用等一眾將領並排而列,皆白布披身,頭係白綾。
後方站著密密麻麻的士兵。
城牆守衛,巡邏士兵,都腰杆挺得筆直,頭係白綾,神情肅穆的望向英雄紀念碑方向。
百姓們家門口也都掛起了白燈籠。
隨著幾聲炮響。
王倫的聲音在威勝城上方迴蕩:“兄弟們,一路好走。”
“一路好走!”
“一路好走!”
“一路好走。”
眾將士齊聲大喝。
隨著一碗碗的酒水倒在地上,眾人齊齊鞠了個躬。
這一刻,將是眾將士此生最難忘的一刻。
祭奠完烈士英靈,眾人相繼離去,等待他們的依然是你生我死,或許不久的將來,他們的名字也會刻在上麵,那是屬於他們的榮耀。
汴京城。
皇宮大殿。
宋徽宗正在作畫,一份奏折送了進來,大太監梁師成連忙接了過來,放在了桌案上。
“誰的奏折?”
“秦王。”
宋徽宗動作一頓,眉頭頓時皺了起來,接著就放下了畫筆,拿起奏折打開一看,不由露出喜色:“這秦王雖然討人厭,但不得不承認,有一些能耐,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收複了失地。”
“官家,必須馬上派人接收那些城池。”
“寡人也有這想法,但秦王奏折上說田虎不知所蹤,仍有餘黨作孽,需要再駐紮一段時間,待剿滅田虎餘黨再繼續出征,此時若派人接收城池,隻怕會激怒秦王。”
宋徽宗有點擔憂。
梁師成一聽,頓時猜到王倫的心思,急忙勸諫:“官家,這都是秦王的借口,奴才鬥膽猜測,恐怕他是要借此機會控製那些城池,切不可讓他遂願,理應馬上派人過去接收,秦王野心極大,必須早做預防。”
聽他這麽一說,宋徽宗的喜悅之情頓時消失不見,隱隱也擔憂起來。
“你說的有幾分道理。”
宋徽宗略微思索,旋即說道:“擬旨,秦王平叛有功,寡人甚是欣慰,待剿滅所有叛賊,班師迴京後一並封賞,念及愛卿多日勞累,後續事宜便交由其他臣子去處理就好了,寡人預祝愛卿早日凱旋而歸。”
“遵旨。”
梁師成轉身剛要離去,繼而露出猶豫之色,小心翼翼的問道:“官家,派誰去接收那些城池呢?”
“這點小事你拿主意就好了,隻要對朝廷忠心便可。”
“是。”
梁師成心中暗喜,這可是籠絡人心,擴大自己勢力的絕佳機會。
半日後。
一支千人隊伍離開了京都,不久後分成了數隊人,分別前往蓋州、晉寧、汾陽、威盛等城池,這些人都是奉了皇命的欽差大臣,一路之上可謂是風光無限。
時間一晃而過。
這一日。
一隊人來到了威勝城,一路之上敲鑼打鼓,高高舉起的牌子上寫著欽差二字,直奔王宮大殿。
街道兩旁圍了很多群眾,群眾們議論紛紛。
對於他們來說,若是好官上任那是喜事一樁,可要是來的人是一個大貪官,那麽他們以後的日子一定好過不了。
這支隊伍很快就來到王宮門口。
“站住,什麽人?”
宮門口執勤的侍衛攔住了他們。
護送欽差的將領頓時臉色一寒,指著侍衛訓斥道:“大膽!我家大人乃是奉了皇命的欽差大人,就算是秦王在此也要客客氣氣的,爾等趕緊讓開。”
“不管是誰,沒有王令,任何人都不能擅入王宮。”
侍衛隊長走了過來,語氣強硬。
“你!”
那名將領氣結,剛要發火就聽轎子裏傳來欽差的聲音:“不得無禮,讓他們去通報一聲,就說本欽差奉皇命接收威勝城,望秦王予以配合。”
欽差這話說的客氣,但並沒有一點客氣的樣子,反而聽上去口氣很強硬。
那名將領立馬嗬斥:“還不快去通報!”
