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裏啪啦……”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隨著爆竹作響,大唐也步入了鹹通二年。
隻是由於朝廷的加稅,各地百姓對於所謂元日新年都毫無感觸,隻求苟活。
正因如此,今年的爆竹聲也變小了許多,反倒是世家們用於慶祝的煙火聲越來越大。
戎州僰道城外,一座周長數裏的軍營顯得格外突兀,而軍營四州巡視的精騎,則讓它平添了七分威嚴。
軍營內,上萬兵馬正在緊張地操練。
兵器碰撞的聲音、士兵們的呐喊聲,以及馬蹄踏地的震動,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股肅殺的氣息。
高駢站在帥台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的將士們。
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穿透了寒風,傳入每一個士兵的耳中:
“打磨好你們的兵器,磨煉好你們的武藝,這些都是你們能否在戰場上活下來的關鍵!”
士兵們聽到這番話,手中的動作更加用力,眼神中也多了一份堅定。
他們知道,南蠻的兵鋒近在咫尺,戰爭的陰影已經籠罩在他們的頭頂。
瞧著他們自覺的模樣,高駢繼續說道:
“你們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軍餉,被南邊的蠻子給摸去吧!”
“哈哈哈哈哈……”
這句話引得士兵們一陣哄笑,但笑聲中卻帶著一絲苦澀。
世道艱難,他們中的許多人,正是為了那點微薄的軍餉,才選擇投身行伍。
如今大禮的威脅讓他們意識到,這些軍餉不僅是養家糊口的依靠,更是他們用性命換來的。
高駢的目光越過軍營,望向遠處的僰道城。
作為瀘水與江水匯合的第一城,也作為大禮進入巴蜀的門戶,僰道城的城牆高聳,看上去易守難攻。
不過隻有作為節度使的高駢才清楚,東川兵馬這些年來疏於操練,兵甲不齊。
軍中文冊上許多該有的東西都消失了,這讓高駢平白背上了一筆爛賬。
東川及戎州軍中兩萬三千人,騾、馬卻不足兩千,軍馬更是一匹都沒有。
不僅如此,許多兵卒老弱,根本披不起甲胄,而武庫中的甲胄也無法滿足全軍所需。
東川軍上下,能戰者不過三千人。
若非他麾下有五千善戰之士,東川這個爛攤子他是怎麽都不可能接手的。
他心裏清楚,大禮的野心不會因為寒冬而消退。
相反,他們可能會趁著朝廷內憂外患之際,發動更大的攻勢。
自己的名聲已經在大禮打響,段宗榜若是知道自己成了東川節度使,那一定會對戎州發起更大的攻勢。
他不會給自己時間準備,自己隻能在此期間整訓大軍,將僰道城外的這一萬兵馬操訓好。
寒風凜冽,高駢的披風在風中獵獵作響。
他深吸一口氣,轉身對身邊的梁纘交代道:
“傳令下去,加緊操練,務必在開春之前讓將士們熟悉新的戰法,大禮的蠻子不會給我們太多時間。”
梁瓚領命應下,同時臉上流露擔憂:
“您將精騎和馬軍都派給了王重任他們三人,若是他們丟失城池,那僰道的安危……”
“不會出事!”
高駢十分自信,目光凝視著遠方的天際。
他率兵入駐僰道城後,崔慎由便拋下一切北上了。
擺在他麵前的局麵很不好,可他依舊做出了最好的安排。
他先以王重任為戎州防禦,率張璘、藺茹真將二將及嶺南帶來的五千兵馬前往馴州、總州等城。
這些小城多達十四個,守軍三千餘人。
王重任足夠冷靜,而張璘及藺茹真將作戰勇猛。
在他們率軍入駐後,僰道城南邊的十四座小城便駐紮了八千兵馬,其中有三千還是精騎。
以他們的水平,足夠依托總州等十四座城池,堅守大半年。
事實證明,他安排的沒有錯,至少就入冬前段宗榜幾次試探來看,唐軍占優。
隻要王重任能守住南邊的十四座城池,他高駢就有把握在入夏前將僰道城的這一萬兵馬,整訓為七千精銳。
除此之外,他還派魯褥月前往後方,將留在東川的一萬兵安撫好,以免後院起火。
隻要後方不出問題,憑借入夏後的一萬五千兵馬,他絕對能守住這半個戎州,甚至收複另外半個戎州。
收迴心神,高駢望著眼前正在操練的兵馬,忍不住皺眉道:
“憑借手中兵馬,守住戎州倒不是難事,但想要收複失地就困難了。”
“我們的馬匹太少了,大軍趕路都隻能走路。”
“現在的騾馬、挽馬、黃牛價格是多少?”
高駢看向梁纘,梁纘聞言看向不遠處的一名參軍,那參軍也極有眼力見的走了過來。
梁纘將高駢的問題重複一遍,參軍聞言道:“眼下東川、西川物價驟漲,而馬匹素來奇缺。”
“便是普通的騾馬也高達十貫,至於挽馬和黃牛,更是作價二十貫與三十貫。”
“此外,東川糧價漲的比西川還要高,每石糧已經作價一千五百錢。”
“眼下軍中僅存四萬六千餘貫,還包括了正月的軍餉,而朝廷許諾的軍餉在元宵過後,並且……”
參軍突然支支吾吾了起來,這讓高駢皺眉:“說!”
“這……這……”參軍猶豫片刻,最後才說道:
“利州、梓州境內,並未聽聞有朝廷的車馬南下,朝廷的錢糧恐怕難以如約運抵,屆時……”
這次不用參軍解釋,高駢自己都猜到了後果。
大戰在即,如果沒有足夠的軍餉和錢糧發下,他所想的練兵七千,也就成了水中月鏡中花。
“這件事,暫時不要與軍中眾人交代,我自會處理。”
麵對朝廷錢糧遲滯的危機,高駢皺眉交代了參軍,梁瓚聞言詢問道:“使君,要不要向王內相……”
“不必。”高駢搖頭否決。
他並不打算什麽事情都依賴王宗實,因為那樣隻會讓他與王宗實捆綁的越來越緊密。
他投靠王宗實,不過是想得到拔擢,而非是想當對方手中的狗。
“那我們要怎麽做?”
得知高駢不準備向北司求援,梁纘頓時沒了頭緒。
對此,高駢卻沉聲道:“此事,我已然有了計策,不必多慮!”
麵對當下局勢,高駢清楚自己能走的路就那幾條。
他作為東川節度使兼觀察使,手中掌握著東川軍政大權,完全可以向百姓加征賦稅。
不過他也清楚,東川百姓早已被朝廷賦稅壓榨殆盡,倘若自己再催逼百姓,必然引起民變。
正因如此,留給他的便隻剩下一條路了,那就是對東川的世家庶族“開刀”。
整個東川,唯有地方上的世家與庶族手中掌握著足以支撐戰爭的財富。
但是如何讓這些盤踞一方的世家心甘情願掏錢,成了他布局的關鍵。
高駢眯了眯眼睛,心裏已經有了計策。
不多時,他便帶梁纘返迴了僰道城衙門內,並在接下來的半個月裏,派遣旁人將自己的請帖送往東川各州縣世家、庶族府上。
他在信中倒是言辭誠懇,特意邀請各家前來僰道城,商議抵抗南蠻之策。
由於他剛剛赴任沒多久,加上南邊的戰事確實在他手中遏製住了,因此各家還是願意賞臉前來。
“見過高使君……”
“參見使君……”
二月初,僰道城內最大的三仙樓被高駢包下,整條街道都被封住。
經過四個多月訓練的東川軍在街道兩側列陣,每個人披甲執銳,目光死死盯著那一輛輛被放行經過的馬車。
這些馬車看上去便十分華貴,單是一輛馬車,不算馬匹都價值數萬錢。
“使君這帖子,倒比南蠻的軍情還燙手。”
三仙樓門前,梓州陳氏所派來的青年在見到高駢同時呈上他的請帖,笑嗬嗬的語氣中意有所指。
“陳郎君請三樓上座。”
高駢笑容和睦,做出請的手勢。
陳郎君也並未追究,而是在高駢示意下,走上了三仙樓的第三層樓內。
“使君,這真能成嗎?”
站在高駢身旁,梁纘望著陳郎君的背影,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心中不安。
高駢卻沒有直接迴應他,而是輕聲道:“梓州陳氏長孫都來了,要知道他可是陳拾遺的六世孫,他都來了,別人還會不來嗎?”