侍衛隊長使了個眼色,一名侍衛立馬朝宮裏快步行去。
大殿中,王倫正在給魯智深療傷。
這段時間,他每天都要給魯智深輸送真氣,溫養他的肉身筋脈。
雖然不能治愈他的內傷,但能穩住他的傷勢,保住他一口氣。
侍衛快步走來,剛要上前匯報就被殿前侍衛統領攔住了。
“王爺正在給魯將軍療傷,天大的事稍後再說。”
那名侍衛連忙點頭,隨即低聲道:“大人,朝廷欽差到了,此刻就在宮門口,也不下轎子,分明是要給我們一個下馬威。”
“哼!就連皇帝都得看我們王爺臉色,一個小小欽差也敢擺譜,讓他等著就是了。”
約莫十幾分鍾後。
王倫收功,扶著魯智深躺了下來,旋即走出寢殿。
剛才的交談聲,他已經聽到了。
“這欽差明擺著想讓本王去迎接他,這些京都來的官還真能擺譜,也罷,畢竟是奉了皇命的欽差,本王就給他這個麵子。”
王倫走了兩步,接著又吩咐道:“傳令下去,任何人不得怠慢欽差,等一下更要迎接的隆重一些,設宴給欽差接風。”
一眾侍衛不由愣住了。
這位王爺一貫都是天不怕地不怕,怎麽這次轉性了,竟然如此看重一個小小欽差?
這不是王爺的作風啊!
“王爺,不過就是一名小小欽差,何須如此隆重,您又何必親自去迎接。”
殿前侍衛統領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將心裏話說了出來。
他跟隨王倫的時間最長,正是曾經隨王倫去須彌山的護衛之一。
“畢竟是欽差,自然要好好招待,做戲自然要做全套,這些都是做給皇帝看的。”
王倫微微一笑,見殿前侍衛統領依然很迷惑,接著又說道:“我們若對欽差抱有敵意,萬一欽差發生不測,皇帝必然會認為與我們有關係,到那時有嘴也說不清,如今還不是和皇帝翻臉的時候。”
城東一處風景秀麗之地,立著一座幾丈高的石碑,上麵刻著密密麻麻的名字,他們都是出征以來犧牲的士兵。
石碑上方碩大的五個字十分醒目。
英雄紀念碑。
石碑後方有一個非常大的英雄塚,裏麵葬著數千士兵的骸骨。
王倫身披白布,頭係白綾,神情嚴肅。
吳用等一眾將領並排而列,皆白布披身,頭係白綾。
後方站著密密麻麻的士兵。
城牆守衛,巡邏士兵,都腰杆挺得筆直,頭係白綾,神情肅穆的望向英雄紀念碑方向。
百姓們家門口也都掛起了白燈籠。
隨著幾聲炮響。
王倫的聲音在威勝城上方迴蕩:“兄弟們,一路好走。”
“一路好走!”
“一路好走!”
“一路好走。”
眾將士齊聲大喝。
隨著一碗碗的酒水倒在地上,眾人齊齊鞠了個躬。
這一刻,將是眾將士此生最難忘的一刻。
祭奠完烈士英靈,眾人相繼離去,等待他們的依然是你生我死,或許不久的將來,他們的名字也會刻在上麵,那是屬於他們的榮耀。
汴京城。
皇宮大殿。
宋徽宗正在作畫,一份奏折送了進來,大太監梁師成連忙接了過來,放在了桌案上。
“誰的奏折?”
“秦王。”
宋徽宗動作一頓,眉頭頓時皺了起來,接著就放下了畫筆,拿起奏折打開一看,不由露出喜色:“這秦王雖然討人厭,但不得不承認,有一些能耐,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收複了失地。”
“官家,必須馬上派人接收那些城池。”
“寡人也有這想法,但秦王奏折上說田虎不知所蹤,仍有餘黨作孽,需要再駐紮一段時間,待剿滅田虎餘黨再繼續出征,此時若派人接收城池,隻怕會激怒秦王。”
宋徽宗有點擔憂。
梁師成一聽,頓時猜到王倫的心思,急忙勸諫:“官家,這都是秦王的借口,奴才鬥膽猜測,恐怕他是要借此機會控製那些城池,切不可讓他遂願,理應馬上派人過去接收,秦王野心極大,必須早做預防。”
聽他這麽一說,宋徽宗的喜悅之情頓時消失不見,隱隱也擔憂起來。
“你說的有幾分道理。”
宋徽宗略微思索,旋即說道:“擬旨,秦王平叛有功,寡人甚是欣慰,待剿滅所有叛賊,班師迴京後一並封賞,念及愛卿多日勞累,後續事宜便交由其他臣子去處理就好了,寡人預祝愛卿早日凱旋而歸。”
“遵旨。”
梁師成轉身剛要離去,繼而露出猶豫之色,小心翼翼的問道:“官家,派誰去接收那些城池呢?”