他口中陳拾遺,即為昔年文學出彩的陳子昂。
梓州陳氏雖然不比得那些世家大族,但放在蜀中,也算門第不小的世家了。
高駢不相信梓州陳氏會不明白自己的意圖,既然明白,而且還願意派長孫前來,顯然是要助自己一臂之力。
這般想著,他在陳郎君到來後,陸陸續續又迎接了三十三輛馬車走下之人。
待到正午,三仙樓內已經坐滿,而高駢也來到第三層,手持酒杯,從主位站起。
“如今南蠻咄咄逼人,去歲更是連續攻破馴州以北十數城,擄掠數萬人口返迴蠻都。”
“本使到來西川後,雖略施小計,擋住了南蠻兵鋒,但以我師麾下兵馬,頂得住初一也頂不過十五。”
“諸君今日受本使所請而來,理應清楚本使所求。”
“眼下我軍疲敝,錢糧不足,北邊十四座城池岌岌可危。”
“想那總州至此,也不過三百餘裏路程,若是無精兵駐守,南蠻大軍三五日便能殺到城下。”
“南蠻子若是攻破僰道,必然屠城劫掠,大軍北上。”
“屆時,諸位的祖墳田宅、妻妾兒女,皆成他人刀下魚肉,到頭一場空歡。”
“但若是諸君願意相助,本使必然將南蠻大軍阻擋在馴州以北,甚至奪迴朱提等城!”
能來僰道城的世家庶族,心裏早就有了被高駢薅一把的準備。
因此當他將心裏話說出來後,底下的家族就一個個的開始執木牌書寫起來。
這些木牌被收集到高駢麵前,由梁纘唱聲道:
“梓州陳氏,捐糧五千石!”
“梓州李氏,捐糧四千石!”
“簡州王氏,捐糧……”
三層樓地位各不相同,第三層是世家,第二層是大庶族,第三層是小庶族。
正因如此,第三層捐糧都在三千石以上,而第二層則是在三千石以內,一千石以上。
小庶族們雖然被朝廷賦稅弄得壓力很大,但也不敢不捐,幾百石糧食還是能擠出來的。
在當今蜀中糧價飛漲的情況下,糧食確實要比錢管用太多。
宴席剛開不過兩刻鍾,三十多家世家庶族,便當著高駢的麵,湊到了七萬六千多石糧食。
“咳咳咳……”
入夜,高駢在榻上俯身幹嘔,梁纘則是為他拍打背後,適時遞上茶水。
高駢接過並漱了漱口後,這才將茶水吐到銅盆中,用手絹擦了擦嘴:“如何了?”
“七萬六千四百石,足夠大軍一月之用。”
梁纘輕聲說著,高駢則是黑著臉道:“想從這些世家大族手中弄些錢糧,還真是不容易……”
迴想今夜被他喝下的那些酒,高駢隻覺得喉部一陣不適。
七萬多石糧食,這筆糧食對於百姓來說,自然很多。
但是今日來到僰道城的都是東川世家庶族,族內糧倉修的甚至能比肩縣衙官倉。
這次蜀中糧價飛漲,除了大禮入侵的消息導致糧價漲高外,其次便是這群世家庶族的身影。
如果沒有他們哄抬糧價,買低賣高,東川的糧價怎麽可能在短短半年內,從每石五百多錢漲到一千五百錢?
想到這裏,高駢眼底閃過不快,冷聲道:
“看樣子想讓他們多出錢,還得多做一場戲才行。”
梁纘頷首表示認同,隨後提醒道:
“梓州傳來消息,朝廷押運的軍餉進入梓州了,不過隻有九萬貫。”
“以蜀中糧價,這批錢也買不了多少糧食。”
“咳咳!”高駢咳嗽幾聲,思緒後說道:
“無礙,明日再好好演一場戲,讓他們知道我高千裏並非虛名之輩。”
“是!”梁纘作揖停下,隨後便在高駢示意下退出衙門。
與此同時,四名膚白貌美的女子便走入屋中,其中兩名坐在榻尾,將高駢腳掌緊貼自己腹部。
另外兩名女子則是睡在高駢左右,為其溫暖雙臂。
在這樣安心的環境下,高駢也漸漸在酒精的發作下睡去。
“殺!殺!殺……”
翌日巳時,經過一夜休息的高駢身著戎裝,不顧身後叫苦的東川各州世家庶族們慘狀,冷臉走入了僰道城外軍營中。
“這該死的高千裏……”
“昨日不是已經給他籌措了那麽多錢糧嗎?他還要幹嘛?”
“貪心不足蛇吞象,這田舍漢……”
這些平日裏養尊處優的豪族們,此刻卻不得不踩著泥濘的雪地,跟隨高駢進入軍營,小聲罵罵咧咧。
軍營內,士兵們的唿喝聲、刀劍碰撞聲、馬蹄踏地的震動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股肅殺的氛圍。
高駢站在校台上,目光如炬,緩緩掃視著這些士兵。
經過他幾個月的操訓,這些原本散漫無紀的東川士卒總算有了幾分模樣,列陣動作也勉強算得上利落。
他們手持長矛,列成方陣,隨著鼓聲的節奏,一步步向前推進。
雖然動作還算整齊,但高駢一眼便看出其中的破綻。
他們的步伐不夠穩健,眼神中也缺乏那種久經沙場的銳氣。
這些兵卒與他曾經在秦隴所訓練的天雄軍、成武軍相比,差了不止一星半點,更別說隴右的精兵了。
倘若他有八千隴右精兵,他何須擔心後院起火?
想到這裏,他眉頭微皺,怎麽看都不滿意。
倒是相比較他,被他強行帶來的那些東川世家子弟們反倒流出驚喜之色。
東川軍是什麽樣子,他們比高駢還要清楚。
昔日的東川軍雖不至於打家劫舍,但軍紀卻是十分敗壞的。
“使君,這些士卒看起來倒是頗有幾分氣勢。”
陳郎君站在高駢身旁,故作恭維地說著。
對此,高駢淡淡一笑,目光依舊停留在士兵們身上:“陳郎君過獎了。”
“這些士卒不過是勉強成形,離真正的精銳還差得遠。”
他頓了頓,語氣忽然轉冷:“若是南蠻的鐵騎此刻殺來,這些人恐怕連半個時辰都撐不住。”
不等眾人反應,他又話鋒一轉:
“不過有了諸位昨夜所捐錢糧,本使倒是有自信在三個月內讓這七千兵馬脫胎換骨。”
“唉……若是能有錢糧采買足夠的挽馬、黃牛,興許本使還能擊敗南蠻來犯之敵,收複不少城池。”
見高駢這麽說,眾人哪裏還不知道他的想法,於是紛紛看向陳郎君。
陳郎君眼睛一眯,幾番思量過後才笑道:“高使君為何不早說?”
“若是您昨夜說了,我等必然還會助您一臂之力。”
“現在也不晚。”高駢笑嗬嗬的看向他,陳郎君暗罵一聲老狐狸,但麵上還是點頭附和道:“自然。”
說罷,陳郎君迴頭看向眾人,接著開口道:“為了幫郎君籌措挽馬,我陳家願意再出糧二千石!”
“我李家願意出糧一千石……”
“我王家……”
眼見陳郎君又開口同意,這些世家庶族紛紛肉疼開口。
哪怕他們府中還有堆積成山的糧食,可讓他們拿出來給高駢,他們始終舍不得。
不過為了保住東川不受戰火,他們隻能割肉給高駢這頭惡虎。
倘若高駢守不住戎州,那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動用家中人脈,在廟堂上好好彈劾高駢。
對此,高駢自然是心知肚明,但他不在乎,他隻在乎他能籌措到多少錢糧。
在他這麽想的時候,不到兩刻鍾時間,這三十幾名世家庶族便又湊出四萬多石糧食。
高駢心中愉悅,也就不再難為他們,而是派人將他們禮送出營,隨後笑嗬嗬看向身旁的梁纘:
“派人去打探打探,看看關內道和秦隴二州的馬匹,誰更便宜。”
“另外再派人去隴右,看看能不能和劉繼隆聯係上。”
“若是能從他手中獲得騾馬、挽馬,自然更好……”
“找劉繼隆?”梁瓚眉頭微皺,顯然不太情願。
隻是當他看到自家使君為了籌措錢糧都成了這般模樣,當即也隻能應下了。
“那劉繼隆倒是福緣不淺……”
高駢舒緩片刻,隨後背負雙手,目光眺望遠處僰道城:
“若非南蠻出兵,想來至尊在收拾東南叛亂後,便要調轉矛頭了。”
“您是說至尊想要剪除劉繼隆?”梁纘眼前一亮,高駢也點頭道:
“換做你是至尊,你也會這麽想。”
“榻側有猛虎,即是壯士也難眠,更何況當今至尊?”
“隻是這南蠻今非昔比,想要將其擊退倒是容易,擊敗卻並不簡單。”
“短期之內,這南蠻恐難收拾,朝廷也無法去對付那劉繼隆了。”
“趁此機會,從他手中弄些馬匹來整訓東川大軍,以此增加幾成勝算則再好不過。”
“是……”梁纘應下,接著又道:“劉繼隆會同意嗎?”