“這點小事你拿主意就好了,隻要對朝廷忠心便可。”
“是。”
梁師成心中暗喜,這可是籠絡人心,擴大自己勢力的絕佳機會。
半日後。
一支千人隊伍離開了京都,不久後分成了數隊人,分別前往蓋州、晉寧、汾陽、威盛等城池,這些人都是奉了皇命的欽差大臣,一路之上可謂是風光無限。
時間一晃而過。
這一日。
一隊人來到了威勝城,一路之上敲鑼打鼓,高高舉起的牌子上寫著欽差二字,直奔王宮大殿。
街道兩旁圍了很多群眾,群眾們議論紛紛。
對於他們來說,若是好官上任那是喜事一樁,可要是來的人是一個大貪官,那麽他們以後的日子一定好過不了。
這支隊伍很快就來到王宮門口。
“站住,什麽人?”
宮門口執勤的侍衛攔住了他們。
護送欽差的將領頓時臉色一寒,指著侍衛訓斥道:“大膽!我家大人乃是奉了皇命的欽差大人,就算是秦王在此也要客客氣氣的,爾等趕緊讓開。”
“不管是誰,沒有王令,任何人都不能擅入王宮。”
侍衛隊長走了過來,語氣強硬。
“你!”
那名將領氣結,剛要發火就聽轎子裏傳來欽差的聲音:“不得無禮,讓他們去通報一聲,就說本欽差奉皇命接收威勝城,望秦王予以配合。”
欽差這話說的客氣,但並沒有一點客氣的樣子,反而聽上去口氣很強硬。
那名將領立馬嗬斥:“還不快去通報!”
侍衛隊長使了個眼色,一名侍衛立馬朝宮裏快步行去。
大殿中,王倫正在給魯智深療傷。
這段時間,他每天都要給魯智深輸送真氣,溫養他的肉身筋脈。
雖然不能治愈他的內傷,但能穩住他的傷勢,保住他一口氣。
侍衛快步走來,剛要上前匯報就被殿前侍衛統領攔住了。
“王爺正在給魯將軍療傷,天大的事稍後再說。”
那名侍衛連忙點頭,隨即低聲道:“大人,朝廷欽差到了,此刻就在宮門口,也不下轎子,分明是要給我們一個下馬威。”
“哼!就連皇帝都得看我們王爺臉色,一個小小欽差也敢擺譜,讓他等著就是了。”
約莫十幾分鍾後。
王倫收功,扶著魯智深躺了下來,旋即走出寢殿。
剛才的交談聲,他已經聽到了。
“這欽差明擺著想讓本王去迎接他,這些京都來的官還真能擺譜,也罷,畢竟是奉了皇命的欽差,本王就給他這個麵子。”
王倫走了兩步,接著又吩咐道:“傳令下去,任何人不得怠慢欽差,等一下更要迎接的隆重一些,設宴給欽差接風。”
一眾侍衛不由愣住了。
這位王爺一貫都是天不怕地不怕,怎麽這次轉性了,竟然如此看重一個小小欽差?
這不是王爺的作風啊!
“王爺,不過就是一名小小欽差,何須如此隆重,您又何必親自去迎接。”
殿前侍衛統領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將心裏話說了出來。
他跟隨王倫的時間最長,正是曾經隨王倫去須彌山的護衛之一。
“畢竟是欽差,自然要好好招待,做戲自然要做全套,這些都是做給皇帝看的。”
王倫微微一笑,見殿前侍衛統領依然很迷惑,接著又說道:“我們若對欽差抱有敵意,萬一欽差發生不測,皇帝必然會認為與我們有關係,到那時有嘴也說不清,如今還不是和皇帝翻臉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