“嗬嗬……”高駢聞言輕笑,收迴看向僰道城的目光,重新投向校場上的七千東川軍。
“別忘了,他還有幾萬大軍要養,可不會錯過這賺錢的門路……”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隨著爆竹作響,大唐也步入了鹹通二年。
隻是由於朝廷的加稅,各地百姓對於所謂元日新年都毫無感觸,隻求苟活。
正因如此,今年的爆竹聲也變小了許多,反倒是世家們用於慶祝的煙火聲越來越大。
戎州僰道城外,一座周長數裏的軍營顯得格外突兀,而軍營四州巡視的精騎,則讓它平添了七分威嚴。
軍營內,上萬兵馬正在緊張地操練。
兵器碰撞的聲音、士兵們的呐喊聲,以及馬蹄踏地的震動,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股肅殺的氣息。
高駢站在帥台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的將士們。
他的聲音洪亮而堅定,穿透了寒風,傳入每一個士兵的耳中:
“打磨好你們的兵器,磨煉好你們的武藝,這些都是你們能否在戰場上活下來的關鍵!”
士兵們聽到這番話,手中的動作更加用力,眼神中也多了一份堅定。
他們知道,南蠻的兵鋒近在咫尺,戰爭的陰影已經籠罩在他們的頭頂。
瞧著他們自覺的模樣,高駢繼續說道:
“你們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軍餉,被南邊的蠻子給摸去吧!”
“哈哈哈哈哈……”
這句話引得士兵們一陣哄笑,但笑聲中卻帶著一絲苦澀。
世道艱難,他們中的許多人,正是為了那點微薄的軍餉,才選擇投身行伍。
如今大禮的威脅讓他們意識到,這些軍餉不僅是養家糊口的依靠,更是他們用性命換來的。
高駢的目光越過軍營,望向遠處的僰道城。
作為瀘水與江水匯合的第一城,也作為大禮進入巴蜀的門戶,僰道城的城牆高聳,看上去易守難攻。
不過隻有作為節度使的高駢才清楚,東川兵馬這些年來疏於操練,兵甲不齊。
軍中文冊上許多該有的東西都消失了,這讓高駢平白背上了一筆爛賬。
東川及戎州軍中兩萬三千人,騾、馬卻不足兩千,軍馬更是一匹都沒有。
不僅如此,許多兵卒老弱,根本披不起甲胄,而武庫中的甲胄也無法滿足全軍所需。
東川軍上下,能戰者不過三千人。
若非他麾下有五千善戰之士,東川這個爛攤子他是怎麽都不可能接手的。
他心裏清楚,大禮的野心不會因為寒冬而消退。
相反,他們可能會趁著朝廷內憂外患之際,發動更大的攻勢。
自己的名聲已經在大禮打響,段宗榜若是知道自己成了東川節度使,那一定會對戎州發起更大的攻勢。
他不會給自己時間準備,自己隻能在此期間整訓大軍,將僰道城外的這一萬兵馬操訓好。
寒風凜冽,高駢的披風在風中獵獵作響。
他深吸一口氣,轉身對身邊的梁纘交代道:
“傳令下去,加緊操練,務必在開春之前讓將士們熟悉新的戰法,大禮的蠻子不會給我們太多時間。”
梁瓚領命應下,同時臉上流露擔憂:
“您將精騎和馬軍都派給了王重任他們三人,若是他們丟失城池,那僰道的安危……”
“不會出事!”
高駢十分自信,目光凝視著遠方的天際。
他率兵入駐僰道城後,崔慎由便拋下一切北上了。
擺在他麵前的局麵很不好,可他依舊做出了最好的安排。
他先以王重任為戎州防禦,率張璘、藺茹真將二將及嶺南帶來的五千兵馬前往馴州、總州等城。
這些小城多達十四個,守軍三千餘人。
王重任足夠冷靜,而張璘及藺茹真將作戰勇猛。
在他們率軍入駐後,僰道城南邊的十四座小城便駐紮了八千兵馬,其中有三千還是精騎。
以他們的水平,足夠依托總州等十四座城池,堅守大半年。
事實證明,他安排的沒有錯,至少就入冬前段宗榜幾次試探來看,唐軍占優。
隻要王重任能守住南邊的十四座城池,他高駢就有把握在入夏前將僰道城的這一萬兵馬,整訓為七千精銳。
除此之外,他還派魯褥月前往後方,將留在東川的一萬兵安撫好,以免後院起火。
隻要後方不出問題,憑借入夏後的一萬五千兵馬,他絕對能守住這半個戎州,甚至收複另外半個戎州。
收迴心神,高駢望著眼前正在操練的兵馬,忍不住皺眉道:
“憑借手中兵馬,守住戎州倒不是難事,但想要收複失地就困難了。”
“我們的馬匹太少了,大軍趕路都隻能走路。”
“現在的騾馬、挽馬、黃牛價格是多少?”
高駢看向梁纘,梁纘聞言看向不遠處的一名參軍,那參軍也極有眼力見的走了過來。
梁纘將高駢的問題重複一遍,參軍聞言道:“眼下東川、西川物價驟漲,而馬匹素來奇缺。”
“便是普通的騾馬也高達十貫,至於挽馬和黃牛,更是作價二十貫與三十貫。”
“此外,東川糧價漲的比西川還要高,每石糧已經作價一千五百錢。”
“眼下軍中僅存四萬六千餘貫,還包括了正月的軍餉,而朝廷許諾的軍餉在元宵過後,並且……”
參軍突然支支吾吾了起來,這讓高駢皺眉:“說!”
“這……這……”參軍猶豫片刻,最後才說道:
“利州、梓州境內,並未聽聞有朝廷的車馬南下,朝廷的錢糧恐怕難以如約運抵,屆時……”
這次不用參軍解釋,高駢自己都猜到了後果。
大戰在即,如果沒有足夠的軍餉和錢糧發下,他所想的練兵七千,也就成了水中月鏡中花。
“這件事,暫時不要與軍中眾人交代,我自會處理。”
麵對朝廷錢糧遲滯的危機,高駢皺眉交代了參軍,梁瓚聞言詢問道:“使君,要不要向王內相……”
“不必。”高駢搖頭否決。
他並不打算什麽事情都依賴王宗實,因為那樣隻會讓他與王宗實捆綁的越來越緊密。
他投靠王宗實,不過是想得到拔擢,而非是想當對方手中的狗。
“那我們要怎麽做?”
得知高駢不準備向北司求援,梁纘頓時沒了頭緒。
對此,高駢卻沉聲道:“此事,我已然有了計策,不必多慮!”
麵對當下局勢,高駢清楚自己能走的路就那幾條。
他作為東川節度使兼觀察使,手中掌握著東川軍政大權,完全可以向百姓加征賦稅。
不過他也清楚,東川百姓早已被朝廷賦稅壓榨殆盡,倘若自己再催逼百姓,必然引起民變。
正因如此,留給他的便隻剩下一條路了,那就是對東川的世家庶族“開刀”。
整個東川,唯有地方上的世家與庶族手中掌握著足以支撐戰爭的財富。
但是如何讓這些盤踞一方的世家心甘情願掏錢,成了他布局的關鍵。
高駢眯了眯眼睛,心裏已經有了計策。
不多時,他便帶梁纘返迴了僰道城衙門內,並在接下來的半個月裏,派遣旁人將自己的請帖送往東川各州縣世家、庶族府上。
他在信中倒是言辭誠懇,特意邀請各家前來僰道城,商議抵抗南蠻之策。
由於他剛剛赴任沒多久,加上南邊的戰事確實在他手中遏製住了,因此各家還是願意賞臉前來。
“見過高使君……”
“參見使君……”
二月初,僰道城內最大的三仙樓被高駢包下,整條街道都被封住。
經過四個多月訓練的東川軍在街道兩側列陣,每個人披甲執銳,目光死死盯著那一輛輛被放行經過的馬車。
這些馬車看上去便十分華貴,單是一輛馬車,不算馬匹都價值數萬錢。
“使君這帖子,倒比南蠻的軍情還燙手。”
三仙樓門前,梓州陳氏所派來的青年在見到高駢同時呈上他的請帖,笑嗬嗬的語氣中意有所指。
“陳郎君請三樓上座。”
高駢笑容和睦,做出請的手勢。
陳郎君也並未追究,而是在高駢示意下,走上了三仙樓的第三層樓內。
“使君,這真能成嗎?”
站在高駢身旁,梁纘望著陳郎君的背影,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心中不安。
高駢卻沒有直接迴應他,而是輕聲道:“梓州陳氏長孫都來了,要知道他可是陳拾遺的六世孫,他都來了,別人還會不來嗎?”
他口中陳拾遺,即為昔年文學出彩的陳子昂。
梓州陳氏雖然不比得那些世家大族,但放在蜀中,也算門第不小的世家了。
高駢不相信梓州陳氏會不明白自己的意圖,既然明白,而且還願意派長孫前來,顯然是要助自己一臂之力。
這般想著,他在陳郎君到來後,陸陸續續又迎接了三十三輛馬車走下之人。
待到正午,三仙樓內已經坐滿,而高駢也來到第三層,手持酒杯,從主位站起。
“如今南蠻咄咄逼人,去歲更是連續攻破馴州以北十數城,擄掠數萬人口返迴蠻都。”
“本使到來西川後,雖略施小計,擋住了南蠻兵鋒,但以我師麾下兵馬,頂得住初一也頂不過十五。”
“諸君今日受本使所請而來,理應清楚本使所求。”
“眼下我軍疲敝,錢糧不足,北邊十四座城池岌岌可危。”
“想那總州至此,也不過三百餘裏路程,若是無精兵駐守,南蠻大軍三五日便能殺到城下。”
“南蠻子若是攻破僰道,必然屠城劫掠,大軍北上。”
“屆時,諸位的祖墳田宅、妻妾兒女,皆成他人刀下魚肉,到頭一場空歡。”
“但若是諸君願意相助,本使必然將南蠻大軍阻擋在馴州以北,甚至奪迴朱提等城!”
能來僰道城的世家庶族,心裏早就有了被高駢薅一把的準備。
因此當他將心裏話說出來後,底下的家族就一個個的開始執木牌書寫起來。
這些木牌被收集到高駢麵前,由梁纘唱聲道:
“梓州陳氏,捐糧五千石!”
“梓州李氏,捐糧四千石!”
“簡州王氏,捐糧……”
三層樓地位各不相同,第三層是世家,第二層是大庶族,第三層是小庶族。
正因如此,第三層捐糧都在三千石以上,而第二層則是在三千石以內,一千石以上。
小庶族們雖然被朝廷賦稅弄得壓力很大,但也不敢不捐,幾百石糧食還是能擠出來的。
在當今蜀中糧價飛漲的情況下,糧食確實要比錢管用太多。
宴席剛開不過兩刻鍾,三十多家世家庶族,便當著高駢的麵,湊到了七萬六千多石糧食。
“咳咳咳……”
入夜,高駢在榻上俯身幹嘔,梁纘則是為他拍打背後,適時遞上茶水。
高駢接過並漱了漱口後,這才將茶水吐到銅盆中,用手絹擦了擦嘴:“如何了?”
“七萬六千四百石,足夠大軍一月之用。”
梁纘輕聲說著,高駢則是黑著臉道:“想從這些世家大族手中弄些錢糧,還真是不容易……”
迴想今夜被他喝下的那些酒,高駢隻覺得喉部一陣不適。
七萬多石糧食,這筆糧食對於百姓來說,自然很多。
但是今日來到僰道城的都是東川世家庶族,族內糧倉修的甚至能比肩縣衙官倉。
這次蜀中糧價飛漲,除了大禮入侵的消息導致糧價漲高外,其次便是這群世家庶族的身影。
如果沒有他們哄抬糧價,買低賣高,東川的糧價怎麽可能在短短半年內,從每石五百多錢漲到一千五百錢?
想到這裏,高駢眼底閃過不快,冷聲道:
“看樣子想讓他們多出錢,還得多做一場戲才行。”
梁纘頷首表示認同,隨後提醒道:
“梓州傳來消息,朝廷押運的軍餉進入梓州了,不過隻有九萬貫。”
“以蜀中糧價,這批錢也買不了多少糧食。”
“咳咳!”高駢咳嗽幾聲,思緒後說道:
“無礙,明日再好好演一場戲,讓他們知道我高千裏並非虛名之輩。”
“是!”梁纘作揖停下,隨後便在高駢示意下退出衙門。
與此同時,四名膚白貌美的女子便走入屋中,其中兩名坐在榻尾,將高駢腳掌緊貼自己腹部。
另外兩名女子則是睡在高駢左右,為其溫暖雙臂。
在這樣安心的環境下,高駢也漸漸在酒精的發作下睡去。
“殺!殺!殺……”
翌日巳時,經過一夜休息的高駢身著戎裝,不顧身後叫苦的東川各州世家庶族們慘狀,冷臉走入了僰道城外軍營中。
“這該死的高千裏……”
“昨日不是已經給他籌措了那麽多錢糧嗎?他還要幹嘛?”
“貪心不足蛇吞象,這田舍漢……”
這些平日裏養尊處優的豪族們,此刻卻不得不踩著泥濘的雪地,跟隨高駢進入軍營,小聲罵罵咧咧。
軍營內,士兵們的唿喝聲、刀劍碰撞聲、馬蹄踏地的震動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股肅殺的氛圍。
高駢站在校台上,目光如炬,緩緩掃視著這些士兵。
經過他幾個月的操訓,這些原本散漫無紀的東川士卒總算有了幾分模樣,列陣動作也勉強算得上利落。
他們手持長矛,列成方陣,隨著鼓聲的節奏,一步步向前推進。
雖然動作還算整齊,但高駢一眼便看出其中的破綻。
他們的步伐不夠穩健,眼神中也缺乏那種久經沙場的銳氣。
這些兵卒與他曾經在秦隴所訓練的天雄軍、成武軍相比,差了不止一星半點,更別說隴右的精兵了。
倘若他有八千隴右精兵,他何須擔心後院起火?
想到這裏,他眉頭微皺,怎麽看都不滿意。
倒是相比較他,被他強行帶來的那些東川世家子弟們反倒流出驚喜之色。
東川軍是什麽樣子,他們比高駢還要清楚。
昔日的東川軍雖不至於打家劫舍,但軍紀卻是十分敗壞的。
“使君,這些士卒看起來倒是頗有幾分氣勢。”
陳郎君站在高駢身旁,故作恭維地說著。
對此,高駢淡淡一笑,目光依舊停留在士兵們身上:“陳郎君過獎了。”
“這些士卒不過是勉強成形,離真正的精銳還差得遠。”
他頓了頓,語氣忽然轉冷:“若是南蠻的鐵騎此刻殺來,這些人恐怕連半個時辰都撐不住。”
不等眾人反應,他又話鋒一轉:
“不過有了諸位昨夜所捐錢糧,本使倒是有自信在三個月內讓這七千兵馬脫胎換骨。”
“唉……若是能有錢糧采買足夠的挽馬、黃牛,興許本使還能擊敗南蠻來犯之敵,收複不少城池。”
見高駢這麽說,眾人哪裏還不知道他的想法,於是紛紛看向陳郎君。
陳郎君眼睛一眯,幾番思量過後才笑道:“高使君為何不早說?”
“若是您昨夜說了,我等必然還會助您一臂之力。”
“現在也不晚。”高駢笑嗬嗬的看向他,陳郎君暗罵一聲老狐狸,但麵上還是點頭附和道:“自然。”
說罷,陳郎君迴頭看向眾人,接著開口道:“為了幫郎君籌措挽馬,我陳家願意再出糧二千石!”
“我李家願意出糧一千石……”
“我王家……”
眼見陳郎君又開口同意,這些世家庶族紛紛肉疼開口。
哪怕他們府中還有堆積成山的糧食,可讓他們拿出來給高駢,他們始終舍不得。
不過為了保住東川不受戰火,他們隻能割肉給高駢這頭惡虎。
倘若高駢守不住戎州,那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動用家中人脈,在廟堂上好好彈劾高駢。
對此,高駢自然是心知肚明,但他不在乎,他隻在乎他能籌措到多少錢糧。
在他這麽想的時候,不到兩刻鍾時間,這三十幾名世家庶族便又湊出四萬多石糧食。
高駢心中愉悅,也就不再難為他們,而是派人將他們禮送出營,隨後笑嗬嗬看向身旁的梁纘:
“派人去打探打探,看看關內道和秦隴二州的馬匹,誰更便宜。”
“另外再派人去隴右,看看能不能和劉繼隆聯係上。”
“若是能從他手中獲得騾馬、挽馬,自然更好……”
“找劉繼隆?”梁瓚眉頭微皺,顯然不太情願。
隻是當他看到自家使君為了籌措錢糧都成了這般模樣,當即也隻能應下了。
“那劉繼隆倒是福緣不淺……”
高駢舒緩片刻,隨後背負雙手,目光眺望遠處僰道城:
“若非南蠻出兵,想來至尊在收拾東南叛亂後,便要調轉矛頭了。”
“您是說至尊想要剪除劉繼隆?”梁纘眼前一亮,高駢也點頭道:
“換做你是至尊,你也會這麽想。”
“榻側有猛虎,即是壯士也難眠,更何況當今至尊?”
“隻是這南蠻今非昔比,想要將其擊退倒是容易,擊敗卻並不簡單。”
“短期之內,這南蠻恐難收拾,朝廷也無法去對付那劉繼隆了。”
“趁此機會,從他手中弄些馬匹來整訓東川大軍,以此增加幾成勝算則再好不過。”
“是……”梁纘應下,接著又道:“劉繼隆會同意嗎?”
“嗬嗬……”高駢聞言輕笑,收迴看向僰道城的目光,重新投向校場上的七千東川軍。
“別忘了,他還有幾萬大軍要養,可不會錯過這賺錢的門路……”